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逻辑哲学论读后感100字

逻辑哲学论读后感100字

《逻辑哲学论》是一本由[奥]维特根斯坦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页数:1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逻辑哲学论》读后感(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圣人立象以尽意。

逻辑哲学的基础也是二分,但是这种二分不是传统哲学意义上的主客体二分,也不是康德意义上的物自体和现象二分。维特根斯坦的二分立足于语言,即“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的二分。语言的天性防止了每一种逻辑错误,语言意味着逻辑。因此凡是“可以言说的东西都可清楚地加以言说;而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人们必须以沉默待之。”逻辑或者语言、命题,对于维特根斯坦来说是一幅图像,它们为世界穿上了一件衣服,“所有这些东西连接成一个无限精细的网络,一面巨大的镜子”(p79),“逻辑绝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世界的一幅镜中像。”(p106)作为一幅镜中像也意味着 “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东西也都是可以是其它样子的。我们可以描述的任何东西也都可以是其它样子的。不存在任何先天的事物的秩序。”(p95)作为语言主体的我,并不是人,不是人的身体或者心理学所处理的人的心灵,“而是形而上学主体,是世界的界限——而非其一个部分。”由于维特根斯坦将逻辑看成是世界言说的一种方式,因此,“一个逻辑命题不仅必然不能经由任何可能的经验加以反驳,而且它也不应该能够由任何这样的经验加以确证”(p101),“逻辑命题描述世界的脚手架,或者,更准确地说,它们表现它。它们不“处理”任何东西。他们预设了,名称有所指,基本命题有意义:这就是它们与世界的联系。”(p103)

针对怀疑论,维特根斯坦认为,只有有答案处才有问题,有问题处才有怀疑,而对不可言说之物的怀疑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怀疑论是不存在的。对于传统哲学同一律、因果律、充足理由律,维特根斯坦说到,“同一性符号并不是概念文字中具有本质意义的部分”(p84),“因果律根本不是一条规律,而是一条规律的形式”(p110),“诸如充足理由律之类的规律所处理的是这个网,而非这个网所描述的东西。”(p112)意志和逻辑,世界和逻辑完全分离,不存在根本关联。如果存在非偶然即必然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必然位于世界之外,既然位于世界之外,也就滑向了不可言说之物。伦理学和美学是一个东西,都是先验的,不可言说之的。“如果善的意欲或者恶的意欲改变了世界,那么它只能改变世界的界限,而不能改变事实;不能改变借助于语言所能表达的东西。”(p117)

《逻辑哲学论》读后感(二):维特根斯坦-形而上学的终结者

最爱的西方哲学家,天才的极致典范,20世纪的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像维特根斯坦这样一个出生在豪富之家,才华出众且学术成就已为人承认,具有常人具有的学术地位和声望,一般人求之难得的东西对他来说根本不是问题的人,为什么会终生与忧郁相伴?这里当然有心理的因素,但不能完全用心理因素来解释。他关于伦理学所说的,显然与个人经验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在他那里,“生命”既不是生理意义的生命,也不是心理意义上的生命,而是世界。“世界和生命是一个东西。”维特根斯坦是个异常敏感的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苦痛他有比常人更深地体认。现代的“黑暗不祥”,他在《哲学研究》中已经公然挑明。作为经验的个人,我们“不能避开现世的苦难”,我们对世界上的事情完全无能为力,它们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甚至我们自己的生命,也不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可能在一小时之后死去,或者在两小时之后,或者在一两年之后死去。对此我无从知晓,我既不能加速我的死亡,又不能阻止我的死亡:这就是人生。那么,我必须怎样生活才能时时生活在幸福、美好之中,直至我的生命自行终止呢”?这就是维特根斯坦所关心的问题。

很显然,作为经验的主体,这个生命的问题是没办法解决的,因为它无法超越这世界的一切,而只能成为这世界的一部分。但作为形而上学的主体,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时,它不仅超越了善恶,而且成了和世界本身同一的东西。世上的一切都已经不能影响它和打扰它了。

因此,幸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境界。是经验的主体还是形而上学的主体,取决于这样一种超越境界,所以,维特根斯坦说:“时空之内的生命之谜的解决在时空之外”。

对于这样一个形而上学主体,对于这样一个“哲学的我”来说,死亡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因为“形而上学的主体”或“哲学的我”并不生活在时间中,而是生活在现在。“对于现在的生命来说,没有死亡。死亡不是生命中的一个事件,它并不是世界的一个事体。如果永恒不是理解为无限的时间的延续,而是理解为非时间,如果一个人生活在现在,他就永恒地活着……面对死亡的恐惧是一个虚假的,即不道德的生命的最好标记。”

这样,我们看到,维特根斯坦这个在别人看来是一生不幸的人,在被癌症折磨的弥留之际,还由衷地对看护他的人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为美好的一生”。

《逻辑哲学论》读后感(三):关于我最真诚的狂妄和最深刻的愚蠢――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一种理解

“请原谅我愚蠢的举动,因为它不是一种肤浅的愚蠢之举,而是我所能做出的最深刻的愚蠢之举”,写作者如此描述他的此项行为,作为阅读者我也这样描述我的行为。曾经有一个观点是这样的:你只能被教会你不知道你知道的,却无法被教会你不知道的。同理可见于维根自己此方面的言说,有一种人必然不会完全看不懂,那种人即是在面对这本著作以前便已有过类似的思考的人。不管多费解,都值得翻开一试,这是我最真诚的狂妄;在其原本的基础上加以理解或者再创造,这是我最深刻的愚蠢。全书七章,除了数学符号密度过大的五六章,一二三四七章我还是能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理解的,我自知之前用不少的时间思考过诸如此类的问题。做了一些笔记,有些可能是再阐述,有的可能是自己的独特理解,在自以为是的情况下。 世界是事实而非物的总和。事实的总和决定着所有的实际情况和非实际情况。首先,在原初情况下,事物的名称和其存在之间是没有关系的,桌未必桌,椅何必是椅。正如释家“面南望北斗”的命题一样,人们通过对物进行命名、用逻辑把各物进行联系以构成事实,以方便构成世界。 诸逻辑点构成线,线构成面,点不必为某线面的专利,逻辑空间中无数的可能性构成了充满事实的世界。世界无限密集却不造成混乱。 因可以想象和描述的事实是合乎逻辑的,那么它就不可能是仅仅可能的,仅仅――可能是一种悬置状态,而合乎逻辑的事实则须拥有一种将其嵌入即可生效的特性,纵然此时它可能是游移的,但漂浮于外、自身没问题的可能性必然不同于一种停留在需验证才能确定是否可能的地步的可能性。 可能性已然被验证于基本事态的连接中,这个事实排斥元素自身的非可能性。类似于一只即将扣动扳机的枪,我有可能射向靶,有可能不射向靶,这是可能性,但这可能性不同于枪是否是可射的可能性。 不能与其他对象产生结合可能性的对象不可想象。 既已存在,便非非存在。 与基本事态(任一其中物)产生关联,该物本身即是非独立的,即使它在其即可以与甲结合也可以与乙结合的意义上的独立的。对于可进行逻辑构造的物,即使我此时不知道它干了什么,但我应可了解它可以干什么。 眼中所见,脑中所想,声、色、味、触皆是在物空间中占位的表现。没有它们的位置,便没有我们关于它们的想象。不可描述的往往指向虚无。 如果某物没有实体,它的存在意义便需要其他物或者已有命题进行确定。表现是一种可以通过逻辑想象进行感知的存在。不可莫名其妙地无中生有。 非实际情况(不存在)也可以秉持逻辑空间形态的身份以图像形式呈现。 实际元素与图像元素存在一个明显的结合过程或对应过程,这种配合经由描画关系促成。描画的参照物与画成物需存在某些相同的特点,图像得以成为所描画东西的图像。但图像表现的是被描画物的表现形式而非其实体,所以或对或错。我们怀疑图像、怀疑话语因而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 同一符号,在场与不在场,它的意义是可以不同的。但一般情况下,已经表现为此,便暂时不必是彼。事实决定命题,而非命题决定事实。我们可以借助对象本身而非书写和叙述符号说明命题符号传达的更接近真实的性质。 …… 对于不可言说(讨论)的东西,人们必须以沉默待之。不可、无法,必须,只能。 篇幅所限,简明扼要做些记录。数学性太强的部分,目下只好先放一放。

《逻辑哲学论》读后感(四):【转】刘云卿:《逻辑哲学论》的沉默与孤寂

【作者简介】刘云卿副教授,2005年至今担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和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和美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学术兴趣广泛,尤其集中于维特根斯坦哲学、后现代哲学、哲学中的视觉问题、艺术哲学和电影美学等。著有:《维特根斯坦与杜尚 : 赋格的艺术》、《马格利特:图像的哲学》等。

《逻辑哲学论》读后感(五):逻辑杀死了逻辑学家

那天有位同学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判决“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死刑,把我激得非常不爽,与他辩论七八个钟,上千字,但谁也说服不了谁,决定拜读一下维特根斯坦的这本书

读完了维的《逻辑哲学论》让人不明觉厉,整个过程就像是看了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从微小到宏大,一步一步推演而来,很震撼惊艳,不愧是天才之作,虽然很多地方读不明白,不过,看得出叔本华借他之口说世界是意志的表象,也可以看出这也是计算机逻辑语言的纯粹表达语式,他所谓的最小的不可再分解的“原子事实”不就是电脑处理器中上亿个的二进制“0或者1”的逻辑门开关吗?我一下子想到图灵,马上一起百度了他们的名字,他们死亡相差3年,同为天才的图灵小维特根斯坦二十三四岁,曾做过他的学生,据说是这样子的,图灵也去剑桥开课教书,不想两个人开设了同样的课程,图决定先去听听维的课。

后来图灵成为计算机之父,维特根斯坦则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而奠定他伟大的也包括就是这本他年轻时代写的书,而在此之前他几乎没有读过一些哲学书籍,维的出现就像是一个门外汉跳进哲学界,然后用天才的洞见犀利的批判一通哲学,然后让哲学焕发了新的活力。

但是也可以看得出,维的哲学是基于自然逻辑科学所做出的纯粹总结,是精确哲学,所以维是反对因果律的,他认为因果律就是迷信,像“因为太阳每天早上升起,所以明天早上也会升起。”“因为我见过一万只天鹅是白色的,还没有见过黑色的,所以所有的天鹅都是白天鹅。”这种都会被维特根斯坦否定,因为太阳系说不定某一天被一颗系外大行星闯进来扰乱秩序,把地球撞出太阳系。因为某一天突然有一只变异的黑天鹅呱呱落地。自然那天我与某网友争辩的“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热爱生活的人。”也是被维特根斯坦否定的,那位网友只是代维之口搬套过去。所以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其实是属于“图像”实证哲学,比如你用手机照像,得到的那张照片,就是照片的实际内容的那一瞬间的真实状态,或者是数张照片连贯的真实状态,也就是说无图无真相,把摄像头换成我们的眼睛,就是眼见为实。只是这样的哲学太过纯粹,太过机械,只能解释数理逻辑可解释的,而不能解释人生,不能解释不可说的,世上不可说的东西很多,比如电影,摄像头所拍摄的都是真实,但事实并不是真正的真实。比如你和别人交谈,你未必会说出心里的真实话。这些都是不可能被完全感知的东西,属于不可说的。未尾维也承认,凡是不可说的,必须保持沉默

而我认为,“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也是属于不可说的范畴。但是这句话最终被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像禅宗的第一义不可说,僧问马祖:"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时将如何?'曰:'非心非佛。'"又,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云:"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一口吸尽西江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马祖以此暗示,所问的问题是不可回答的。“愿你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归来的当然不可能是少年,但暗示希望心理未曾变化,乃是初心不改,换成“太阳”那句,则“希望太阳照常升起” 最后,同为逻辑学家的图灵的结局很讽刺,有次图灵家中失窃,警察办案时才发现图灵是同性恋者,按照计算机基础逻辑来说,0或者1组成一个开关(逻辑门),这个开关要么是关闭0,要么是打开1,不可能是0和0或者1和1,换成男和女就是,异性相吸同性排斥,男和女才会走到一起恋爱结婚,男人和男人怎么会走到一起呢?于是图灵被抓起来强制注射荷尔蒙激素,导致长出咪咪奶子发胀,图灵受不了这种耻辱所以服毒自杀了 看吧,这就是逻辑杀死了一个逻辑学家

对于逻辑,我还是相信戈达尔在《阿尔法城》的观点,不能让逻辑摆布人类,人类应该利用逻辑,否则硬是套上非黑即白的逻辑,图灵悲剧再现,因为人自身也是不可说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