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增订书目答问补正经典读后感有感

增订书目答问补正经典读后感有感

《增订书目答问补正》是一本由张之洞 / 范希曾 补正 / 孙文泱 增订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7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增订书目答问补正》读后感(一):购书半月有余,一点见解

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讲,我们需要这么一本切近实用的书籍,半月前从当当购买到孙老师的这一本书以后,这半个月以来也或多或少阅读了一些,略谈一些感受吧。

书是很好的,老师看出来用的心非是一般人所能及的。毕竟,对于百余年来这么多书籍的整理、编订,丝毫说是不逊色于新著的。

翻检起来的话,就算是鸡蛋里挑骨头的话,便是或多或少有点感觉文辞的反复,也就是说有时候写的不易理解。甚至是很多地方前面已经有讲,而后面重复了。

当然,这是新作所不能避免的,但是,在这一本书里面所最让我敬佩的便是作者能在出书以后对原书的错误还在博文里进行修订,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我辈倒是真的敬仰的。

《增订书目答问补正》读后感(二):推荐语录

(《书目答问》)书成以来,翻印重雕不下数十馀次,承学之士,视为津筏,几于家置一编。——范希曾

(《书目答问》)或指示其内容,或详注其版本;其目皆习见之书,其言多甘苦之论。彼其所以津逮后学、启发群朦者,为用至宏。肩斯任者,然非殚见洽闻、疏通致远之儒,不足以膺此大业。——汪辟疆

但欲求读其书而知学问之门径,亦惟《四库提要》及张氏之《答问》差足当之。——余嘉锡

我以为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鲁迅

今人漫言读书,即读书目亦非易事。——叶德辉

为读书人而写,与读书人分享。——默轩

《增订书目答问补正》读后感(三):《增订书目答问补正》初见录

来自中华书局句读社区

http://bbs.guji.cn/showtopic-1217.aspx

在书店见到《增订书目答问补正》,望大家能不吝赐教!

《说文解字》

1.中國書店据商务影藤花榭本影印本(无額勒布的序)。

2.中华、上古影印《黄侃手批〈说文解字〉》。

3.小徐的《说文篆韵谱》建议放在小徐的《系传》之后。

4.《马叙伦手批〈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段注》

1.成都古籍书店影印的不是经韵楼原刻本而是翻刻本。

《广韵》

1.江苏教育影印《宋本广韵》附韵镜、七音略,巾箱本底本高宗本、矩宋本配补。

这书与《四部丛刊》本不同,《四部丛刊》是用的是泽存堂配补的。 江苏教育影印的《宋本广韵》二版时才附上《七音略》。

《集韵》

1. 中华书局古代韵书系列,影印《宋刻集韵》。

——————————

其他的例如孙星衍《孔子集语》易得到的《二十二子》本,我记得好像您的书中好像没有提到。

唐石经有中华书局影印张宗昌本,书名是《景刊唐开成石经附贾刻孟子严氏校文》。

《增订书目答问补正》读后感(四):经、史、子、集

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

【经部】

经学、小学书,以国朝人为极,于前代著作,撷长弃短,皆已包括其中,故于宋元明人从略。

【史部】

此类若古史及宋以前杂史、杂地志,多在通行诸丛书内,此举善本,若诸本相等,举易得者。

【子部】

周秦诸子,皆自成一家学术,后世群书,其不能归入经史者,强附子部,名似而实非也。若分类各冠其首,愈变愈歧,势难统摄。今画周秦诸子聚列于首,以便初学寻览,汉后诸家,仍依类条列之。此类若周秦诸子,及唐以前儒家议论经济之属,宋以前儒家考订之属,唐以前之杂家、释、道家,宋以前之小说家,多在通行诸丛书内,此举善本。

【集部】

楚辞卷第一

隋唐书《志》有皇甫遵训《参解楚辞》七卷、郭璞注十卷、宋处士诸葛《楚辞音》一卷、刘香《草木虫鱼疏》二卷、孟奥音一卷、徐邈音一卷。始汉武帝命淮南王安为《离骚传》,其书今亡。按《屈原传》云:“《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又曰:“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班孟坚、刘勰皆以为淮南王语,岂太史公取其语以作传乎?汉宣帝时,九江被公能为楚词。隋有僧道骞者善读之,能为楚声,音韵清切。至唐,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

【丛书目】

丛书最便学者,为其一部之中可该群籍,搜残存佚,为功尤巨,欲多读古书,非买丛书不可。其中经、史、子、集皆有,势难隶于四部,故别为类。

《增订书目答问补正》读后感(五):可有可无之增订

从前读周一良先生的回忆文章,讲他年轻时求学燕京,听邓之诚先生月旦人物,有云“对于当代学者一部极见功力、十分有用的目录学巨著,他目为'沾沾自喜,刺刺不休'。”小子无知,对这位学者不敢妄加揣测,读这本《增订书目答问补正》时,“沾沾自喜,刺刺不休”八字却不时浮现。而《增订》一书既无功力可言也谈不上十分有用。

纵览全书,只需要将《续修四库》《丛书集成》《四库荟要》《石刻史料新编》上古中华经史子集各丛书子目罗列《答问》原书各条目下,已可增订三分之二,另外三分之一无非借助各种电子索引复制粘贴,况前人于此书笺注已多,增订不过抄撮群书,所下按语多不痛不痒之常识,无功力可言。范希增为《答问》作注至少依靠江南图书馆,有所目验。增订者多赖电子索引,所见不广,亦难细查,如张惠言《茗柯词》下注《茗柯词选》江西人民出版社。此书实张惠言所选之词,非张氏词选集。只看书名就免不了这种错误。

此书前言东拼西凑,行文拖沓,多文人稚语,网罗诸说,皆以“某某人说”罗列,烦而不要。如论《答问》作者,虽为诸家观点分类,然不能下己见。如古书注解虽多而能贯穿诸说下断语方为能(题外话)。结尾一句“可谓众说纷纭,那是相当热闹”或许增订者是抱着旁观者心态,姑置不论。

凡例亦问题不少,如“本书计划五年修订一次”。近世对《答问》一书的补订有不少,但在出版业发达的今天实在补不胜补,没必要为一本过时的书做那么多增订(版本研究不算)。黄永年先生提过现在需要的是一部便于初学古籍要目(大意)。

昔人谓“置书怀袖中,学问自增长”《增订》将薄书做厚恐怕难以置君怀袖,昔人也批评过《答问》一出,导致一种空疏学风,今人以增补新书为能事,全忘了目录学大旨。此书评价这么高,又为人辗转推荐初学,可发一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