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身体,记忆与建筑》读后感1000字

《身体,记忆与建筑》读后感1000字

《身体,记忆与建筑》是一本由肯特·C·布鲁姆 / 查尔斯·W·摩尔著作,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155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体,记忆与建筑》读后感(一):尺度 维度 哲学

坚持看完了这本书。首先是感觉翻译的太次了,好多术语都说不清楚;其次就是内容,好多东西和理论都没有深化,只是肤浅的谈了一下,不痛不痒的,设计建筑哲学层面的理论更是让人费解;不过还是有一些收获的,书中介绍了人与建筑的各种关系和比例尺度等问题,很形象,图文并茂,有助于读者的理解,至于哲学方面的东西,有一些还是很有用的,在这里就不做解释了。。。。。。

《身体,记忆与建筑》读后感(二):虚实之间的“身体-建筑”之书

“身体-建筑”,准确来说偏向于现象学研究,但凡脱离空间本体的部分读起来就不会很轻松。不过这本书显然野心不大,对现代建筑的批判看起来也挺心不在焉,因而更多是启发读者在考察建筑时能更多被唤起纯粹感觉的指引(即书中反复提及的触觉体系、基本方位体系、身体-意象),理论的部分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帕拉斯玛、桑内特、诺伯舒兹,当然还有巴什拉~很多段落完全就是照着巴什拉的风格写的额~

【章节概读】

第一章,讲的是人类与生俱来有用身体去测量与衡定世界的惯性,但在接受教育之后(笛卡尔坐标系),虽然对空间关系的定位更精确了,却逐渐忽视场所本身的性质。即丧失了“身体-中心”。引用美国独门独户的家宅阐述了一种基于感觉的房子(各个部位对应着人体),强调了“身体-中心”感。然后从历史角度介绍“身体-中心”的三个构成要素:圆柱、墙体、屋顶,它们是如何被人类赋予性质,并对建筑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第二章,主要提启蒙运动之后建筑学转变为围绕功能组织的专门化学科,以法国皇家建筑学院和巴黎美院为代表,关注建筑作为应用科学的机械规律、关注作为美学的经验与个性美这两种态度之间的矛盾。

第三章,讲20世纪之前建筑美学的历史渊源。其实还是强调依赖理性和不依赖理性两种主张之间的博弈,在介绍黑格尔的美学观念时,引出问题:长期以来视觉占领美学的主要地位,而对身体、触觉的忽视与压制。

第四章,进入20世纪后美学理论的发展。首先指出世纪初流行的格式塔心理学依然是以视觉标准为建筑美学标准,然后引入吉布森的“五种基本感觉”理论,其中我们需要重视的是基本方位体系与触觉体系,二者对建筑体验的三维性贡献最大。基本方位体系是指向人体对于上下位置移动及平衡感的阐释,触觉体系是对体验环境中的对象的触碰感知。吉布森的感知模型只强调在建筑中体验到满足感,即“居住感”,而非其他信息。

第五章,介绍全书最重要的“身体-意象理论”。它是对基本方位体系和触觉体系的扩充——添加了对于内部、外部世界的感觉认知,起源于心理分析。接着列举介绍身体内部的标志物和空间:隐喻生命与爱的心脏、作为肉体中心的腹部肌肉、意指内部有机活动的胃与嘴巴、精神标志物大脑,以及较几何和线性的特征:心理坐标、边界的透明性、身体的收缩与膨胀、脸部表情。这些“身体-意象”的研究都为建筑形式的感觉提供线索,特别是有关中心位置的感觉(在后文中反复提及)。当然,继续强调触觉体验的重要性。

第六章,把身体-意象理论引论至其社会属性,无论人类是使用房子还是城市,都由一种“占有”的心理调动官能感觉,而“占有”本身也依赖于触觉。举例探讨一个房子和一座城市的中心地带能唤起人类生命记忆的问题,由此串联身体、记忆、建筑/城市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主要提到身体运动与建筑的对话,身体运动与建筑之间的交互性。例如人类的运动实质上包含有大量与空间实体的交互作用而非一系列含糊不清的本能行为,再例如建筑的某些细部(铺面缝隙、有规律间隔的篱笆)能够作为身体运动的一种刺激因素。举了各式的摩天大楼、夏隆、柯布西耶的案例佐证。最后批判了一下未来派的“身体疏离空间”是一种潜伏的威胁,因为它们否定了身体与建筑交互作用的需要,或是对身体过分操纵。

第八章,介绍四个要素组成的句法来描述边界里的居住空间,即场所、路径、模式、边界。场所与路径构成模式,边界限定所扩展出的区域。比较类型学的介绍。

第九章,详细举六个设计实例整合全书观点,即作为促进身体、记忆与建筑之间的交流场所是我们所需要的。

“记忆”的部分不太多,主要是“身体-建筑”,我觉得写的挺好。有类型化和实例论证的单元很实,而在对现象的抽象阐释时又很虚,特别是基于心理分析对“中心”的空间分析,是需要动用生理经验去投入的阅读过程,有种巴什拉附身的词语混沌之美。后面举的案例有几个是摩尔自己做的,挺喜欢。

《身体,记忆与建筑》读后感(三):能作为一种空间形式于人之心理的探讨,但作为建筑设计的原则和原理还显得不够实证和系统

1【超越身体的边界】

通过一些街景表象以及建筑实例所呈现的不同表象于人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或上、下,或大、小,或远、近,或围合封闭等,强调建筑与人身体之间的关系。

2 【建筑的机械化】

在关于人类感觉和记忆的观点究竟如何能与技术的观点相竞争时,出现了两种态度:一种是将建筑当做应用科学对待,另一种态度则是将建筑当做一种较整体的艺术对待(28)。前者建立在精确的标准支配物理操作的客观性能,忽略了对于人类情感的重视。而当以重视后者的主题的权威变得既不那么可以接受又不那么易于理解之时,关于测量新标准的理论又予以加强。也是现在一直在关注的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平衡问题。

3【美感】

通过触、味、视、听觉来获得美感的体验,同时也强调通过精神审美获得移情体验的重要性。

4 【20世纪的一些感觉模型】

在20世纪的一些感觉模型当中提到了一些五种基本感觉:视、听、味-嗅、基本方位体系、触觉体系,其中基本方位体系是定位基准,基于此衍生出其余感知,而触觉则包括感觉发现发现的所有方面。并强调人们对于建筑的理解,居住于其中比观看所给予人的体验更深(居住感)。

5【身体—意向理论】

身体—意向对应的则是我们所“拥有”的身体意义的效果,可以通过考察身体对环境状况所作出的可能的情感反应来说明。个人世界具有并产生许多意义,通过这些意义,我们体验整个世界。通过承认身体是个人世界的信息来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脸部表情的作用。强调唤醒本身身体对于周边环境的感知觉,变得更具敏感和洞见性。

6【身体、记忆与社会】

我们从住所这种与人类接触最为亲密的场所开始,并注意到达房子的路径安排,怎样传达出信息并引导体验。住宅的边界之外是城市边界,城市的边界之外是整个社会的边界。在那些更大的边界里,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从私有的到共享的,既包括最具标志性的公共空间,也包括被遗忘的场所。设于那些边界之内的一些路线模式,通常产生一系列内部边界,我们对于这个场所的理解就依赖于这些边界(93)。

8【场所、路径、模式与边界】

【场所】:我们所考察的那些拥有魔力的场所,必须与它们周围的世界相区别。这些场所通常处于虚空中的实体,实体中的虚空,或者虚实之间的特殊环境边缘(94)。公共场所的首要特征是公共可居性,要么人们在那里觉得很自然很轻松。要么至少那里有助于居住(98)。

【路径】:人们通过不同形式的路径:高、低、远、近、以及身体运动,不同的场所营造的路径分别不同,同时不同的路径也会给人在游走时候产生不一样的心理特征。

【模式】:常用的模式类型可分为:触觉模式、触觉加几何形模式、向心的辐射形模式、离心的辐射形模式、网络模式及最近额三维网络模式(108),有点对应于城市规划当中的规划模式。

【边界】:边界以墙围住区域,或者从区域内朝向外。边界特别显著的要素是立面、女儿墙、墙、凸窗以及系统中的地层折曲(114)。

这一张有些类型学的味道,通过对各个定义进行解释,从而分类定义,则后选取相应案例来加以说明。

9【纪念场所中的人性】

选取了六个场所:

雅典卫城(垂直视觉的巍峨稳定杆与平面视觉中与身体的呼应感)

康涅狄格州斯托宁顿村庄(一中心、一主街、一端点、一灯塔,适宜步行的距离,不偏不倚的清晰边界)

克雷斯吉学院(具有舞台性的建筑立面与边界,被抽象为简洁粉刷墙壁的纪念标志物)

芝加哥温斯洛住宅(平面揭示了左和右的价值,前后立面截然相反的特征,是基于人性空间形式的住宅)

巴伐利亚的威斯教堂(对于光线的充分捕捉利用,双重壳体)

洛杉矶的伯恩斯住宅(注重内在空间的组织,使人在室内有特别放松的感觉)

其中四个是公共场所,两个为私人居住房屋。虽然都各自不同,但也具有同一特性:都是适于居住的,并且它们都已有人居住,或者是真实的或者是在梦中和记忆中。它们接受了人们小心照料和丰富的能量,而它们回报了这些投入。这个交易——给予和回报,是无法用成本和功效来精确地测量的,事实上,它更应当被视为我们生活活泼的捐赠和有时神秘的人性(141)。

最后举例了一系列酒店案例中体现了对于周边环境的关注、人与人的看与被看、互相之间有交流性的空间案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