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精选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精选

《父亲的眼泪》是一本由(美)约翰·厄普代克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7.00元,页数:2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一):虽短却悠长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从《摩洛哥》读起,一家人带着强烈的好奇来到自认为海边天堂的摩洛哥,接着遭遇失望,语言、人种、路上的艰难行进、海边的空旷,海滩上阿拉伯人的猥亵行为,使得此趟旅行变得讨厌而逃离。经过一次闯红灯的经历,一家人来到了能够给他们提供民主国家享受的殿堂,啊,舒服放心了。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圈子生活是安逸的,有时难得的一次逃离却是值得铭记的,因为在安逸的生活中,亲情渐渐瓦解,各自成长离开家园,夫妻的漠然造成离婚,家园变得庞大而孤寂。在面对现实中,心中升起对摩洛哥之旅的怀念,怀念的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一起面对苦难和困境时,家人团结,心是一直在一起的。老作家厄普代克的此短篇,有着无限的扩张潜力,可以拍成一部电影,伦理型的。他的好多小说都像剧本,简易的内容却含着很深的哲理,虽然他在小说中未给予读者以经验、说教,却暗示了人生最值得珍重的东西,亲情、关爱家人。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二):生命中可以承受之情

《父亲的眼泪》是约翰•厄普代克晚年短篇小说合辑,以一种回忆的姿态来叙述往事,虽然笔调看似清淡,叙述如散文般娓娓道来,但是回忆却是很重,往事并不轻松。对于年轻的读者来说,这样深重的情感或许并不容易被理解。

本书中的故事主要围绕着亲情的话题展开,父母与儿女之间,丈夫和妻子之间,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从年少时刻意的疏离,到年老时想要寻求的亲近,从母亲的溺爱到父亲的尊重,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之间在处理彼此感情上差异等等,都反应出一个社会的问题。

书中另一大主题是关于中年人甚至老年人的婚姻以及婚外情,不同城市不同年代不同职业的美国人,都纠缠于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婚姻的忠诚度。在美国,离婚和再婚似乎是一个十分普遍在现象,所以即使离了婚的夫妻或者同父异母的孩子,彼此之间通常都能很融洽的相处。

我最喜欢的两个短篇《父亲的眼泪》和《幻影》,它们就几乎包含了所有的这些元素。而在故事的叙述上,厄普代克对生活细节观察入微,对人情世故洞察敏锐,在情感的处理上也比较含蓄。这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对于人生与世事的坦然和淡定。

人都是年纪越大越喜欢回忆,或许对于老人而言,真的是过往才是最重要的吧。只有被记住的人和事,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那些在回忆里发光的片段,才是生命中真正闪耀的东西。对于晚年的厄普代克来说,过往或许就是他创作最大的灵感和动力。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三):《父亲的眼泪》:记忆中的爱与恨

从书名很容易看出,这是一本以描写亲情为主的书,几乎都是以“记忆文学”的形式展开。美国文学大师厄普代克写这些文章时,大概在七十岁左右。大多数文章没有完整的结构,用散文化的笔调娓娓道来。

《父亲的眼泪》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朱自清的《背影》。同样是在车站送行,衰老的父亲送十八岁的“我”去上大学,不经意间泪光闪烁。《父亲的眼泪》比《背影》更为复杂,生动地描写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微妙的关系。父亲是一个失败的角色,在一所学校任教,怕惹麻烦。而“我”青春年少,渴望脱离家庭的束缚,外面的世界才是“真实”的。“我”下车时见到了女朋友,由此引出了另外一个父亲——“我”的岳父。

岳父是一名著名的牧师,每年夏天都要去一座废弃的农庄住上一阵子。我们在宗教上存在矛盾,另外“我”也不喜欢牧师那种故作高雅、小心翼翼的生活方式。小说写到了岳父的眼泪:岳母去世后他老得很快,有一次“我”陪他去护理中心,他尿在裤子里了,呜呜地哭了起来。对生活品质有着较高要求的岳父,又怎么会想到自己会有这一天。

文章篇幅短小,但因为是站在“记忆”的角度上来写,前因后果都写清楚了。父亲、母亲、岳父、岳母都已经去世,我和妻子生育了四个孩子,离婚了,又再娶。现在“我”也七十多岁了,每过几年参加一次同学会,聚会节目表背面那份去世同学的名单越来越长。当年那些父亲的学生,如今也坐上轮椅,得了老年痴呆。

“爱记忆中的人容易,难的是当他们出现在你身边、你面前时,你仍然爱他们。”在《父亲的眼泪》里写了很多人的记忆,大多与家庭破碎有关。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当年的幸福,确实令人唏嘘。

之前“短经典”收录的《两次暗杀之间》、《炽焰燃烧》、《星期天》等,这些小说集作为初学写作者的教材非常合适。但《父亲的眼泪》不行,它的写作方式、它所蕴含的情感,太复杂了,你,学不会。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四):厌恶生活

约翰•厄普代克是一个故意隐藏着犀利的作家。

自20世纪以来,戏剧性正被越来越多的文体、表现方式所窃取,传统文学最通俗化的这一面,正因新闻、肥皂剧、政客、午夜广播等等渠道的过度浪费,让人审美疲劳。叙事节奏越来越快,情节越来越离奇,它甚至已脱离了人物塑造而独存。

戏剧性越来越成为一种技巧,它不仅要惊悚,还要按时惊悚,这让它反艺术的一面凸显了出来。

面对这样的现实,太多的作家目瞪口呆,但20世纪人类小说的缤纷多彩,也恰恰在于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快节奏叙事的背后,不同作家采取了不同的因应之道,比如米兰•昆德拉会填入大量的哲学理论、心理分析,纳博科夫则絮絮叨叨地去说相声,马尔克斯善于写更复杂的故事,略萨则干脆把几本小说写成一本……

这是一个作家必须学会说废话的时代,关键看谁能把废话说得精彩。

从这个角度看,约翰•厄普代克非常反潮流,他居然加入了大量的静物描写。20世纪是人类与自然脱离的世纪,新一代读者已经读不懂什么叫自然风光了,人与人之间的背景差别正大大缩小——我们在差不多的学校渡过艰难岁月,在差不多的职场上荒废光阴,找个差不多的伴侣,按差不多的方式终老此生……

换言之,约翰•厄普代克太不讨巧,他的情节填充物显得滞涩、枯干、不形象、呆板,然而,这恰好是他所希望的效果,正是那些沉重的背景,给了读者一种难以忍受的慢节奏,这与他跳跃性极强的故事相配合时,就有了一种催人泪下的力量——原来,生活这样可恶。

没有谁能比约翰•厄普代克更善于描写平庸之恶了,年轻人老去了,偷情者世俗了,令人尊敬的长者们原来都是说谎者,而我们,被岁月刻下满身的伤痕之后,真的曾经得到过自己吗?

约翰•厄普代克用优雅的方式来表达厌倦,他不像凯利亚克那样喊叫,也不像库尔特•冯尼格那样玩世,他的下笔是华丽的,但你会读出他的险恶:他把生命、青春、爱与出轨,与物质的陈设、时光的剥蚀都放在一起陈述,他的心似乎已彻底的悲伤——我们真的有生命吗?我们是不是一群被幻觉操控的玩偶?

光阴,百代之过客。耐着性子读完约翰•厄普代克的这本书,你将读懂生命的底色:沧桑。

《父亲的眼泪》读后感(五):也许一切已是慢慢地错过,也许不必再说

开始看这本Updike的短篇。John Updike已经死去三年了,写这本集子的时候他已经老了。书页中满满的都是关于时间的焦虑和强烈的怀旧情绪,而跨越了漫长时间的故事们由于短篇的篇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正如《颐和园》中间的那段配着Don't Break My Heart音乐的时间飞速向前的画面,每次看到都想落泪。)从《摩洛哥》开始,这种强烈的沧桑感引发的忧愁就从来没有消减过。摩洛哥的故事简单,并不是十分动人,然而其后告诉我们的事情就令人直接无语凝咽了。“长大成人,离开家门,目睹父母离婚——全发生在那之后的十年间。”——Don't Break My Heart. 也许一切已是慢慢地错过,也许不必再说。这句歌词表达的东西跟书中的故事是如此类似。过去的时光都变成了回忆啊,落满灰尘的表面,模糊不清的字迹。

死亡是时间的终点,也是所有故事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作者感受得到死亡的迫近,然而他没有经历过死亡。显然他并不明了对于这件事到底应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应该用什么样的姿势来迎接。当然,因为谁都没有经历过死亡,这个问题也成了人类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难题。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打算,然而每个人都没有办法解答。Updike很淳朴地表示着不解。

埃利扎纳,我们曾经是孩子,而现在却垂垂老矣,与死亡相毗邻而居,这种暴行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在死亡的面前,我们都是一张白纸,都是不谙世事的孩子。

另外的最大感受就是,二十世纪真好啊。当人类还没有心浮气躁地开始盖今天这么高的楼房,疯狂地做一大堆没用的学术研究,在网上与从前的朋友随意地说着话,同时交际圈大得自己都管不过来的时候,大家似乎都很认真。对待感情认真,过日子尤其认真,每一天都能记上好一阵子,而每次分离也许就意味着永别。木心的诗写的好啊,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可惜木心是对二十世纪嗤之以鼻的。他喜欢的是更久的从前。只是怀旧的人喜欢的恐怕并不是某段时间或某个时代,而是怀旧这件事情本身罢了。

如果今天的城市依然可以让人在炎热得让人昏昏欲睡的下午在摇摆的、没有空调的、人很少的公车上打哈欠,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可是有谁在乎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