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如何阅读一本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经典读后感有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由石涛 编著作,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6.00,页数:3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一):说实话 我读不下去

听过这本书的大名 后来发现买错了 我应该想买的是美国人写的那一本····整本书就是好多人的关于读书的文章 集合在一起 发表····听上去就很无趣······整个买毁了 不打算再看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二):就是个杂集而已

这种复制粘贴的杂集怎么也有出版社出版呢,本来是找另一本,结果这本同名。。看错了。同事推荐的应该是那本外国人写的。下午在三联书店看的,太一般了怎么在当当还都是些好评真是不可思议。这种复制粘贴的杂集怎么也有出版社出版呢,本来是找另一本,结果这本同名。。看错了。同事推荐的应该是那本外国人写的。下午在三联书店看的,太一般了怎么在当当还都是些好评真是不可思议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三):精华荟萃的一本好书——原来的账号进不去了

很奇怪,为什么没几个人读这本书,仅有的评价还如此不堪。大多数人都冲着另外一本国外作者写的同名书去了,那本的名气从评论上看就知道有多大。

我也是从豆瓣读书里寻觅到这个书名,然后在图书馆里查阅,发现不同版本的两本书,一本当然是好评如潮的外国版,另一本就是石涛编的这本。再读两本书的目录,前者可以归入方法学,在急功近利的时代,这样的书总是最受欢迎的,我也常常作此选择。后者是名篇汇编,虽然大多是国外作者的文章,没什么感觉,但里面有几个中国名家还是就吸引了我,我很想知道这些“熟悉”的爱书人,会谈些什么,于是决定要借这一本。

借书的过程并不顺利,这个名字的书都是出借状态,于是我登记了预约。 好容易等到通知可以取书了,到图书馆前台签过字,领了书,在借书机里就是借不出来,提示此书已被其他人预定了。

回到前台,工作人员一脸疑惑折腾了半天还是不成功,另一个工作人员在预约区又找到一本一模一样的另一本,可还是没借出来。两人又是一阵子折腾,终于找到了这本长的不一样的同名书。这才是我真正预约的书呵!

我是利用午休时间,从头开始,一篇篇、一点点看过去的,短文章的好处就是,不需要等上整段时间再打算开始阅读。21天的借阅期里,我间断读了半本,于是打算利用续借,保持这种阅读的速度和随意性,细细体会这本书的好处。

这真是一本汇聚了精华文章的好书,越读越让我惊叹和好奇,编者是如何搜罗到这么些与书有关的优秀作品的,散文、杂文、诗、短篇小说、推荐书单、甚至是墓志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趣。

编者还很有心地在每一篇文章之前,对作者和文章发表背景作了的简要介绍,再读正文时,就很容易身处其间地感受作者的感受了。在他们的笔下,读书、买书、藏书、卖书,原来书的世界如此之大,又是如此精彩!

书才读到一半,有几篇印象特别深刻:比如一散文名家自编自演的单人秀《爱书之人》,把一个不愿出借藏书的爱书人的心态,和与心态完全相反的言行,诙谐地描绘出来,读到忍俊不止,这样的文章给了我百读不厌的预兆;比如《从好书中得到心灵安慰》的作者,依靠阅读从失去刚成年儿子得到巨大慰籍,还有《拯救书籍》的作者描绘了身处纳粹残暴统治下的犹太人民,即使面对生命威胁也不能舍弃藏书、读书的亲身经历。我感觉已经深深被打动了,于是,很想把这本书纳入囊中。

上当当网搜寻,发现这本书还是挺受读者欢迎的,销量虽远远不及同名的那本舶来品,但也算不错。只是与我借到的版本不同,现在售卖的版本大概是为了宣传,封面设计得花哨,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手里这本朴实得毫不出众的版本。

反正,还有时间,它还属于我,继续往下读。

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读过,知道它的好。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四):从复制100%到邂逅1%,我们该如何选择阅读方式

读书复盘

1、关于读书速度、理解程度、记忆效果的实验

曾经有人做过实验,通过多种方式来验证读书快的人是不是记忆效果就差,对书籍内容的理解程度就低,同时读书慢的人是不是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就会高很多。但很可惜,结果没有呈现明显的一致性。即

读书快≠记忆效果差,读书快≠理解程度低

读书慢≠记忆效果好,读书慢≠理解程度高

为什么会这样?

在一般的试验研究中,除了要观察的因素(变量)之外,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变量。其中一部分变量是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控制的,另一部分无论如何也没办法控制的。

比如,在上面这个实验中,实验者要观测的变量是读书速度、理解程度、记忆效果。这三个变量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测量出来,比如限定阅读时间、读完后给一张测试题看到得分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可以控制的变量,比如被测试者的年龄、学历、知识背景、所选书籍等等。我们不可能让让小学生和成人一起测试,而应该是小学生和小学生,成人和成人,则要分组。

同时,也不能让小学生读超出小学教育范畴以外的书籍,因为读不懂。即使让成人读《纯粹理性批判》、《道德经》这样的书,也是不行的,因为一般人的知识储备很难驾驭这类经典难度高的书籍。

但以上这些都是相对可以控制的,只要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做好准备就好。但还有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也恰恰是它们影响了实验最终的结果。

如被测试者的兴趣爱好,有其中一个人,虽然喜欢看历史,但就是不喜欢袁世凯,结果给他看的书里面就是有袁世凯,他本能的很排斥,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实验效果,而且这也很难在实验之前得到控制,可能你预先问的时候,他没想到这点,结果在实验环节碰到袁世凯的时候才会触发这个不可控因素。

读书复盘

2、复盘思考

OK,不论如何,上面这个实验表明了两个现象:第一,读书慢与快没有对与错,都是一种方法(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第二,读书是一个充满不可控因素的活动或行为,所以应该在不同时期、不同书籍用不同的方法去读,以获得不同的理解程度、记忆效果。

关于第二点,也就由此就产生了一个最核心的问题:一本书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才算是读完了。关于这点,我很久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怎样才算读完或读懂了一本书?,今天复盘,在结合近期看的书,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用“复制100%还是邂逅1%”这句话来表达。

我们接受的教育要求我们要将一本书读明白、读透,这也造成了我们逐字逐页阅读,要求完美,害怕漏掉的一页存在重大知识点。

其实反过来想,只要不是考试类读书书籍,如果只是为了休闲、或业余充电,即使错过了这一页又如何,我们还会看同主题的下一本、下下一本书,别的书中肯定还会再次提到这个知识点。

读书复盘

3、最需要被重视的应该是——读书理念

所以,这次复盘这个知识点,我觉得读书更应该注重:读书的理念。

我们读书并不在于全盘复制书中的原文内容,而是在于邂逅1%或者10%的收获。打破逐字逐页阅读的魔咒,放弃每句话必须理解的心理压力,让书籍和知识流动起来。更不要刻意的追求速度而速度,而是自然的让知识流动加速阅读速度。

日本作家印南敦史,一年读书700本,他认为与其费劲花一个月读一本书,记住10%的内容,不如一个月30天读30本,记住30%,这还是用最保守的估计,事实上我们每读一本书的记忆是超过1%。

所以,以后对待读书,不再是堆积式,买一本、看一本、放到书架上;而是流水式,买一本,将重要的知识点留住,让书籍流走,然后继续看下一本,只存知识不存书或少存书。通过加速知识的浏览速度达到高效。

最后,这又可以上升到物理学的经典语录了:量变产生质变。量,不论在前期还是后期,都将是发挥巨大作用的真正力量。

书中自有黄金屋,所以,不再将宝贵的时间留在一本黄金屋里,而应该到别的黄金屋里多看看,两个黄金屋的知识宝藏加起来一定超过一个黄金屋的知识宝藏。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五):精华荟萃的一本好书

很奇怪,为什么没几个人读这本书,仅有的评价还如此不堪。大多数人都冲着另外一本国外作者写的同名书去了,那本的名气从评论上看就知道有多大。

我也是从豆瓣读书里寻觅到这个书名,然后在图书馆里查阅,发现不同版本的两本书,一本当然是好评如潮的外国版,另一本就是石涛编的这本。再读两本书的目录,前者可以归入方法学,在急功近利的时代,这样的书总是最受欢迎的,我也常常作此选择。后者是名篇汇编,虽然大多是国外作者的文章,没什么感觉,但里面有几个中国名家还是就吸引了我,我很想知道这些“熟悉”的爱书人,会谈些什么,于是决定要借这一本。

借书的过程并不顺利,这个名字的书都是出借状态,于是我登记了预约。 好容易等到通知可以取书了,到图书馆前台签过字,领了书,在借书机里就是借不出来,提示此书已被其他人预定了。

回到前台,工作人员一脸疑惑折腾了半天还是不成功,另一个工作人员在预约区又找到一本一模一样的另一本,可还是没借出来。两人又是一阵子折腾,终于找到了这本长的不一样的同名书。这才是我真正预约的书呵!

我是利用午休时间,从头开始,一篇篇、一点点看过去的,短文章的好处就是,不需要等上整段时间再打算开始阅读。21天的借阅期里,我间断读了半本,于是打算利用续借,保持这种阅读的速度和随意性,细细体会这本书的好处。

这真是一本汇聚了精华文章的好书,越读越让我惊叹和好奇,编者是如何搜罗到这么些与书有关的优秀作品的,散文、杂文、诗、短篇小说、推荐书单、甚至是墓志铭,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趣。

编者还很有心地在每一篇文章之前,对作者和文章发表背景作了的简要介绍,再读正文时,就很容易身处其间地感受作者的感受了。在他们的笔下,读书、买书、藏书、卖书,原来书的世界如此之大,又是如此精彩!

书才读到一半,有几篇印象特别深刻:比如一散文名家自编自演的单人秀《爱书之人》,把一个不愿出借藏书的爱书人的心态,和与心态完全相反的言行,诙谐地描绘出来,读到忍俊不止,这样的文章给了我百读不厌的预兆;比如《从好书中得到心灵安慰》的作者,依靠阅读从失去刚成年儿子得到巨大慰籍,还有《拯救书籍》的作者描绘了身处纳粹残暴统治下的犹太人民,即使面对生命威胁也不能舍弃藏书、读书的亲身经历。我感觉已经深深被打动了,于是,很想把这本书纳入囊中。

上当当网搜寻,发现这本书还是挺受读者欢迎的,销量虽远远不及同名的那本舶来品,但也算不错。只是与我借到的版本不同,现在售卖的版本大概是为了宣传,封面设计得花哨,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手里这本朴实得毫不出众的版本。

反正,还有时间,它还属于我,继续往下读。

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读过,知道它的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