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洪堡的礼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洪堡的礼物经典读后感有感

《洪堡的礼物》是一本由[美] 索尔·贝娄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元,页数:5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洪堡的礼物》读后感(一):知识分子的屈辱感和束缚

想到读索尔.贝娄,是看了《巴黎评论》中他的访谈,算是我最喜欢的一篇:贝娄以犀利、哲学式的语言,谈论现实主义文学、当代作家的角色和思想、以及自己对社会和人的理解,很多句子都值得玩味。

本书也没有让人失望。跟《赫索格》一样,讲的都是成名的中年知识分子在生活中挣扎和颓败的经历——在贝娄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大概率事件——如同诗歌在当代社会失去了力量,主人公的精神生活也失去了价值,他陷入一团信念、目的和欲望的乱麻中,带着侥幸和失望逐渐滑向洪堡式黯淡结局。

回到书名,洪堡给了主人公很多礼物:

- 最开始,作为榜样和领路人,引领他走上了知识分子的道路,始终往一个方向拉扯他

- 贯穿全文,洪堡陷入“怨恨、愤怒,以至癫狂”的结局,无疑给了主人公很大的打击,又往另一个方向不断推着他

- 结尾处,通过遗稿,将主人公从自暴自弃的破产边缘拉了回来,有了重新开始的机会

结局礼物的转折太戏剧化,以至于不具有普遍性。或许作者是想借此暗示在这一代代的影响和传承下,结局也能越来越好。所以他给赫索格和本文的西特林都安排了相对乐观的未来。

贝娄在那篇访谈里说:

同样人到中年的我,理解这种感受。那又怎么样呢?就带着这种渺小屈辱感,继续生活吧。在东方的观点看来,这是智者必然要跨越的境界。

《洪堡的礼物》读后感(二):美国知识分子在城市生活中的自嘲

索尔贝娄笔下的芝加哥被他形容为“一座有思想却没有文化的城市”,这样的定论放在当今的语境下探讨显得未免有些严苛,因为如今商业、经济、财富的进步虽然已经远远超过文化、艺术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商业属性裹着参与者服从它的游戏规则,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情怀却还是健在。美国的许多大城市比如纽约、芝加哥都有着其复杂而又矛盾的文化属性,虽然它们庞大的包容程度给予了知识分子和普通市民相同的发展土壤,却也造成了双方价值观的融合与碰撞,知识分子通过城市生活认知世界,而他们的世界也迷失在钢筋混凝土与终日不停歇的汽车鸣笛声中。

洪堡的礼物与其说是洪堡死前留给主人公西特林的一封信和一部电影剧本大纲,倒不如说成是知识分子之间的相互告诫和观察。西特林通过对洪堡近乎天真浪漫的性格特点观察完成了令他名声大噪的剧本《冯特伦克》,剧中特伦克那暴躁而富有激情的表现征服了大城市的观众们,他们在特伦克或者说洪堡的形象中瞥见了敢于逆所谓时代潮流、否定现实的文艺气息。而讽刺的是,正是这样一部看似反叛的座屏却为作者西特林带来了名望和社交圈的扩展,他一度成为时任参议员的肯尼迪身边的红人,他频繁出入交际圈,俨然一副时代的宠儿形象。然而知识分子的主体性本质令他在产生了对城市生活的困扰,因为现代都市的发展可顾不上智识水平的进步,商业的渗透给与了他巨大的压力,和黑帮成员的接触又让他看到了自己生活反面,在别人眼中一切都正常的现实生活在他眼里却成了种种矛盾的聚合,困扰着他那柏拉图式的精神。另一方面,他又因为肉欲和现代生活中尔虞我诈而迷失了作家的身份,离婚令他被法院剥夺了近乎所有财产,他终日忙于与黑帮分子的冲突和与一名妓女的感情纠葛。他开始回顾老友洪堡的一生,一个为了理想的精神世界而活的诗人却还是不得不屈服于这个社会,逐渐被同化为一个生活在破败油腻大楼中衣冠不整的疯老头,惶惶不可终日。这是否就预示着西特林的结局,书中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但在西特林沿着洪堡的精神路线一路回溯的过程中,迫于破产压力的他反倒是找到了精神上的归宿和慰藉。

索尔贝娄对知识分子与城市格格不入的生活的描写多多少少掺杂了自己的影子,或许他也曾迷失于精神生活与城市生活的边界,想要抛下不顾却又越陷越深,一本好书不应该对一个问题给出过分明确的观点或结论,往往只需引起读者的思考就足够了,索尔贝娄将一连串复杂混乱的生活事件同精神旅途相结合,展现了典型美国知识分子在城市生活中的自嘲,舍不掉,忘不了,妄图遗世独立,却也不过沦为当代浮士德罢了。

《洪堡的礼物》读后感(三):《洪堡的礼物》:1975年彼邦的风景映照到2010年代的此地

“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掉泪”,这一句此地的民谚,用在彼邦著名作家索尔•贝娄著名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主角查理•西特林身上,严丝合缝得仿若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南墙或者棺材,就是被作者用作书名的那个人——洪堡。

小说起始时,曾经的学术明星洪堡•弗莱谢尔已经日薄西山,正以残阳之躯恳求因着他的帮衬才得到普利策等诸多奖项的合作者、本书的主角查理•西特林伸出援助之手。正春风得意的西特林,早已忘记了自己的来处,作品《冯•特伦克》 在百老汇的大获成功,让荷包饱满的西特林沉迷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生活中——虽然到现在才拜读索尔•贝娄最著名的作品《洪堡的礼物》,但是,早已耳闻《洪堡的礼物》是决定索尔•贝娄世界文学地位的巨作,让我展读之前对这本小说有着各种想象,但绝对没有想到,它居然是一本洪堡过去的学术伙伴查里•西特林的一截生活实录,竟然不是以洪堡为主角

读完《洪堡的礼物》,九久读书人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一套索尔•贝娄作品集,7部中我已经读完5本,从《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难以进入,到《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的有趣、《拉维尔斯坦》的伤感、《抓住时机》的一气呵成,再到对《赫索格》作为经典的信服,又到《洪堡的礼物》的杂沓,我不想否认,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一头衔,让我一本紧接一本地拜读着,如要实话实说,索尔•贝娄的小说不好读,这种不顾情节一味用主角的喋喋不休来完成故事的写法,对读者而言,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就算是豆瓣这一以文艺范著称的社交网站,也有不少冲着索尔•贝娄的名气而去阅读索尔•贝娄的读者,被索尔•贝娄的罗里吧嗦折断了阅读兴趣。

特别是读完《洪堡的礼物》以后,我觉得已经将索尔•贝娄的重要作品读完了,却更加不明就里:何以索尔•贝娄在美国文坛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何以索尔•贝娄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比如被我读成查理•西特林片段人生实录的《洪堡的礼物》,到底好在哪里?

一个有学术头衔有世俗名声的知识分子,怎么还要以豪车标榜自己的身份?这辆豪车犹如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随着西特林输了小赌翻脸招致豪车被砸后,组合成西特林生活的一张张骨牌次第倒塌:财务危机、才华耗散、亲人哂笑、女友星散……直到意外地收到洪堡的礼物有了翻盘的资本,即便是这一笔,也是撕了西特林的面具让他斯文扫地的写法。都说索尔•贝娄笔下的人物,多少有他自己的影子,得对自己有多失望,才能塑造出带有强烈作者个人色彩的查理•西特林?

如果查理•西特林只是索尔•贝娄的投影,《洪堡的礼物》怎么会在出版之际就因其轩然大波?我能想得到的解释就是,1975年的美国,知识分子以豪车为标签、以破碎的婚姻为时髦、以女友不断为能力,荒废学术忘记知识分子本分的人,查理•西特林不是个案。前有洪堡后有不断的后来者,这才让《洪堡的礼物》有了特别的价值。只是,此地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掀起过的索尔•贝娄之热,又以《赫索格》和《洪堡的礼物》为热中之热,有作者在创作自己的小说时竟然将《赫索格》的人物和情节镶嵌进去,这种热爱源自何处?而我,直到今天,才明白《洪堡的礼物》高标在何处,因为,1975年索尔•贝娄以感同身后的美国为背景创作的一部小说,正好应景2010年代的中国。由此领悟,就算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读完《洪堡的礼物》,也是非常值得的,不是吗?

《洪堡的礼物》读后感(四):西特林的自我救赎

《洪堡的礼物》中的“礼物”,关系到查理•西特林人生的命运,同时也给了他未来的自我救赎之路。

作者索尔•贝娄,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曾多次获奖,1976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同年因“对当代文化富于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洪堡的礼物》是他的第八部小说,本书讲述了二十世纪两代美国犹太知识分子的成功与失败,揭示了二战之后美国社会的物质世界对精神世界的摧残,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美国的生活风俗。小说中的服饰、建筑、汽车等描写都反映着当时美国社会的繁华,故事的中心背景又选择在芝加哥,那是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更加突出了物质世界的可怕。也是因为物质、金钱等催使,西特林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写法上,作者采用了倒叙、插叙、对比等方式,西特林回忆往事的部分,跨度有时很大,有时很短,说明着西特林对洪堡的内心纠结,悔恨。同时对比的手法贯通全文,最大的对比就是洪堡与西特林。

在我看来,洪堡是西特林的镜子。两人出身相似,洪堡是匈牙利犹太移民,20世纪30年代因为《滑稽歌谣》名声大噪;西特林是洪堡的学生,代表着60年代的知识分子,他因为《冯•特伦克》在百老汇引起轰动,开始了成功之路。洪堡的成名只有10年,之后没落,相比西特林要更成功。从对艺术的看法来说,西特林更加把它作为挣取金钱的工具,只要能带来大量的金钱,艺术作品变成什么样在他心中并没有丝毫的痛心,而洪堡是用金钱用来创作;从美国社会文化角度来说,二战之后,美国更加需要实用的东西,洪堡的诗歌再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而西特林的作品被改得面目全非,却引起轰动,两者的对比,揭示了美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从政治角度来说,洪堡一直希望史蒂文森成为总统,结果竞选的失败,使他跟着倒霉;而西特林却不坦露自己的观点,与妻子丹妮丝的结合,让他可以进入白宫。总体来说,西特林的成功,在于他看清当时美国社会金钱、权利、名誉的“强大”,相比洪堡,一心想重建文化精神的平台却因“大势所趋”而没落。

西特林的“罪”、败落同样来自于这个物质社会。洪堡的败落之后,西特林避而远之,他是他的学生,却因为社会地位、金钱背弃了师生情。同时金钱也蔓延到他的家庭,他不仅不忠于自己的妻子,还与妓女莱娜达混在一起,他的背叛使得妻子丹妮丝的离婚,带走了大量的金钱,而莱娜达的贪婪,坎特拜尔的勒索,萨斯马的欺骗,律师的阴谋都让西特林耗尽钱财,处在破产的边缘。这时的西特林才发觉自己的人生与洪堡的破落相似,金钱让他迷失了自己,让他没有了尊严,没有了朋友、爱人,他得到了惩罚,他的情人最后与弗朗萨里结婚,留下一个孩子给他抚养。也许这是对他的一种惩罚吧,因为他曾经背叛了爱情、家庭。

最后的结局,西特林完成了自我的救赎,洪堡的死对他来说内心矛盾,他偷偷地哭泣,责备自己。而洪堡在死前又留在了一份礼物给西特林,这份礼物让他有了新的希望。他成功地获得了一笔补偿款,为了内心的愧疚,他重新把洪堡安葬,在他的墓地前竟然开出了番红花。也许这是洪堡原谅了西特林,或也许这是代表着西特林未来的新生活。

西特林的自我救赎,让人联想到了中国当下的都市文化精神也处在危机之中,过多地追求金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真情流失,在喧闹浮华的城市中文化、艺术又在一点一滴地消失。从这样的理念上来说,贝娄的《洪堡的礼物》虽然是在反映美国精神文化的危机,物质对精神地摧残,其实也是在警示现代化的大都市,不要只看金钱,不看文化精神!

《洪堡的礼物》读后感(五):未成的精神方舟

未成的精神方舟

——读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

◎ 东渔

当我们读完了《洪堡的礼物》,是不是都会扪心自问,到底什么才是洪堡的礼物?洪堡的剧本就算是留给后人的礼物吗?他的前女友凯瑟琳需要它获得财富,而他生前的挚友西特林却是于心不安,对所得财富的惭愧感,以及更大的精神困惑,使他重新去面对洪堡的精神遗馈。最后西特林安葬了洪堡,算是给他一个交代吗?或者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呢?精神诉求的不断呈现,追溯和展望,透着一种隐隐的决绝,洪堡的礼物由此变得沉重,潜伏在后来人的心间。

西特林一直都在呐喊——我常常自言自语地唠叨:“醒一醒吧,醒一醒吧。”同时许许多多的人也在喊:“醒来,醒来!”仿佛我有几十双眼睛,却硬是闭着它们不用。“你有眼却看不见”,这是千真万确的——作为一个普利策将得主、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即便他荣耀等身,学识渊博,逢人亦是侃侃而谈,却是恰恰暴露了他对社会、对精神深处不可知的忧虑,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牵绊令他无所适从,这些外现只是在释放一种证明自我的快感。巨大的困惑使他不断反省,“醒一醒吧!醒一醒吧!”作为半自传倾向明显的一部小说,读者总要有此疑问:一切精神诉求是不是映照了贝娄自我的忧虑。

如先前几部小说那样,《洪堡的礼物》的关注点仍然是美国知识分子群体,然而贝娄不去写群体命运,仍然围绕个体的生存之道叙述。西特林与洪堡的关系由紧密到疏离,使他耿怀于心,又多次被坎特拜尔纠缠,后者还砸坏了他的奔驰车,他们之间的过节带着荒诞喜剧的色彩,让人引俊不禁又匪夷所思。个体的情感不畅通,人物被婚姻困扰,被金钱诱使,其中穿插了物质主义背景下大都市芝加哥的爱恨交加,混乱的现状牵绊着肉体和灵魂,促成了个人迫切的需求,精神困顿中想要寻求一艘拯救自我的“方舟”。

有趣的是,索尔贝娄通篇都在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之类的东西,名人轶事也在他嘲笑范围之内,以此放大人物的孤傲性情,同时显摆自己的学识渊博。人物对话充满了睿智思辨,时而对女人意淫,牢骚满腹,夹杂着玩笑和逗趣,索尔贝娄在这本书里玩起了喜剧天分。一本书里他引用了多少个文艺家的名字,引用了多少部莎士比亚的著作,还有时不时带出来的莎士比亚戏剧台词(就像他塑造的人物一直都活在戏剧里),如果去梳理索尔贝娄在此书里所列的文艺家,必然是数不胜数,简直就是文艺百科。他用非正式的嘲弄对待那些文豪们,同时也在自嘲,这是索尔贝娄善用的手段,在他另几部小说里也能体会到。

索尔贝娄将自己的意志建立在西特林这个人物的身上,他赋予后者知识分子的狡颉,色情的狂放,哲学家的天才。其中西特林为萨克斯特记录的笔记(p219—p223)即是睿智敏锐的论辩,谈到了权利和厌烦的相互支配。如果任其拓展大论,说不定会有媲美加缪《西西弗神话》那样成功的哲学单本出现。实际上,西特林笔记论述的“厌烦”跟加缪的“荒谬”基本就是等类素材,所谓他构思的“现代世界之莫大厌烦”的研究文章。索尔贝娄因对知识分子有着独到的见解,付诸人物高深的思想境界,他善于在人物之间敏锐的关系中,把思辨串联起来,使得抽象的论调变成具象,这也属于他写作的重要特点。

正是从阐述思想这个角度进入,《洪堡的礼物》完全属于哲学论述的体系。比如洪堡的死,黛米的死,都令西特林内心牵动,对死亡的敬意油然而生。很多细节之处都在表明西特林面对死亡审视着自我:

1.啊,死亡将是多么令人厌烦啊!躺在墓穴里,躺在一个地方,那是多么可怕呀!

2.死后不久,没有生机的肉体腐朽了,又变成形形色色的无机物。这时,灵魂却获得了新生。

3.有朝一日这件物体便会停止运动;随着肉体的腐朽,灵魂也会自行离去。

4.当灵魂已经飞出去进入宇宙,而且在回顾人间苦难的全部情景时,这些抱怨像什么呢?

5.至于肌肉组织不过是一种精神的沉淀物,宇宙的标志就在其中。无论生与死,这个宇宙的标志都在我们心中。

西特林在跟自己的思想不断对峙中,完善新的论理,如果将这些看似杂乱的思想系统性地汇聚起来,必然会体会到人物整体的思想。其中多次提到并论述人智学的研究,精灵、意识、灵魂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如何代入和分离。西特林的敏感是贝娄的阐述动力,他在庭审的间隙坐在休息室里,看到一朵玫瑰花就会想到很多事情;转念又想到孩提时看到灯柱,打开思考感知的世界。西特林时刻都在精神游离,怀有游走在别处的一种心态。他常常陷入沉思,开始长篇大论自我的精神困惑,这一切表明西特林一直在追寻精神出口。

西特林与哥哥尤利克的观念碰撞,其实就是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抵抗,看似无法消解。“我”见哥哥是为了重温童年,而对方只关心更好的生意。整部小说都在阐述形而下的生活与形而上的思想之间的对立和碰撞,物质和精神的冲击在亲情中的体现尤为明显。当情人莱娜达的儿子跟过来,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美好,排山倒海的世俗干掉了西特林,使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洪堡的遗产看似拯救了他,他也为友安葬,结尾对一朵花的描述,似乎昭示着新的希望。

洪堡的礼物即是洪堡的精神传承,他要撮合西特林和凯瑟琳,继续按照他的计划走下去,完成未完的一切。扼死在襁褓里的刊物《方舟》,正是寓意拯救自我(甚至拯救众生)的“挪亚方舟”,空有一种担当重任的豪情,然而总是不了了之。索尔贝娄在《洪堡的礼物》中叙述琐碎又不失专注,将形而上的思考建立在世俗生活之上,思想和情感唇齿相依,不失为哲学的一种阐释方式。索尔贝娄最大的胜利是将思想深情投入,随着小说传遍世界,传承并弘扬属于他的独特美感。这才是他想要的,也是他送给我们读者的一份大礼。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