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玩具屋》九讲的读后感大全

《玩具屋》九讲的读后感大全

《《玩具屋》九讲》是一本由王文兴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玩具屋》九讲》读后感(一):高效的语言

在非常简洁的文字里融入了大量信息。当你理解了这些信息后,却一点也不觉得信息符合大,因为这些正是当时那种情境下你刚刚能体会到的。

传递信息绕过了复杂的中间过程,直接传递了现实。人类苍白的语言居然能像人精致的感官系统一样高效传递。叹为观止。

《《玩具屋》九讲》读后感(二):慢读《玩具屋》

《玩具屋》是一篇短篇小说,它的作者是20世纪初英国的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她有“英国契诃夫”之称。小说通过一群学生的交往描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偏见,并在书的最后用一盏灯的象征手法点出了真善美的存在希望。

《玩具屋九讲》是台湾大学的教授王文兴写的关于玩具屋的解析,正如书名呈现的那样,这本书一共分九讲,每讲有三部分,原文、译文和讲解,讲解采用的是问答的形式。这些问题十分细致,从内容理解方面的问题到写作技巧的探讨,都有涉及,甚至会讲到英文原文的写作思路和技巧。因为翻译,再怎么得神韵都不如看原著理解得透彻,很多微妙的表达必须在英文原文中才能读出来,这一点十分难得。

王文兴在书中提倡一种理念,那就是慢读精神,现在喜欢快餐文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好的作品必须沉静下来细细品味方能体味到其中的意蕴。王教授的这本《玩具屋九讲》不仅是对《玩具屋》的慢读解析,更为读者提供了慢读的方法,可以引导读者了解从哪些方面入手开始自己的慢读之旅。

《《玩具屋》九讲》读后感(三):写一点读时想到的补充分析吧

1,78页,写到丽儿的服装,是绿色桌布与红色丝绒窗帘拼成的。这其实是与前文所写玩具屋的红绿丝绒椅形成照应。王文兴详细阐述了丝绒椅的布置背后所包含的“巴洛克家具的成规”,十分精彩。也由此,形成了有意味的对照:餐厅-桌布;客厅-窗帘;丝绒-丝绒。同样的搭配,在前一组中,是符合审美规范的“得体”;而在后一组中,却变成了“好笑的效果”,是极为不得体的。于此之间,透露出极浓的反讽意味。

2,128页,王文兴写到姬采仪“心中已有了变化,有了新的想法”。我觉得有一层意思他没有分析出来。姬采仪之所以改变主意,打算邀请姐妹来观赏,除了善与爱的闪光,同样出于潜意识里的“补偿心理”。小说前文详细描写了大姐伊莎贝尔的霸权,不仅是话语霸权,而且主宰着谁来参观的权力。而姬采仪则是受压抑、但有所不甘(“她刚一说完,姬采仪马上插嘴”)的一方。于是,凯尔维姐妹的出现就具有特别的意义了:刚好,这里还剩一对!(注意:伊莎贝尔选人刚好是两个一组)这两个是连权力都不屑一顾的卑贱之人,而换个角度,则是权力留下的真空(之前她就询问过妈妈是否可以邀请凯尔维,因为她知道伊莎贝尔是绝对不会邀请她们的)。姬采仪的心理变化,一方面,是为了弥补受压抑的不快、释放权力欲望而采取的下意识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下意识地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处境,从而与凯尔维姐妹取得认同——正如王文兴所分析,姐妹俩的长影象征着孤单,不过,“与此同时,作者插入描述凯尔维姐妹修长的影子”,姬采仪是看到了影子才下了决心,因而或许并不如王文兴所言,长影“只是客观描写,并不是姬采仪的主观感受,所以影子实际上并不影响姬采仪的心理变化”。姬采仪的愿望是在被遗弃的人身上实现的,她自己本来就是被大姐所压抑的弱势方,她做的其实也是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物以类聚”,她同样是非常孤独的。也或许,这是她与艾尔西一样能发现“灯”之美的缘故——“灯”这个意象其实还包含着孤独的意味(深夜孤灯)。

3,144页,王文兴认为写贝莉尔阿姨心情不好一段,“只是平淡的描述”。我觉得是不是还有这样一层意思:布伦特约贝莉尔在“Pluman's Bush”见面,王文兴说这个地方“应该是旅馆,或酒吧”,我一开始读原文以为是字面意义上的某个灌木林。而无论旅馆、酒吧、灌木林,恐怕都不是什么“正经人”在深夜该去的地方,或许作者意思,是暗讽这个表面拼命要跟下层划清界限,大搞“阶级歧视”,但本身的道德却是十分可疑的伪善者。

其他还有一些地方我觉得有疑问,比如95页对“你又不能禁止她们窃听”的第三点解释,比如100页对三个“it's true”的分析(我觉得不一定是吞咽,而只是模仿那种做作的戏剧性动作),暂时想不出合理的应答,先不谈了。

总之细读难免有时候会有“过度”的地方,比如一开始对箱子摆放、烟囱形状的分析,就有点太死扣字眼了,虽然确实很有意思(特别是读完全稿回头翻一遍时),但对理解文本意义似乎并不很大。当然,这可以说是课程开始时树立标杆的示范,严格一点也理所当然。

最后吐槽一下这字大行疏的版式。这点内容这个定价,真的是只打算走【高端路线】吗?还是为了给我等这些有数量强迫症的人提供【哇又看了一本书呢】的成就感呢?

《《玩具屋》九讲》读后感(四):学习怎么精读

这本书放在图书馆的外国文学架上,看起来有点突兀,不厚,素白的样子,很单薄,而且看作者是王文兴,一看就是中国人,为什么放在外国文学架上,有点好奇,就抽了出来。

《玩具屋》这本书没听过,我只看过一本侦探小说《玩具店不见了》里面的芬恩教授古怪好玩,很有趣。翻开书一看,与侦探小说也完全没关系。这是台大教授王文兴讲授的“小说探微”课程讲义,这是他在校的最后一门课,在学期中讲了九次,精读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玩具屋》,学生林国卿记录整理学习笔记出版。

王文兴是《现代文学》的杂志创办人之一,鼎鼎大名的《现代文学》哈,在台大外文系任教40年,提倡精读。“慢读,是一字不漏,字字求解。好的小说像数学一样,字字有用---连标点都有用。”这是写在封面上的一段话。正是这段话促使我借书出来,一字一句的读,连英文在内。这是本中英对照的书,他用中文讲解英文的书,所以书放在外国文学架上,没错的。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大概因为没有系统训练,一点长进没有,只成为癖好,无用的癖好。好在衣食无忧,可以放任自己。一直这么囫囵吞枣生吞活剥不求甚解的乱读书,有时候也想怎么能写出羡慕的人写出的那种逻辑清晰让人赞叹的长文呢?怎么能很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呢?每次有个苗头,想想要下笨功夫,每次就退缩了,还是乱读书快意。

没有上文学课的经历,不知道精读课是怎么上的,这本书应该是弥补我这份儿遗憾。王文兴的这门课,一上来就是进入小说的文字,没有前言导论,没有作者介绍。他注意文中的 每个细节。小说每段中译后,整段的每一句都要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写,有什么用,文中出现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放在哪里。在其后出现的人物为什么这么写,怎么变化的,人物穿的衣着配色他们的表情都一一招呼到。如果我以前读到这篇小说肯定觉得平淡无奇。一群小孩子的故事,作者无聊写的吧?但是看到王教授的详细讲解,发现我真是太粗陋,情节也许简单,但是人与人之间还真不简单。

这篇小说是伯内特家有了一座玩具屋,玩具屋很新奇,小孩子们很好奇,每个人都来参观下,只除了两个小女孩,边缘外的小女孩,她们妈妈是洗衣服爸爸是囚犯,她们被所有人排斥。伯内特家的二女儿同情她们,特别允许她们来瞧一瞧。就这么简单。可是在王教授的讲解下,好像可以看到新西兰的乡镇里阶级隔阂,小孩子们之间的残酷。小孩子们见到新玩具的新奇。她们之间的暗流涌动,从小孩子之间的关系也看出大人世界的偏见。但是又借着二女儿和玩具屋里的那盏灯描写,让人看到一丝希望。

作者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我记得见过她的园会,是个短篇小说集,但是我当时真没读出什么来。这就是有慧眼和没有的区别吧。同样一份食物,有人牛嚼牡丹,有人细嚼细品,甘之若饴,不服不行。

以后我读书也不要贪多,对自己喜欢的要多看几遍,也多注意细节,看看自己能长进不!不过我好奇心重,看到推介总想自己去验证下到底怎么样,可是书是读不完的。争取一边读新书,一边反复读旧书。

《《玩具屋》九讲》读后感(五):如何慢读一本书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英国的短篇小说家,有“英国契诃夫”之称。《玩具屋》是其代表作之一。

故事很简单,伯内尔一家收到朋友送来的一座体积很大且制作精美的玩具屋,由于油漆味太重,便暂时把它安放在院子里。伯内尔家的大女儿伊莎贝尔到学校之后就跟同学描述了玩具屋的美妙,并答应每天放学带两名同学去参观玩具屋。后来,所有人都参观过了,除了凯尔维家的两姐妹。她们的母亲是一名洗衣妇,父亲被关在监狱。她们是不被允许跟其他人说话的,所以只能远远地站着,听伊莎贝尔讨论的话题。

伊莎贝尔的妹妹最喜欢玩具小屋的地方在于屋内餐桌上的一盏灯,乳白色的灯罩,琥珀色的灯座,里面像是装满了油可以随时点燃一样。有一天,她趁着家里来客的时机,偷偷邀请了凯尔维家的两姐妹来参观玩具屋,后来被人发现,凯尔维姐妹被喝了出去。姐妹俩逃远以后,妹妹说,她看到那盏小灯了,并且露出了少见的笑容。

非常简单的一篇小说,主题也很明朗,就是阶级偏见和真善美的希望,三言两语便能说清楚,但是王文兴教授却写出了一本书的解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境界。

书究竟应该怎样去读,任何人都无法界定。艾德勒和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倡抓书的骨架,王文兴在《<玩具屋>九讲》中提倡慢读,不能说谁对谁错,人陶渊明读书还不求甚解呢,所以读书是自己的事,你想要什么,就怎么去读。

慢读是怎么个慢法呢?举例子说。

《<玩具屋>九讲》这本书一共九讲,每讲有三部分,原文、译文和讲解,讲解采用的是问答的形式。小说一开始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玩具屋很大,马车夫和派特两人只得将它抬到院子里,架在饲料屋门旁两只木头箱子上,就这样搁着了。正值夏天,玩具屋不会损坏,等到它必须被搬进屋子时,它的油漆味也该散尽了。”

王文兴教授便问:“损害玩具屋与夏天有什么关系?”是呀,各地气候不一样,为什么夏天玩具屋在室外不会坏呢?原来作者描写的是童年生活的新西兰,那里夏天天气很好,没有风雨。

这让我想起来小学时候学的一篇课文,《小摄影师》,少先队员要为高尔基照相,摆了很长时间的姿势后发现他的相机没有胶卷,于是哭着跑走了。当时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少先队员为什么哭着跑了?文章的主旨是表达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爱护,这个跟主题没有太大关联的问题可能会被很多人忽略。而慢读就是要揣摩这些细节的,就像小学时候语文书上的问题一样,能引导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现在猛然醒悟,那些问题还能教你阅读的方法。

这本书里的提问不只在理解层面,也涉及写作技巧。比如书中问道:玩具屋颜色的描写顺序是怎样的?为何要如此描述?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之后,读者在知道作者如此描写的意图的同时,也为自己今后的写作积累了技巧。

教授有时候提的问题比较高端,直接对原文进行讲解。翻译,再怎么得神韵都不如看原著来的好,所以很多微妙的表达必须在英文原文中才能读出来。书里有这样一个例子,感觉讲得很好。

Even before the sacking was taken off. And when it was....

九问: And when it was....这一段最后一句只说了一半,为何不写完?另一半在哪儿?

答九: 此一结尾句并未完成,它的下半句,应该是下一段的整段。作者为何这样写?麻袋打开了,虽是表达“即使没打开麻袋,味道仍让人恶心,打开后更恶心”的意思,这一打开却也好像舞台的幕帘打开了,因此以And when it was....来引出下一段对玩具屋的细节描述。这样的戏剧性的写法,布幕拉开,玩具屋的整体出现了,让读者惊奇。 两段连接就显得有生命,否则就各自为政了。连接得巧妙,惊喜暗示就在其间。

王文兴教授在台湾大学外文系开“小说探微”课程,他的小说课,没有前言导论,也无作者介绍,直接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文字世界。他提醒小说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并点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提“读完整段,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这类问题。他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人见解,并不评论高下。

教授讲到紧要处,有时会说一些写作通理——比如桐城派的开阖,跳脱单篇小说的内容,这也许是他多年阅读沉淀的精华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