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理学了没?读后感锦集

心理学了没?读后感锦集

《心理学了没?》是一本由林肇贤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假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理学了没?》读后感(一):懒人的读书笔记

和书本框架无关,只是看见里面的某几句话值得记录

《心理学了没?》读后感(二):自愈指南,速速前来

最近中信出版社推出了很多新书,《XX学了没 》系列在其中 ,从书名到封面都非常抢眼。

心理学说是专业,其实也非常普遍。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的运用到一些心理学知识 ,无论你自己是否意识到。不管是为了更好的融入一个集体,还是在面对困难时更好地激励自己,你都会运用到一些浅显的心理学知识。至于我翻开这本书的原因,其实是想借《心理学了没?》的指南,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储备一些可以自我心理疏导的知识。

《心理学了没?》一书分为几个部分。首先从总体上介绍了一下心理学的概念,其次介绍了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学派,最后讲了几条具体的心理自愈和运用实例。每一部分都非常浅显、有趣。

之前在学习文学批评的时候,在心理批评中对弗洛伊德、荣格有初步的了解,在学文化史时对笛卡尔等也略有涉猎,本次阅读,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初次接触到了正向心理学、知道了马丁·塞利格曼。

现代社会工作、生活压力颇大,人的幸福感往往受到物质的干扰,被扭曲。接受正向心理学的指导,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想初步了解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疏导?自愈指南,速速前来。

《心理学了没?》读后感(三):七天的心灵SPA

和这本书呆在一起的日子,本身就是做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心灵spa。

或许你觉得它略简、略浅,但作者已明确了自己的初衷——试图以极为简略的文字,带领读者看看热闹,也看看门道。

这本书提倡用一周的时间来认识心理学,从基本的定义讲起,分别涉及了起源和脉络、重要学者及理论、学科分支、心理学的实践等等内容。乍看之下干货满满,却一点儿不会艰涩难懂。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加入贴近生活的事例,将一门富有魅力的学科一点点展现在你的眼前—一那是一棵枝繁叶茂、开满绮丽花朵的大树。

不管是这本书还是这本书所研究的对象——心理学,都让我拥有了多元视角看问题的科学分析思维以及获得更多快乐和智慧的途径。

谈到心理学本身,原来,在相似的身体结构的掩饰下,在看似平静的面目下,人类的心理世界竟是这么精细又复杂。在这个既模糊又抽象的世界里,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到精神分析学派鼻祖弗洛伊德,再到年轻却充满出色创意的认知心理学者斯滕伯格,多少心理学科巨匠前仆后继,观察、分析、归纳、提炼,形成各有特色的理论系统,把人类混沌的心理世界的大门逐步打开,这才有了针对现代心理病的有效治疗。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为自己曾经体验过的心灵感受找到了高逼格的专有名词,对身边人的行为模式有了多角度的理解,对于甄别个人心理是否健康获取了更科学的方法,针对如何达到人生的圆满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那些心灵SPA最快意的时刻,是我读到以下内容的时刻:

为什么视听感官能导引到自我的回忆?那是情境脉络效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治疗失智症。

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源泉?绝非生活条件或是享乐,而是心流体验。增加这种体验,时间静止,人的快乐达到顶峰。

为什么和有的人交谈会如沐春风?原来那是同理心的作用。将之运用到沟通中,将会事半功倍。

IQ、EQ与个人成就之间究竟有什么关联?智力的多元岂止是IQ能够概括?情商助人升迁,但对个人成就帮助甚微。

……

也想做个心灵SPA吗?翻开它吧。

《心理学了没?》读后感(四):心理学了没之十月Pro(待更)

「作者」林肇贤;「卡片作者」谢玩玩

1.林肇贤是现任台湾新竹马偕纪念医院身心内科临床心理师,新竹市临床心理师公会理事。在这本书里,他深入浅出,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将心理学知识串联起来,有基础理论,也有心理学发展史,更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心理学应用。

不止如此,作者还提供了阅读本书的最佳方案:内功心法+外功招式:

内功心法:一方面采取开放的态度,避免在没有了解清楚情况之前就直接否定;另一方面则要有严谨的作风,在缺乏充分科学证据前不全盘接受。外功招式:知性合一,以可操作性为原则,将心理学的理论或实验结果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享受生活,拥有真实的快乐。

如果我们把心理学想象成一个功夫,虽然功夫门派多种多样,但内功心法和外功招式的核心,却是一样的。

2.人生智慧?科学道理?

听起来似乎有理有据, 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必然经过了无数严谨验证,岂会轻易造假?然而不要忘了,断章取义,模糊概念这种事可不少。事实上,“莫扎特效应”的真正结论是:聆听10分钟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能短暂提升空间能力测验的表现。

3.相较于专业心理学,通俗心理学可能只是专业心理实验结论的片段,是我们从生活经验中获得的“人生智慧”,因此难辨真假。莫扎特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伪科学,经不起深入推敲。但我们也不能就此认为,通俗心理学得出的结论就全部是错的,与专业心理学一样,它的结论同样需要经过科学层面的训练,如果通过了证伪,证实确实有科学依据,那么通俗心理学在某种层面上也可以成为专业心理学的补充

4.心理学实验要成功实施,就要严格遵守实验法则,因为它能帮我们明确“因果关系”:一种现象的形成,必然不会只有一个原因;所以在设计实验时,需要排除掉其他所有相关因素,只提取一个变量,以确定它对该现象的直接影响。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会看到漏洞百出的实验设计。

5.重要的是我们如果愿意通过逻辑思维去判断,就能评估各种来源的信息可信度。我们也需要培养一定的模糊容忍度。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无法对问题提出完满的标准答案,但这个思考和探索的过程是非常可贵的。

6.

《心理学了没?》读后感(五):为了谈到心理学时不再出丑

这个世界上对心理学真正一无所知的人应该已经很少了。就好像走进任何一家咖啡店都有人在大谈“互联网思维”一样、对心理学再不了解的人也应该多少知道一两个心理学名词,比如“俄狄浦斯情结”,比如“抑郁”。但是这种一知半解总是有一点风险存在,比如你在社交场合胡扯的对象万一是个心理学方向的专家、这就成了班门弄斧,或者不小心搞混了两个拗口的心理学名词、在众人面前下不来台(这两种事儿我都常干)。无心向学的人为了避免这样的风险,有心研究心理学的人为了巩固知识,不管出发点是什么,总之,在了解这个领域的某个时间点上,你会需要停下来、梳理一下自己迄今为止了解到的知识,把那些零散地堆在记忆宫殿各个角落的信息一一放到它们应该待的地方。像这种时候,就可以来读一读这本书了。

我对综述某个学科的书总不很信任。一个养成了学术严谨性的人看到这本书的宣传标语“一周时间,读懂心理学”,肯定是要在心里打个大问号的:如果真能只用一周时间就读懂心理学、那还要大学干嘛。显然这本书希望做到的、能做到的并不是深入地介绍每个心理学分支的具体内容,而是为读者打下一个理解心理学的最大的框架。因而,这本书适合的应该是两类人,一类是像我这样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人,书零零碎碎看了一大堆,名词和实验记住了一些、但却完全搞不清楚谁是谁,说起心理学前三分钟听上去很牛逼、后五分钟就开始错漏百出。另一类就是还没开始了解心理学、白纸上好作画的人。

就我自己而言,读这本书的过程一直是一个让脑子里站错了队的人回到各自位置上去的过程。比如荣格和弗洛伊德,我知道他俩认识,但却并不知道谁年纪大谁年纪小、谁影响了谁;比如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我其实并不很明白这句话除了哲学上的意义之外,在心理学范畴、尤其是神经学范畴中应当如何理解;比如马斯洛的基本需求理论,这个来自于政治教科书的概念,我从没有跟心理学联系到一起过;比如赫赫有名的恒河猴实验,我虽然知道实验内容和结果,但却并不了解它属于心理学具体的哪个分支。

有句话说,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零散而广泛的阅读能做到的,是提供无数纷繁的知识,而系统梳理则负责把这些散落满地、乱蹦乱跳的知识一一收回到各自应该安生待着的地方。于是下一次调取信息的时候,大脑才能清楚明晰地看到信息与信息之间藕断丝连的巧妙联系,而创新思维,往往就是以此为前提诞生的。作为读者,我很高兴有这样一本书能够帮我综合梳理到现在为止沉积在记忆深处的知识,这样的梳理必定能够把我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带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中的“三分钟重点回顾”,脑子里想着回家要把前面这几章的内容整理一下的时候、随手翻过一页却发现作者/编辑已经帮我整理好了,这种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不过爽总是有代价的,跟自己亲手整理相比,看已经整理好的脉络,果然还是很难进脑子。编辑不如考虑一下,下次做成笔记页、让读者自己画个思维导图、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