绿林网

《噪音》读后感锦集

《噪音》读后感锦集

《噪音》是一本由梁文道著作,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4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噪音》读后感(一):书中提到的音乐家、指挥家、歌手、乐队

勋伯格

格拉斯

齐柏林飞艇

泰迪罗宾

鲍勃迪伦

林肯公园

妮娜西蒙

《奇异恩典》

卡洛斯克莱伯

西蒙拉特尔

冯卡拉扬

U2

帕瓦罗蒂

布鲁斯·斯普林斯汀

彼得·席格

《last christmas》

孔拜·塞贡多

《美丽岛》

李双泽

胡德夫

杨祖珺

《蓝色狂想曲》

瓦格纳

《噪音》读后感(二):20191024

三两句话记录自己此刻的心境,仅供日后重读或者回看此刻。

读书时心气浮躁,半途而废。在参加完班会回到寝室打开它。

开头那篇自序非常喜欢,是它驱使我把这本书从图书馆带出来,放在书架上,而终于我有时间去打开它。不过后面的短评让我不太有读下去的兴趣。大概也是心境的问题吧,目前的状况,大概处在压力和焦虑之下,虽然还好,但总是更加有深度的沉浸式的阅读体验。

而关于梁文道老师,我更喜欢听他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娓娓地诉说。那种口气沉静,安稳,让人随着他的声音漫游思绪。之前看高晓松,也觉得,大概这类人我更喜欢听见他们。

说不准,之后想法就改变了呢。读书这件事,实在神奇。

《噪音》读后感(三):文道之碎碎念

文道的随感集结,就像他的碎碎念,在耳边和你唠叨吐槽,把身边看的听的和你说一说,也就罢了。

文道从不喜欢板起面孔教育人,他的书和他的人一样。所以,你只读书似乎看不出他的完整性格,倒也不会对他理解偏差就是了。

这本主要集中在对音乐、电影、电视和娱乐产业的评述上。在此之前真的还不知道文道对古典音乐也有这么深的造诣,怪不得看理想系列里会提到要做古典音乐的专栏,并且果然做出来了,呼吸系列。之前看的时候需要是看理想会员,不知现在开放与否,如果能够和陈丹青的局部一样精彩,花钱也值得。

一点读中收获:

古典乐迷的圈子也可细分层级。喜欢格局的,瓦格纳迷会嫌意大利歌剧不够深刻,喜欢管弦乐的会称自己怕歌剧太闹,有人说自己最爱的是室内乐。口味上越是阳春白雪,越是远离群众,越显得自己地位高资历深。在西方音乐短短的四百年历史里面,这种艺术对媚俗、正统对外道的区分一直是重要核心。要有内在的张力和矛盾,有口味的差异和美学上的争辩,才能形成一套可供讨论、可以争夺的价值标准,持续它的活力,不断繁衍发展。

互联网的出现,使整个音乐工业消费者转变消费模式,“专辑”概念终结。

今天全世界几乎所有交响乐团,乐器分布的位置都是按照当年瓦格纳想出来的方法布置的,指挥占在中间背对观众也是如此。瓦格纳是李斯特的女婿,有严重的反犹倾向。以色列是全球唯一一个禁演瓦格纳的国家。

《噪音》读后感(四):一些感想

这是什么感觉?/这是什么感觉?/独自一人无依无靠/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完全没有人认识你/就像一块滚石 此刻我正听着这首鲍勃迪伦的像一块滚石。音乐与文字,因为某些契机相互结合,然后发生更为奇妙的化学反应,使人发生不同角度的思考。 我喜欢看道长的文字,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我羡慕他所拥有的好奇心,一种对任何事物的好奇心。阅读,只是了解世界的一个方式而已。《噪音》这本书,是一本艺术评论集。带着很浓重的道长的个人感情色彩,不说有多考究,但是真的算是一本还挺有意思的书。我认为,人是需要有自我思考能力的,别人的看法,观点只能给你参考,给你启发一个新角度,仅此而已。更重要的是吸收这些观点一个,自己的思考过程,去糟粕,取精华。 关于音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现在的人听音乐变成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当所有节奏变快,变得更容易,我们享受新时代的便利的同时,也丢失了很多。我们的耳朵开始变得不由我们控制,我们丧失了自主权。我们无法去选择声音,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接收外界的声音。这是现代听众的悲剧。英文里有个词叫 come across,一直把这个意思记成是邂逅,我一直觉得这是一种很浪漫的状态,很多偶尔发生的,不期而遇的东西是非常美好的。现在我们都生活在这样的大时代,我们的快乐有变得更多吗? 关于电影,最喜欢的一篇即是《悲剧照常发生》。有很大的私心,因为我真的是很喜欢很喜欢姜文导演的《太阳照常升起》。从画面,到故事节奏的把控,都非常的迷人。我所说的迷人,是那种,恰到好处的感觉。这个节奏把握不好,要么就是太过浅薄,没有内涵;要么就是太过深刻,使人接受无能。好吧,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太深了我会接受无能。 “正面的兴奋更凸显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冷漠和悲凉,甚至与之共同升华到了一个超脱悲喜的自然境界。没错,最灿烂辉煌的希望终有被现实粉碎的一天,再可爱的新生命也有死去的时候;但希望与生命仍然与摧毁他们的力量一样,像太阳,无情地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悲剧照常发生,政治无处不在,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人所需要的最大的勇气,大概就是罗曼罗兰说得那样,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最后还有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书里的关于“自我”的讨论。“自我”是根本无明,它是一种真实的幻觉,所以我们专注自己,肯定自己,一心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想通过如此去肯定“自我”是真实存在。可是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那么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满足自我的欲望,不可能得到的真正的快乐。 关于这样概念的思考还有很多很多,不深刻,但是从小见大。我不敢苟同所有的观点,但是我必须承认,有些观点有启发到我,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角度。 好了,只是一些私人见解。夏安。

《噪音》读后感(五):以下是一个幼稚园小朋友的彩虹屁,没有要严肃讨论的意思,只有肤浅的吹水和没有逻辑的胡言乱语

《噪音》这本书像是一本半科普入门级影视音知识半探讨各种社会议题的札记,还带了点年代感(某些篇章有回忆录的feel,能稍微窥见一点道长青涩的少年期哈哈哈),蛮适合对这几个方面一知半解却有兴趣了解的读者阅读的。PS:书的每一篇章的结尾还贴心地附上了提及音乐的二维码,很方便get到感兴趣的歌曲^_^不过那个二维码得在虾米音乐上打开。

梁文道先生有一个优秀得让人羡慕的品质,即做事喜欢寻根问底,不满足于肤浅的思考,钻研精神仿佛莱布尼茨2.0版(我知道我夸得有些过头了,粉丝滤镜请谅解一下)。文风多变,可细腻优美可严肃冷峻可幽默风趣,可谓博采众长。夸起偶像那叫一个文采纷呈,细致到偶像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起因、表现形式、最终作品的呈现效果、风格、优点、作品内涵和创新之处等各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简直是高配版的彩虹屁!本追星狗决定要追随道长的脚步,多多学习吹水新姿势!(不是。

虽然很崇拜道长,不过他的观点我也不是全然赞同的啦,比如《复古莫扎特》中他态度鲜明地对古乐潮流进行了评价,认为用上最权威的原谱,最正宗的乐器,最传统的手法去极力还原当年的古代人所听到的音乐没有什么意思,因为听众的感觉和头脑是无法复古的。我倒是觉得复古音乐没什么不好的,让现代人听一听几百年前的古代人的耳朵所听到的音乐,也是一种不错的奇妙体验吧。就好比我们学古诗和文言文,因为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大不相同,对这些古代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也会产生一定的偏差,肯定无法做到完全的感同身受,但是还是存在着某种共通的情感体验的。下一章《耳朵以外:聆听的文化构成》中道长也提到了这种偏差,但他侧重于探讨文化意义上的耳朵,我只是肤浅地就物理意义上的耳朵说一嘴而已(/▽\)

最近也在看《我读》,看的篇章不多,不过有了一个不知道算不算发现的点:道长的书适合连起来读,然后你会发现他的观点大概都受了哪些作者的影响(顺带发现了许多好书!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从另一本书到另另一本书,啪唧一下掉入无底书渊,果然书是永远看不完的TAT。以及他的观点大体上是一以贯之非常自洽的,只是细节方面会做一些微小的调整)。比如《iPod怎样分割了世界》这个章节的观点应该是来源于董启章的《天工开物:栩栩如真》。

“这些物品包括卡式录音带跟卡式录音机,对很多年轻人而言,大概连这个东西都没见过,但小说里的描写却很有趣。他特别写到最早的Walkman随身听,当你戴上随身听的耳筒,你和世界之间就被隔出了一道屏障。如果你在嘈杂的街道上,只要戴上耳机,就会觉得你跟世界隔开了,就像今天我们听MP3一样。董启章利用录音带这个“隔离”功能来描述这个东西在历史上象征了什么,比如人与人之间的隔离等等。”——《我读》

“当你把一副耳塞塞进耳朵,你和世界的关系就开始变了,不只是把你自己从周遭的环境里抽身而出,同时你还为这个世界注入了另一层不同的意义,使眼前一切呈现出前所未见的色彩。”——《噪音》

有没有有没有很像?!

By the way,梁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没有多余的废话,不会为了文艺而文艺,很多譬喻说得非常精准又漂亮,有些文字很耐咀嚼,看完后精神上会有奇异的满足感。

总结:梁文道,一个过于早熟的可爱男人。

爱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