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Paper Menagerie and Other Stories读后感100字

The Paper Menagerie and Other Stories读后感100字

《The Paper Menagerie and Other Stories》是一本由Ken Liu著作,Saga Press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USD 24.99,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Paper Menagerie and Other Stories》读后感(一):神话和科幻

我喜欢KenLiu把古老的神话和科幻情节混在一起。在没有因特网的漫长历史中,在大多数人都不会读书写字的社会中,人们通过讲故事来告诉他们的后代,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价值观念、他们对于生死的期待。那些故事,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log。仔细解读这些log,也许我们能发现,在纷繁复杂的变化当中,是否有些从来没有变过的东西。

技术的发展会改变我们的情感、或者说是心理感受吗?通讯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更容易地联系到任何人,这意味着我们从此就不会思念了吗?医疗技术使我们能够活得更长更健康,所以我们会更享受我们的人生吗?我们还会和我们的祖先有同样的爱、同样的恨吗?

他的故事里有一种若隐若现又无法忽视的sentimentality。即使是快乐的情节,也给人一种“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的无奈。我喜欢这种忧伤。这不是卡夫卡或者村上春树的忧伤,这是陶渊明和曹雪芹的忧伤。它和我一样,来自古老的中国。

《The Paper Menagerie and Other Stories》读后感(二):没有在两种文化中挣扎过的人理解不了Ken Liu

第一次读那篇获奖无数的 “Paper Menagerie” 是高中备考SAT时做到的一篇阅读理解,节选的内容和考试的试题主要探讨了美国二代移民的身份认知与矛盾。当时还在国内读书的我死活不能理解为什么作者不愿玩纸玩具,不愿跟母亲说英文,不愿吃中国菜非要吃美国菜。

来美国的第三年重读了完整的版本,才感到Ken Liu 写自己对母亲排斥的片段,每一个字都扎进了我心里,扎进每个留学生心里,扎进每一个试图融入美国社会而摒弃或怀疑过原生文化的人,Ken Liu的文字冷酷、残忍、像一根针扎进肉里,疼得让人喘不过气。

在读Ken Liu的文字时会疼,在每次跟美国人做自我介绍时故意用美式读音念错自己中文名,把张念成Zane时会疼,在说自己最喜欢的饮料不是绿茶而是咖啡时会疼,在跟老外一起玩时拒绝妈妈来电时会疼。

谢谢Ken Liu,让我明白了原生文化之于一个人的意义。它是基石、是后盾,它写在每个中国人的DNA序列里。它使我们与美国人有着骨子里的差异,但差异不代表差距,差异使我们独特,我们应该为之骄傲。

“If I say ‘love,’ I feel here.” She pointed to her lips. “ If I say ‘ai,’ I feel here.” She out her hand over her heart.

- “Paper Menagerie”

《The Paper Menagerie and Other Stories》读后感(三):一个不看科幻的人看过来

断断续续终于把Ken Liu刘宇昆的短篇小说集看完,几乎不看科幻的我读这本书有几个原因:

1.想看看为啥他的作品很被认可,尤其是他的英文;

2.希望看一个在西方长大的华人如何理解表现使用亚洲的历史文化元素,而非传统类型讲中国的英文小说(大多讲某苦难时期);

3. 有些好奇amazon goodreader评论他的书几乎都不是华人。

看完首先这书几乎都写科幻的(“纸老虎”那篇的确很另类)所以我看起来有些费劲有的开始不懂;另一个略费劲的是关键词很多中文拼音,读起来有时不顺畅。你想一段中出现hulijing GuanYu penshengjen(还有地方发音)不得不先念念才知道说什么,其中Nu Wa开始念了几遍也没有想到是啥 女娃,牛娃?突然恍然大悟是女娲。 就不明白是不是会中文才有这困难,外国人难道就只把它们当个名词?

抛开这些,非常佩服Ken Liu能把短篇设计在很多历史背景下,大陆台湾日本以及美国淘金年代等等,从远古到三国到战后到未来星系;题材也天马行空有hulijing变钢铁人,有侦探,有战争及战后影响,也有未来人类永生... 对中文文字东亚文化历史事件有很好地发挥,个人觉得有时历史讲得太长。我非常喜欢一段关于国际象棋和围棋的对话。

'What game do you like?' I ask.

...'Chess, I guess. I like the queen. She's powerful and different from everyone else. She's a hero.'

'Chess is a game of skirmishes,' I say. 'The perspective of Go is bigger. It encompasses entire battles.'

'There are no heroes in Go,' Bobby says stubbornly. I don't know how to answer him.

尽管并不喜欢看科幻题材,但这的确是一本挺有趣的书。

《The Paper Menagerie and Other Stories》读后感(四):这是只有华人才能写出的来的科幻作品

刘宇昆的这本书,从任何意义上来讲都给我提供了一次相当独特的阅读体验。新颖的切入点、意想不到的文化内核、复杂多变的落点,都让它在我的科幻阅读领域显得独树一帜。读书时曾经很狂热地读科幻世界和图书馆能找到的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的书,大概是我的口味太主流了,在读所谓中国科幻的时候,丝毫没有意识到许多中国作品是如此努力向西方主流靠拢,甚至可以说是把主角名字换成John/Jane也毫不违和的程度。而刘宇昆的作品反而有种明快的中华氛围和无可辩驳的文化内核,不带有西方人的猎奇心理,也没有某些中国作品中流露的过度敏感。这本集子中有几篇故事是遵循这一主题的,包括大获好评的Good Hunting、同名故事The Paper Menagerie以及All Flavors和The Man Who Ended History等,不过有一些在我看来融合得不够协调,又或者科幻背景过于薄弱,总体来讲前两篇的完成质量更高一些。

另一个显著的主题是代际或性别族群之间的冲突与理解,个人很喜欢其中两篇Simulacrum和State Change。前者讲述父母与女儿之间的代际关系,后者呈现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群如何共处,而且都以一种很别致的方式展开。

有一篇个人很喜欢的故事是The Waves。它与其他数篇进入宇宙范畴的写作,共同探究不同生命形式的存在和意义。可以称得上老套的科幻主题,但读者仍可在这些故事中发现有趣的思想火花和特别的着眼点。

很喜欢刘宇昆在许多故事中展现的新尝试,比如蒸气庞克下的私人侦探故事、末日降临设定下将个人置于种族群体中来展开故事等等。同时他还进行了不少人文探究,历史vs当下的重心平衡、究竟如何定义一个“人”或一种“生命”,蛮多值得思考的点。

扣一星的原因是个人不喜欢科幻作品承载过多的政治内容。但无论如何,这是相当优秀的作品,值得一读。

刘宇昆的这本书,从任何意义上来讲都给我提供了一次相当独特的阅读体验。新颖的切入点、意想不到的文化内核、复杂多变的落点,都让它在我的科幻阅读领域显得独树一帜。读书时曾经很狂热地读科幻世界和图书馆能找到的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的书,大概是我的口味太主流了,在读所谓中国科幻的时候,丝毫没有意识到许多中国作品是如此努力向西方主流靠拢,甚至可以说是把主角名字换成John/Jane也毫不违和的程度。而刘宇昆的作品反而有种明快的中华氛围和无可辩驳的文化内核,不带有西方人的猎奇心理,也没有某些中国作品中流露的过度敏感。这本集子中有几篇故事是遵循这一主题的,包括大获好评的Good Hunting、同名故事The Paper Menagerie以及All Flavors和The Man Who Ended History等,不过有一些在我看来融合得不够协调,又或者科幻背景过于薄弱,总体来讲前两篇的完成质量更高一些。

另一个显著的主题是代际或性别族群之间的冲突与理解,个人很喜欢其中两篇Simulacrum和State Change。前者讲述父母与女儿之间的代际关系,后者呈现不同性格特征的人群如何共处,而且都以一种很别致的方式展开。

有一篇个人很喜欢的故事是The Waves。它与其他数篇进入宇宙范畴的写作,共同探究不同生命形式的存在和意义。可以称得上老套的科幻主题,但读者仍可在这些故事中发现有趣的思想火花和特别的着眼点。

很喜欢刘宇昆在许多故事中展现的新尝试,比如蒸气庞克下的私人侦探故事、末日降临设定下将个人置于种族群体中来展开故事等等。同时他还进行了不少人文探究,历史vs当下的重心平衡、究竟如何定义一个“人”或一种“生命”,蛮多值得思考的点。

扣一星的原因是个人不喜欢科幻作品承载过多的政治内容。但无论如何,这是相当优秀的作品,值得一读。

《The Paper Menagerie and Other Stories》读后感(五):物哀

刘宇昆这本小说我看了大半年,来来墨村儿办了借书证后就借的,直到今天。还好大部分都是短篇,而且写的挺好的,印象深刻。

刘宇昆的科幻小说以情感人,以历史为素材的不少。甚至有些篇章不算科幻而幻想在这些小说里更多是种修辞表现手法,比如《拆字先生》里那面镜子,真的是照妖镜吗?未必,更像是小孩子的幻想。《折纸》更加,折纸的老虎真的能打败Lego欧比旺吗?真的会自己走来走去吗?可能更多是孩子对自己苦涩童年的幻想。

看到评论区很多外国人被这篇感动哭了,看完立刻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我看的时候也非常感动,例如他写一个小男孩儿长大:后来我大了,不再介意妈妈不会说英文,因为我根本不管她说什么了。这名经历过大饥荒,,作为邮购新娘被买到美国的母亲,母语是她唯一熟悉的东西。当儿子拒绝和她说中文逼她说英文时她心已经死了。

还有写日本人国民精神的那篇《物哀》(《Mono no aware》),也非常打动人。写了地球毁灭时登上飞船的各国人,其中一个日本孩子,负责飞船的轨道,还有就是像别国人一样,教飞船上出生的孩子人类的知识,他教围棋,大意就是围棋告诉我们,每个子儿都很重要,我们日本是没有英雄的(就你们美国喜欢超级英雄),在日本,每个人都很重要。每个人都要从大局出发。后来他出去维修加速器时没有再回来,他知道自己回不来。那一刻,他想到自己牺牲了的父亲。想到父亲带他看日出日落的情景,用一首唐诗解释了一下日本精神的核心--“物哀”。

刘宇昆打动人的不是科幻,是人和人之间的亲情,一个人的情操。科幻只是为人的感情与联系提供了别样的场景罢了。像《The waves》里的生死抉择,放在可以长生不老的未来世界与放在饥馑时代的过去应该都差不多。《The waves》讲人在探索外星适合地球居住的飞船上发明了长生不老药,但是为了维持人口平衡,一个家庭有一个人选择长生就得有一个选择自然老亡,一对儿男女和一对儿儿女的家庭,刘宇昆写到一家人坐下来做选择时:那感觉,就像离婚。

我看了全部十六篇中的十篇,非常有意思的是,其中篇《All the flavors》《Good hunting》《Mono No aware》《拆字先生》《讼师与美猴王》全是关于亚洲的,《All the flavors》讲了早期中国移民在美国淘金,艰难求存的故事,《拆字先生》讲了台湾228事件,《Good Hunting》大家都看了电影了,讲了一段儿香港的简史,《物哀》则讲了日本的国民精神。《历史的终结之人》,最后一篇可谓把历史争议推向了极致,在回到过去,时空穿梭的背景下,写了731部队的历史。

刘宇昆笔触很细腻,因此可以将感情准确的传递出来,感动读者,好几篇小说时采用美国小女孩儿+中国老人的叙事模式。写的温情脉脉,中美人物的精神面貌很传神,中国饭菜也描摹的很香。

他自己说没有时间写作,这些篇章大部分都是火车上完成的,可能是个事实,因为我觉得他写的那篇各个物种保存书籍的方式 其实和Ted Jiang写的《降临》思路 挺像的,只是没有展开,草草写下了十几个物种书写和阅读的方式。

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折纸就是历史终结之人,我好多年前构思过这么一个故事,结论是,大家都会后悔的,并不想回去看过去的事。这篇讲了同样的意思,虽然选择的是日本731部队的事。我觉得这篇做了功课,关于历史的演绎,关于事实的争论都非常启发人。眼见未必为实,现实如此,历史更是如此。他写到731部队的生物工程结果,造福了全世界的人类,但犯下的罪行也令全人类胆寒。和他大部分小说一样,这也是一篇悲剧,一心想还原真相的历史学家后来不堪困扰跳轨自杀了。而他不知道的另一个真相时他最爱的人,日裔物理学家,发现量子纠缠,从而帮他研发时空穿梭机的太太,她的外公正是731部队里做生物实验的director之一。

和《讼师与美猴王》里写的嘉定三屠一样。讼师Tian haoli遇到一个求助,一个普通人拿到了记载“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历史的手稿,被血滴子追杀,他只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接手这个案子。然后他和美猴王之间有过一场讨论(其实是他的精神分裂),他觉得史可法不应该死守扬州,最后自己死了也激怒了清军大肆屠城。另一个我(美猴王)说,你也可以这么理解:正是因为他带领人民的奋力抵抗,让清军改变了策略,给予汉人更多的尊重。现在你看到了这段历史,你就有责任把它保存下来,传播出去。Ti an haoli说,这事儿过去一百年了,现在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念,活的挺好的,提它干啥?美猴王说,不管过去多少年,这些人都死了,他们存在的唯一方法就是活在后人的记忆里。

类不能忘记残酷的历史。因为死去的人唯一存在的形式就是人类的记忆。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