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读后感摘抄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是一本由李长之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144图书,本书定价:27.00,页数:201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读后感(一):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最近两天刚读完的一本小书。

素喜“诗仙”李白,他和他的诗都有仙风道骨的感觉。这种飘逸洒脱、狂放不羁、思接千载的诗风与性格,让人为之着迷倾倒。

李白的名篇太多,随便拈来一首,就是朗朗上口的绝佳诗句,其描绘的情景意境让人心旷神怡。似乎,读着诗篇可以与诗人一样神游天地之间。

李白受老庄的影响很深。此书把李白的生平足迹与作品,穿插起来,叙述与评说。对于认识和了解这位天纵奇才的伟大诗人,无疑是本佳作。

若说不足,就是关于李白道教情结的剖析还不够深入,所谓“痛苦”的诠释略显单薄。但作为一本薄薄的小书,足够了。

推荐给同样喜欢李白的书友们。

有诗有酒,快意人生。

原创小诗一首《慕诗仙》

常羡太白不吝酒,

春花秋月解千愁。

愿化诗林长醉客,

头枕白云意悠悠。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读后感(二):永远的李白

个人觉得非常棒的一本书。作者真的非常非常爱李白啊,读的时候真的感觉这种喜欢之情有些时候都溢出来了。李白作品的意义我觉得在于它所展现出来的生命力和真,李白的痛苦在本质上其实与常人的痛苦并没有多大的不同,但是它却更深沉,更广博,李白也没有掩饰他的痛苦,他通过一篇篇华丽的诗文将其痛苦给展现出来,诗中也可以多次看到他有些矛盾的地方,但是这些地方有些时候反而说明了他的真与可爱。读李白的时候也会被他的那种精神,那种生命的张力所感染,李白六十多岁时仍然能够写下豪迈的诗文,仍然能够饱含着对生命的激情。 对李白影响最多的莫过于道教的思想,书中也详细讲诉了这些,还有就是提到了李白最仰慕的人是鲁仲连(一人退秦,不慕功名,其后二十年又一箭破城,最后归隐于海上,游侠、道家、功名鲁都近乎完美符合李白的想象),然后是谢安,文学上最欣赏的可能是谢眺。李白最爱的地方可能是齐鲁,以至于齐鲁有些时候都被误认为是李白的籍贯了。并且李白其实比大部分人更痛苦,更飘零惆怅,并且其实也比大多数人更加努力(其实有些时候从李白诗中那么多借典也不难看出,李白不是纯粹的因为天赋而成功的),也更加热爱生活。 读起来的时候其实挺舒服的,我也没想到我竟然一口气就读完了,虽然很多诗都做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但是耶很难不被李白都诗句和书中的文章锁感染。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读后感(三):白鹿 · 风雨 · 剑

读李长之先生的《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不禁鼻酸。人言“李杜诗篇万口传”,自惭也未读过几篇。读了这本小书,稍稍了解了李白的人格和人生,仰慕有之,嗟叹亦有之。前日独步桃花坞,忽有所感,是以写成这一篇小文,就算是代替书评了吧!

秋夜。疏雨。嘀嗒——嘀嗒——,雨珠从容地落在伞上,静静的,错落有致的。远离了灼灼霓虹,这夜空是如墨一样黑了。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走入这一条小巷的,低头,又抬头,只好奇地望。走着走着,关于这巷子的记忆,忽然就到眼前了。原来是来过的。但今夜不同以往,却是格外的静,走过一户人家的窗前,那小屋多么明亮!有几个老人围成一圈,或站,或坐,桌上的茶杯缓缓升起白白的热气,人的脸庞就看不分明。

还有另一扇窗内,幽暗的,一个人独坐在八仙桌的一头。为什么不开灯呢?那电视是太大了,一整面墙上,在做什么戏?

在长长的巷子里走着的只有我,也许是马上要走到头了,也许还没有。伞其实也不必打,但还是举着吧。地上一小片一小片的水洼微微地发亮,夜色更柔了。我听着自己的足音。

有多少人曾在下着微雨的秋夜一个人走过这条路?又有谁去数呢。

曾在秋雨夜独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又曾在哪里盘桓,然后任凭一缕清风抹去那模糊难辨的足迹?

我看到了一个人。也是走在这样的一条巷子里,或许是要去寻酒。我不认得他,他也不见得认得我。他宽大的袖子鼓着风,腰间悬一把剑。还是他十五岁时所佩的那把剑吗?有个姓贺的朋友说他是个谪仙人,他听了还挺高兴的。说起来,就是真的仙人写诗还写不过他呢。他踏着月色一路走来,就觉得一片安静,只听着自己的足音。但这样的安静,这样的寂寞,他早就习惯了。

好像是专要打碎这寂静似的,他忍不住纵声长啸!

一阵风吹来,带着一颗心也飘飖上了云端。碧山下,青崖间。哪有什么白鹿,须行即骑访名山,大话可以说,路还得靠自己走。痛饮狂歌,寻仙访道,走了半生了,还是在客中!

他似乎没有家,少年时就开始四处漂泊。笃信道教,自称“五岁诵《六甲》”“十五观奇书”,又说“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隐于岷山,随东岩子养了成千的奇禽,又跑到嵩山,和那个“丹丘生”一起学道,攀奇峰,观云海,采兰若,谈混元。齐、鲁也曾让他流连,在那里,他遇见了杜甫。

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诗人,偏偏仍深爱这人间,不舍得出世。他不要做陶潜,躬耕南山,褴褛茅檐,他要追随的是谢安,高卧东山,为苍生而一起,贵而不移,最好是如鲁仲连,一箭射书下聊城,逍遥东海,拒不受封。他是想得太好了,又骄傲得可爱。写书自荐,话已经说得很好听,然后又犯了老毛病,叫人家不要“以长揖见拒”!

他失败了。那个曾得意地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初入京城时得皇帝亲为调羹的诗人,在长安待了不过三年,就落寞地离开了。又是十年的漫游。天宝之乱,仓皇逃难,后来因为参加了永王之事,终于被流放到了夜郎。虽然半途被赦,但在那之后不久,这位诗坛巨人就身陨了。“诗人之成为诗人固然确定了,事业终于陷在模糊的幻灭中了。”

世人讥讽他,笑他是疯子。

他又有多少次在这样的秋雨夜,独自走过这样一条幽深的巷子?

今时的明月,也曾将清晖洒在他的身上。夜很静,雨落无声,只有一个人的脚步,咄,咄,一声,一声。

一支箭藏在怀里,还不知何时能射出那封鲁连书。

他拍拍腰间的剑柄,哼起了曲子。

忽然一束光映进眼睛,——这巷子是到头了。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读后感(四):人性的,太人性的

在我过去的认知里,李白是一个超凡脱俗之人。他好比《庄子》中的藐姑射之仙人,睥睨尘世众生而不沾染人间的尘土,正如他被称作“谪仙人”,人间只是他寄身之所,浩渺银河才是他灵魂的徜徉之地。

然而这本书似乎让我了解到了一个更加人性的李白,他并不是超越人性般超凡脱俗,相反,在他身上,人性的根本,也即是生命力,或者尼采说的“生命本能”在迸发和激荡。化用尼采的书名“人性的,太人性的”的字面意义来形容李白,再合适不过。

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真正具有道家理想人格之人,应该就如天地一般。他不会让自己的情绪被百姓的疾苦和远方的哭声而牵动,因此影响自己的修身养性。而李白无法做到太上忘情,无法毅然抛下苦海中的黎民众生而羽化登仙。他甚至有着“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入世志向。作为一个根植于儒家传统的诗人,李白即使再具有仙风道骨也难以挣脱身上儒家所谓为生民立命的桎梏。或者说作为一个人,无法摒弃卢梭所说的“同情心”,活成一座天上的孤岛。李白,终究无法摆脱人之为人的同情本能与儒家传统的社会责任,是为人性的。

李白不仅仅说是人性的,更可以说是市侩的。他贪求现世的功名利禄。“富贵吾自取,建功及春荣”,他毫不掩饰他对功利目的的追求。他隐居终南山,并非为了修成道业,而只是为了通过“终南捷径”跻身朝廷。他无异于最为市侩的读书人,只是他最为率真地将他的欲望表现出来——升官致仕,只为享受荣华富贵,而“海县清一”只是自己天才的附带品。他也好色。他不仅仅是不像儒生一样将孟夫子的“男女授受不亲”奉为圭臬,相反还不掩饰自己对女色的欲念。同时他又没法如李商隐一般将激情寄托于“柏拉图式的爱情”,在共剪西窗烛中感受两颗心灵的交织。他是马尔库塞所说的“爱欲解放”的践行者,将人类最为普适的欲望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他甚至想要通过炼丹成仙实现对万物的绝对支配,将权力意志发挥到极致。他是人类一切欲望的代言人,用最不加抑制的激情释放着生命本能。是为太人性的。

当“人生在世不称意”时,他将自己的失意最为强烈地表达出来。他通过酗酒,用痴狂来暂时麻痹,超克简单的快乐或是痛苦。疯狂,是超越于普通情绪之上的一种谵妄状态。他通过 酗酒来达到尼采所说的“酒神精神”的状态,在谵妄中忘却生命痛苦,带到与自然万物交融的“齐物”境界。酒醒之后是幻灭和虚无而普通人在虚无和推石上山一般的苦旅中挣扎,终了此事。而李白则不同,人生得意须尽欢,他不愿醒来,当幻灭来临之时,他用更大的剂量来麻痹自己,重回物我两忘的境界。弘一法师李叔同在圆寂之时说道“悲欣交集”四个字,而李白的人生,超越悲喜,唯有癫狂。

作者将李白定义为一个“道教徒”,这再合适不过。道教与道家思想本身就截然不同。道家将死生仅仅是为自然的流变,因此庄子在妻子去世后仍然鼓盆而歌。道教毕竟是一种民间化的宗教,而中国的宗教从本质上说都是此岸而非彼岸的,李白不相信物质世界之外有一个来世,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因此他抛弃身后的功名而汲汲于现世的富贵。在西方,同是人类欲望的代言人的浮士德在人世的一切为欲望所做的努力幻灭后,在永恒的女性指引下飞升天堂。而李白,在同样现世一无所得的情况下,随着肉体的死亡,彻底消失。或许李白更像是一个活到极致的人的真正宿命,他没有因为他的率真和疯狂而超越人性,获得神性,相反,他终究难逃灵与肉两相寂灭的结局。而浮士德更像是一个启蒙童话。

李白,毕竟不是仙人,而只是个率真的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