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奥斯卡·王尔德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奥斯卡·王尔德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奥斯卡·王尔德传》是一本由[美] 理查德·艾尔曼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元,页数:9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斯卡·王尔德传》读后感(一):青春

42岁之前的王尔德散发着柔和又耀眼的光芒,比王子更有气质。

即使不能永远维持这样的光芒,至少在客观上还是可以维持普通人的体面生活。但是王尔德和所有普通的年轻人一样,必须经历那种猛地撞向尖刀的切切实实的灼痛,然后被淹没。

42岁之后的王尔德,平常的短发,眼神黯淡,一副已经死心的平庸中年男人的模样。满溢的黑暗与绝望。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王尔德曾经的魅力。就像身边交往的某个知识丰富、才华横溢的朋友,TA不说任何陈词滥调,不会陷入那些庸常生活的鸡零狗碎;而总能激发你拥有更好的视角,促使你想要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

我更愿意读一读王尔德的作品,而不愿意看到他在短短四年中迅速坠落,46岁离世。

浮士德愿意将自己的灵魂交给魔鬼以换取新生。

道林格雷愿意交换灵魂以保持青春,这简直就是王尔德年轻时写给他自己的寓言。

《奥斯卡·王尔德传》读后感(二):《奥斯卡.王尔德传》

读完《奥斯卡.王尔德传》,理查德.艾尔曼著。

厚厚的两册,近1000页,是目前为止我读过最长的传记。

在第一页的空白处,我抄写了一句马勒警告阿尔玛的话:“奥斯卡.王尔德太激动了,同时差不多是一个空空的核桃,一个并不坏的想法却由于随意性和一些外行的做法而搞得一塌糊涂,你不可以读他。”

这句话很早就写在书上,大概是读《忆马勒》的时候,当时并不是很明白马勒的这个警告,只是不自觉地把它抄写在了书页上。在读过《奥斯卡.王尔德传》后,回头再看这一句,便多了些释然。

是啊,王尔德无疑是一个让人倾倒的人,你可以爱他,恨他,甚至同情他或者轻蔑他,却无法无视他。且不说他那些在牛津读书以及出访美国等洋洋得意的时刻,即使在狱中以及出狱后沮丧的环境里,他依然保持着他的姿态,追逐年轻男人,聊天,吃饭,喝酒,当费尔南.热奥提议他为《期刊》撰写每周纪事,并指出,经历了王尔德审判引起的喧嚣,这些纪事会获得极大的成功,王尔德放下手中的笔,说,“我过去的成功还是够用的”,他是一个不会讨好分配给他悲剧角色的导演的人。他会对人夸大自己的苦难,同时又对它们一笑置之。

然而,他的心中没有残忍的部分。仅此一点,对于他经历的一切,我数次叹息……一个人怀抱着悲剧与毁灭,饮尽了自己杯中的激情……

佩索阿写过王尔德,说他是一种姿态,而不是一个人,他是美的奴隶,而不只是美的情人。我想这样的结论更多是针对王尔德的作品。现在,我很想读王尔德写的作品,而不是别人写他谈论他的作品。

会读到“一个激动的,空空的核桃”吗?

还希望准备的阅读,能让我区分两个概念:纯粹的知识分子措辞与纯粹的艺术措辞。

(佩索阿:他纯粹知识分子的措辞如此快乐而丰富,以至于纯粹艺术家的措辞在对比中的缺乏非常明显,说它不显著,是因为由持续的智力幸福引发的纯粹快乐具有一种诱使我们相信我们正在阅读艺术措词的力量。)

《奥斯卡·王尔德传》读后感(三):转:《奥斯卡·王尔德传》:通过它,刷新对王尔德的认识

《奥斯卡·王尔德传》:通过它,刷新对王尔德的认识

南都讯 记者高远 实习生余梦妮

“他的才智,”艾尔曼写道,“是一种革新的媒介,在一百年前就跟在今天一样切题……王尔德是我们中间的一员。”近日,《乔伊斯传》作者理查德·艾尔曼最后的代表作—《奥斯卡·王尔德传》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这部传记被誉为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各版本传记中最为权威可信的一版,早在1987年就已出版。时隔二十余年后,中国读者终于可以领略到这位十九世纪最令人眼花缭乱也是最“离谱”文人的风采。本书责编魏东说:“希望这本书能够刷新国内对王尔德以及他所处时代的认识。”

超越《乔伊斯传》之作

“早在写作《王尔德传》前,艾尔曼就已蜚声文坛。”魏东介绍,在漫长和卓越的写作生涯中,作为学者、评论家和传记作家,理查德·艾尔曼赢取了国际范围内的赞誉。他最早关于詹姆斯·乔伊斯的权威传记就广受好评,被认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传记作品。“连‘之一’都没有加。”魏东说。不过在魏东眼里,《王尔德传》要比《乔伊斯传》更好。一方面,这是艾尔曼的最后一部作品,1987年5月,《奥斯卡·王尔德传》杀青之际,艾尔曼在牛津去世;而另外一个理由则来自王尔德自身,关于王尔德的一切都是不同寻常的,他是个复杂人物,是万人迷,是伟大的戏剧家,艺术至上信条的大胆拥趸—在当代最伟大的传记作家笔下,王尔德成为最引人瞩目的主角。

《王尔德传》英文版在1987年出版后,1989年为艾尔曼赢得了普利策传记奖。《亨利·詹姆斯传》的著者利昂·埃德尔认为《王尔德传》是“传记艺术之华”。他曾表示,“这幅维多利亚时代最不幸人物的肖像超越了艾尔曼广受好评的《乔伊斯传》”。而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则称它是“伟大的书籍……艾尔曼的第二部杰作……长期细致工作的成果,它也展示了艾尔曼的细腻批评意识、广泛和渊博的学识,以及深邃的人道精神。”据悉,王尔德后来的传记电影也是以此书为原始资料。

将作品研究直接打入生活的叙述中

“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中,只有王尔德还在被众人阅读。”艾尔曼在书中引言中写道,适用于那个时代的各种标签—唯美主义、颓废精神、比亚兹莱时期—遮蔽不了一个事实,就是当我们提到那个时代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王尔德。

“艾尔曼在写《王尔德传》时,有意在模拟王尔德本人的笔调。”在魏东的阅读过程中,他感觉到,艾尔曼对王尔德的叙述语调在书中体现时,就像王尔德自己的语调一样华丽、睿智。从这个角度看,艾尔曼的“模仿”也是极为出色的。

为撰写《王尔德传》,艾尔曼耗时二十年进行研究、调查和撰述。这部书籍让人们产生了情绪上的共鸣,书中充满真实的风格和对话,其评论性阐述含义微妙,让传主的肖像就此获得耀眼的生命力。“传记作家一般来说有好几种类型。”一种就是希望把故事讲好,而还有一种则是从研究者的角度来进行叙述。在魏东看来,虽然王尔德有不少单篇值得单独叙述,但艾尔曼似乎是想把对王尔德作品的观察直接打碎,融入到对王尔德生活的叙述中去论。“与利昂·埃德尔写作《亨利·詹姆斯传》一样,艾尔曼的传记写作风格也较为老派,把作品和生平融入,规规矩矩来讲述,而不是剑走偏锋。”

“艾尔曼立足于丰富的史实,其中很多资料还是初次问世,又依靠在《莎乐美》、《道林·格雷的画像》、《不可儿戏》和其他作品中发现的传主新面目,揭示了一个更甚于传统形象的王尔德,更伟大也更感人。”

国内对王尔德的认识浮于表面

“王尔德的作品,此前国内的出版社也出版过他的作品集,但是感觉影响并不大,并没有形成像博尔赫斯他们那样的效应。”魏东介绍,反而是王尔德的一些单篇作品,在国内还有不错的反响。在他看来,国内读者对于王尔德的认识还是浮于表面,停留在一个平面上。

“说到王尔德,可能国内更多的读者只是看到了他的那些格言警句等表面的东西,没有进入内核去观察王尔德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魏东说。《王尔德传》英文版800多页,中文版翻译过来达到900多页。这么大的篇幅,把王尔德自小时候和他父母的生活景象、包括爱尔兰的独立运动等等社会现象都涵括进去。“而这种写作,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国内压根也没有这些基础材料。”魏东说。

据魏东介绍,《王尔德传》是2007年就开始计划出版了,选择该书主要是因为书本符合“文学纪念碑系列丛书”的意图。“出版这本书我们是希望能够刷新读者对这些经典作家的认识,如果能达到这一点,这本书推出来也就值得了。”魏东说,只有通过了解王尔德的那个时代,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本文原载《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15年2月8日)

《奥斯卡·王尔德传》读后感(四):作为丛书的“文学纪念碑”

《晶报》颁奖词:作为国内出版强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旗下一分子,上海贝贝特也许并不如同门——拥有著名文化机构“理想国”的北京贝贝特那么强势和有名,但该公司的“文学纪念碑”系列丛书却以其充满韧性或者说任性的坚守与深度,让我们要为其脱帽致敬。这套迄今已做了七年的文学批评丛书,其间矗立着陀思妥耶夫斯基、曼德尔施塔姆、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一座座世界文学的不朽丰碑。(2015年1月18日,《晶报·深港书评》)

作为丛书的“文学纪念碑”

○魏东(“文学纪念碑”策划编辑)

“文学纪念碑”最近几年取得了不错的反响,作为丛书,获得了稳定的声誉和期待。这次,得到《晶报深港书评》的致敬,作为策划编辑,很是感动。激励之余,遵嘱絮叨一下丛书成型之诸般情状,一来与读者分享,以答厚爱;二来厘清思路,以图扩展。

确如很多读者所想,“文学纪念碑”与俄苏文学血肉相连。丛书即缘起于俄罗斯三位经典作家和两套丛书。由于对俄苏文学的偏爱,2007年左右,在成为编辑的第三个年头,我注意到了三本传记(回忆录),其一是约瑟夫·弗兰克花二十六年完成的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传,其二是德米特里·贝科夫2006年获得俄罗斯“大书奖”的《帕斯捷尔纳克传》,其三是曼德施塔姆的遗孀娜杰日达的两卷本回忆录。在编辑别尔嘉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的过程中,好友耿海英向我推荐别尔嘉耶夫夫人的日记回忆录,这本书隶属于一套丛书,直译过来,大约就是“纪念碑似的文学”。此外,俄罗斯青年近卫军出版社的“杰出人物传记丛书”也是富矿,持续近百年,集中了好多精彩传记,像我比较感兴趣的列夫·格罗斯曼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上述《帕斯捷尔纳克传》即在其列。

有了这些感兴趣的内容以及可资借鉴的书系,“文学纪念碑”这五个字就聚在了一起,按照惯例,配上了英文名“Literary Monuments”。按照设想,丛书针对“经典作家”,选择高品质的经典传记,能够完整呈现作家的生活世界与艺术图景。在体裁的选择上,一开始思路主要还是围绕传记和回忆录,后来才扩展到日记。

可惜,因为版权和选择译者等缘故,丛书的开篇之作并不是上述三种,而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颇有微词的纳博科夫。两卷本《纳博科夫传》(译成中文有四册之巨)分别讲述纳博科夫的“俄罗斯时期”和“美国时期”,读者一般对其“美国时期”略有所知,对于“俄罗斯时期”可谓几无所知。2009年,《俄罗斯时期》推出之后,读者反应甚佳,当年即入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前二十名。这有赖于作者布赖恩·博伊德的高超传记艺术,既有哲理意识,又有细读文本的功力和优美文笔,加之译者刘佳林的精妙译笔。这套传记呈现了传记艺术能达到的典范性,在那两三年内深深激动了我的工作与生活,同时也为后续作品带来了影响的焦虑。我坚信,文本,作者,译者,这三者的高度契合是丛书保持高品质的关键。只要作品本身完美,厚度并不可惧。在市场和品质之间,天平还是要稍微偏向品质的。后续的《茨维塔耶娃传》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传》都是如此。

纳博科夫之后,对于“文学纪念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俄罗斯女作家利季娅·丘可夫斯卡娅。利季娅在中国最初以回忆阿赫玛托娃知名(三卷本回忆录虽然中译本声誉不佳,但无碍其伟大),之后因蓝英年先生讲述“被作协开除记”而让人印象深刻。与蓝老师合作,《捍卫记忆:利季娅作品选》获得的影响是有所预期,但又突如其来,最终振奋人心的,本书也荣膺2011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至此,我知道,“文学纪念碑”始终不要遗忘这样一种批判性的伦理维度。(“经典作家”的提法其实源自利季娅,她赋予了这个词特别的意义,用以称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这样的作家。)

2013年推出的《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在这一维度上大放异彩,横扫年底各大书榜。从2007年约稿到2013年成书,六年的期待是值得的。曼夫人文笔老道,布罗茨基称谓的“俄罗斯文化的遗孀”的确出手不凡,风格、调性、力度拿捏得游刃有余。由于曼德施塔姆的声誉,由于布罗茨基和北岛的相关文章,此书最初在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中热烈流传(按书评人凌越的说法,这是长期以来勾引他们的两本书之一;另一本《小于一》2014年也是盛况空前,确是有缘之书),继而向更广的阅读群体扩展,口耳相传,终成阅读奇观。曼夫人回忆录真正夯实了“文学纪念碑”,这是对曼德施塔姆最好的纪念,同时也是对“大清洗时代”俄罗斯社会的深刻剖析。文学的纪念碑理当如此。

2014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种子,1821-1849》出版,于丛书而言的确是得偿所愿。这是五卷本的第一卷,作为开卷之作,展示了青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所置身的俄罗斯社会与文学环境,奠定了整部传记的主旨、原则、调性和深度。本书的出版再次彰显了丛书的气度与容量,虽说在市场接受上还是有顾虑的,但陀思妥耶夫斯基值得这样对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关的已出版的还有其夫人安娜的回忆录和日记,以及同时代人回忆他的合集。这些都有助于读者更加亲近陀思妥耶夫斯基。我相信这并非我一人所好。在后续的作品选择中这一思路还会坚持。此前纳博科夫夫人薇拉的传记也是如此,这是得过普利策传记奖的名作。关于茨维塔耶娃也出了其同时代人的回忆录,以及即将出版的她女儿阿利娅的回忆录。

2015年,即将推出的是理查德·艾尔曼的“普利策传记奖”名作《奥斯卡·王尔德传》(中译本两大册)。“文学纪念碑”缘起于俄苏文学,也将持续受惠于俄苏文学(沙拉莫夫的“科雷马故事”系列也值得期待),但执此一端,不及其余,未免有趣味单一、视野狭窄之讥。艾尔曼这本文采飞扬、睿智与同情兼顾的传记,将是个不错的新开端。

至此,“文学纪念碑”大局初定,前景开阔。我甚至期望它能更开放,向“纽约书评丛书”、“现代图书馆”、“美国文库”看齐。抱负,亦或野心,留待时日吧。

《奥斯卡·王尔德传》读后感(五):新人,我也写个读后感吧

我觉得不管是一本书也好还是一部电影也好,给观者的感受都应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让观者从书中、从电影中看到自己,因为艺术作品都是一面镜子,映出的是自己的喜怒哀乐。第二部分,就是应当让观者的艺术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得到更好的鉴赏能力。让观者在欣赏这部作品前后绝对不是同一个人。

历时三个月,这本将近六百页的书读完了。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犹豫,所以推到第二天才写读后感。昨晚当看到作者写出“王尔德死了”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悲伤,即便是哭了,也很难在心里说服自己究竟在哭什么。

我在哭什么呢?可能是书中最后的那句话吧。王尔德先生被流放后,他对偶遇的友人说他很孤独。跳出社会“围城”的人,同样也跳出了社会的交际圈。很难说有多少道德还代表着道德,有多少道德的实质是社会从众心理的枷锁。于是,一个视艺术为最后审判的人,,就这样高傲、壮烈、哀伤的死在了社会牢笼里。道德的枷锁无往不在,却牢不可破,即便是打破了它,鼓起勇气走出去的人,又多少留恋枷锁里面的生活。枷锁,锁住的是虚伪的面具,所以,挣脱他的人必然是天真、善良的。可有时,虚伪的面具也会摆出一副天真的模样,让人近而畏惧,远而生寒。

此时,我问:我承认相比较于王尔德所处的时代社会是包容的,但是这种包容难道不是偏心的吗?你所处的阶级和你所get到的money,有时决定了社会对你的容忍度。我不会去抱怨,抱怨显的悲天悯人;我也不会去试图冲破这个牢笼,因为我没有勇气当一位被流放的国王。

此时的我还该为什么而哭呢?

我想为你的爱情而哭泣,可是我流不出眼泪。那位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的伴侣,即便在电影中以裘·德洛的形式呈现出来,也令我厌烦。我不明白究竟是什么样的爱情,可以以美貌为名进行的如此惊醒动魄。也许爱情真的是灵感的来源。爱情不朽,在你看来取决于爱人美貌的不朽;害怕死水一般的婚姻,所以才爱才持续的那么猛烈而持久,恨才那么果断而短暂。又或许,天性使然。

特定的人过特定的生活,特定的生活塑造着特定的人。将这一切拿走,特定的人就是别人了。那时,不再有争论与躲避,也不再有崇拜与痴迷,最终成了法庭下面揣着各自心思、带着面具的过客。

我不愿你受苦,然而我更不愿意你平庸。

至于艺术方面,也有所启发。

有时,我会疑惑究竟什么是艺术?通过这本书,我认为所谓艺术就是表达自己个性的、由自己或创造、或模仿、或借鉴产生的事物。这个事物内容是否符合社会的道德无关紧要,关键是看表达这种事物的手法是否新颖而且吸引人,是否能引起人们共鸣。是否可以去深刻的、温柔的揭露这个社会。艺术是一面镜子,不仅应当照的出个人,也应当照的出社会。

作为这种形式的运用者---艺术家,该如何始终都能作社会现象的揭露人呢?记得我在高中的时候,曾经想过一个问题:一个人的创造力如果枯竭了怎么办?不是我杞人忧天,因为我确实看过一部纪录片,讲的就是一位服装设计师,灵感枯竭后不断用外在的东西刺激自己,最终毁灭;也有一部2004年的动画短片《Ryan》阐述了类似的事件,动画师的灵感枯竭后,在灵感衰败和迸发中疯狂。虽然在书中,王尔德先生临死前已经不愿意在写作,但是在我看来,他的灵感并没有枯竭。原因是他的同情、借鉴和矛盾。

首先说同情。高中时,我就很迷恋一句话,穷而后工。认为一个人如果不经历苦难,不经历过爱恨离别是写不出好东西的,直到后来我发现了曹操的诗词。在最顺风顺水的时候,写出了最令人叫绝的诗词。所以说“穷而后工”不一定对。那么,艺术家的这种创造的动力究竟来自哪里?我们如果要歌颂爱情,难道一定要多次分手又多次复合?如果是这样,艺术家又怎样能快乐呢?读完本书后,我猜想: 艺术家的快乐来源于他的社会观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因为我们的社会太过客观、太过逻辑。我无法否认法律的作用,但以法为基础的社会本身就是建立在恨的基础上。而作为艺术家,请站在这个社会的对立面温柔的批判这个社会。而不是,被这个社会同化,以恨立本。

关于借鉴,我到最近才接受这种做法。还记得,小学老师对待作文抄袭很是开放,曾经说过:天下文章一般抄等语句,令我印象深刻。当时还觉得这是应试教育所逼不得已而为之。直到我有一天闲读,发现毕加索的一句话: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人要想不借助任何前人的东西去创作出事物,要不就是名流千古的神人,就像莎士比亚那类;要不就是一个傻瓜。书中也说:“我们要求艺术家具有原创性,而我所谓的原创性,是处理手法而不是题材原创。那些没有想象力的人才会创作。众所周知,真正的艺术家会利用从别人那里拿来的东西,而他是什么都拿的。”这句话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创作最重要动力是矛盾。这个矛盾我在读《老子》的时候有感受到过,不过当时不是很明白,所以感觉也不是很强烈。直到我读完这本书。在读这本人物传记之前,我先读了《道林·格雷的画像》,就不知不觉的给这本书的作者打上了一个标签:王尔德就是亨利勋爵。可是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王尔德先开始可能是亨利勋爵,可以到了后来,他就成为了道林·格雷。道格拉斯才是亨利勋爵。或者也可以说他们俩相互诱惑。创作艺术可能真的是要在两个对立的事物中相互转换角色。在扮演不同角色的时候,所感受到的内心的碰撞,将这种碰撞或者写在纸上或者拍成电影,这也许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吧。另外,书中有写,艺术的真理就在于它的对立面也是真实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站队”,认为哪一方是好的,哪一方是坏的。正如毕加索所说:“所谓的好品味是多么可怕!品味真是创造力的一大敌人”

生活或是盲目的前进,或是被命运推着前进。感谢有这样一本书,可以暂时让我缓一缓,仔细想想,我想的是什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