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读后感锦集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读后感锦集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是一本由高尔基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68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读后感(一):评《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以暴制暴,以牙还牙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但理性的沟通和交流又难以做到,生活中的苦楚和酸痛总是这样发生的。

高尔基的童年勾起了我对外婆的记忆,小时候就是外婆带大的,那时候的日子很苦,但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日子充满了快乐和惬意。现在只能偶尔想想那时和外婆在一起的时光了,但回忆只是一些影响十分深刻的事情,还有好多美好的时刻已经飘散在了记忆的虚空之中,总是为不能记起更多有关外婆的故事而无限地可惜和遗憾……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读后感(二):社会底层的生活

朋友推荐,他说高尔基的三部曲对他影响深刻,强烈推荐给我,我便细细地开始品味这本书,历时很久才读完这本著作。 读的很认真很慢的时候感觉非常有意思,阿廖沙的童年生活耐人寻味,他经历了许多事情,体验过不同环境的生活,但一以贯之的是贫苦。童年时的阿廖沙是可爱的,有个性,他与身边的人不同,他有思想。 整篇小说描述的都是贫困的生活,这是我未见过未经历过的。一个家庭充满矛盾,人们倾向于用暴力解决矛盾,易怒,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能看出他本质是好的,但以群体出现时却表现的盲目、残忍,这或许也是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那个时期的苏联,人们对待女人的态度是非常不堪的,小说里大多表现出女人地位的地下,夫妻之间没有爱,妻子被当作发泄的工具,动则拳脚相加。经历多,读书多,思考多的人很有魅力,他们很有想法,我总会对此产生崇拜之情。 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人们为了适应所在的环境就要成为那些大多数,即使有些行为不堪,但是做的人多了,人们便习以为常。读书能让人不断思考不断成长,不盲目,读书能让人分辨是非,不随波逐流。阿廖沙的父亲是个正直而善良的人,描写他父亲的那段让人感动、愤慨、无奈。 认真你就输了。世上有太多事是不能被自己理解的,我们会理解不了别人的做法,也许有的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或是根本不去思考该怎么做,所以我们陷于其中被其困扰是没有结果的。 看书时心中会有许多的为什么,为什么他那么好的人会遭遇不幸,没有答案。 在我的大学里,有许多大学生讨论时政。大学生读过一些书有过一些思考,但他们实际经历的并不多,他们凭借一己之见在争论,殊不知实践出真理,这样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读后感(三):俄罗斯文学太苦了

《童年》 太苦了。 下跪祈祷太久,冻僵了的手。雪地里东倒西歪的醉汉,和搜刮醉汉们口袋的孩子们。 子孙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两个舅舅整天因为分家产大打出手。女人第一任丈夫去世,第二任丈夫打牌输光家产,和第二任丈夫的孩子还一身病痛。五十年的夫妻因为破产,变得吝啬,一壶茶里还要计较我放的茶叶比你多。 母亲离世前,孩子对她最后的回忆是,母亲穿着漂亮的裙子,拽着他的头发,用刀背狠狠的打了他一顿。 外面明明烟花璀璨,我闭眼却只想到非自然死亡里的蜂蜜蛋糕。 《在人间》 《在人间》写了高尔基思想发生转变的过程。 他走进社会谋求生计,他在鞋店当过小工,在轮船上当过洗碗工人,在担任绘图员的亲戚家里做学徒。他在冬天去河边洗衣服,那可是俄罗斯的冬天啊。 手上的裂口,镜子里蓬头垢面的丑八怪,蜡烛下皱巴巴发黄的书,苦役般的劳动量,缠在身上挣脱不掉的诽谤。 在这一切发生时,他才十五岁。 为了生存,他深入市井,遇见形形色色的人。 他遇见过为他指点迷津的人生导师,他遇见过为了生存过着非人般生活的底层大众,他遇见过为了缓解自身痛苦生活而肆意攻击他人的人。 而这些人都是普通人。 与这些人一起生活交谈,高尔基的世界观开始发生转变。他不再用美好的花言巧语来掩饰严酷的现实,他不再用和睦的故事来当做精神寄托,而是沉在黑暗中,寻找前往新世界的道路。

《我的大学》 一直没读《我的大学》,这次买的合集,《我的大学》一百来页,顺便就读了。 主要就是在讲那时候俄罗斯的一些新思潮和旧思想的冲击,没前两部那么生活化,结局感觉也很仓促,高尔基之后的人生继续写下去就好了。 阿廖沙最终还是没去大学,社会就是他的大学。人世间的苦难是他的实践课程,与不同人交流是他的思想课程。 人果然还是要多出去走走,会见到很多事,也会想通很多事。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读后感(四):多线交织下的厚重生命——《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俄罗斯作家高尔基的三部纪传体小说,文本几乎以纪实的笔墨叙述了作者也即文中主人公阿廖沙童年、少年、青年三个时期的生长生活轨迹,真实可触地向我们展示了前苏联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历史面貌。 从总体上看,文本的所有事件都是作者的切身经历,每一个细节、每一笔刻画都逻辑严密,真实可靠,是一部高度纪实性文学,具有相当的辨识度;而且,作家叙述的角度并非全知视角,而是仅从实际人物的角度出发,以真实看到的一切,以实际参与者的口吻进行叙述,符合每个时期人物的心理生理状况,不超出主人公的认知范围,这样的视角与身份更为真实准确地向我们传递了主人公的现实经历和那段社会面貌、历史原态。 结构上,长篇的文本结构宏大而清晰,一部史诗式的生活画面如行云流水般畅然展开,大的方面以成长顺序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为线索,小的方面以时间跨度为线索,有条不紊,一个个小的生活片段相衔接,徐徐说来。 语言上,文本的语言真实、自然、贴切,有直抵人心的真挚。对自然环境的贴实描述,对人文环境的准确点击,对不同人物语言的还原式显现,穿插民俗、歌谣展示文化环境;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与评判巧妙幽默,准确而犀利,一笔点出亮点,不仅刻画人的“肖像面”,更刻写人的“内心面”。 多线交织下人生的厚重,一方面体现为主人公所受到生活苦难的厚重,残酷的生活刺刀总是毫不留情地一次次往主人公身上猛扎,一路走来,困厄的生活让人窒息,磨难无穷无尽;另一面,则是指在这一切的生活经历中,主人公深尝人生百味,再加上坚持不懈阅读、怀疑和思考、探求,去触碰生命生活的本质和真相,他的思想厚重、深刻。 而多线交织,指文本内容描述中存在的三条主线:主人公的谋生轨迹、观察轨迹、阅读轨迹。三条轨迹既相互交织渗透又有相对独立完整性,构成了主人公的人生总弧。 对于谋生轨迹,作者曾在文中问过自己,这些描述与回忆是否具有意义,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现在的回顾是为了知道当初我们为什么会过那样的生活,现在的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哪些东西,要从根源上认识这些事实,找到方法将劣根彻底铲除。十一岁便开始独立谋生,小阿廖沙当过鞋店里的伙计,轮船上的洗碗工人,在任绘图员的亲戚家里和圣像作坊里及建筑工地里当过名曰“学徒”的小佣人,偷过木板、捕过鸟兽,当过售卖员、送货员……但无论在哪儿,他都不仅担负着一个孩童难以胜任的、苦役般的劳动,而且挨受欺负、受尽屈辱、饱尝辛酸,切身体会到底层劳苦大众奴隶般的非人生活。作为天生的叛逆者,他不是没有反抗过、逃跑过,但即便如此,他接下去的遭遇或换了的一个环境也并不会好到那里去,甚至会更糟糕,生活像是无边无际的黑暗,汹涌而来,严严实实地包裹着阿廖沙,没有喘息的机会,原本他自己都以为自己会深深地沉没下去,但所幸,他还是突围出来了,“我已经开始学会幻想种种不平凡的冒险和丰功伟绩。在生活艰难困苦的日子里,这对我很有帮助。困苦的日子还不少,于是我就日益擅长幻想了。我不期待旁人的帮助,也不指望好运,但是我的意志逐渐磨砺得顽强了,而且生活条件越困难,我就感到自己越坚强,甚至越聪明了。我很早就懂得,人是在同周围环境的抗争中成长的。” 观察轨迹则是指主人公在不断的生活经历中,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对所接触到的形形色色人等的观察洞悉与描绘。首先是寄居在外祖父家时,善良慈爱的外祖母对他的关爱、呵护,为他讲述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为他开启了一扇不一样的窗户,成为了他童年的引路人,也是后期他在困顿环境里,在恶劣氛围的熏染中依然追求正直、美好的重要原因。同时,他也见到了外祖父这种不好不坏的典型小市民;见到了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以及在生活琐事中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见到了舅母的懦弱、短视;见证了善良茨冈的无辜惨死……这时的他已经开始会用探求的眼光细细观察别人了,走出家庭后,他更是接触到了无数人员。在他接触的人中,三类人最为突出。其一,典型的小市民,如绘图员家里凶神恶煞的婆媳,整天疑神疑鬼、四处吆喝的小警察等,他们常常暴饮暴食,无病呻吟,彼此吵架揭短,用不堪入耳的脏话制造丑闻,传播谣言。“无耻的流言蜚语、恶意的诽谤组成一张肮脏的网子”,缠绕着大家,无人可以幸免,仿佛通过折磨别人来为自己寻找乐趣是“他们唯一可以不付任何代价的娱乐活动”,可以填补他们空虚无聊的灵魂,是一群可鄙的人。 其二,散布在城郊、农村等地区随处可见的马车夫,清扫院子的人,小商小贩,船上的煤炭工人、水手,老匠人,盖房子的人,搬运装卸工人,以及拥有一部分土地,留在农村的农人等等,他们统称为劳苦大众吧。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人的确勤劳善良、吃苦耐劳,但更大一部分不是如此。大部分人民,在沉重的劳动之后显得麻木、残忍、粗暴,只会以酒精、女人、赌博来自我麻痹、消磨生命,然后凄惨死去。他们愤恨抱怨所遭受的不公、劳苦,但也仅只停留在抱怨上,从没想过要去实际改变。“在我面前展示的是无穷无尽的互相仇视和冷酷无情的场面,为了蝇头微利、琐碎小事就没完没了,不择手段地明争暗斗。”这些人民显得人性泯灭,与我们一贯认为的朴实纯粹相去甚远。但实际这才是真正的众生群像,实际的人民就是这个样子,我们以往口头所传唱的、书中所赞颂的勤劳善良人民大多只是看到了表面,想得太天真太简单,总以为弱者就值得同情,并没有深入去了解实际的人民到底是怎样。在这里从作者的实际经历出发,就告诉了我们民众生活的真实样子,应该从这样的根源上去寻找方案,这也是此书高明的地方之一,只有发现并正视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不要再不切实际地空唱赞歌。 其三,想要改变的民粹派人、有革命情绪的大学生、其他知识分子。“我所读过的书本里面都充满了基督教的思想,人道主义,出于对人们同情而发出的哀号。那时我所认识的一些优秀的人头头是道、热情洋溢地谈论的也是这类问题。然而我亲眼目睹的一切,却几乎都与此背道而驰……而我所尊敬和信任的那些人在大多数人中间,在一群群像蚂蚁般忙忙碌碌,为生活不惜做出种种肮脏狡诈勾当的人们中间却是多余的,显得出奇的孤独和格格不入。……人们只是在口头谈论仁爱和博爱,而在行动上则自己也不知不觉地屈从着生活的常规。”这就是知识分子的真实模样,他们连自己都做不到每日所高谈阔论的,又何以指望他们能够拯救他人。所以,文本中,主人公同样用了大量的笔墨思考、探索应该如何真正改变人们的不合理状态,除了社会制度、教育,人们还可以做些什么,这些是值得思考与探讨的。 第三条轨迹,阅读线。也是主人公与众不同的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阿廖沙有幸上过学、识了字,学会了思考,以一双探求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一切,才不至于在浑噩的环境里被污染。在一切饥寒交迫、困顿屈辱中,阿廖沙不惜一切条件坚持阅读,书本是他抵抗一切侵扰的利器。“这些书籍冲洗了我的灵魂,清除了贫穷而痛苦的现实生活留在我心中的糟粕印象。我这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好书,也意识到好书对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需求。读了这些书以后,在我心中渐渐形成一个坚定的信念: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会孤单,不会走投无路。” 在阅读中,阿廖沙经历了一般阅读学习的三个阶段:渴求、质疑、点悟。童年时期,他极度渴望能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渴求更大的认知,碰到一个稍稍不一样的人就会拼命向他靠近索取,以完全无知的姿态去接近别人,想要获取,其实正是开始思考的人才觉得自己完全无知;中期,越来越多的阅读,越来越多的思考,眼前现实展现给自己的残酷模样,让阿廖沙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和厌弃,读书无用,所思考的一切也并无用处,无法改变自己的现状;无限困惑却也寻求不到解决之道,那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坚持的理由。在这样一个低谷黑暗期,阿廖沙自杀了。所幸,他并没有死去,在百般无奈与折磨之后,生活有了些许转机,他又慢慢发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并没有得到确切的坚持的答案,但一点点醒悟,他仍然要继续生活和探索。 三条轨迹的交织构成了阿廖沙的一段人生画面,字字真诚,句句真心。作者高尔基本来就认为文艺负有改造现实这一社会使命,所以文本中,整个贯穿的也是如何改变不良现状这一类问题的发现与思考,尽管他还是没能提出解决之道,但他已经把真正的现实与问题发掘出来,让人们去正视、反思、探索,这也是他的不凡之处,书籍的深刻之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