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类的认知》的读后感大全

《人类的认知》的读后感大全

《人类的认知》是一本由(美)司马贺 / 赫伯特·西蒙著作,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15,页数:1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的认知》读后感(一):#人名卡 @西蒙(Herbert A. Simon)

赫伯特 · 西蒙,1916-2001,中文名司马贺,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教授。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组织内的决策,他最著名的理论是「有限理性」和「满意度」,有限理性指个体作出决定时的理性是有限的,有限理性的局限性包括需要作出决定问题的难度、大脑的认知能力以及用于作出决定的时间,所以决策者是满足者,寻求满意的解决方案而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因此人类无需花费完整的成本收益分析来决定最佳选择,而是选择一个满足他们适当标准的选项。满意度指......

《人类的认知》读后感(二):人不是机器,但机器是人

这本硬核的小册子,我在淘宝上花了三百元才买到。它是由图灵奖得主司马贺站在计算机科学的角度上,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析人的思维对信息加工的过程。这其间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他搭建了一套物理符号系统,使得智能的人和智能的机器之间,不再仅仅只是“比喻”层面的关系,而可以互相类比,最终达到互相连通。全书都在传递一个思想:虽然我们不能要求人像机器那样组织加工信息,但是反过来,我们可以向机器灌注人的思想,搭建一个属于机器的类似人的思维框架。

说一个很有趣的地方:人的记忆构造和计算机的存储构造是天然联系的,而记忆是认知的基础。心理学记忆理论把人的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它们有不同的容量,记忆时间,刷新频率。计算机也有内存和外存,内存承担高负荷,高时间密集度的运算,同时调用外部存储,这个机制与记忆类似。心理学家们编出来个模拟记忆过程的程序epam,人与机器处理同样的记忆问题所带来的时间代价几乎一致,只有几秒上下。学过大计基的人都知道,这只是冯诺依曼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可见早在人工智能时代以前,计算机的发明就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带有“人化”的特点,是某种意义上的“仿生学”。既然它是仿生学,而又仿的是人脑的思维过程,两者连通即是可能的。

《人类的认知》读后感(三):【读书笔记】司马贺《人类的认知》对教学法的启示

摘抄与教学法无关,只是读完全书以后,会认识到正确的认知对选择更合适的教学法的帮助。

p44 表处理语言——LISP(List Processing Language)

p70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会得出不同的结果。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解决问题,而且要教他们使用较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p101通过对问题表面结构进行分析而得出的问题的意义,称为语义。

p116表征(representation)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里是如何呈现、如何表现出来的。

p127如果没有足够的各方面的知识就没有直觉。

p133 专家是根据已有的东西,想办法加以利用。

p138理解量和解决问题是不同的。

p142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两种同型的表征方法,这两种表征方法就称为问题同型(problem isomorphs)。

p145 UNDERSTAND和ISAAC综合程序

p158 迁移——类比——隐喻

《人类的认知》读后感(四):大师总是深入浅出的娓娓道来

喜欢看大师的作品,最近是西蒙,中文名司马贺,他总是可以根据自己跨学科的广博的智慧揭示出更普遍的规律,而且经常拿常见事物做类比,深入浅出。虽然是80年代的老书,内容绝对一点都不老套过时,这就是经典。

科学总是把复杂的现象转化为基本的过程和规律,了解基本规律可以更有效的指导自己,减少损失少走弯路,再好点提高效率。

《人类的认知》读后感(五):思维的信息加工理论带来的新知

在西蒙的这本1983年北京大学讲稿中,能够对西蒙的学习理论找到什么线索呢?学习是认知科学的研究的三大主题之一,另外两个是问题解决和模式识别。如果要用“不遗忘即加工深度”作为表征,那么关上书我能想起来、并和自己已有的理解挂钩的重要内容如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