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梵高原来可以这样看读后感100字

梵高原来可以这样看读后感100字

《梵高原来可以这样看》是一本由安妮·克尔提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96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梵高原来可以这样看》读后感(一):原来梵高是我的菜

《梵高原来可以这样看》是一本简单介绍梵高生平和作品的书。书不长,也不高深,很适合科普用。

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梵高的成长经历与绘画创作思想。第二部分选了他的十副作品,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介绍这幅画的创作背景,特点和细节。第三部分是附录,告诉读者收藏梵高作品的博物馆及研究梵高的杂志、书本和电影。

第二部分是这部书的精华,精选了十副梵高的作品,有耳熟能详的,也有我没见过的。在这十副作品里,我最喜欢的是《星空》、《麦田群鸦》、《弹钢琴的玛格丽特·加歇》和《带画架的自画像》(就是书的封面)。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里的作品还原度很高,尤其是笔刷的触感,这是我以前从未看到过的。光冲这个,这本书就值得一看。

看完此书,我意识到我的审美口味是怎么样的了:

诗坛双杰:李白和杜甫,我更喜欢李白;

音乐双雄:贝多芬和莫扎特,我更喜欢贝多芬;

武侠的代表:金庸和古龙,我更喜欢古龙,

俄国文学黄金时代的代表: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托尔斯基,我更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

所以梵高绝对是我的菜。

《梵高原来可以这样看》读后感(二):缤纷的色彩

“作曲家用音符谱曲,而画家则用颜色。他们两者分别用自己的工具谱写着各自的艺术。”——P.66

相较于之前读过的丰子恺写的《梵高生活》,面向儿童读者的艺术眼系列的这本梵高,更加生动活泼。本书通过两个部分来介绍梵高,第一部分是作者的个人背景,第二部分是梵高作品里头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欣赏指导。我非常喜欢这套书的原因,就是国外的作者们,对作品的解读,浅显易懂又非常贴近普通欣赏者的水平,不会让初次接触的我们感到高高在上难以企及。

因之前已经读过《梵高生活》,所以第一部分的内容我没有认真读,跳读的时候居然还是让我看到了之前读的书里忽略了情节,而这个情节,我想对于梵高以及梵高作品来说,却是非常需要留意的。梵高是家长的长子,但却不是第一个孩子,在梵高出世的前一年的同月同天,家庭中的第一个孩子离世了。历史是如此巧合,梵高于1853年3月30日出世,并且他的名字和那个夭折的哥哥一模一样:文森特•威廉•梵高。他就像哥哥替身一样,他的生日是哥哥的忌日,从小就让他的心理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似乎不该存在,他从来没有真的存在过。与生俱来的孤独感和对现实的扭曲感,正是梵高创作的根源,他用画笔对抗恐惧,一生都过得非常不愉快。蚌病成珠,艺术家们的不得不在悲惨的精神世界里苦苦相抗。

第二部分一共介绍了10副作品,《星空》这副无人不晓,我尤为钟爱。梵高对色彩有着天生的敏锐力,一个蓝色,居然能幻化成这么多不同的区别,月亮的黄色点亮了整幅化作,本来代表忧郁的蓝色,在夜空中,因为有温暖的黄色月光,而富有希望。或许,作画对于梵高而言,就是这金灿灿的月亮,他的视觉世界里,与众不同。你注意到了吗?梵高的星星没有角,因为他画的是天体,一个个孤立在宇宙里的小星球。流动的风,呼呼吹散了夜晚平静,也带来了活力,反复整个夜空的星星都在舞蹈了。这幅画是梵高创造力的制高点,令他离开了印象主义流派,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

《梵高原来可以这样看》读后感(三):Starry,starry night

《星空》。一层氤氲流动、涌动的感觉。 梵高的画好像是动的——时空穿越般,把人带到当时的那个起风的、繁星密布的夜晚。在把星星画得光晕朦胧、硕大旋转的同时,是不是有探究温暖和希望的想象?梵高一生最喜爱的两种颜色:蓝色和黄色。蓝色,象征生命中不可企及的冰冷和高远;黄色,则代表着生命中可以体尝到的朴实的温暖。画家一生喜欢星星、喜欢向日葵,一个象征着理想和希望,一个象征着热情和生命。画家的此生,也正是为了追寻这一切而燃烧的一生。

“诗人、音乐家和画家在物质生活上通常是不幸福的,这真是一种奇怪的现象。”是否是承担了艺术的责任,就没有余地留给私人的生活?梵高没有钱,生活窘迫,没有伴侣。仿佛在文森特的一生中,他只能和别人针锋相对:文森特在自己家人中间是不自由的;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天生木讷而笨拙,不知道怎样表达爱意,所以情感上屡屡受挫;还有因观念不同而与朋友之间的争执、不和……应该说,梵高在与人的关系处理上是有弱势的,但谁又没有缺点呢?每个人一生的伤口都是由自身的短板造成的,每个人都是携带着缺憾的烙印疲惫地前行。因为沉闷而产生了焦虑,因为太孤独,或是为了寻求孤独中的灵感和个人世界而染上了疾患。每次的挫败都是在同样的伤口上,一次又一次相同的失败,艺术家本来就不能忍受重复。不是完全没有朋友,也不是没有精神寄托,然而这一切:自然、友情、善意、与弟弟的信件、画画,也都没有填补上他内心的大大的空洞。人是群居动物,要维持生命的运转,不可或缺的东西太多了……作为一个血肉的个体,他是多么希望这些温情都能作为一种常态存在于他的生命之中啊!理想再饱满,也抵不过尘俗烟火的空缺;内心再坚强,也抵不过俗世的冷漠和疏离。

也许是因为要表达的感情太强烈,用言语,他是笨拙的;可用文字,他却迅速而完整,开放而清晰。梵高是一个写作的人。在与弟弟的通信中,他们有时也不能互相理解,梵高写道:“在某种程度上,你变成了一个陌生人,而我也一样,对于你来说可能比你想象中要多。”如此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在现实中却屡屡纠结痛苦,仍然无法疏通人间的谬妄和差别。所以,想想自己平淡而侥幸的人生,只有感谢命运吧!虽然这样也是默许了祂的不公和残忍。

梵高说过:“我想要人们看着我的作品的时候会说,这个人的体会很深刻,而且他能够感知细微的情感……”你做到了,梵高,无数的人看懂了你要述说的话,通过你的作品跟着你去体验、去想象、去创造。

“starry,starry night……”午夜的播放器里传来这首叫做“梵高”的歌,也许是想提醒我一下我和他冥冥中的缘分。“你为无人相知备受摧残,你曾多么想让它们释放,没人愿意聆听,没人能够懂得,也许只有到了今天……”《星空》。宝石一样多面透闪的星星。梵高画的不是一个熟睡的夜晚,正相反,他画的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刻,一个充满灵感和想象,情绪涌动的时辰。而这一切,画面中透出微光的窗子里还未入睡的普通村民们可否感知?对于画家的命运,他们可曾愿意倾听?又有谁愿意关注?“starry,starry night……”歌声流淌,我的眼泪也要流下来了。“完美如你,这个世界从未懂得挽留。”

`4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