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南京,我的夜生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南京,我的夜生活经典读后感有感

《南京,我的夜生活》是一本由吴长缨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南京,我的夜生活》读后感(一):转程尚书评

读之痛快淋漓。全篇饱含诗意,那种少为人知又值得重视的悲怆记忆,世纪末记忆,是当代小说中难得的深度之痛。据说因为情色尺度较大,此小说深埋数年方得问世,倍感欣慰。这个过去就如青蝴蝶,是喜欢的那种。一幕幕掠过,然后老了。我们也没有翅膀,只有悲伤,就把悲伤当作翅膀,并不飞到前边去,而是回去,任何一幕都行。

《南京,我的夜生活》读后感(二):很好看的城市小说

网友评价《南京,我的夜生》:

1吴吟风: 南京,南京!我生活了三年,终究还是不属于这里。这里的繁花堆簇,市景喧嚣,君的一本《夜》尽皆述尽!

2 家乡的白杨树: 故事紧扣主题“夜”,给你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支持,加油哦!

3 书友090524073837686: 写得不错,那代人的痛苦和空虚,是一个时代的创伤。

4 书友090614003813358: 如此艳丽的夜生活如痴如醉。让我怀念。

5 书友090524074356341:很好看的城市小说,虽然是写九十年代,但并没有觉得过时。

6 书友090523190405604:精神上的黑暗是一种孤独,很不错的小说。

7 网友 : 这夜生活不是彼夜生活,顶一下。

8 我很喜欢的叙述方式,很流畅也很诗意,顶一下作者。

《南京,我的夜生活》读后感(三):转扬子晚报蔡震专访:《南京,我的夜生活》被“埋”了数年

九十年代的城市,一代人逝去的青春,心灵创伤,自行车上的恋爱,这些关键词,都一一呈现在旅居加拿大的华人作家吴长缨的新作《南京,我的夜生活》中,成为60后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昨日,曾经在南京大学求学5年的吴长缨,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专访时感慨说:“九十年代的南京,十八岁的乱发少年,渴望去远方,却沉浸在南京的夜色里。”

《南京,我的夜生活》书稿曾经被“深埋”多年,小说在海内外文学网站连载时有过数百万的点击。小说对情感爱情的细腻描写,曾被书评人以为是中国版的《挪威森林》。九州出版社宣传编辑古秋建告诉记者,其实《南京,我的夜生活》是吴长缨的畅销作品《活在多伦多》的上篇,却在数年后才修订出版。原因是,“书中大胆描写,一度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议。”

记者:你在南京为何读了5年书?小说刻画了60后的生活状态,为何频频提到心灵创伤?

吴长缨:可能你不相信,在南京读书5年,是因为我真的留级一年。毕业后,又被工作单位派回来工作了几年,16岁至26岁,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岁月,南京让我从一个青涩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成熟青年。所以,我所有的小说,都被我固执地弥漫进南京的气息。我们这一代人在“”后期开始成长,经历了改革开放最初也最全部的年代。所以最具双重性,一方面背负历史的责任,一方面追求精神的自由。我所说的心灵创伤,就是一代人曾经那么拥有美好理想和纯洁情感,却慢慢被残酷现实所异化和摧毁的这个痛苦蜕变历程。

记者:书名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下的“夜生活”。小说中的人物真的很开放?在当时是属于常态还是典型?

吴长缨:这个故事有我当年很多朋友的影子,每个人物都与现实中具体人相对应。那时候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包括西方性解放的某些思潮刚刚进入。有一些青年就自以为开放和先锋,他们实验性的生活,会被以为开放丰富和反叛。老鱼的生活,既是一种个体,也是当时一种城市青年生活蜕变的缩影。如今,青年人的夜生活一定比九十年代更开放也更丰富。我在小说后记中还提到,这本书是为了纪念青年时代南京的朋友们,我为他们逝去的青春叹息,也为大家共同逝去的年代而怀念。 扬子晚报记者 蔡 震

《南京,我的夜生活》读后感(四):说说被污染的爱情

现在的南京大学,风景优美,让人感觉安

静。只要天气晴好,会看到许多人围坐在草

坪打扑克聊天,树林中的长椅上也坐满了看

书的学生和相依偎的情侣。那会是一个温暖

的午后,空气中弥漫着爱情的味道。几十年

来从未改变。

在20多年前,他从这所学校结业。他喜欢弹

吉他,写诗,尤其是给女生写情书。他读的

是天文学,但他完全无法从满天的繁星中寻

找出与生活相通的诗意,按他的话说“我厌

倦用数学和物理的方法去研究天文,遥远的

星系离我们太远,那些星星并不关心我们的

存在,和我们生活在这蓝色星球上时活生生

的痛苦。”所以,他旷课,打架,十几门功

课红灯,差点被劝退,俨然一个问题少年,

理所当然地没有拿到毕业证书。

“无论白天黑夜,我的生活好像都是夜生

活。”从毕业那天起,生活就如夜色弥漫,

给了他心灵的笼罩,让他毫不遮掩地展示着

对青春的抗争与对爱情的迷茫。他爱上了流

浪女青年艾月,却与另一个女人眉丽同居多

年。远在美国的好友牛京一直给他写信,讲

述他和一个叫米的女人之间的爱情,那仿佛

是一个说不完的故事……他在不同的人之间

穿梭来往,在故事与现实之间寻找属于自己

的生活。

这就是小说《南京,我的夜生活》中的老

鱼,一个80年代末的大学生。在他的身上你

可以看到在那个年代的青年人身上所特有的

青春:残酷的理想,模糊的爱情以及隐藏在

这之下的性萌动。他承受着理想与生活落差

所带来的失落与颓丧,那是现实社会对理想

的冲击以及个人无力的抗争。

有些事物并不随着时代而改变。在那个物质

相对贫瘠的年代,爱情依旧撕心裂肺刻骨铭

心。那时没有网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因

为毫无掩饰的沟通而显得更加紧密与真实。

没有如今商柜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没有各

式各样的求爱方式与美丽的鲜花,他们所拥

有的只是深入内心的彼此交流。

所以无论是谁,当你读到这部充满着忧伤的

青春回忆录的时候,总会被其中真实的情感

所感动,找出藏在自己心里的一丝温存。

《南京,我的夜生活》读后感(五):转网友书评

从北京西路一侧进门是费彝民楼,它盖在原来的篮球场上。旁边就是熟悉的体育馆和足球场。你顺着一侧走,不需多久就能走到主楼。楼的表面密密麻麻的爬着藤蔓植物,上面还挂着一颗红五角星。它与校史展览馆对望,两侧是一色风格的建筑,围着齐整的草坪和精致的小树林。银杏,松柏,梧桐漫植在校园各处。树林里竖着块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立金陵大学旧址”的字样,告诉了我们这个学校悠久的历史。

现在的南京大学,风景优美,让人感觉安静。只要天气晴好,会看到许多人围坐在草坪打扑克聊天,树林中的长椅上也坐满了看书的学生和相依偎的情侣。那会是一个温暖的午后,空气中弥漫着爱情的味道。几十年来从未改变。

在二十多年前,他从这所学校结业。他喜欢弹吉他,写诗,尤其是给女生写情书。他读的是天文学,但他完全无法从满天的繁星中寻找出与生活相通的诗意,按他的话说“我厌倦用数学和物理的方法去研究天文,遥远的星系离我们太远,那些星星并不关心我们的存在,和我们生活在这蓝色星球上时活生生的痛苦。”所以,他旷课,打架,十几门功课红灯,差点被劝退,俨然一个问题少年,理所当然的没有拿到毕业证书。

“无论白天黑夜,我的生活好像都是夜生活。”从毕业那天起,生活就如夜色弥漫,给了他心灵的笼罩,让他毫不遮掩的展示着对青春的抗争与对爱情的迷茫。他爱上了流浪女青年艾月,却与另一个女人眉丽同居多年。远在美国的好友牛京一直给他写信,讲述他和一个叫米的女人之间的爱情,那仿佛是一个说不完的故事…他在不同的人之间穿梭来往,在故事与现实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

这就是小说《南京,我的夜生活》中的老鱼,一个80年代末的大学生。在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在那个年代的青年人身上所特有的青春:残酷的理想,模糊的爱情以及隐藏在这之下的性萌动。他承受着理想与生活落差所带来的失落与颓丧,那是现实社会对理想的冲击以及个人无力的抗争。

有的时候,有些事物并不随着时代而改变。朋友问我: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父母在年轻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一个生活状态?在那个物质相对贫瘠的年代,他们是否也会有如我们现在一般撕心裂肺刻骨铭心的爱情?我不知道在老鱼身上的经历是否具有一般性,但我想他总代表了在那个年代真实存在的一群人。那时没有网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因为毫无掩饰的沟通而显得更加紧密与真实。没有如今商柜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也没有各式各样的求爱方式与美丽的鲜花,他们所拥有的只是深入内心的彼此交流。

而现今,那些华丽的爱情附属品,却从某种角度上污染了这世上最纯粹的的感情。心灵创伤和被污染的爱情出现在一开始,并贯穿始终。

所以无论是谁,当你读到这部充满着忧伤的青春回忆录的时候,总会被其中真实的情感所感动,找出藏在自己心里的一丝温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