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暗算》读后感锦集

《暗算》读后感锦集

《暗算》是一本由麦家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32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暗算》读后感(一):天才不会下地狱 总有人在捧着他

很精彩的谍战故事。让我惊叹于天才的超常之处的同时,也惊叹于人们对天才的无下限的包容。

“这是一个走出红墙就不知所措的男人,他不是来自生活,来自人间,而是来自蒸馏器,来之世外,来自隐秘的角落,你把他推出红墙,放在正常的生活里,放在阳光下,就如水里的鱼上了岸,会怎么尴尬和狼狈,我们可以想得到。”

“有一次我亲眼看见,大清早,张国庆从黄依依屋里出来,看得我心惊肉跳。我想,都在一个院子里住,这样下去迟早要败露。于是,我亲自去找镇上领导,请政府出面在医院给张国庆老婆分一套房子。这样,他们家安在镇上,张国庆老婆几乎不上山,彼此天各一方,穿帮的可能性小多了。大部分时间,张国庆上完班下山回家,但有时也会被黄依依留在山上过夜。为此,我几次去张国庆家做慰问,跟他老婆说张国庆现在任务重,有时回不了家,希望她支持什么的。总之,为了保证他们的私情不败露,我是用了心思,也用了权利,做了不少荒唐事。从某种角度讲,整个701都是他们的同谋。说真的,他俩的事在山上连只狗都知道,但张国庆老婆始终不知,可见风声之紧,紧得几乎不可思议,靠的就是大家心领神会,积极配合。”

《暗算》读后感(二):《解密》之后还有《暗算》(转)

文/何小竹

麦家在完成他的《解密》之后,又开始了他的《暗算》。这真是神不知鬼不觉的,但也十分符合这位前“特工”作家的身份和个性,他本来就是一个行事诡秘,让人不可思议的人物。他曾经说,《解密》出版后被那么多人叫好,并迅速地卖出了影视版权,让人惶恐。这位前“特工”是有文学理想的人,他自己判断他的这些小说是为少数人准备的,那个叫博尔赫斯的阿根廷作家一直在信念上鼓舞着他。他以为自己跟那老头一样的不会被大众看好。所以,《解密》的“好看”是作家本人也始料未及的。

也许是《解密》的成功给了作家稍许的自信,从不“高调”的麦家这次对着记者说:《暗算》更好看。《暗算》依然讲述了那个神秘之地——“701”的故事。依然是一些秘而不宣的天才人物的无墨登场,绝地厮杀。依然充满了与秘密、神秘相纠缠的悬疑情节,以及与偶然、未知相关联的无常的故事。《暗算》既是书名,又是书中人物的职业和命运,他们在暗算别人,也遭到别人的暗算,而命运更在暗算他们。这不是一个通常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冰冷的尸首会传递情报,刚出生的婴儿会出卖母亲,瞎子会凭耳朵明辨男女隐私。据知情人透露,《解密》出版后,让麦家结识了更多的“密中之人”,其中不乏有高级官员和资深特工人员,而《暗算》正是在两位耄耋老者的将军级人物的帮助下,才得以完成的。可以说,这是一部人们等待了很久的书,麦家完成了它,也许该说是读者的幸运。因为两位耄耋之年将军随时都可能寿终,从而永远地带走此书。

跟博尔赫斯一样,麦家偏爱书写“传奇”,但目的不是讲一个传奇故事就了事,而是挖地三尺,挖得人揪心的痛,像剥除了皮肉,又洒了盐。有评论家称麦家的小说是“新智力小说”。但我认为,不如叫“特情小说”更切中要害。

《暗算》读后感(三):麦家的暗算

看完这本书,荡气回肠,所有故事都是扣人心弦,我本来极度高昂的评价热情,随着打开各路评论后,慢慢消减了,大家的不满是那么多,多到批评书不如电影。

可我还是喜欢这本原著。平淡的文字,很多都是口述的记录方式,让我数次错觉这究竟是小说还是纪实文学,后来想想应该还是小说,因为如果不是小说,作者是不敢那么轻易暴露自己的身份吧。但想到这,又觉得也许大隐隐于市,这小说中几分真几分假,真真假假,真大于假,也是很有可能的。

听风的阿炳,最有传奇色彩,因为被编成电影,且是先看电影后看书,多少都会穿插一点电影的情节在里面。退一步是傻子,进一步是天才,天才和傻子之间模糊的界限,让常人对这个群体产生无穷的猜想。然而书中自然会接连不断地用故事击碎我们的猜想,事实比我们的猜想更加离谱和疯狂,我们的猜想,仅仅是停留在常人思维层面的。“就好比穷人担心富人买不下一件昂贵之物,本身就是杞人忧天,同时也证明你现在不是、今后也难以当上富人或者富豪的最直接证据。”小说好就好在他带领我们领略到一个不曾见过却又神往的世界。可惜阿炳死得也是传奇。

另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下棋的陈二湖。我又想佩服作者,在于亲述、听说、记录这几种方式中切换自如,而且每个故事随着讲述者的变化,用词和语言都在变化。细节的变动往往最能打动人。所以每个故事之间的隔断都很清晰,能够顺利地将读者带出前一个故事,更好地进入下一个故事。之所以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是因为破解密码是个奥秘无穷而常人又无法理解的事情,作者想尽办法用了很多比喻手法来解释,比如什么陆路水路、暗河,香蕉苹果的,好像说的例子我都能明白,但对于密码的原理,我却更深层地迷惑了,好像一切更加抽象了。在我们眼中的密码,可能多是作者提到的三层密码中的第二层,而第三层,却是怎么也不能理解了。但是我们也没有其他什么途径去理解,如果有,我希望还是他的小说,用故事的方式继续带领我们去探秘,看看最神奇的风景。

《暗算》读后感(四):这书为什么会红?

很多年前,电视剧《暗算》正在热播的时候,我正在念大学。室友迷得如痴如狂,翻来覆去看了一遍又一遍。我却始终也没有看过一眼,因为对这类谍战什么的完全没有兴趣。前天擦书架的时候,突然发现有这么一本书,就拿来翻了翻。

作者讲述故事的风格,不由自主让我想起了日本号称是推理文学之父的江户川乱步。或者是《福尔摩斯》系列故事中也常常出现的一些我相当之不喜欢的手法。就是把故事写成他人的口述。让整个故事一开始就像纪录片一样有个叙述者的视角,平白地破坏了一个故事之所以成功的一个重要元素——代入感。就像电影《黄金时代》,剧中人随时会对观众直陈其言,令观众瞬间出戏,意识到镜头的存在。

但是翻开第一个故事就觉得熟悉,这是电影《风声》的原作吧?于是脑子里出现了梁朝伟的形象,并且这个形象,或者想一究其原委,看是否与电影有所出入的好奇感推动我读完了这个故事。嗯,没有电影好看。这个阿炳,太灰暗。活得灰暗,死得也灰暗。

第二个故事刚一开头就勾起我对于《模拟游戏》的回忆。因为卷福演了主角,所以前一阵刚刚把它看掉。数学家,密码机,好熟悉的感觉,于是不知不觉又把它看完了。可是,那个黄依依,有必要将其描绘成这样滥交到让人觉得鄙视的形象么?或者X人X心,美国化的黄依依在当时那老派的叙述者,或者说作者,眼中,便是这么一个形象么?明明,在美剧里,连《欲望都市》里最OPEN的SAMANSA都可以是很可爱的呀?

然后接着往下看。陈二湖的棋艺,我惊艳了一把。可是,作为父亲,我不喜欢他。再接下去是韦夫,虽然作者说这个故事已经被陈述了很多遍,所以他为了不落窠臼必须另辟蹊径,所以从已死之人的角度叙述了这个故事。可是,唉,这是我觉得最没有看点的故事了。最后的一个故事,我想起了我看过的唯一一部谍战剧《潜伏》,当然,这个“我”,似乎太窝囊,全没有风采的样子。

所以,所以,别怪我这样平铺直叙下来,我直的是忍不住心中疑惑:为什么它这么红呢?我在眼中,既没有很漂亮得情节,也没有很漂亮的人物,更没有很漂亮的文笔。为什么它就是红呢?因为它红吗?

但是,我更觉奇怪的是,我一边觉得很鸡肋,一边居然把它翻完了。合上书的一刹那,感觉自己如果要做笔记,最想记下是的那段关于生命短暂的话。它不属于任何故事,对任何故事都没有过情节上的任何影响。我翻了很几遍,才好不容易在《韦夫的灵魂说》里重新找到这段话。它写在故事开始之前:

清晨醒来看自己还活着是多么幸福。我们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可能是最后一个。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世上最神秘也最残酷的,哪怕一个不合时宜的喷嚏都可能让我们人头落地。死亡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早把生命置之度外。你好。我好。

《暗算》读后感(五):两个疯子不同的偏执:读麦家《听风者》

有书透,阅读需谨慎。

刚结束麦家的《暗算》,《听风者》是全书三个章节里最喜欢的章节,无怪乎在被改编成的同名谍战片《听风者》中也吸引来了梁朝伟、周迅、王学兵等影星加盟演绎。确实精彩。

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听取电码奇人阿炳由被发现听力高超,到通过密码听取测验,到凭借惊人听力解决国内当前解密困境为701做出卓越贡献,再到娶妻成家却最终因孩子并非己出而自杀的惨痛结局。说来平淡简单,但在作者简洁而张弛有度的叙述里,却是一篇难得的引人入胜的好故事。阅读中,你的呼吸甚至不知不觉融入进了叙述人徐徐展开的讲述中,似乎能触到故事叙述人而不是作者或喜或悲或愤怒的情绪转折。想来,虽然远不及作家阿城的功力,但讲述中也很有几分阿城写作中精干之神。

合上书页时,我在心里愤愤骂道,两个疯子——虽不是同路,却都有着那么相似的偏执。

阿炳:固守其身的偏执。

阿炳的偏执更多源于自身的缺陷。目盲的他幼年与母亲生活,不曾走出上海那个小小的偏远古镇。世上的事于他可简单归结为两类:对的和不对的。这种划分原则组成了他不容挑战的精神世界支柱,对“对的事”投以绝对信任、感激,对“不对的事”报之否定、愤怒,乃至狂躁式的反抗。他的偏执也体现在对自己耳朵听力的绝对把握。在高度工作压力下他的耳朵给他争了气没让所有人失望,给他的母亲和家庭带来了荣誉和宽裕的生活,然而,也造成了他最终的自我摧毁,导致了他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他凭这双尖锐的耳朵从儿子的啼哭声中听出了儿子是妻子与厨师的孩子的真相,于是他一下子被事实击垮,在独自默默消化了全部的苦痛后,选择了以最极端的方式告别人世,告别他绝世傲人的听力才华。就像他的发掘人曾经说过的那样,“阿炳的脆弱和他的天才一样出众,一样无与伦比。他像一件透明的闪闪发光的玻璃器皿一样,经不起任何碰击,碰击了就要毁坏”。

阿炳其妻:被时代浸染了的偏执。

先说说这位传奇妻子的结局。作者给了她这样的安排——默默回到阿炳老家侍奉老母,接受着婆婆对自己的夸赞,冷漠对待孩子(骨寒而耐人寻味),母亲死后默默离去。作者写道:“关于她的下落问题,我感觉似乎比阿炳出奇的听力还要神秘和离奇。”表面上,她的偏执似乎是着眼于和阿炳的关系:将生命依附于阿炳,为之委屈生下孩子(阿炳不知自己没有性能力,逼不得已,妻与人生子),丈夫去世后侍奉母亲。可究深来看,她更准确的说,是一个被自己的英雄信仰和为革命献身的炙热渴望所操纵了的女疯子。在哥哥牺牲后,惊喜于可嫁给“为国家制造秘密武器”的阿炳,与他结婚度日,与别人“伪造”儿子,回乡侍奉母亲等等所有的一切,其实都是她实现自身“光荣家属”的工具,所有的所有不过是为了留在阿炳身边,为了能一直为部队出力,为了让自己永远生活在这样一种荣誉与自豪中。她与阿炳的偏执实在太有不同。在那样一个火光把人们眼球都映红的疯狂的年代,时代剥夺了她的个人意志,使她心甘情愿的交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感情与人生,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中去。

故事似乎在转述那个特殊年代里一个人传奇的一生,而当你读后默默品咂,却发现在作者简洁的叙述后,有着暗藏的力量,引人思索那特殊年代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犹如一双黑亮尖锐的眼睛,透过薄薄的纸张,有力的射向你的心。就故事自身来讲,确实是一个好故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