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

《雾都孤儿》是一本由(英)狄更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43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雾都孤儿》读后感(一):世界有好有坏,相信善意永存

带着这一定是个悲剧的心理读完了这本小说,结局竟如此美满。经历了这么多的邪恶与欺骗,小oliver还能保持如此纯真的心灵,特别难得!世间本是这样,有阴险邪恶的小人人,更有温柔心存善意的大好人,即使遇到过数不清的大恶人,被欺负欺骗,只要你是善良的,终于!会遇到和你一般善良的朋友们,过上开心快乐的生活~(ps:英语渣渣第一次看纯英文小说,比读中文感觉好很多(๑• . •๑))

《雾都孤儿》读后感(二):名著庸译之黄雨石雾都孤儿

人文社的<雾都孤儿>属于"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译者黄雨石.粗读之下,发现翻译断句有大问题,名词翻译不恰当,中外名称相互交换,可简约的冷要罗嗦,有的语句完全不能理解.

53页第一行"奥利弗来到小道尽头的围栏边".其实"小道尽头"完全可以用

"路口"一词代替;

160页,第四段最后一句"随时准备在指定的时辰把他们叫起".这个句子语义有问题,不知道是"随时叫起",还是"在指定的时辰叫起".翻译出来的这个句子,让我这个学过英语的人都想不出原文是什么句子.

文中多处有"马车驭手"这个词,不知道为什么不用"马车车夫".

如果说翻译是原著的摹本,那么这个摹本是不合格的.

《雾都孤儿》读后感(三):尘是尘,土是土

在狄更斯笔下的雾都里,我们看到了地狱,我们也看到了天堂,却唯独看不见人间。

毫无疑问,狄更斯是场景描摹与情境构造的大师。他对于英国底层生活的描绘淋漓尽致,如同一张地狱的立体画卷徐徐展开在我们眼前。那些暗藏在社会角落里的阴谋与残忍,仍然能给几个世纪后的异国读者带来深入骨髓的寒意,从而使颠沛流离的小奥利弗博得更多同情的眼泪。

然而,在人物的塑造上,他却没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彩。不论是穷凶极恶的土匪,阴险狡诈的骗子,还是德高望重的绅士,或是温柔娴淑的少女……在他们身上,没有生活的气息,没有人性的复杂。他们只是一个个蹩脚的演员,尽职尽责地去扮演好人或坏人的角色。几乎每一个人物都能够用寥寥数词概括其全部的性格特性,并且从始至终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与起伏——当然,除了作为关键人物的南希小姐。但可怜的南希,她也不过是一个帮助主角小奥利弗在不同场景间跳转的功能性角色,她有爱心,有爱情,却没有自己个性与生活。即使是作为主角的奥利弗,和作为始作俑者的蒙克斯,也同样没能有幸获得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他们都是作为情节的载体而存在,扮演一个善良孤苦的孤儿,和一个凶恶残暴的兄长。

而令人略感滑稽的是,小说中用了大篇幅渲染的暴徒塞克斯和他的同伙们似乎并非足够的残暴。当南希被杀后,塞克斯日日受到鬼魂的骚扰(或是良心的谴责?),而他昔日的伙伴们也带着恐惧和嫌恶躲避着他。最后,这群恶人便在夸张的群众浪潮中得到了符合善恶法则的毁灭。且不论他们被一窝端的速度令人惊叹,仅仅因为杀了一个人就自我崩溃似乎实在有愧于暴徒的名头,尽管被杀的人是单恋着他的南希。

在故事的结尾,尘归了尘,土归了土。坏人或是一命呜呼或是改过自新,而好人则过上了圣光照耀下的美满生活。这样的喜剧收尾无疑冲淡了小说的悲情色彩,给予读者极大的心理安慰;但过于仓促和理想化,反而透出一些浅薄来。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悲剧往往给人更大的震撼和反思;然而若是代入日常生活,这样浅薄的愉快大概才是我们所向往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