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M LAB.ISSUE No.1经典读后感有感

M LAB.ISSUE No.1经典读后感有感

《M LAB.ISSUE No.1》是一本由M LAB. / 孙浚良(装帧)著作,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0,页数:20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M LAB.ISSUE No.1》读后感(一):只有no.1

在mccann麦肯18f上班时,

看到有做完稿的同事丢弃在桌子上几本,

布满尘埃,页面已有陈旧,

我如获至宝,收拾回家,

后来送给几位设计创意界友人,

果真是你之蜜糖,他之砒霜。

相比而言,这本书的形式大于内容,

设计的形式很重,自然也比较先锋,

不过设计师似乎也是太过用力,

稍微矫揉了一些,

不过后来听les讲座,

谈及这本书的设计,

说“你还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文具盒,

或者几本摞起来当作抽屉”,

呵呵,广告、设计背景的人果真擅长阐释,

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牵扯在一起。

不过里面有石孟慈、以及我前老板吴佳蓉的短文,

还值得一看,不过这二位,

也已经离开麦肯,追随th,

去了葛瑞grey,

不由让人感慨广告公司,

向来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再回到les,

好像他设计完这本书没多久,

就决定辞别麦肯集团,自立门户,

于是这本书,只出版了no.1,

真想知道假若有no.2或者no.3,

会是什么样子?

《M LAB.ISSUE No.1》读后感(二):转来的,叶滢对此书的评论

Molecule是一方灰匣驻留的存在,驻留的是作者的文本、设计师的记忆或者读者的体验。

它的形态由某些时刻的记忆生成,是设计师在巴黎街头阳光下看到的玻璃碎片亦或是失手散落在书架下的一叠书本,现在,它们被收入这方灰匣中,衍生成手工粘连的这一组书脊。

作为读者的你几乎毫无防备的被卷入这场邀约或者游戏——它们是放乱了还是散落了?游戏才刚刚开始,你看不到主角,任意翻开一组书脊,内容可以重新开始新的组合,秩序/失序、主体/客体、作者/读者……这些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二元关系消逝了,作者在完成文本之后并没有离开,在作者和读者之间,设计师开放了书的身体,打开了种种相遇的可能,这种可能在你随时进入任意一册书脊之后,就已经超出了“设计”的边界。

从你触摸到的任一书页开始,放弃主题的追逐或者对结果的猜想吧,线性阅读在这样的游戏中无据可依,游离在商业和艺术、消费和文化、追问和反省之间的内容以及这一叠由你来重建秩序的书脊更适合无目的漫游。

如同罗兰·巴特所说,“它身体内没有果核、没有秘密,除去层层包裹的无限性,此外一无所有。”灰匣子里的Molecule不是一枚果肉和果核清晰可见的水果,它更像是罗兰·巴特所说的洋葱,多层构造、没有中心,让人费解,有些辛辣味道。

这就要破译Molecule的密码了吗?设计师说,不止这些,你还要自己去看。罗兰·巴特宣告作者的死亡和读者的诞生。而设计师不希望作者和读者以此消彼长的方式争夺话语权,他希望双方相遇、对话、嬉戏,无论是理解或者误读,在开放文本之后,能引发或者散播连绵不断的意义。

——叶 滢

《M LAB.ISSUE No.1》读后感(三):孙浚良和他的“一派絮言”

如果一本书摆脱了惯常的形态,它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在页与页中加上一个空间,它会充满多少可能?

昨天下午,在单向街的万达广场店,我们遇见孙浚良,并看见他带来的多样世界。

孙浚良,男,生于上海长于香港,书籍设计师,现任麦肯光明广告公司M LAB.创意总监及总经理,最常做的事是做书,不做书的时候看书。

对孙浚良来说,我们司空见惯的那种方方正正的书,是一种濒临僵死的生物。虽然有很多种开本和装订,但外形方正的书,无一不是在适应机器生产时代高速复制的潮流。而世界需要多一点不同,于是就有了他的书。

孙浚良的书很有趣,他并不拘泥于“形态”,而是尽可能地将书的外在与内容结合起来,就像身体与灵魂的互动。比如说,他用信封做书页,于是第一页与第二页之间就有了空间,如果在这信封里塞上不同的东西,便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又比如说,他将文字印在水溶纸上,当你阅读完上面的文字,在大脑中留下印象之后,便可以将书丢进水里溶掉,不留半点痕迹。他还将文字与背景分别印在纸的两面,得用光才能读到完整。他甚至把建筑压扁夹在书里,力图用纸张还原建筑的本貌。这一切,都让人觉得新奇和着迷。

然而,我们不能因此为孙浚良打上“艺术家”的标签,他自己也说:“我是一个非常商业的设计师。”作为麦肯光明旗下的一名创意总监,孙浚良在M LAB.里努力思考着广告的其他形式,并通过一本不像书的书去传达麦肯光明对于当今消费文化的观点,而这本书就是《Molecule 一派絮言》。

摆在桌子上的《Molecule》,首先是一个扁匣子,深灰色的表面流露出些许金属的质感,侧面的小圆孔则提醒着读者“由此拉开”。内容物一共有两份,一份正文一份说明。说明酷似药盒子里塞的那种玩意儿,甚至真的摆了张药瓶的照片在上面,并告诉你“M LAB.”是什么、“M”代表了什么和M LAB.做什么,以及带有几分顽皮、一点自大的“注意事项”。

等到把《Molecule》拿在手里,第一个印象肯定是“惊奇”。三块形状不规则的纸板连在一起,每面都装订了一本或大或小的册子,而读者无论从哪一面读起都可以。并且,这本书的印刷工艺也十分了得,让全书的质感极为丰富。在讲iPod那一本里还夹了两张贴纸,你可以把印着“iPod是……”的句子撕下来贴在任何地方,或者自己动手填上一句。不过切记,虽然这本书特意被设计成“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的样子,但只有折回某个特定的形状,它才能重新被收纳进盒子里哦。

这本书不光“身体”奇特,“灵魂”也极具内涵。四本册子四个专题,解读着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消费思潮。比如10种iPod消费心理,比如时尚的艺术经济学,比如感官体验与品牌建设,再比如认知整形记。对此,文字作者石孟慈自己说:“从分类学的角度,《Molecule》谈论的议题范围涉及了时尚工业、生活风格、数字趋势、广告营销。从文体风格的角度,《Molecule》并存了散文、书信、论文、诗、评论等文本。从阅读的角度,《Molecule》的设计编排跳脱了线性逻辑,让阅读也可以是纯粹触觉和视觉的美学体验。”

这下,你可以看到这本书里,到底包括了多少有趣的东西了吧?

最后,让我借用注意事项里的一句话来结束这篇又臭又长的东西吧:

“不可沉迷阅读M LAB.忽略了身边心爱的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