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老先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老先生》经典读后感有感

《老先生》是一本由周实著作,华夏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先生》读后感(一):就是说说舒芜

本书是周实主编《书屋》杂志六年与部分作者的书信往来谈话。 看了“舒芜先生”那一章,对于他过往那段“告密”历史知之甚少,但其实,他也就是个棋子,没有舒芜,也会有荒芜去顶替,当然,他当年不做,更好,但苛求不来,我们自己能不能不做?不知道。 当年火红如聂元梓,还不是很快就被当厕纸扔了?舒芜算什么呢?不能把火撒他身上。早年听说他老人家年过八十还玩博客,很是惊讶,这是个有趣的人。 无论读者心里要不要“过去”,时间面前,没有过不去的坎。

《老先生》读后感(二):读《老先生》有感——2019.7.16记于五年级暑假

读《老先生》有感

《老先生》不仅是记录了《书屋》主编与部分作者的书信往来实录,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和国家情怀。为那些“老先生”们留下了宝贵的回忆。

既然是交流,就会有争辩、矛盾。胡真与张中行两位老先生对《书屋》出一期周作人作品的看法可谓是前后抵触,各执一方观点。

《书屋》的优秀之处在于它肯打破旧观点,它发表了周作人的文章,使好的小说也可以上“头条”。更重要的是,《书屋》作为一个公共平台,并不只是发表一种观点的文章,只要是言之有理,哪怕与其它观点针锋相对,也是有同等表达的机会。《书屋》曾在相隔几期的时间内发表了《论汉语的险境和诡谬》和《汉语啊汉语,危机,却在哪里》两篇执不同观点的文章。《书屋》风头正劲时,几欲追赶老版的《读书》刊物。

一个优秀刊物的身后必有一个优秀的主编。周实在《书屋》高峰期时,每月来稿三四千篇之多。但他几乎每篇都看,在发表周作人文章时,上级说所配图片太大。于是他一本一本的撕掉配图片的那页,再一本一本地重新帖上没有图片的。《书屋》中凝结的,不仅是作者春蚕吐丝的劳动,还有编者热天下燃烧的热情。

我曾经把自己比作春蚕吐丝——我决心吐到最后一口。

——萧乾

《老先生》读后感(三):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

这句话让我想起曹雪芹的那句“一把辛酸事,满纸荒唐言”,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带着一些戚戚然。

对文字认真的人,在我眼里始终都有一种独特的魅力。现在很多所谓的文学家,已经没有一丝文人的气息,商业气息倒是不用说便显露出来了。而久久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突然看到这样一本书,使自己不由停下手中的事,感受这书屋的震撼。

市面上的书,琳琅满目,各种类型,是个稍微有点名气的人吐出两个字就可以集结成一本书了,读完这类书不需要几天,只要一两个小时,因为阅读过程中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做笔记,读完就读完了。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类书读完好像什么印象也没有,再过一段时间就忘了。我的理解中,一本可以称为书的书,至少具备一点,就是读完能引发读者的哪怕一点思考或回忆或反省。

翻开这本书,给我第一点是震撼。这些老先生对文字就是这么认真,书信往来也是如此的言词工整。而提及自己的文字,都是“敬以寄呈《书屋》,滥竽未足充数,即乞裁定!如果能续有所作,甚乐呈正,只是总觉得老景颓唐,未必有成耳”,这种谦恭的态度如今也是少见了吧。

再一点是那个年代的书信,还记得初中时学生之间甚是流行通信,即使旁边学校,每次收到信时的喜悦,未收到信时的期盼,至今想来也很回味。一直以来,电子读物日新月异的发展,迟早都要取代实体书店,想必热爱文字的人都会对这个观点投反对票,当这些老先生的书信往来记录再次呈现,这样的想法更为强烈,他们的书信跃然纸上,才真正体会到了文字的力量,这是电子读物不能给予的感受。

周实先生的书信中有这样的话,“我不写故事,也不写人物,如果我写了,那是我的心。善也罢,恶也罢,都是我的心”,而言后又作诗一首谈自己的心,“平凡而又新鲜的文字,质朴而又绚烂的美人,全都无声地坠落尘埃,剩下的只是一些虚华,在骄阳阴雨里生长开花”。寥寥几笔,读来忍不住记下,真的很赞!我这样的平反后生实在想不出怎样的话来评价。

《老先生》读后感(四):屋不在大,有书则灵

屋不在大,有书则灵,这是《书屋》杂志封面上的两句话,在这里,我引来用做标题。

《书屋》创刊于1995年,那时互联网时代还未开始崛起,大多人的阅读习惯依旧停留在纸质书上,特别是报刊之类的读物,充当着人们的精神食粮。而《书屋》以它独特的人文魅力,名家荟萃的知识内涵,逐渐显露锋芒。

1995年,我刚刚五岁,还未入学,彼时的岳麓山已经燃起一把熊熊烈火,而后向全国范围内逐渐燃去。直到20年后,我终于看到了这把火是如何燃烧起来,是哪些人贡献了薪柴。

这本书是《书屋》的主编周实与各位作者之间的书信交往集,也可以说是周实的回忆录,回忆当初那些给《书屋》供过稿件,在创刊之初给予周实提供过帮助的人。书名之所以叫做《老先生》,是因为他们的年龄真的都很老了,大部分都能算是我的爷爷辈。

而老先生这个词也能有另一番解读,"先生"即有一定学识、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代表着对有学问者的尊称,这一称谓更象征着一种精神。在这里,《老先生》将以上几点融合为一。

翻开书中周实与每位先生的书信往来,曾经的往事一一呈现在眼前。那些真挚的对话,那些手写的书信,包括对每篇文章细节的讨论,乃至一个标点的改动,让人看过之后倍生敬畏之心。这才是真正的学者,真正用心在撰写每一个文字的知识分子。

周实在书中,一共写了28位老先生,但是涉及到的却有上百位之多。说起来十分惭愧,我听过名字的少之又少 ,更不用说熟悉他们的作品了。而更令人惋惜的是,他们大多数已经故去,我们只能通过文字去缅怀他们,通过阅读他们留下的文字,去了解他们。

在每一位作者的来信中,我们都能看出当年的他们对《书屋》的赞誉,以及对《书屋》寄予的厚望。在那个年代,《书屋》不仅仅是一份精神食粮,更是一个精神标杆,在无数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说实话,周实在当年虽不是很出名的编辑,却是一个有担当、有眼光、有实力、有魄力的编辑。从第一期创刊开始,周实带领《书屋》走下的每一段路程,都可谓扎实稳妥,每一篇文章的精选,都可谓用心良多。所以不少老学者对《书屋》表达出赞誉的同时,也给予了周实最大的肯定和赞扬,因为正是有了周实,才有了名扬四海的《书屋》。

《书屋》是包容的,它不偏不倚,会把各种不同的声音都表达出来,哪怕是一件事情的正反面。《书屋》也是无所畏惧,敢于说真话的,不敢夸张说是当代最强音,也一定是很有力度的声音。

虽然到后来,由于某些原因,《书屋》的命运变迁,换了主办单位,换了编辑。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到今天一直都未褪去。

文/颜先生

《老先生》读后感(五):老先生,您好

1995年,湖南《书屋》横空出世,到如今,已经二十年整。很遗憾,我是在阅读《老先生》的时候才隔着二十年的时光与思想褶褶生辉的前沿读物进行神交,才知道,在岳麓山下曾经还有这样一本期刊,曾经还有那样一群老先生在这本期刊上快意江湖,挥洒泼墨。二十年的时光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并不短暂,很多中年的先生也已经步入了老先生的行列,刚何况,那是九十年代,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繁荣鼎盛的一个时期。许多老先生的名字在我们的高中、初中课本出现过,也有并不熟识的老先生,但是看过周实先生的《老先生》对于某个年代的回忆又涌上心头。

周实先生在书中写到:我觉得在中国,自古以来,少数也好,多数也好,都是容不得个人的,容不得个人的不同意见,容不得个人的特异生命。2001年周实离开了书屋,编辑和主办单位也几经更替,如今的《书屋》已经和2000年时期鼎盛的《书屋》已经不再是同一本期刊了。这让我想到了李大同和《冰点》,虽然不能说因为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离开,因为一些想要表达的言论不再表达,一个刊物就失去了生命力,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书屋》在周实离开之后,老先生的精髓已经失去,这是谁的悲哀呢?在这本书里,周先生并没有正面的说明自己离开《书屋》的原因,也没有直接的说明到底刊物的内容和哪些人那些事情产生了矛盾,但是作为读者,可以感知一二。这也是我作为一名读者感到悲伤的事情。

文坛讲究百花齐放,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就会变得单调,文学将不再是文学。在思想解禁的初期,文坛蓬勃发展的好时候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宝贵的文学财富。至今,能够耳熟能详的诗句还是那个年代诗人的随性之作,也许不是今天的世界产生不了好的文学,或许是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老先生”的精神火把,而我们未曾自知,以至于今天的我们看到纯文学就头疼,更加不理解那一代的文人因思想解放,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说自己想说的话所遭遇的一切,更不能理解自由的笔遭遇到了阻挠之后他们的苦闷。

我也很久没有读这么“文学”的文学,大概也是因为忙忙碌碌,脑子已经比较累了,所以很多时候不想去“想”。用了几个下午安安静静的读《老先生》,又开始怀念读周作人、张爱玲等人的书的好时光了。很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很多时候还没有张中行老先生的觉悟——文归文,人归人。周作人的文学地位一直被看低了的,如果你不是刻意去寻找他的书,很难接触到他写的东西。他最出名的不是他的文学,而是他是鲁迅的弟弟和一个“汉奸”。被意识形态绑架的头脑很难让我们做到“人归人,文归文”,老先生并非是老古董的代言人,真正的文人风骨,大概就是到了八十岁九十岁,思想都是兼容并蓄的,胸怀都是开放的,就算这个人被贴上了“汉奸”的标签,你依旧能捧读他的文字赞不绝口,与之神交,这不是一般文人能做到的,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先生”,中国文坛会怎么样呢?同样的态度也应该用在胡适和张爱玲的文学上,如果你真的愿意抽出时间来读一读胡适,我个人认为,真的会令你大开眼界。那个年代的文人,真的不一样,是从思想深处就是自由的,以梦为马的。令人赞叹的不仅仅是他们的文学,而是他们的灵魂。

在写李锐先生的文章最后,周实写道: 很多时候,做人做事真的没有一点办法。要么这样,要么那样,必须做出一种选择。其实并不仅仅文学、言论,做人大概也是这样。

《老先生》让我和过去的旧时光再次相拥,他们多数已经老去,有些已经故去,但是思想光辉还在那里,一代学人的精神存照,还在温暖着我们后辈。对于自由的解答,也许永远都在路上,老先生的文字思想始终鼓舞着我们,做真正的自己,才能做自己的文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