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池塘》读后感100字

《池塘》读后感100字

《池塘》是一本由[美] 哈金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池塘》读后感(一):能力大于远见的池塘,蛙声一片

精悍短小的一篇故事,令我仍旧延续了《等待》中对哈金的喜爱。 阅读《池塘》时,里边出现过几次,马厂长说邵彬是条“大鱼”,方才对上书名“池塘”二字。可读完整本书才知道,为何是池塘,不是湖,不是海。整本书中所塑造的所有关键人物,都秉持着“小我”的模样,即便是常号称自己为“艺术家”的男主人公邵彬,两三行内也会因为扣了四块钱工资,立刻后悔自己的反抗,全盘否定起初对为了艺术奉献的认可和努力。所以这里是一片池塘,养着小鱼小虾和青蛙,聒噪热闹。 这也是个“能力”大于“目光”的主人翁。解决很好的突出了哈金讽刺的目的。他几个月以来的斗争与反抗被抚平了,他高兴不已,他胜利了!他胜利了吗?哈金写的太真实了,这确实不是电视连续剧,没有上帝视角的人,几位能够神机妙算的想到那个杨书记背后卖的关子呢?且行且看吧,这片池塘就是这样生生不息。

《池塘》读后感(二):一人一鱼一池塘

哈金的作品始终是平实,平实之间流露出作者对人事所见的喟叹,同时又用如此慨叹来让读者看到事情的本身也是一种悲哀的幽默。《池塘》无疑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小人物的人生,大环境的忧伤,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人生有时候是很好笑的,因为我们竟然像一条鱼,无法逃离污浊的池塘,即便想着逃离的时候,也没有足够的勇气,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

邵彬到处存在着,或许我们能够这么说。一个身怀才能,却在国家机器的安排下只能窝在化肥工厂的人,他因为没有获得分房而开始与厂里的领导展开一场又一场的斗争。所有的这些斗争在我们看来都是寻常的(如果对当年的情况有所了解的话),信手拈来的证据被邵彬画成漫画,而他咬了厂长的屁股的伤口则被厂长到处宣传。而邵彬即便高考上了大学,却因为得罪了厂长怕被报复而被阻拦。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一种底层百姓的生活,得罪上头,必然事事磕磕绊绊,哪怕自己的命运也都掌握在他人的手中。国家机器底下的这套运作,无疑是把人划分为多种,一种是掌控了他人命运的人,另一种则是被人掌控命运的人,而他们,不过都是池塘里的鱼,有的是大鱼,有的是小鱼。

哈金并不想让邵彬在欺压之下过完这一生,他需要一种契机,然后改变自己的命运,即便未能成为大鱼,至少不会是最小的一条。哈金拿出了妙方依然是寻常的“贤君青天梦”。小人物习惯性认为只是底层的官员是腐败的,而上头的领导则是关心百姓,真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报社因为发表了邵彬的事而被解散,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到了北京,利用中央的报社发表自己的故事,而这一件事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底层的这些官员们吓得赶紧要拉拢他。鱼似乎所求的是一种生活的环境,人追求的似乎是耀眼的光环。书记给了他新的职位,独立的办公室,自此,邵彬忘却了自己原本想要逃离的想法,而他的老婆则一直惦记着更大的房子。

一切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哪怕是整个故事加上了“黑色幽默”的头衔也不会让它变得小清新,变得深刻。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篇小说,它用一个最小的人物,挖掘最广的社会的面貌,这无疑是哈金的能力所在。他不用中文写作,却把说中文的人写得如此精髓。

《池塘》读后感(三):才华与观念的冲突

文/华华 微信公号:Gerodiatango

《池塘》的故事很简单:一位具有艺术才华的工人邵斌,因对分房待遇不满,通过各种路径申诉,希冀得到正义,一路上也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被干部愈发严苛的欺压下,他越斗越勇,最后竟靠着自己的一支笔和一腔委屈让中央大报也刊登了他的悲鸣。最后干部们终于决定改剿为抚,赠他一个22级的干部,他便欢欢喜喜地忘记了一切的忧愁。

读完后我依旧是一阵心颤。斗争途中邵斌参加了大学入学考试,虽然考试科目对他来说困难无比,但他凭借他的作品和才华得到了美院老师的赏识,被破格录用。但随后而来的调档案,厂里放不放他走,这些问题让他完全把自己的价值得到肯定一事忘到九霄云外,惦念着向干部们低头以求放行。“男人,说到底还是要忍啊。”这时他这么安慰自己。

如果能够去上大学,就可以不再受欺负。这是邵斌的期待。

然而,厂长和书记赠给他一个小干部的名衔后,他以为这可以使他扬眉吐气,一展身手,房子,权利都唾手可得。他的所有怒气烟消云散,甚至还恭敬地写信到报社,证明自己的正义得到了彰显。

我一直关心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再也没出现过。

仿佛邵斌根本不关心自己是否能在艺术山有所造诣一般。

要知道,他是勤练多年书法,写得一手好字,石刻画画精通到学者也点头赞赏的好材料啊。

他却完全像看不见,投身于一场轰轰烈烈的正义之战,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便似功成名就般退回到原位。

在小说尾声,出现了这样一个情节:邵斌拿起笔来,多月不练,写出的字歪歪扭扭再无风骨,他不禁“真后悔为了这些流氓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然而又很快地想到人不能被挫折打倒,艺术是一生的事情。在斗争初期,书中曾提到邵斌格外看重书法,认为这是一个人的魂气所在。于是此时,我也就明白了:哪里是因为不够用功,而是人的风骨没了,字才会跟着人也变了。

自始至终,他最恨的是权力,最想要的也是受到权力的接纳。权力打压了他,他反抗;权力轻抚他的脸庞,他将整个人都依附过去。

他的才华,也就这么被他的权力至上的忠诚给吞没了。

原本的铮铮小篆,也就这么被用来写资产阶级宣传画了。

真是何其的悲哀。

我总是视才华如至宝,羡慕有才华的人知道自己的方向与擅长。读到如此的浪费,浪费的又是如此愚蠢和理所当然,纵然邵斌是喜滋滋地画起了宣传画,我却只有无法抑制的惋惜。

又想起廖一梅的话剧台词:为自己保留一份骄傲吧,可怜的人们!

书的题目叫池塘,也许意思就是:我们再怎么横冲直撞,也逃不脱观念的池塘。

《池塘》读后感(四):水深水浅,踏足方知

书名叫《池塘》,开始我还觉得无法很理解。越往后读,倒也越能明白了。书中两处将男主角邵彬呆的化肥厂比拟为池塘。池塘,在水体中几乎算是最小的了,可能浅到直见塘底,而书里的人把邵彬称之为“大鱼”,一个虽然只上过五年学,但是却自学了绘画、书法、篆刻、写诗,而且在不少报刊上发表过上百幅的艺术作品的青年才俊,化肥厂这个小池塘怎能养着邵彬这条大鱼呢?

但是从我们这一代人的眼光去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还是蛮难理解那个年代社会建设中人们的思想。作者哈金与我们的父辈同龄,他去美国时,正好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前后那种强烈的社会对比,改革开放前,广大民众的生活条件还比较差,中国的现实带着一些忧伤;而在改革开放后,整个大社会热火朝天,人们带着满腔热血,投入到社会建设和个人家庭的完善中。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看到当时极具时代感的烙印,人民公社、国营单位、大字报、粮票……这些字眼,放在如今,都是稀奇的。但是哈金的笔触和思绪停留在那时候的国土带给他的印象。

不知道是时代变迁的代沟,还是因为他身处异国文化的差异,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些字词的应用,多少还是让我有些难以理解。不知道正确与否。譬如:“恨铁”一词的使用,刘恕说邵彬已经把他们恨铁了。我始终觉得要么“恨铁不成钢”,分开来用,总觉得怪怪的。

“分房”是故事的导火线。或许在那个吃大锅饭的年代,房也是靠分的,资质足够了的邵彬却没有得到单位分房,因而心有不满,接着一连串的各种行为,以及厂领导的作为,让彼此的矛盾升级,并连带了县里“环境报”被停刊,直到邵彬借朋友力量将诉状通过北京的报刊登出后,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大转机。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局,至少让我们看到邪不能压正,于是,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书里也会看到很多亲切的描述。邵彬家自制的电炉就是在一块砖头上面嵌上钨丝制成的。让我有几分亲切感,因为小的时候,家里也有类似的电炉,应该是电阻丝缠绕在耐热砖上,插上电,就可以用了,加热挺快。从这里也可见,邵彬不仅仅是个只会动笔的文人,在他这样的群众群体里,还是有许多的智慧的。只要上正,不欺压百姓,百姓又怎会无端生事呢?安好一个家,定好一颗心,总还是能为社会做贡献的。

一个小小的池塘,水亦可深可浅。深浅自知,如若将群众的利益置于高处,则水清;如若只为领导一己私利,则水亦会浑。

哈金的小说,说道的是一个时代一个小角色的生活故事,却也反映了某些阶段社会的各种问题。我们,且读且思量。

文/ashley

书评原创,转载刊用请豆邮联系~

《池塘》读后感(五):养不了大鱼的小池塘

旅美三十载,哈金已然享誉国际文坛。然而他的作品依然扎根熟悉的故土,叙述着中国的历史和现在。作家余华赞叹:“远离中国的哈金让我读到了切肤之痛的中国故事。”

《池塘》堪称个中典型,其故事背景极具中国特色:因单位分房结果不公正,小人物邵彬利用自己的书画才能作画讽刺领导的腐败,还发表在报刊上。随着与领导的斗争层层升级,双方都越来越不好过。最后,邵彬被上一级领导收编,等待着遥遥无期的下次分房。

特殊年代背景下小人物与官僚的斗争,时至今日仍以不同面貌上演着。然而哈金笔下的斗争没有血雨腥风,没有刁钻戾气,反而戏谑喧闹得像一出喜剧。事件并没有个理想的结局,主人公却欢欣快活,这喜剧竟令观者唏嘘怅然了。

邵彬这样的人物在每个单位都有,人品性格都中庸,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他们就像一颗螺丝钉,默默无闻,没有太大的野心。可一旦触及利益问题,他们是绝不肯让步的。邵彬引以为傲的书画才能是他的武器,就像古代文人恃文章禀赋开战,再不济骂街才能、结党才能之类的也能当作武器。战争一旦开始,就别指望他们会轻易鸣金。邵彬讽刺领导的漫画和文字充满文人的责任感,在创作的过程中,邵彬本人也是这么以为的,沉浸在他伟大的道德情操下。但实质上,邵彬真的要追求社会公正、伸张正义吗?他只是要出一口恶气,为自己的利益讨要说法。领导的持续打压反倒让他自我膨胀,产生威武不能屈的错觉,益发咬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死磕到底。倘若领导换个做法,在一开始就拉拢邵彬,给他一点小甜头,是很容易把他摆平的。所以结尾,邵彬被领导几句迷魂汤灌得几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抗争,没有房子,他一样指天立誓要效忠,所谓的“知己者”只是他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这么清高的人,当他赠友的字画被挂在对方办公室成为公共财产时,都恨不能割袍断义,怎会被领导的言不由衷哄住呢?因为他内心还是企盼和平收场,甚至有点嫉妒领导的权势,谋得个比原先好的处境便不枉费辛苦。

腐败的制度固然为人不齿,可哈金犀利地看到,问题的症结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责任。掌权者的中饱私囊、任人唯亲只是一方面,软弱屈从的个体是造成这种局面另一方面。他们默认了现实,即便心血来潮抗争也总是不彻底。以邵彬为例,自诩文艺知识分子,不屑与凡夫俗子同流合污。不过身为企业员工,连本职工作都没有做好,上班吊儿郎当、自由散漫,凭什么指望得人赏识?若志存高远,另谋出路发挥所长也好,坚持公正抗争到底也罢,好过最后沦为掌权者的一枚棋子。

文人风骨,绝不仅仅为了一己之私,甚或必要时牺牲小我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志士。可惜这样的志士如今己不多见,笔墨文章本当是经世济国的利器,却仅作服务于权宦的花拳绣腿。制度的痼疾依旧存在,穷山恶水下,小小的池塘,终究养不出一条“大鱼”。

——乙未年读哈金《池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