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罗兰·巴特读后感锦集

罗兰·巴特读后感锦集

《罗兰·巴特》是一本由[美] 乔纳森·卡勒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页数:201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兰·巴特》读后感(一):评《罗兰·巴特》

这是一部对一位即便在当时也非常难以理解的不合常规思路的作者的解说的翻译作品。原作者的思路,经作者的总结归纳,成为了英文作品,再由中文翻译者翻译成国人能够读懂的中文作品,并且让中文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巴特对于当时文学的批评与叛逆,是超出普通人想象的,他对于文字的解剖和抽象,几乎到了癫狂的程度,他的企图,大概是要在文字中总结出一条类似相对论一样的万古不变的范式与教条。当然可以想见在这条路上他遇到了多大的坎坷,文学是人类情感得表达这件事似乎被他忽略了,文字就是文字,我的理解,与作者没有关系。所以,作者死了。也许,我的理解是不对的,但作者终究是还活着。如果没有那场车祸,也许我们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巴特。历史没有如果,于是巴特就成了巴特,那个永远闪耀在符号之上的明星。

《罗兰·巴特》读后感(二):《罗兰·巴特》:走近“多面手”罗兰·巴特

文/吴情

谈起罗兰·巴特,很多人想必都听说过那个命题“作者已死”,尽管不一定知晓其中三昧。“作者已死”不是宣判真实的作者死亡,而是主张将“作者”的意图、目的剔除出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领域,也即不以作者为中心,而以文本为中心,强调读者和文本之间的关系。巴特曾因激进言论饱受诟病,身后在大众文化中竟蜕变为文化偶像,历史似乎总这般吊诡。

《罗兰·巴特》(Barthe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美国康奈尔大学英语和比较文学教授、世界文学领域著名学者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著,一本关于罗兰·巴特其人其作的阅读指南。在卡勒看来,罗兰·巴特是一个“多面手”,对人类社会诸多看似自然的现象(“从文学、时尚、摔跤和广告,到自我、历史和自然等概念”)充满了好奇精神和探索意识,但更多情况下,巴特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他虽自称“文学符号研究的教授”,但其成就,远不止于此。

巴特首先是一个结构主义者,“或许是唯一纯正的结构主义者,他倡导对文化现象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巴特借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术语,“扮演了公共实验者的角色”,将文学符号化,他认为,研究者不应“重构作品的讯息,而是关注它的体系”,而文学符号的科学研究,必须抓住四点:其一,要“试图用语言学术语来描述文学语言,从而抓住文学结构的特点”;其二,要“发展一种‘叙事学’,辨认叙事的组成部分及其在不同的叙事技巧中可能采取的组合办法”;其三,要弄清“文学意义如何取决于某种文化之前的话语所产生的文化代码”;其四,要弄明白“我们如何理解一个文本,这一尝试使得人们不再把文学看作表征或交流,而是由文学秩序和文化的话语代码所生产的一系列形式”。

巴特还是一个敏锐的批评理论家。巴特生活的年代,学院派批评以作者为中心的倾向严重。可巴特认为,“致力于文学史研究的教授们痴迷于研究作者及其所作所为,却忽视了真正需要历史答案的问题”,那就是作者“所处的时代,文学功能或者文学制度有着什么样的历史?”(《论拉辛》)在他看来,“在联系作者和作品的时候”,学院派批评家“必须依赖一种心理学”,哪怕这常常意味着胆怯和唐突。

当然,不能忽略的是,巴特还是一个作家。他对人类社会诸多看似自然的现象的浓厚兴趣,让人印象深刻。他是结构主义者,但“所谓的‘后结构主义’有很多内容在结构主义作品中已经明显表露了出来”。或许,作家这一身份,始终贯穿着巴特的一生。他的前期作品有不少是应别人的要求而写作,而后期作品更多是“为了写而写”,同时也是为了获得“愉悦”。对巴特来说,“文本是愉悦的客体”,思想上的创新和收获也是一种愉悦,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所谓“求知是人类的天性”的观点。

在评价巴特的历史地位时,卡勒写道,“巴特是具有国际声望的大人物,是一位现代大师。”而“在法国之外,巴特继萨特之后,成为法国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然而,卡勒注意到,巴特在身后成为文化偶像后,当代的崇拜者中却存在一种倾向:“想忘却作为理论家的巴特,转而营造作为作家的巴特”,这令人遗憾,因为早年的巴特“不仅尝试建立一种系统性的符号研究,而且特别关注我们习以为常或者不屑一顾的现象”,“毫无顾忌地热爱着语言和风格”。对巴特而言,写作(以及由此带来的声望)是获取经济来源的手段,但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他以写作来寻找为“自然”假象遮蔽的文化现象,也以写作来寻求生活的质感和生命的愉悦。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罗兰·巴特》读后感(三):读书笔记

牛津通识读本:罗兰·巴特(中文版)

乔纳森·卡勒

13个笔记

◆ 序言

综合身体和语言的追求快乐的人

>> 个人生活或许就是由这些看上去平庸无聊的日常细节构成,而不是被各种各样的战争、政治运动、暴力和激情所控制。他喜欢中性而不是歇斯底里的状态。

◆ 第一章 多面手

生平对安逸的渴望 追求对世界的可理解,也就是对自然之物作出重新解释。

◆ 第二章 文学史研究者

历史在当代发挥着可供借鉴的作用;反驳萨特的透明的语言,认为文学具有的可理解性,在文学史的书写中,将不自觉地古典书写与自觉、将表征含混的现代书写对立,并指明写作模式本身对文化范式的积极影响。

◆ 第三章 神话研究者

神话是对社会经济结构的掩盖,也是一种次级的意义漫延系统。神话不会被消灭而是会和消费资本主义一起宣传商品的形象。

◆ 第四章 批评家

身体化的现象学神秘倾向、从语言学借鉴过来的结构论对形式、人物之间关系、情感码牵连的基本符号的批评与主题性批评,是罗兰巴特都涉及的板块。巴特更喜欢片段、空无、无意义、含混、反灵魂、反前本质、反意义丰裕的书写。

◆ 第五章 论战者

学院派的折衷主义恰恰是魅惑性的意识形态的伪装,它认为拉辛就是拉辛,只有一个拉辛是不可被解读的。巴特对此提出自己的批评理论:批评家在作品中创造作品的意义,而诗学理论则专门研究作品的形式结构。

◆ 第六章 符号研究者

巴特宣称:符号学就是要去研究语言如何表述世界,而在服装代码、对餐馆上的菜单做出符号学研究之后,他发现时装、文学作为符号体系,生产了大量无意义的符号,意指先于被意指物存在。

◆ 第七章 结构主义者

结构主义:意指行为的实体 是被关系规定的,全面科学的设想要求六十年代的思想家去研究行为背后的结构、意义之所以可能的解释。罗兰·巴特相比完整的结构,更喜欢片段性、组合成代码符号、互文性的解构过程。但在将一部作品抽丝成无数个代码可以解释的多义体前,巴特已经默认了结构的存在。而关于作者已死,虽然作品的神学性消泯了,但读者并不有主体性,反而是以其他代码的引用复制品自称。

◆ 第八章 享乐主义者

享乐主义巴特威了阐释自己的愉悦观,从两个方面进行解释:用身体替代主体,以此符合结构主义的认识。而身体在具体操作中又神秘化、本真化。另一方面,愉悦应当是可读文本里的一个缺口,那里可写文本正在发散,一定程度上的迷乱同样能导致愉悦。

◆ 第九章 作家

这一章主要分析罗兰巴特的写作。他并不在写什么,他所做的是纯粹的写作本身,描述的是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巴特会引用其他领域的词汇、将具体之物赋予抽象特质、随手应用令人共鸣的片段以及基于文化模版的姿态、甚至是将恋人关系作为符号论的模版。

◆ 第十章 文人

此章分析巴特的文人生涯。罗兰巴特始终在追寻新的悖论,他从社会神话研究到符号研究、文本研究再到最后的写作欲望与道德的书写,都表明了他对意义的归属:在我们知道意义存在条件之后,我们还能超越意义吗?

◆ 第十一章 巴特身后的巴特

这一章主要涉及后人对巴特的定位:一派认为,巴特晚期对符号系统的严厉批评,对中性的向往,对民族遗产的偏爱是巴特作为作家值得被人铭记之处;另一派,比如卡勒,认为早期的巴特更加有魅力,他对先锋文学、文化转变和科学性在文学系统中的建构过程都有着杰出的作用,这不应当被忘记。

《罗兰·巴特》读后感(四):罗兰巴特通识笔记

1953 《寫作的零度》:該書寫作目標為用歷史理解當前時代,受薩特《何為文學?》影響,認為文學應回歸本質,及一種選擇立場的行為,落足政治歷史與社會(具有明顯的符號學旨意),在薩特的基礎上進行發展與批判。

1954《米什萊》:文學批評作品

1957《神話學》

1963《論拉辛》:這本書被索邦大學教授雷爾德皮爾卡在《新批評還是新欺詐?》(1965)中討論,羅蘭從此更廣泛進入大眾視野

1964《文學批評文集》:以新小說和其他文學主題為研究對象的論文集

1966《批評與真實》:回應雷爾德

1967 《流行體系》:時裝社會學分析

1970《S/Z》:巴特最為詳盡的文學分析作品

《符號帝國》:日本旅遊時作

1971《薩德、傅立葉、羅猶拉》:將三者視為話語體系的創始人

1973《文之悦》:就閱讀和愉悅的思考澄清了巴特思想中的倫理層面,享樂主義的回歸

1975《羅蘭巴特自述》:对于日常经验进行了优雅的理论化分析,并且采取了自我贬低的口吻,这些做法使他以作家的新面目出现在公众面前

1977《戀人絮語》:对情人之间的感性语言进行探讨

1980《明室:攝影札記》

思想背景:

1、阿爾卑斯山療養後(用本人話說)是薩特的支持者兼馬克思主義者

2、與福柯、拉康、列維·斯特勞斯並稱為時髦的結構主義者

3、1976年進入法蘭西學院。

「在巴黎,精神分析理论是知识界的时髦话语,但巴特却成了传统文学价值的主要倡导者,同时也是以非精神分析模式对日常生活进行研究的主要理论家。」

4、其驚人的創造力和洞察力

5、對歷史感興趣。他認為歷史可揭露其作為意識形態的偽裝,幫助理解當前時代。

影響因素:

1、窘迫、貧困推動其愉悅意味著安逸的思想誕生;

2、肺結核令其適應有規律的生活

3、職業動盪期(1946-1962)令他謙遜的力量和對情調的渴望突顯

思考與感想:

1、文學作品的二重性:一類靠跟著作者的思想發展來理解,一類必須根據語意環境進行再創作來理解(符號重組);後者簡單來說就是意味著文學語言不具有透明性,特定作家所使用的語言可以根據他所在的環境以及所受的影響來辨別,即語言的使用也具有社會性(文學形式的社會性用法)

2、讀羅蘭巴特對我來說具有一種必然性。高中時便在思考人類的思想剝開有多少是屬於自己的而又有多少是立足於前人的,羅蘭巴特在文學領域對語言的使用進行了類似的批判和思考並形成了他獨特的知識體系,在大眾語言邏輯上看到了更深層的東西並用符號學指代。除此之外,對於事物現象的核心進行「窺探與批判」也是日常生活中時常進行的活動,可舉例為對消費主義的批判。借羅蘭巴特的語言為對「次級意義的思考」,對奢侈品的盲目追求也許可以看作為使用「另一種符號」對生活進行堆砌修飾以把自己「體現得」像是來自另一個文化圈—另一個被賦予「優質、進步」符號意義的文化圈,從這個角度思考再剝離的話,也許是上進心的另一種內涵。而反消費主義者則可解釋為「否認次級意義」,但在後期羅蘭巴特也提出:要警惕怯魅撕開遮羞布,把次級意義抬升到初級意義(即借助媒介將消費主義渲染成日常必需)的行為。

混沌思考借助他得以一部分落腳,甚感如聽仙樂耳暫明,再次感嘆知識分子屬實厲害。

3、戲劇評論:「我指著我的面具前進」,重視意義的成因。

拓展閱讀意願書目

1、《魔山》

2、《追憶似水年華》普魯斯特

3、《我與薩特》波伏娃

4、加缪、羅伯特貝里斯

書摘

1、通过制造神话意义,文化试图让它们的规范以自然事实的面目出现。《神話學》

2、要讚美懶惰!

3、中性就是“试图回避逻各斯和话语所强加的义务和限制”, “反对一种实践或者将其相对化,这种做法应该致力于建立或接近中性的条件,要把中性理解为意义的极端他者化的机制。

《罗兰·巴特》读后感(五):摘抄

巴特用文学驯化哲学,用细节驯化整体性,用形象驯化抽象,用经验驯化理论。

人们正以严谨、科学和研究的名义在杀死语言的无限性。

巴特提出了“可读”文本和“可写”文本这两个相对立的概念。前者指顺从传统代码和可理解性模式的作品,后者指实验性作品,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去阅读这类作品,只能(实际上必须)在阅读的时候去写作这些文本。

我们应该研究文本,而不是作者。

他的影响力来自他所勾勒和支持的多个研究设想,这些设想促使人们改变了思考各种文化客体的方式,从文学、时尚、摔跤和广告,到自我、历史和自然等概念。

消除已有知识,顺从不可预见的变化,遗忘将这些变化强加给了人们所积淀的知识、文化和信仰。

作品的声望不取决于其认知价值,而是取决于概念带来的冲动和持续不断的兴趣。

巴特认为,批评家的任务不是发现作品的秘密意义——关于过去的真相——而是要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来建构一种可理解性

出于几点原因,巴特总是对历史颇感兴趣。首先,历史起到与自然相反的作用。历史研究能够说明各种文化实践形成的时间和方式,从而消除该文化意识形态的神秘性,并且揭露它作为意识形态的伪装。其次,因为其他时代能够带给我们陌生感,并且帮助我们理解当前时代,所以巴特看重历史。我们觉得历史有趣、有价值,恰恰是因为历史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第三,历史有用,因为它能提供一个帮助我们理解当前时代的故事。

萨特认为,与他同时代的作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抵抗运动期间感受到了强烈的“历史性”,因此他们明白政治倾向的重要性,并且让文学回归“它的本质,即一种选择立场的行为”。“作为作家,我们的任务是表征世界,并且为它作证。”在萨特看来,诗歌或许能玩弄语言游戏,或者进行语言实验,但散文才是在使用语言:命名、描述、揭示。

一种去除修饰后的语言并不是自然或中性的语言,也不是透明的语言,而是刻意地被加入到文学机制当中;表面上,它拒绝了文学性,但实际上这变成了一种新的文学写作模式,用巴特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可辨识的书写。

通过制造神话意义,文化试图让它们的规范以自然事实的面目出现。

消除神秘性的努力并没有真的消灭神话,而是赋予了它更大的自由。

神话变化多端,或许它根本就是不可战胜的。

对于巴特来说,准小说等于小说减去故事和人物:由敏锐的观察所组成的片段对世界(作为次级意义的载体)所作的详细描述。

关于日常世界的最“自然的”评论其实取决于文化代码。

巴特尤其关注他本人的写作与身体经验之间的关系,仿佛身体感知可以被当作起源或依据。

巴特的基本看法是,戏剧要想产生效果,需要的不是与主要人物产生移情性认同,而是要保持一定的批评距离,使我们可以判断和理解他们的处境。

加缪对于文学的反叛并没有走多远,因为他把世界的无意义变成了一个主题。事物依然具有意义:它们意指“荒诞性”,读者和评论家迅速采纳了这个词。

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得到的不是“客观文学”,而是一种关于主体性的文学,整部作品完全发生在一位精神不正常的叙事者的头脑里。

巴特最强烈反对的就是意识形态伪装成常识。

巴特认为,致力于文学史研究的教授们痴迷于研究作者及其所作所为,却忽视了真正需要历史答案的问题——在拉辛所处的时代,文学功能或者文学制度有着什么样的历史?

正是以外部世界为参照的精确性让这一功能变得不真实:我们又一次遇到了小说艺术所产生的悖论:任何细致入微的功能都变得不真实;但与此同时,这种功能越是偶然,它看起来就越“自然”。时尚书写因此回到了现实主义风格所设定的前提,即不起眼的、精确的细节在累积起来之后增添了所表征事物的真实性。

结构主义把现象看作是潜在的规则和区分体系的产物,并且从语言学中借用了两条基本原则:(1)实施意指行为的实体并无本质,而是被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网络所界定;(2)对意指现象做出解释就是要描述使它们成为可能的体系。

在伦理层面上,批评家的目标并非阐释作品的意义,而是对于制约意义生产的种种规则和约束提出新的看法……批评家不负责重构作品的讯息,而是关注它的体系。语言学家则不负责解读句子的意义,而是关注使意义传递成为可能的形式结构。

文学意义如何取决于某种文化之前的话语所生产的文化代码。

结构主义提倡分析读者在意义生产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文学作品如何通过抵抗或顺从读者预期来取得相应的效果。

结构主义试图弄明白我们如何理解一个文本,这一尝试使得人们不再把文学看作表征或交流,而是由文学秩序和文化的话语代码所生产的一系列形式。

拜物主义者喜欢片段、引言和特别的表达方式;强迫症患者喜欢操控元语言、注释和阐释;妄想狂喜欢进行深度阐释,发掘秘密和内情;歇斯底里者充满了狂热,他放弃全部的批评距离,全心投入文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