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第三条河岸》读后感锦集

《第三条河岸》读后感锦集

《第三条河岸》是一本由林培源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三条河岸》读后感(一):摘抄

1.我从未觉得人生如此缠结,就像突然撞进一个死胡同,两边是高耸的墙,回头路一片暗,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2.从未想过,中间这么难,而这难,是不能向外人诉说的,再委屈,咬碎了咽下去。 3.这就是所谓的现实,比一千个哈姆雷特更绝望。 4.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孤独者的天堂。 5.阅读是一场没有期限的流放。 6.哪里有堕落,哪里就会有拯救。

《第三条河岸》读后感(二):写作可以给我们力量。

这是去年12月去联合书店参加你的新书分享会,末了你在书上写下的句子。每一次翻开《第三条河岸》必然会看一遍,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还有梦想。其实这一次阅读我花了半年的时间,断断续续,而《锦葵》那时,仅仅花了一个晚上。然而读完之后,可能是因为时间间隔太大,所以很多细枝末节都已经忘却了。

刚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我准备了一本笔记本来记录自己的感受,后来因为懒惰的缘故,只写了几篇就中止了。很多时候,只是在睡前匆忙地阅读。

每次读到最后,总是觉得很压抑。可能是觉得世界上本来美好的事情就不多,却还要这么残酷。非要营造这么一种沉重的气氛。总觉得每一个结尾都过于相似所以觉得有些厌烦。有一些东西又描写得太过于详细而让人觉得繁琐。

可能是出于阅读的惯性,已经很难做到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在刹那有过的感触犹如稍纵即逝的流星,还来不及纪录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初次见《薄暮》时觉得很惊喜。到最后也许不过是因为习惯。也很想问你,写作有什么技巧之类的。但看了《一个青年小说家的肖像》好像很多问题都得到了答案(豁然开朗的感觉有木有!!……)。就如同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的感觉吧。于是想努力地记起那天见到的你,声音、动作、目光、模样,却无迹可寻。

不是按照目录的顺序读下去的,反而是有些凌乱。

故事里的主人公,身份不同,就好像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装载着人生百态,喜怒哀乐。最后都殊途同归。

也有某些让人觉得耐人寻味、想去猜想的地方。

但就我自己来说,并不喜欢这些结局。原因上面已经说过。

我没有鉴赏一部作品好坏的能力,有时候仅仅是为了追求阅读快感。所以很佩服那些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人。也许是因为工作之后,花在阅读和写作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没有。

后记也有写到潮汕味的问题,话说当初就是因为这个而喜欢上你的文字,也因此对潮汕文化产生了兴趣。只是遇到自己未曾见过的方言时会产生莫名的陌生感和疏离感。但至少我认为,坚持地域文化还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在一个地方出生成长,自然会带有那个地方的气息,就像是辨别身份的特征一样。

短篇和长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阅读。可能骨子里还是认为你比较适合写长篇吧。有没有偶尔去尝试写不一样的东西,在不违背初衷和触碰底线的情况下。

《第三条河岸》读后感(三):一本打开的书也是漫漫长夜——读林培源《第三条河岸》

一本打开的书也是漫漫长夜——读林培源《第三条河岸》

若尝试,也许会发现,流动的水面荡漾着两层波纹。上层较浅,缓缓波动,织起一张巨大的网。而深藏在底的暗流更加汹涌,它们一明一暗,推动着流水的发展。好的小说也是如此,既要有吸引人的故事在表层,更要波动不息的暗流般的力量在内。这力量,往往决定着一部作品能否经过时间的筛子,落到世人眼前。这想法我也是合上书本才突然领略的。

青春,成长,都不足以代替“寻找”成为我心中这本书的关键词。寻找什么呢?前些年读余华散文的时候,从中知道了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初读,只是为它独特的构思震撼,一个人怎能在河流上漂泊后半生,过野人似的生活,结尾儿子看到父亲可怕的模样,被吓跑,是想不到的结局。与之一起读的还有一篇《父亲的最后一次逃走》,当时感觉结尾方式有点相像,这篇最后,变成螃蟹的父亲只给家人只剩下一只熟螃蟹腿,也逃走了。这些都是现实中找不到的荒谬,却能引起我们心中不知哪处而来的共鸣。只是当时的我在惊叹它们的奇特之余,并未深想其中寓意。父亲找寻的第三条岸是什么?然而在每读完《第三条河岸》的一个故事后,我开始不断地想,你追求的第三条岸和罗萨想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吗?直至读完的那个夜晚,我在网上搜了《河的第三条岸》,重读,得到了一些新的东西,文中的父亲的的确确找到了第三条河岸,并且安逸于此,在漂泊中与自由共处,那是他引以为傲的事业,也是他的生活。而对于长久写作的作家来说,写作是空气,也是生活。

你在后记里也提到了“写小说,对我而言,就是寻找河的第三条岸。”从开篇我就感觉到了,“第三条岸”的存在,你也在慢慢地朝那里靠近。我想你一定更加享受那个寻找并且靠近的过程吧,所以每一步都踩得扎实。也是我喜爱你文字的原因之一,对文学保持虔诚,始终如一的态度。对我来说,你是我读书方面的导师,我一直试图追赶,但还是赶不上你看书的速度,不过确实,通过你微博的介绍,看了许多好书,比如《过于喧嚣的孤独》,《靈山》,也爱读余华,卡佛跟马尔克斯,更从《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里获益匪浅,我知道要写出好的作品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积累,而我道行尚浅,慢慢修炼,向你看齐吧。

抱歉说了这么多都没有真正说到你的小说。《他杀死了鲤鱼》是我格外喜欢的一篇,之前在《文艺风赏》里就已经看过,拿到书仍是从头到尾又看了一篇,里面有一种压抑的衰老的气氛环绕着老人。文中的老人最后放掉了鲤鱼的生命之源,使它们脱离水而死去,但我认为他本性很善,甚至有那么点悲天悯人的意味。这使我想到左琴科的作品《日出之前》中,幼时的作者将鱼从水里捞出来,使鱼致死。他写了大概这样的一句:我知道它们天性是水,但我想把它们从这种灾难中解救出来…通常人的意念决定其行为,本文中老人年纪已经很大,生活又繁琐枯燥,受身体(牙疼)及心灵上的寂寞困扰,他活在自己的意识里。开篇写买了鲤鱼,想让这些鱼代替他,其间他经常观察鲤鱼,试图将鲤鱼和自己对比,他把为自己的悲哀,转化为鲤鱼的悲哀。最后的结局有些沉重,但似乎是一个必然要走向的结局,正如题目所言,他杀死了鲤鱼。

《小镇生活指南》写得很有真实感,记得《薄暮》也有些这样的风格存在。通过小孩子的眼睛去看一切复杂的关系与荒谬是在合适不过的了,也明显感觉到作者文笔越来越成熟了。庆喜也是个可怜的人,没得到心爱的人,还被打残了,尤其最后的死法不是一般地惨,记得在余华的一部小说中也见到过这样的死法。都是命运可怜的人。

另一篇印象很深的是《沉睡者》,有点戏中戏的意味,文中的作者构思的那个世界,最后和他自己的世界重叠了。看过《章台柳》后,又仔细读了那两首诗: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杨柳枝 ,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若是有一刻情感能与诗中重合,也能感受到那意境了。

杜拉斯说过:“一本打开的书也是漫漫长夜。”从我看来,这十几篇小说,或者说从《南方旅店》开始就有了转变,文字下面暗藏力度。一晃都出了五本书了,是很漫长而充实的岁月吧,我真的很羡慕。往后也会期待你更加优秀的作品。那个文中总是出现的主角男孩,我脑海中出现了他的身影,他一边奔跑,一边回头,仿佛听到风声呼啸,远方有声音在召唤着它,那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推着他向前。我想他不是逐日的夸父,他只是向往太阳又依恋故乡的孩子。

《第三条河岸》读后感(四):《第三条河岸》 —— 漂泊是寻找的过程,停靠是漂泊的结果

培源:

从我十号拿到书,再到三十号读完。这20天的时间,是否略显漫长。

我几乎是将她一直带在身边,从公司带回家,从家带到学校,从枕边放入提包。于是这本书仿佛变成了泅渡者,在时间的河流中,一次次地漂泊。我用20天的时间将她读完,最终与她停靠在岸。

20天对我来说太过漫长,看到前年为自己立下的目标,每个月至少读完4本书。去年做的不错,可是今年要比去年的读书量少了一半。我在自责,也在反思。思想上的匮乏是很可怕的事情,对于读书这一点,我要向你学习。我想用时间的钥匙打开另一扇门,在一个个虚构却又真实的世界中,体验精神上的远行。

我爱极了这本书的封面,油墨画的风格,墨绿色的基调。如同你的文字沉稳有力。木舟上的人触摸着河水,我知道他终会停靠在岸,如同我们一样。如果你能发现,我一直用【她】来称呼这本书,喔不,应该把这个称谓,用来形容你的每一本书。笔下的故事对我来说如同孩子,却更像是恋人。我曾将她孕育,也无时无刻不把她想起。我想,你也一样。

其实昨晚就能读完这本书,我却依依不舍地将最后一个故事留到今天。昨晚偷偷翻看了后记,你把这几年的心路历程都写了出来,还有这些短篇的创作起源,不得不承认,你还是很了解自己的。你曾将这些梦想埋藏在清新的泥土中,用心浇灌,假以时日开花结果。我看着你将梦想的线条勾勒在纸上,是那样的美。

像《他杀死了鲤鱼》、《尚德》、《邮差》、《消失的父亲》,这几篇文章我都读了两遍。于我来说这些都是你的新作。我惊讶于这些内容完全不在意料之中,你不再是以平铺直诉的方式写一个故事,而是给自己定下了更高的标准,努力让每一个细节更加圆润,为文章埋下很多伏笔,并且增加了神秘感。简单提几篇吧。《他杀死了鲤鱼》,仅仅是这篇文章的题目,就足够吸引我,恍惚的结局中,透露着真实。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蝴蝶效应,如此地惟妙惟肖。《邮差》跟我想象的完全不同,还以为只是围绕邮递员这个职业特性发生的一些故事。然而,却让我更进一步的感受到死亡,或者说,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一个青年小说家的肖像》,我想从这篇文章中,找到真实的你。可是怎么说呢,能扑捉到的也许只是影子。因为我对你的过往不敢妄加猜测,总觉得这篇文章未完待续。或许,青年小说家的结局不该如此仓促。而这也映衬了现实的生活,以字为生,是否真的只是遥望。对我来说,曾想以字为生,过着自由的生活,撇开办公室的聒噪,逃离生活的喧嚣。但对我现在而说,白天睡觉夜间写作的生活,已经渐行渐远了。我不能用文字养活自己,甚至不能停下手中的工作。只要停滞下来,等待我的必定是清苦的生活,没有收入。有时想想也挺可怕的,我还不想丢下手中的笔。我喜欢敲字键盘码下文字的感觉,它能给予我安全感。所以利用午休之间写下这些给你。昨天在wechat上打了几行字又删掉了,因为有太多话想要告诉你。

你说在你很多的作品中都会出现一个“小男孩”,其实并不需要为此感到惶恐。在我的故事中,很多主角都是男人,我喜欢用男性的视角写些东西。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如果非要找出个理由,我想,也许跟自身的经历有关吧。失去的那部分,用文字的方式弥补回来。或者说,男性本应就该有所担当。说起来,你我都一样,那种深深的宿命感,和文字下灰色的基调。但是你我明白,这不是源于现在的不幸福,也不是矫情,更不是舔伤口。而是我们想从这些故事中,明白一些什么道理,或者,让读者们更加热爱现在的生活。你说,对么。

在我看来,你的故事会让人陷入很深的思考。后记中说,倘若你想在这不短篇集中读到“爱情”,那么对不起,我要向你说声抱歉了。我看到这句话时,会心一笑。后头看看自己的文章,也很少提及爱情。我知道你不会刻意标榜“严肃文学”,但这是我们向往的彼岸。我需要的喜欢的,是那种沉稳的,旧旧的感觉。就像你的清平镇,在那个镇子里,在那条街上,所有的,细小的,陈年往事。我希望以后在你的故事中,看到一些圆满的结局。虽然破碎更容易让人珍惜,但长久如此会感沉重。尤其是一气读完几篇文章,仿佛看到一株小草还未顶出泥土,就被人踩到泥泞中。如果可以,我希望看到它破土而出,重获新生。

你可以把这篇文章看做书评,或是我的喃喃自语。

漂泊是寻找的过程,停靠是漂泊的结果,感谢你让我靠岸。

马上就是2014年了!祝好,愿妙笔生花。

驹小柒

2013/12/30

《第三条河岸》读后感(五):他在清平镇的对岸写小说 ——《第三条河岸》

他在清平镇的对岸写小说

——《第三条河岸》

培源的长篇小说,我只看过《南方旅店》一书,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第三条河岸》在近日出版,在我看来,这是他既是向文学大师致敬的一部小说,也是他对自我的要求,和身为写作者的自觉和追求。在我看来,他的写作视角,以及写作情怀逐渐走在一条归乡的路途上,但是,他又是站在故事对岸的人,在现实和文本的距离之间,做着自己的诠释和跋涉。

他的小说在集成发表之前我就读过一些,特别是清平镇系列的,我们都有过相应的探讨,然后我发现一些类似的开场白:“好的一如既往的好。”“好的地方我就不说,我就说说。。。。。。。”发现对他的写作是越来越大胆地“挑剔”,我认为能如此直言的基础是坦诚相见。在写作面前,他是个完全没有架子的作者(好吧生活中也是← ←),既然坦诚,赞美与建议,意见与批评,都是相互的期望和鼓励。

“老实”的写作者

——《青梅》

有读者在微博上留言说,培源的小说写得太“老实”,我有点哑然失笑,想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因为我觉得你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写作人。

纵观小说集中的清平街系列,可以发现培源的小说印象很多是清淡的,不动声色的,像《青梅》,个人对自己生活和命运的“反抗”。无论是世情小说,还是边缘人故事,他像在说一个日常随处可见的故事,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样,以小说这个载体表达出来。对于小说,他有着自己的见解和美学思考,不刻意追求新奇夺目的结构,让小说尊重其规律和真实气味。从语言上讲,不管是潮汕的普渡节,还是方言俚语,亲切之外,对于不懂方言的人而言,也会带来陌生化的阅读感受。

这种“老实”,跟他考究和细致有关。对于从长篇到短篇的转变与尝试的写作者来说,克制则是他一直强调的东西。不去靠近“技巧”和“理论”。有时候像他自己说的,尽管自觉规避,还是流露出很自觉的理论意识。

作者一直是扎实且诚恳的写作态度,作者答道,是啊,老实人写老实的小说。

双面的死亡问题

——《最后一次普渡》 《小镇生活指南》

我发现和作者在讨论小说的问题的时候,出现的另一话题就是:笔下死亡的频率太多了,你为什么老是写“死”人?

“比如之前说的死亡,我觉得,死亡不能说明一切,死亡可以升华掉一切我们“看得到”的东西,但是还有一些“看不到”的东西,是创作无法逃避掉的,对于创作来说,故事要在恰好的节点上出现死亡。但是我觉得,你笔下的死亡频率太高了。”

培源自有自己对死亡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融入到他的小说中,是挥之不去的故乡记忆,是休戚与共的故乡命运。在我看来,死亡可以给小说带来撼动感,书写上的死亡和现实中的死亡拉开了一段距离,小说又赋予这个哲学命题以诉说不尽的意味,于是这种撼动变成了一种必然的取舍。

培源小说中的“死亡”,或许是他对现实所迷恋又困惑的一个投射,其实相对于这个小说集而言,死亡并不多,与其说是死亡,不如说是这种氛围带来的宿命感。我想起他曾经发过的一条说说,讲的是自己做的梦:整个过程,人是无力的,根本没法挽救。我觉得这也可以概括他对于笔下某些人物命运走向的想法。在小说中,死亡成为数与质上的叠加,就容易形成了一种宿命感。而如果这种宿命感指向的是清平镇这个有地域特征的群体,更加丰富的故事题材和叙事方式在等着林培源,我相信他可以继续写得更好。

并不是说死亡不可书写,而是不让死亡成为唯一的解决之道。

作为一个作家,林培源对于写作者的身份有着自觉与自省,甚至是对照现实的关怀,“写死人是不负责的做法。”他说,写死一个小孩子太残酷了,我说要不然就选择让他在一个明亮的午后放风筝吧。

林培源的写作是稳扎稳打的,在我看来,并不希望死亡成为他小说故事的“解决”方式,他也说不会再写“死”人,但是谁知道他又会怎样以哪种方式,让他的故事和人物向死而生呢?

飞起来后如何降落的难度

——《一个青年作家的肖像》

《一个青年作家的肖像》带有某种个人传记的意味,在我看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记,而是作者写作心迹的写照。直面内心的写作,是和自己内心最隐秘的东西对话,没有太多复杂的技巧。

《一个青年作家的肖像》讲的是一个“裸居”写作者的故事,最后的落点是回到故乡。整个叙述上有一种整体性的"优雅",这跟长期以来作者的文字习惯有关,以至于在这本小说集里,你会看到林培源的一些“出格”语言:比如不动声色的血腥意象。我认为这种残酷感的,白描中见细致与渲染的写法,对于短篇而言,是双刃的。如同他小说中可待商榷的“死亡”问题。

马尔克斯是他所崇拜的作家。作者说他喜欢马尔克斯的《枯枝败叶》,因为看到结尾有一种轻盈得飘起来的感觉。我说,飘与沉重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关键是飞起来后如何着陆的问题。在这篇小说中,林培源无意要表达轻盈与沉重,而是精神上的归乡和寄托。我读到小说中有隐喻点:栖居者和归乡人,旁观真相和虚构现实,写的是小说家在现实面前的身心摆动。

诚然,这是一篇写实意味很重的小说,就像作者在文中写道的:面料很粗糙,摸起来像人生。

不算书评的书评,写得很糙。小说对于作者的意义,就像作者说的,写作,从一开始就是我的地方。他会继续从这个地方出发,并越走越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