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读后感1000字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是一本由[德] 瓦尔特·本雅明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1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读后感(一):关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早上重新看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不知怎么回事这次看的时候总让我想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大概一个假期都在看这本的关系吧。

两者相似之处相当明显,都在关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的感知、感受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影响了其他事物(「机」中是艺术品、「肉」中是城市),究其根本则产生于科技的发展;且两个作者的结论也惊人的相似,人们对外界也越来越钝感。仔细想来到如今人们渐渐变成自己社会的过客,对于外界已经到了一种麻木不仁的状态,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虚幻真实化让我们更加远离本雅明所谓「灵光」(当然我在这里所指的不只是艺术品所拥有的「灵光」)。如今我们自己都已经成了机械复制的产物了,更何况我们的创作----它们的存在当然不会再激起神圣而敬畏的感觉。

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两个作者对于政治与感受谁为因谁为果的认识;桑内特的观点是人们的感受方式会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而本雅明--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发现他其实是认为政治会利用人们不同的感受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能说谁好谁坏吧,倾向性不太一样。

整篇文章都在说绘画、摄影和电影,不过其实可以多角度理解。它的实际内容并不只是那么单薄----尽管由于时代的差异,我们读起来有些细节会另人感到很可笑。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读后感(二):关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早上重新看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不知怎么回事这次看的时候总让我想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大概一个假期都在看这本的关系吧。

两者相似之处相当明显,都在关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的感知、感受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影响了其他事物(「机」中是艺术品、「肉」中是城市),究其根本则产生于科技的发展;且两个作者的结论也惊人的相似,人们对外界也越来越钝感。仔细想来到如今人们渐渐变成自己社会的过客,对于外界已经到了一种麻木不仁的状态,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虚幻真实化让我们更加远离本雅明所谓「灵光」(当然我在这里所指的不只是艺术品所拥有的「灵光」)。如今我们自己都已经成了机械复制的产物了,更何况我们的创作----它们的存在当然不会再激起神圣而敬畏的感觉。

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两个作者对于政治与感受谁为因谁为果的认识;桑内特的观点是人们的感受方式会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而本雅明--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发现他其实是认为政治会利用人们不同的感受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能说谁好谁坏吧,倾向性不太一样。

整篇文章都在说绘画、摄影和电影,不过其实可以多角度理解。它的实际内容并不只是那么单薄----尽管由于时代的差异,我们读起来有些细节会另人感到很可笑。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读后感(三):关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早上重新看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不知怎么回事这次看的时候总让我想起桑内特的「肉体与石头」----大概一个假期都在看这本的关系吧。

两者相似之处相当明显,都在关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的感知、感受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影响了其他事物(「机」中是艺术品、「肉」中是城市),究其根本则产生于科技的发展;且两个作者的结论也惊人的相似,人们对外界也越来越钝感。仔细想来到如今人们渐渐变成自己社会的过客,对于外界已经到了一种麻木不仁的状态,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虚幻真实化让我们更加远离本雅明所谓「灵光」(当然我在这里所指的不只是艺术品所拥有的「灵光」)。如今我们自己都已经成了机械复制的产物了,更何况我们的创作----它们的存在当然不会再激起神圣而敬畏的感觉。

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两个作者对于政治与感受谁为因谁为果的认识;桑内特的观点是人们的感受方式会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而本雅明--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发现他其实是认为政治会利用人们不同的感受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能说谁好谁坏吧,倾向性不太一样。

整篇文章都在说绘画、摄影和电影,不过其实可以多角度理解。它的实际内容并不只是那么单薄----尽管由于时代的差异,我们读起来有些细节会另人感到很可笑。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读后感(四):《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评论-15分

大家貌似都读懂了,我看到了多篇很专业的评论,但是我没读懂,我不明白他究竟都在讲些什么,可是我也要发评论,因为我的这种状况才是最广大的阅读感受。

一个人一本书,能够持续的被关注多年,这其中的道理是无可争辩的,它有其自身延续的力量。但是这本书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究竟哪些人会去认真的感受它呢?本雅明是德国的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对于影像艺术的理解被后人总结为“灵光”,这来源于他的几篇论文。他并没有艺术家之类的称谓,他用他自己独到的哲学视角,来给予他所理解的影像一些论断和感想。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觉得生涩疏远,读起来不够流畅,大家的直观反映是翻译的尺度和精度,但不能忽略的是:这是一个哲学家惯用的哲学方式来评论艺术。

而关注这本书的人,是影像艺术理论研究的群体,虽然哲学、文学、艺术都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但这其中的庞大的知识含量,能够做到合理的综合思考的人,毕竟少之又少。也一定有人能读懂它,可就算懂了,终究的目的是需要将理论转化成更具象的表现,或者能够让众多的艺术家赞同你的观点,否则一个理论又有什么意义呢?

本雅明自己没有将其理论付诸于实践中,因为他是哲学家,也没有其他的艺术家将本雅明的名字展现给大众并继而放大化,仅仅还是理论。那么我们不如更多的去关注些艺术家,从艺术的视点去观看其中的哲学。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读后感(五):正在進行未完成的“藝術品”

什麼是“靈光”?時空的奇異糾纏;遙遠之物的獨一顯現,雖遠,猶如近在眼前。靜歇在夏日正午,沿著地平線那方山的弧線,或順著投影在觀者身上的一截樹枝,直到“此時此刻”成為顯像的一部分——這就是呼吸那遠山、那樹枝的靈光。

作為攝影小史的聖經讀物,這段話哪怕讀個上百遍還是愛不釋手。僅有的五十頁左右的篇幅中,本雅明從達蓋爾照相發明開始介紹了眾多黃金時代的攝影師:納達爾拍攝的雨果肖像中,發白的鬍鬚和那雙交叉胸前的雙手顯出一副嚴肅的態度;希爾拍攝的漁婦從全套的服飾打扮中感受到那雙看向地面的眼睛還是生動的,被作為“藝術品”所代替;布洛斯菲爾德放大版的蕨類宛如恐懼密集的螞蟻,在微觀的世界里藏有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那張作者私藏的卡夫卡影像已成為哀愁和厭世的代表,卻無法丟棄手中的西班牙禮帽;阿特熱的街道時而整齊時而破爛,巴黎這種城市被他的從“靈光”中解放出來;桑德那直觀驚人的洞察力在每個被拍攝的人物肖像中都能找到獨特的風格。

攝影的形式從20世紀開始走向普遍化。作者在第二章節《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中將繪畫/電影/藝術品作為“自然”(不同於我們眼中所見)的對話。“無意識行為的空間取代了人自覺行動的空間。”在刻意通過正在進行的工作:敲打鍵盤的手(此時的我)來完成某項命題,包括文字在內(與圖像類比),所完成的作品最後必然真實的複製了之前所思考的內容。因為“即使是最完美的複製也總是少了一樣東西:那就是藝術作品的此時此刻——獨一無二地現身於它所在之地——就是這獨一的存在,且唯有這獨一的存在,決定了它的整個歷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