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读后感摘抄
《钟鼓楼》是一本由刘心武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7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钟鼓楼》读后感(一):晨钟暮鼓
晨钟暮鼓
——读刘心武《钟鼓楼》 “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晨钟暮鼓了,但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旧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看来这一切都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然而,有一点确实可以确定的,除非发生某种难以预料的灾变,北京的钟鼓楼将成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 鼓楼在前,红墙黄瓦。 钟楼在后,灰墙绿瓦。 钟鼓楼高高的屹立着,不断迎接著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 六个时辰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里,压缩了几代人的命运。钟鼓楼不再发声,默默地见证着青年成长、时代的变迁。
《钟鼓楼》读后感(二):重读《钟鼓楼》
最近重读了这部三十多年前的作品,竟然看得很激动。我已经忘了大学时读它的感受,但时隔多年再次拿起它,我要说这是一部真正优秀的小说,经典的小说。
“历史感”是这部小说带给我的最大的感受,虽然它写的只是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这显示的是刘心武的艺术才能。他的眼光穿过个体投向了历史深处,是的,每个人的今天都是由无数个昨天构成的,每个人的身上都刻印着历史的痕迹。慕樱感情经历的跌宕起伏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性格造成的,更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风尚、精神导向带来的,所以我即使不认同她,但我理解她,她的个人意志的丧失、恢复乃至极端发展与社会息息相关。在小说中,我窥见到了几十年的历史对人的命运的极大影响。
我也敬佩作者的理想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众多人物的生活故事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诸如世俗与理想,阶层与人性,堕落与奋进,即便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仍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钟鼓楼》读后感(三):时间流逝中的历史感
你是如何认知时间的?
你又是如何感知空间的?
在一定的空间中,你如何觉知时间的流逝?
而在时间的流逝中,你是否有那么一瞬间,感觉到了历史?
当你凝望着那高高屹立的钟楼和鼓楼,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是否有那么一瞬间,你感觉到个人的孤独、生命的仓促和历史的厚重?
刘心武可能感受到了
他截取了钟鼓楼附近的一个四合院八十年代的生活片段,通过12个小时的时间,以薛家的婚宴为圆心,辐射了所有有关和无关的人物,将他们从历史中挖掘出的故事和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也将十年浩劫之后,改革开放以来的时代变迁铺陈开来,将时空跳动的脉搏转化为诙谐的文字,将那随时代变化的价值观、爱情观、世界观、家庭观、社会规范、精神思想、心理建设、饮食文化乃至街头语言等等事物一一呈现。
但书中的人物故事并没有闭合,所有的故事都是突然开始,却没有结局,我们不知道薛家的婚礼最后怎么收场?路喜纯有没有做上红案?荀大爷会不会接受儿媳妇?澹台智珠能不能制止师姐的挖墙脚?慕樱能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有张奇林胡大爷海西宾韩一潭龙点睛等等人物的结局,我们都不知道,这大概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我们对于他人的生活往往只能看到一个面和一个时段,至于那些起承转合和曲终人散,我们往往都来不及参与。我们和书中的人物一样,在时间面前,被一视同仁,在时间的裹挟中,随波逐流,在时间的流逝中用命运书写历史,成为历史。
《钟鼓楼》读后感(四):我在京味儿的钟鼓楼中
我只听说过刘心武讲过红楼梦,我自己不是红迷,只能怪自己过于浅薄,跳进了红楼梦,却躲开了葬花的林妹妹和那个班杂丛生的世界。刚翻过《四牌楼》又走进了这本《钟鼓楼》,当然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那口纯正的“北京味儿”还有这紫禁城下的人和故事,我想对于城外的我们来说,城里新奇有趣,城内的平常日子也是有滋有味,那城里的人又该如何吞下这些苦辣酸甜呢,诸君可以一观—《钟鼓楼》!
《钟鼓楼》以北京市中轴线北边的钟鼓楼为中心,写的是1982年12月12日这一天发生在钟鼓楼附近的一所四合院的婚事,用一种“以小见大”的方式,通过对于一个事物的表述如同散花一样多角度多人物去诠释这里的风貌和社会。
钟鼓楼本就是计时工具,作者以此命名,一方面小说内容是有关钟鼓楼一家四合院一对青年结婚的事情;另一方面,小说在时间上,就像一条线,穿插着各种人物,在这条时间线上演绎着不同的故事。
刘心武一刀切下去,就把北京的四合院文化,真实地显露出来,可以称得上是北京通俗文化的一个真实截面。
它具有历史的厚重兼具生活图景,在群众中间发酵,又在其中孕育自己的香甜、苦闷,以及生活的多面性。
但是我觉得本文中的人物嘈杂,想要以小见大,惊艳的是人物众多历史味儿浓郁,失于灵气的也是人物太多了,我读完全本记住的人物真的不多,只是记住了这场不如意的婚事,还有这些众生相。这本书的时代特色也在被历史藏匿,如今我想现在的人读这本书,是提不起什么劲头儿的,我们理解不了这本书说的是什么,也不想去接触那个时代的生活,离我们太远,就会让我们还没接触,就已经逃离了。
我们这古老的民族啊,你应当进一步以博大的胸怀,恢宏的气魄,收容、消化一切于我有用的新事物,并应当进一步甩开步子,赶上世界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的新潮流……
紧迫感,我读起来就是一种紧迫感,时代进步时,我们也在增加时间的累积,可是空间的改变也在改变着我们自身。其实和如今的生活是相同的,我们这个时代也在前进,我们一边追逐,一边感叹时间流逝,可是地域上空间上也在改变,以我们无穷的适应力,在应对这场变革时,我们该不该有紧迫感,我想是有的,要不然我们的焦虑该如何出现呢。
在时间与空间变化中,我们总在想平衡着生活。却忽略了时间与空间也需要平衡。
《钟鼓楼》读后感(五):《钟鼓楼》书评+摘抄
书评:
一本好的书,在书里我们能看到作者,也能看到自己,也能看到身边的人。
因为一本好的书就是生活的缩影。读完这样一本书,就相当是重活一遍。读这样的书才有意义。
人心随利益摇摆,这不假。
但那也要看是长久的利益还是短暂的利益。
是鸡毛蒜皮的小便宜还是切乎其身的大事情。
若为该为的事,着眼于长久的切身的利益,看得清楚而透彻,
如何怕没有恒心呢?
成就钟鼓楼的,正是那些家长里短的,中国式的故事,
是人成就了物,或者说人和物相互成就。
或许,我们还会在别的地方遇到“钟鼓楼”。
摘抄:
远的东西,常使我们感到神秘。近的东西,常使我们感到平淡,但关键是能否有所发现。无论远近,高低,大小,上下,倘能有所发现,都能带给我们收获,带来快乐,让我们试一试吧!
路喜纯为自己这样的遭遇和身边这样的现实深深的痛苦过。他那痛苦的价值,比一位大学毕业生学非所用的痛苦的价值低吗?比一位有才华的作家的呕心沥血之作被退稿的痛苦低吗?比一位高级干部的正确的改革计划遭到保守者抵制的痛苦低吗?不见得吧?!
你要有历史的眼光,世界上的事没有一刀切的时候,没有一切都合理都美满的时候,问题是你怎么看发展趋势,怎么跟残留的旧东西抗争。
对于人来说最难以改造的确实莫过于性格,对于描写一个人来说最难以表现充分的也莫过于性格。谁的性格只有一种成分,呈现出的只是一种状态呢?
把一个人的意识压抑下去并不难,而要把它改造过来,却是相当困难,而且是很难考察清楚的一件事情。
她调动起全部的自尊,温情和理智。
世界,生活,人。有待于我们了解和理解的真多啊。
人们所达到的目标,往往并非他的初衷。决定一个人命运走向的,往往是一批复杂的矩形因素。混乱中产生出秩序,不自觉中升华出悟性。
责备爱情的多变,就如同责备世界本身丰富多彩一样。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
钟楼在后,灰墙黑瓦。
钟鼓楼高高的屹立着,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
-
历史人物经典读后感有感《历史人物》是一本由郭沫若著作,文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21-6-1,特精心收集的读2022-09-23阅读全文
-
《时间的历史》读后感锦集《时间的历史》是一本由歪歪兔童书馆著作,海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18-8,特精心收2022-12-12阅读全文
-
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第二辑)《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第二辑) 全6册》是一本由刘心武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120.10元,页数:2022-09-11阅读全文
-
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的读后感大全《刘心武爷爷讲红楼梦》是一本由刘心武/著 / 郑琹语/绘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2022-12-14阅读全文
-
《历史的赢法:用军》读后感10《历史的赢法:用军》是一本由文润燕生子著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页数:432023-02-03阅读全文
-
丝绸之路大历史读后感精选《丝绸之路大历史》是一本由郭建龙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页数:588,特精心收集的读2022-09-16阅读全文
-
《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读后感摘《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是一本由弗拉基米尔·雅可夫列维奇·普罗普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2022-08-23阅读全文
-
《长史短说 中国历史通识》经典《长史短说 中国历史通识》是一本由桑宜川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68,特精心收2022-08-20阅读全文
-
《历史的天空下:宋代真实的市井《历史的天空下:宋代真实的市井生活》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2022-12-18阅读全文
-
《未然的历史》读后感摘抄《未然的历史》是一本由未来事务管理局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503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收2022-11-20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