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纸鸽子》的读后感大全

《纸鸽子》的读后感大全

《纸鸽子》是一本由葛水平著作,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纸鸽子》读后感(一):【豆瓣鉴书团】一些少少的读后感

正如在编者荐言中提到的“衡量一个作家的创作成就及一个时期的文学成果,往往要看长篇小说的收获。”这本书的五篇短篇小说的总体感觉来说的话,整体感受不深,并没有特别亮眼的短篇,在读这本书的同时也在读路遥的《人生》,其中的语言描述明显的有些差距。当然也可能是短篇的篇幅限制让我感觉描述的有些浅显,没有特别深入。

这五篇短篇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天殇》,读起来有点像方方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和余华的《活着》的那种苦难文学,但是却又没有那么多深刻的苦难,总觉得有点故意设置,不够自然。

恩,对于我自己观感来说,三星半吧

《纸鸽子》读后感(二):一些读后感

这本小说集并不厚,比较小巧的一本书,方便携带在包里随时读一下。

五篇短篇小说,我觉得写得最好的是《天殇》,其次是《黄河春涨》,其他篇目似乎不是很合我的口味。这是我第一次读作者的书,就这本书而言,我觉得作者在写年代久远与具有神秘感的故事时,似乎比写现代的题材更好一些,《天殇》与《黄河春涨》都营造了神秘的氛围,与故事中透露出的“宿命感”非常匹配。《天殇》讲的是母亲的故事,《黄河春涨》讲的是父亲的故事,前者更胜一筹的是戏剧冲突更加丰富,后者的“奉献”主题有点儿落入俗套了。

至于现代的《荣荣》和《纸鸽子》这两篇,我不太喜欢,好像并没有了解到年轻人的真实想法,因此总觉得写作出来像是“隔”了一层。

《纸鸽子》读后感(三):距离或许真的能产生一些朦胧美

如无意外,读一本书时我会倾向于顺序阅读,从序直愣愣读到最后,因为我觉得篇目的编排一定有自己的道理,就像"为什么将这些书放在一个系列里"也一定有其中的道理,而序言能给我很好的解答。这本书的序言也满足了我这样的阅读兴趣,以年轮为横截面串联起中国当代文学的大树,是很棒的想法。 于是去搜作者,契合的是这一描述:60后的中坚力量,在城乡裂变传统和现代过度中的身份确认、自我实现、焦虑喜悦等等。内容跨度上也确实从军阀混战的年代到十多年前的网络时代,并未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排序加重了这种纵深感,让人一开头便想潜下去。但读完本书,却感觉扎进去容易,拔出头来呼吸的时候不那么美好。 最喜欢的是《天殇》和《黄河春涨》这两篇。乡土气息很浓烈却不呛人,叙事克制又不保守。很喜欢作者这种不过分描摹的写法,雕琢的力道全都用在对话当中,有一种"一句顶一万句"的美感。以女性为视角也是这两篇的亮点:都是"传统"的女人,都是低到尘土里的人,但有着变成主角、推动故事的力量(《黄河》里甚至只是后半段出现严格意义上或许都不算主角)。无法完整地从故事中抽离出标签,而是根据内容增添描述,正是乡土、寻根并搭建模型的意义所在。 而剩下的几篇,尤其是最后一篇和短篇集同名的《纸鸽子》,读起来却让我感受不到这种含蓄又尽兴的心流。不知道是否刻意为之,作者对于网络的描述简直偏僻到如同从世纪前打捞出来的产物,而作为主人公看待孩子、看待生活的方式也让我作为一个下位者难以共情。年龄或许是赋予年长者一些特权,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种权力也是要付出相应努力争取的。这一篇里的主人公固执己见、自我感动、歇斯底里,实在让我作为子女难以理解,甚至觉得妥协都是一种可悲。《荣荣》里的主人公确实自强不息,但也有固执狭隘、自怨自恋的一面,《望穿秋水》的主人公很积极,但追寻一个追不上的梦中影子会是怎样的归宿呢?我不免又怀疑是一种眼高手低。 读完这本书,再回到一开始:究竟是什么让我做出这种价值判断呢?或许正是"不了解"这样一层滤镜,因为不了解山西的风土、历史的沿革,这两个故事我无法做出自己的解读,而落脚在之后的故事,要么因为主人公年龄和我接近,要么因为我处于这个时代却是故事里另一位主体的视角,对于暴力武断的文字有想说的、想评价的落脚点。是了,是一种"距离产生美"的感觉。但结合了其他几篇"有话可说"的经历,谁又能说这种美真的是美吗? 也有可能只是一种矇昧和无知所造成的傲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