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官场经典读后感有感

官场经典读后感有感

《官场》是一本由11.00元著作,336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1992-5,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官场》读后感(一):官场

《官场》(刘震云著·华艺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刘震云最初是以短篇小说《塔铺》(《人民文学》1987年第七期)与中篇《新兵连》(《青年文学》1988年第一期)一举成名的。在这两篇早期的小说里已经流露了刘震云后来小说创作的宗旨:对底层人(小人物)的生活境遇的关注,以写实的笔墨白描现实人生,笔墨之间带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在小说集《官场》里,刘震云展露了他惊人的创作才华,以鲁迅式的白描一针见血地写人,写官场中的人,写权力纠缠下的人。作为小说家的刘震云是将“一切实在的真实转化为写在文本中的真实”。他更关心某种“返回平民”或“返回真实”的意识。《单位》刻画了权力网络是如何决定并且支配人们扮演社会角色的方式,而《一地鸡毛》则写出了权力网络向家庭的延伸。我们自然也会理解:生活本身就是一大堆琐碎的实际问题,除了认同现实关系别无选择。《官人》与《官场》则是刘震云关于“权力意识”的一种文本解析,尤其是《官场》中的省委书记许年华,虽然着墨不多,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此人对官场的权力操作娴熟自然,但在整体的权力角逐中依然是一个牺牲品。

《官场》读后感(二):完整记录

先看了《一地鸡毛》,匆匆记一些吧。

时代之交,1990年的作品,有年代感和转折期的感觉是意料之中;没想到的是,竟然和当下也千丝万缕的关系,直让人叹息。小林(怕是出身河南的刘震云的自我映射吧)和老婆都是大学毕业生,“顺利”留在北京进了事业单位,刚进去,外人看着风光,实际生活在温饱边缘线上(那时太早,估计还不会利用权力?),河南农村老乡还总来北京“朝拜”,没钱还得招待,搞得城里人老婆很不开心;给老婆换工作不顺、给女儿找幼儿园不顺,各种求人办事(用了送可口可乐的招!),也没用,还得靠意外得来的其他人的关系。但是文末,小林也莫名其妙用起了自己的工作关系,并作为回报收到了一个微波炉。我往远了想,刘震云向来以剖析日常生活中人性的复杂和矛盾闻名,怕也是深谙此道;后来成为那么有名的作家和影视圈混得好,想必也实在聪明,从观察、写作、剖析中获取人生经验——不觉之间,《一地鸡毛》文末开始利用权力为自己和家庭徇私的小林,预见了之后成功玩弄各方利益于股掌之间的刘震云吧。

90年代的作品,还见证着80年代毕业大学生的文艺热情和社会改造的雄心,比如大学毕业不很久的小林和老婆;但是他们进了单位,便立刻受挫。和当下的联系呢,比如说妻子觉得自己是“二等公民”,因为女儿等于是跟别人家小孩陪读才去的好学校;而丈夫回应说,哪里像你大学时候想的人人平等呢。这一波波割韭菜的节奏倒是没变过……

婚后,夫妻关系,多是零碎而绵长的烦恼忧愁,时而因终于花钱吃个炒肝而感觉到当年约会的幸福,也是苦中作乐的真正欢乐了——而谁能想到(但也又是意料之中),一顿炒肝的欢乐都能延续到夜里,换来好久难觅的夫妻之欢。这片段当然是温馨,但是整体想开来,却觉得无聊可悲。女儿出生,大大加大负担,几乎没写到她带来的欢乐,现在想来,到了这个时代,生育率低,便是万分可以理解的了。

生活是一地鸡毛,还是继续需要鲁迅所说的“手造的偶像”,真不知道。

PS. 语言太过一般,毫无个性,几乎庸俗;但是刘震云善于捕捉细碎生活中的不很无聊但极其有代表性的事件成文。故,结构上厉害,语言上差劲。

————————————

看完了《官场》和《单位》,想着可以再记录一些。一时觉得读这个书读晚了,但也许不然,若没有这些切身体会的社会经历,恐怕仍然觉得这是别人的事情。经历过了,就容易代入了。

在这两篇小说中,最核心最可怕的事情是,黑的可以成为白的,白的可以成为黑的。一切都不可预料,没什么可以长久信任。这些内在矛盾永远存在,因为你不知别人在经历什么。似乎揣测之外,只能审慎,因为你无法获知他人的想法。

刘震云把故事的转折与人物的猜忌揉捏在简短篇幅中,结构真是绝妙!

----------------------------------------

刘震云出身河南农村,1958年生,婴幼儿时期历经,1978年念的北大中文系,毕业后82年分配到《农民日报》,1988年去北师大读研。这下子他这部创作于90年代之交的小说集的脉络一下子就清楚起来了。

《头人》讲的是村官,也有大视野,几乎可和贾平凹的作品类比(尽管语言差得多),讲一个村子的历史,从民国时期讲到1988年。出身乡土的人,这也算是为家乡史和亲人史立传吧!刘震云竟然也有这样一部作品!当然,是在他的初期了。

--------------------------------------------

最后才看了最后一篇《官人》,篇章短小,却恢弘壮阔。瞬息万变的官场在结构交错间尽显,刘震云用1个局长、7个副局长的内斗为主线,描述了在短短数月之间人事的变迁,以及过程中帮派的转变。写得令人震颤,发人深省……in a bad bay.

如果《一地鸡毛》是在个人生活琐碎中描述了90年代生活的一角,那么《官人》毫无疑问是具有普世意义的政治斗争的淋漓体现。

《官场》读后感(三):《官场》— 刘震云

从家开往广州的火车上,大约要7,8个小时,正好有空读一读刘震云的《官场》,之前读过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塔埔》、《单位》、《一地鸡毛》等精彩作品,作品中用朴实无华的写实语言通俗易懂的呈现出不同人物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自己命运何去何从的思考及所做的努力。

本文就《官场》这一篇作品来简单谈谈。《官场》讲的是区里要在老金、老丛、老周,老胡等7,8个县委书记中提拔一位当区副专员,这7,8个老朋友被安排住在一个屋里时的各人心理活动,并最终以老金当选区副专员为线索引发一系列官场中人情世故的故事。作品以官场作为场景来表达无论是官场还是社会无论仕途浮沉,只有亲人能常伴左右,处理人际关系时得饶人处且饶人,有宰相度量,学会尊重,万人平等。

作品开头

作品一开头就写到“县委书记到省城开会,就像生产小队长进了县城,没人管没人问。”,以直白通俗的方式进入剧情毫无废话,接着慢慢展开讲去到县城开会干什么,是一个怎么样的没人管没人问,7,8个县委书记又因为没人管没人决定下馆子,但是下馆子谁来掏钱又是个问题,最后干脆用抓阄来决定谁请客。当时看到这一段大呼精彩,首先语言直白幽默,直白得就像在跟你聊天而不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次画面感太强,在读这段时就像置身于事中,再者就是这一段并非空写,在现实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情况比比皆是,就像作品中的:一个县委书记在县里是一把手,有专车、随意住宾馆、想吃什么喝什么都能弄来,但是到了省城就像平民老百姓,“没人管没人问”;在还未决定提拔谁当区副专员时7,8个县委书记一起下馆子一起喝酒闲聊,提拔结果出来后只剩下3,4个县委书记愿意坐在一起喝酒闲聊,作品中这类描写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明争暗斗,人情世故

正如名字《官场》一样,作品对官场中明争暗斗,人情世故的描写非常形象具体,小毛在得知老金提升为区副专员后一改之前傲慢无礼的态度,转为主动认错虚心学习的态度,一来避免了以后老金给自己穿小鞋的机会,二来为自己接替老金成为县里一把手打下了感情基础,正如作品中描写的“小毛叫了一声‘金书记’,令金全礼有些吃惊。小毛刚上台时,对金全礼毕恭毕敬,开口闭口“金书记”,后来看不起金全礼,与金全礼有矛盾以后,开始叫‘老金’,现在又突然叫‘金书记’,他怀疑自己耳朵出了毛病。”,“小毛说:‘金书记,我听说了,您马上要离开春宫了!我与您搁了三年伙计,说实话,从您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但由于我年轻不懂事,过去没到过这个岗位上,做出许多不该做的事。过去我没有意识到,前两天听说您要走,我心里突然难受起来。金书记,我年轻,以前做得不恰当的地方,您得原谅我!’”,等等描写官场潜规则的有很多,里面值得学习的地方也很多。下面打算着重讲讲在官场或在社会中积极的一些方面。

得饶人处且饶人,有宰相度量

“自己也是,副专员都当上了,何必与一个年轻人计较!年轻人刚上台,难免心高气盛,自己没有及时帮助他,也有责任。接着又想起省委书记许年华,看人家的胸怀,过去十来年还能记住一个偶然碰到的朋友,自己却对事情斤斤计较。于是喝下这杯酒…”,这一段是讲老金以省委书记许年华为榜样,当了区副专员之后对以前处处与自己作对的小毛并没有老账新帐一起算,反而还提拔他当县委书记,虽然作品中最后老金还是因为小毛先撤后恢复了老金老部下的官而没有当成区正专员,但社会是个大熔炉,要想在这大炉子里不被烫伤,还是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方便。

学会尊重

作品中有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省委书记许年华,这个人对官场的权力操作娴熟自然,作品中讲到“金全礼才知道那个许年华就是自己认识的那个,现在调到了自己省里当书记。除了脸胖了,腰口粗了,头发白了,其它都没有变。但听他一讲话,金全礼又觉得他变了。乖乖,一套一套的,不要稿讲了四个小时,上知中央,下知行政自然村,动不动还国际大循环,哪里还是那个一块谈女人的许年华?”,“但这时金全礼情绪已经十分低落,因为在整个握手的过程中,许年华并没有对他这个老朋友有什么特别的表示,把他当成和大家一样,似乎并没有认出他来。”等等,作品中对此人正面着墨不多,大部分是从别人口中得知此人在处理官场关系的高深莫测。而正是这个人在十多年后再见老金时,提醒老金尊重老同志,多主动向老同志学习,作品中原话是这样的“你刚当副专员,什么事情拿不准,可以请教老同志。要学会尊重老同志。在这个地区,要学会尊重吴老!”,省委书记许年华的一番话让老金意识到学会尊重的重要,如“自许年华来了一次以后,金全礼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工作积极,不再计较各方面的得失,整日坐在办公室批改文件,或是下到县里;下县坐什么车不在乎,对司机都很客气;对‘二百五’也不再跟他计较;对吴老开始格外尊重。遇事拿不准主意,就去请示吴老。周末没事,就到吴老家中去坐。吴老对他说话,他赶紧拿出本子记上。弄得吴老挺感动。”等等,最后也正是因为老金特别尊重吴老,才有了提名区正专员的机会。

类似作品推荐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的风格和以往刘震云其他作品类似,借助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说法就是,刘震云的作品普遍侧重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或者说侧重关注在社会结构中人的处境,这种处境就是无法把握的欲望,人性的弱点,和复杂的人情世故,在在这种处境下,普通人的生活世界构成一张难以挣脱的网。生活于其间的人物面对强大的“环境”压力,对命运有不可知的宿命感,同时又在适应这一生存环境的过程中,经历了人性的扭曲。对于他们的活动,互相的折磨、倾轧、以及所表现的自私、残忍、无奈。作品着笔冷静,然而揭示和批判都非常深刻。这种批判,在一些作品中,以喜剧的、嘲讽的方式得到更有力的表达。相比起另外的“新写实”小说来,刘震云的作品,有对“哲理深度”更明显的追求,这指的是他对发生于日常生活中的,无处不在的“荒诞”和人的异化的揭发。

刘震云类似的作品还有《一句顶一万句》、《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等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