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习坎庸言 鸭池十讲》读后感摘抄

《习坎庸言 鸭池十讲》读后感摘抄

《习坎庸言 鸭池十讲》是一本由罗庸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习坎庸言 鸭池十讲》读后感(一):何为老师与传授方式

书中内容,不敢妄评,只好从“何为老师、传授方式”这一角度说说感想

一、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二、 以教学为主、研究为辅

三、 传道的方式很多,讲课、著作、讲座……但效果最好的,还是如本书这样的“闲谈”。——学生围坐,看到的是生活中的老师;听老师娓娓道来,不光能获得老师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可以全程跟踪老师的思考方式。如同作文、作画,可以看到遇到一个问题,老师思考的切入点在哪里、思考的方向如何、征引的材料有哪些领域……学生自由发问、老师小扣大鸣,这对于学生的进步是巨大的促进。

四、 引发我的思考:大学,是要少数化、贵族化,还是普及化呢?可能二者都有比较好。大多数大学普及化,让大多数年轻人收到高等教育;但要有少数几个精英化的大学,培养知识界的研究学者,和社会里道德担当者。

向罗庸先生学习、致敬。

《习坎庸言 鸭池十讲》读后感(二):这样出版《习坎庸言》,对不住罗庸先生

久闻罗庸先生大名, 见到新星出版社出版《习坎庸言》,很是欣喜,迫不及待地买来研读。但书中满纸错别字,断句错误、标点符号错误,可以说每页皆有错,令人不忍卒读。一本好书,就这么糟蹋了,可惜。

随便纠几个错儿:

P3第6行:“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知之为知之……”误作“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知之为知之……”

P4第3行:“补苴”误作“补直”。

第4行:“橐籥”误作“橐答”。

第5行:“不落言筌”误作”不落言全“

P6第13行:“不能自已”误作“不能自己”

P8第9行:“《礼记》”误作“《礼纪》”

第16行:“固可”误作“国可”

P9第4行:“知善知恶”误作“知善知总”

……

《习坎庸言 鸭池十讲》读后感(三):编校舛误举隅

罗先生此书甚佳,然编校质量着实堪忧,令人有“满目疮痍”之感。兹以前20页为例,就目力所及略举一二,深望重印时能细加校对。

p.3 中下 慎言其余则寡,尤知之为知之 慎言其余,则寡尤。知之为知之

p.4 上 不落言全 不落言筌

p.7 中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焉者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p.8 中上 大学乃礼纪篇名 大学乃《礼记》篇名

p.8 中下 改作新民国可 改作新民固可

p.9 上 知善知总是良知 知善知恶是良知

p.9 中 白百诗 阎百诗

p.10 中上 一是皆以修身属本,此即属己之学也 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此即为己之学也

p.10 中 故属学之道,所持者甚约 故为学之道,所持者甚约

p.12 中 能行五者于天下,焉仁矣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p.13 中上 先生率亲高等七人 先生率觐高等七人

p.13 中下 此微朱畝讥孔子为侒,而孔子所以答之曰:“疾固者也” 此微生畝讥孔子为佞,而孔子所以答之曰“疾固”者也

p.14 中 求仁必于力行则其疑也 求仁必于力行则无疑也

p.14 下 非仁者之所富为矣 非仁者之所当为矣

p.14 下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无而后已曰毅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死而后已曰毅

p.15 中上 仁者其言也初 仁者其言也讱

p.15 下 乃徒天下之至公,与徒众徇物有异 乃从天下之至公,与从众徇物有异

p.16 中上 一瓢钦 一瓢饮

p.16 中上 孔颜乐庭 孔颜乐处

p.16 中下 能恶仁 能恶不仁

p.17 中上 持其志母暴其气是也 持其志毋暴其气是也

p.17 下 涵养功夫因非在视听言动之外 涵养功夫固非在视听言动之外

p.19 中下 论及尧日一篇 论及《尧曰》一篇

p.20 中上 广博良易乐教也,疏迩知远书教也,展辞比事春秋教也 广博易良乐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p.20 中 莫不放此 莫不仿此

《习坎庸言 鸭池十讲》读后感(四):明月清风的灵气,造诣精深的彻悟

2015年的夏天,鄙人遇到了一件小小的大事,我的一个电脑软件突然崩溃,所有资料荡然无存,我郁闷整日。1941年的一天,罗庸先生租住的农房这火,所有藏书被焚。他泰然处之,并此后周末给学生们讲授中国文化,习久得集《习坎庸言》。我在郁结时,遇到这样一本书,首先便被罗庸先生的超然情怀所感佩。

罗庸先生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和国学的研究专家,具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和文化造诣。这本《习坎庸言/鸭池十讲》正是凝结着先生潜心研究的思想精髓。 “习坎庸言”来历正如上段如提。它包孕勉学、识仁、六艺、诸史、九流、理学、经世、文章、种族、文化、质文、礼乐、乡党、学校、儒侠、风俗等内外学术16篇,内容丰富广博。“鸭池十讲”则是先生在昆明鸭池的演讲收录。它蕴含谈儒、感思、说人、论诗、讲士、聊遇等10篇,见解独到精深。

有道是,一位真正的大师,不是把高深的知识讲得知己难觅,而是讲得如同高山流水。遇见之人,皆能感受到它的美妙,倾听出它的真谛。《习坎庸言/鸭池十讲》正是做到了这样的深入浅出,凡读易懂。比如先生讲“欣遇”,便是用《兰亭集序》段落作引,展开一个“欣于所遇,暂得于己”的主题,再摊开宏观宇宙的广阔视野,运用一个民间故事,引到众生习性和欣然所得。读罢听之,让人喜随开阔思索,明了眼中的世界。自己心之所往,也有了追溯的来源。学习知识,又欣遇自己,何等的畅快欣慨。先生带来的,便是这样的缕缕清风,喜悦欣然。我想,若久受先生影响,学习便是自然而快乐的事,积极便不是追求,而早是自身习性。

读罗庸先生的书,能感知先生是位至情的性灵人物。文字写作,教我受益深思。先生注重真感觉,而非纯理性,更非技巧。先生认为文之空洞糊涂,是作者的无感觉或不会表示感觉,无思想或不会运用思想,所谓技巧,便是不着边际之谈。我想,虚心会理,培养文心,才能乐在其中地言自有物有则。正如先生关于“诗的境界”所言“下不落单于单纯的事境,上不及于单纯的理境,其本身必须是情景不二的中和。而一切物态、事相,都必需透过感情为表现;一切理境,亦必需不脱离感情,所以感情是文学的根本。”他教给我们的,正是这样一种真实的境界。

《习坎庸言/鸭池十讲》文字娓娓道来,言之自然风趣。书中所见,罗庸先生学识之博,见解之深,令我只生敬佩。这本有着一定学术性的人文著作,在罗庸先生逝去65年后首度出版,不是三五日读罢,便完结之书,适合收藏精读。书中学识深厚,精神自然透彻,仅是个人修养,就能在先生的思想遗产中,不偏不倚,找到中和之道。而窥之国忧家难、民族精神,先生更是用一生研究,树立了自身的榜样,勉励青年学子努力。罗庸先生用称心而言的学问之道,让读者温故知新,如会师会友般地学习,实在是读书人之畅快。

《习坎庸言 鸭池十讲》读后感(五):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七十五年前,昆明的某一处农屋火光四起,浓烟滚滚,屋内所有珍贵的书籍都在火舌无情的舔舐下化为灰烬。在所有人都为之惋惜心疼之时,租住农屋的主人却处之泰然,不以为意,大有古时儒士的风骨,兴之所至,甚至还和当时西南联大的几位老师和学生“共约讲习之会”——在接下来的四个月里,每个周末讲授中国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当岁月漫过了一个季节的长度,这场讲习之会也落下了帷幕,但是留下的国学知识却是厚厚一沓。有心人将这些讲习整理成册,也就成了此时流传于世的这本书——《习坎庸言》。

习坎是罗庸先生的号,这位租住在农屋陋巷却不改其乐的儒雅教授也正是罗庸先生。现代人大多知朱自清、闻一多、汪曾祺,却少有人闻罗庸之名,而在上个世纪战火纷飞的中国,罗庸却是众多学者中真正的国学大家之一,可惜的是刚过知命之年他就已溘然长逝,只留下了《习坎庸言》和《鸭池十讲》。

和《习坎庸言》不同,《鸭池十讲》的内容没有那么宽泛,十篇讲稿主要是谈儒学、论诗道,重点涉及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但这两本书的不谋而合之处就在于——侃侃而谈间,都充满了罗庸先生对于古代大家们的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情怀。

《诗经•小雅》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其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两句按照汉代儒学家郑玄的注解,意为“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在罗庸心里,这些克己复礼的世家大儒、风流人物正是撑起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所以他在《鸭池十讲》中说道:“我民族二千年来涵濡于这精神之中,养成了一种大国民的风度……我民族所以出生入死,百折不回,屹然立于不败之地,全靠这一副哲人精神为其自信力。”而在《习坎庸言》中,虽然所谈内容天马行空,涉及到风俗、种族、历史诸般领域,但处处都有孔子、孟子、朱子等哲人的语录与心得体会作为论据出现。罗庸在这里不以自己之言而借古人之口,又何尝不是一种委婉流露仰慕之情的方式呢?

而正是这样“高山仰止”的情结,使得罗庸对于当时社会普遍崇拜西方文化的现象表现出一种冷静的失望,故而他称“今日之中国,实礼坏乐崩之民族,实堪危惧。”但是失望之余并非绝望,他寻其根源,以文学为出发点,扩展到文化、政治、经济等各种领域,旨在看清外国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入侵根源与根治之法。罗庸学术之外寄托着一缕忧国忧民的愁思,就如同孔子舟车劳顿、心系教化百姓之重任,其间的神韵其实并无二致,而罗庸先生所真正仰慕的——也许正是这种高尚德行背后所掩藏的人文关怀。于是高不可攀的品德有了人情味,文化沾染上了烟火味,学术流淌着生活味,从而构成了真正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孟繁华说:“罗先生的这本书非常好读,我以为可以和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并列……虽然是半个世纪前的演讲,但今天读来还让人心有所动。” 现今社会,对于很多著名的学者而言,半个世纪前的那一批教授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我们从罗庸的著作中所看到的——除了他学识之广博,其实还有那个年代学者精纯的学术功底与深邃的文化内涵。而《经典常谈》作为中国文化经典启蒙读物,是由朱自清撰写而非学生听课后整理的笔记,其文笔清丽隽永。与之相比,罗庸的《习坎庸言》与《鸭池十讲》则要显得晦涩难懂,其间许多论据全然于古代典籍而书中无注释,半个世纪之隔而产生的文化断层,使得没有古汉语基础的人读起来要费力许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人对于罗庸著作的态度也就只能处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地步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