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管理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管理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管理的真相》是一本由[美] 杰弗瑞•菲佛(Jeffrey Pfeffer) 罗伯特•著作,湛庐文化出版的246图书,本书定价:46.00元,页数:200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管理的真相》读后感(一):非常实在的书

我很少写商管类书评,因为感觉很多商管类书大多都喜欢急功近利玩弄概念,炒作冷饭或者搞领袖崇拜,而作为快餐文化高昂的价格又未免太不合理。

本书虽然价格依然不合理,但是书的内容还算实在,作者反复强调的就是要破除一些迷信,比如不要迷信领导魅力,不要迷信战略,不要迷信绩效工资等,所有工作都要实地调查,具体分析,论证而后行。拍脑袋决策是要不得的,虽然这么一说本书内容又都是些老生常谈了。

《管理的真相》读后感(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一言以蔽之,这本书反复论证的是“实事求是”,推荐延伸阅读文献为《实践论》。

作者从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思想中得到启发,认为管理者应当从企业的实际现象出发,而不是从平时积累的经验、传统做法、其他企业的成功法则、旧知识和教条出发来进行管理。虽然作者宣扬上述观点,但是还相对缺乏对“循证管理”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清晰的界定的内容。

不对概念进行清晰界定,是一些管理书籍的存在的弊病。没有进行概念界定的管理理念,既使读者难以理解其所指和适用情境,又会使管理理念停留在模糊印象阶段,而不能得到有效推广并在自我陶醉中自生自灭。我们期待着作者对循证管理进行进一步的阐发。

阅读TIPs:

1.若要快速理解本书所宣扬的观点,可能只需要看全书三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全书的第二部分,写的有些面面俱到,涉及战略、激励、人力资源、组织变革、领导力、工作与生活关系等宏大话题,建议分别看专门阐述的这些话题的书籍。

2.适合翻阅并偶有所得

《管理的真相》读后感(三):循证管理 势在必行

当你捧着一本畅销的管理学书籍认真研读的时候,你可曾质疑过其中的观点?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说,都有迷信书本及权威的倾向。古语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

以下观点你是不是奉若真理:工作应该和生活隔绝开,最佳的组织拥有最出色的员工,经济奖励能推动组织绩效,企业战略决定命运等?

然而,太多的商业格言都并非建立在对事实客观公正的分析基础上,太多的商业格言被吹嘘成“万能药”。倘若领导者基于这些可疑的知识做决策,会把组织送上风口浪尖。

其实用不着如此的。杰弗瑞•菲佛和罗伯特•萨顿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更好的道路:证据式管理。证据式管理脱胎于循证医学。在医学上遵循证据是很好理解的,但早期医生行医,靠的大多是经验。比方说“放血疗法”,在西方盛行了很久,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它是否有效。要怎样才能证明“放血”对病人的病情没有改善作用?这需要对不同的人群进行长期的对照控制实验,同时排除一切可能的影响因素。在证据的基础上提出对某种治疗的观点。当然,随着各方面技术的不断发展,循证医学的思想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循证医学的方法理念逐渐推广到教育和公共政策领域。

在本书中,两位作者告诉管理者为什么要根据证据来管理组织,如何寻找并利用更好的证据,为什么这一方法能带来良好的结果。

依靠证据式管理,企业领导者直面确凿的事实,根据最佳的证据展开行动,从而在竞争中赢得

胜利。对于流行的管理观念,他们采取理性的怀疑态度。为说明这类观念中潜藏的危险,两位作者分析了核心管理领域流传的六大片面传言,其中包括领导力、战略、变革、才干、经济奖励,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菲佛和萨顿向管理者们阐明了该如何辨识和应用最适合本公司的管理理念,而不是盲目信奉在其他地方看似可行的做法。他们提出一系列的指导原则。

管理者们必须坦率地面对事实,即使事实是多么糟糕,多么让人难以接受。必须把证据式管理视为组织生活的正道,把这种方法作为企业管理最普遍的做法。

《管理的真相》读后感(四):少交经管智商税

两个作者是斯坦福商学院的教授,秉承美国实用主义的传统,对一些传统企业管理认知和咨询同行鼓吹的概念提出了挑战:工作和生活能截然分开吗?最好的公司拥有最好的人(人重要,还是制度重要)?激励措施跟绩效正相关吗?战略决定公司的命运?变革都是好的吗,或如何实施变革?领导无所不能吗?

这本书提倡循证管理,采用医学上的循证医学概念,鼓励管理者对各种管理理论、建议、咨询师兜售的案例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照单全收;不要照抄成功企业的做法,很多做法抄不来,标杆选择要有针对性;不要相信有别人什么神奇方法能够力挽狂澜,不要相信个人魅力、领导力,这些往往都是智商税。多搞对比、试点,总结实际经验会好很多;靠证据和逻辑做事,减少对猜测、恐惧、信仰或希望的依赖。没有天才,只要后天努力工作,努力改进就好了。制度比天才更重要。战略方面,执行比战略本身更为重要。战略会聚焦但也会制造盲点,认真倾听市场,倾听客户需求,最为关键。行业好,不意味着企业回报率必然高。有关变革,并不是所有变革都是好的。变革前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要让所有人都有危机感。要自信满满(即使心里不确定也要装出自信激励手下)。方向要明确,行动要快。要能忍受不确定、模棱两可。

全书对很多盛行的管理思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融合、奖金/股权激励、变革、战略、领导力)利弊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不管作者是对是错,能发人深思,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总是好的。作者行文幽默,颇有西海岸风采,翻译的也不错。

书中金句:

很多商业决策都建立在希望或忧患的基础上,是跟着别人亦步亦趋。

我们不该照抄别人怎么做,而该模仿他们怎么想。

公司要取得成功,要做的事情跟别人不一样。

靠证据和逻辑做事,减少对猜测、恐惧、信仰或希望的依赖。

要不计一切代价,避免选中那些自以为什么都知道的人。

兜售商业知识的人,实在应该把话说清楚,我们必须承认,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解决办法。

回忆是回想以前不知道的事情。

智慧反应的是人们对待所知的态度,而不是他们知道多少。

只有当人们能够开诚布公、畅所欲言、表现自我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创造力,而不是假装自己跟大家一样。想法越多,越不同,越融会贯通,就越能产生成功的想法。

人们不大会尊敬或追随那些对人对己不真诚的人。

你必须更大限度地利用员工的所知、所能和所欲,而不是整日核查他们表现如何。

在我看来,正确的态度就是对自己做的事情充满热情,有真正的学习和实践意愿,不是因为钱来做这件事,而是因为真正想做,真正喜欢。

实践知识,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以及人际交流技巧和社交能力,比传统智商更能预测工作表现。

乐观的销售员比悲观的销售员更成功,因为前者总认为挫折只是暂时现象,也不是自己的错。

才干取决于人的动机和经验,取决于员工如何被管理和领导。

技艺超凡之后,要想维持水准,仍然只能依靠不懈的努力。

问题出在制度上,不在人上。

成功就是倾尽全力,尽己所能。

经济激励最好用在评测方法简单、清晰、具有共识的工作环境,或是用在只着重强调绩效表现的最优化,而不在乎员工采用什么方式来达成目标的情况。

社会性比较是人性的一部分。

文化变革不一定要持续很多年,不一定每个阶段都充满艰难险阻。一切全看你怎么做。

领导者要表现出自信,但内心却不一定像表现中那么确信无疑。实现外在自信与内心自我怀疑之间的平衡,是明智领导者的一大特点。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里,消除不确定、容忍不确定,甚至安于不确定,都是领导者的关键技能。

对领导力的最佳诠释,就是把它视为一项构建组织制度、团队和文化的任务,为他人成功创造环境和前提。

一部分靠自律,一部分靠欺骗。

信心成了一种能预言自我实现的东西。

最好的领导者要够聪明,懂得做出一切尽在掌握的样子;但又要够明智,不让权力冲昏头脑,太拿自己当回事。

没有失败,就没有学习。

加拿大读书会微信号:careaders

《管理的真相》读后感(五):东方管理文化是低成本文化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按一般理解,“产业”指财富,各种生产的事业,工业。

《史记·高祖本纪》中提及产业,孟子提出“恒产”的概念,“恒产”指长期保有的财产,产指产业。

孟子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认为人的善心只有在财产足以维持温饱时,才能产生。

管子主张以农为本,提出“经产”的概念,产指生产,谓“民之经产”。

远古时期群居生活,狩猎采集,而后农业从狩猎和采集活动中分离出来。

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

原始公社的新石器时代,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

原始公社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

奴隶社会初期,商业从农业、手工业分离。

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形成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产业部门。

18世纪60年代,爆发于英国的第一次产业革命,英国主要工业部门从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的趋势。

机器生产的大工业逐渐取代了农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20世纪初,爆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表现在铁路、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主导地位巩固。

分工越来越细,马克思曾经从物质生产的角度阐明社会分工的三种形式:一般分工、特殊分工、个别分工。

产业是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表现形式,一般分工是特殊分工的基础。

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的时候,社会分工以一般分工为主导形式。

随着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特殊分工成为主导。

产业可以一直细分,直到不能分为止。

熊彼特曾经说过,“古代中国比任何其他地区,我们可能指望发现许多方面的古代经济思想,中国是我们所知道的保存有古老典籍文化的所在地。”

“民以食为天。”中国是农业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夏代,农业已是主要的生产部门。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冶铜技术,则是原始手工业的开始,主要有冶铁、煮盐、纺织等。

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和发展:古代神农氏时,就出现了商业交换场所和活动。

从产业经济学是研究调节产业间和产业内的资源配置的经济学科这一现代角度来看,早在农牧业的出现和最早的国家政府建立以来,某种具有现代产业经济学特征的思想就已经出现了。

中国封建统治自秦汉以来一直到晚清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长达两千余年,社会经济结构几乎从未受到外来势力的冲击。

这与中国封建统治时期与其社会经济结构特征相适应的产业思想及在此思想指导下制定的经济政策不无关系,表现为小农经济、家族制度、中央集权官僚体系三者的结合与统一。

与其相适应的政策明显地表现为:农本思想、工商业思想、水利基础建设思想。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

因此古代人们思想观念上首先产生对农业的重视。

春秋及以前的社会对当时的商业的态度也是肯定的,没有明显的重农抑商倾向,真正对农业的偏重从战国初期开始。

战国初期的李悝在魏国推行“尽地力之教”,理论基础就是重农思想,认为农业是财富产生的唯一根源。

为了保障在兼并战争中有足够的兵员与财力,就必须动用国家行政的力量来最大限度地保护易于控制的小农经济,并对社会财富,包括商人的财富进行掠夺式的征调。

农本政策,体现的是一种产业结构政策,中国封建时期是将农业放在整个产业结构的最重要的位置,是其“支柱产业”,其目的是维护农业的再生产。

具体的政策有土地政策、赋役政策和人口政策。

土地政策,理想土地形式就是“井田制”,耕者有其田。

赋役政策,与土地政策对应,征不能废,征之有度。

人口政策,鼓励人口增殖。

工商业思想,占主导地位的是扶持官商工商业的思想,国家专营或专卖。

封建国家的理想目标是既允许民间私人工商业存在,但同时又要将它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永远依附于国家的地位。

水利是农业社会中的基础产业,从上古的夏、商、周起历代国家政权及地方政府都以水利为命脉。

水利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治理黄河为中心内容的治理大江大河的“河工”思想和以维护漕运水道为主要内容的漕河思想。

产业经济的发展,最终目的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管理文化的目的。

管理文化与产业经济两个系统相互渗透,相互驱动。

管理文化对产业经济作用的方式有渗透式、导向式、桥梁式、转化式等。

人类的智力是精神生产力,这由一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物化和促进物质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力量所组成。

它以人脑为载体,以大脑神经细胞活动为运动机制,存在于人的大脑神经系统中,带着主观性、精神性的一面。

当它转移到语言、符号、书籍、图纸、音像制品和电脑等外在实体性的载体上时,便成为了不为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它将作为一种客体影响制约人们的主观意识,同人们的主体意识发生信息传递反馈联系,对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的发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是管理文化的渗透作用。

比如产业技术政策方面。

东方社会网络有利于节约交易成本,传统上中国人从心底里相信关系而轻视广告。

西方产业经济是三要素结构,社会网络不健全,个人主义的创新有利于新技术发展,营销方面也大为不同。

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政策要有高创新和高消化。

西方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物的投入和个人主义的作用,社会资源相对薄弱,忽视了社会的作用,这是片面的增长,全球化是片面增长的结果,东方国家成功运用了儒家管理文化。

社会网络的概念使满足后代需要的思想变得易于实现,现在全球网络与传统社会的网络重叠,真正体现现代社会是高科技、高情感的社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文化。

比如在知识方面。

在东方管理文化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社会性知识、人文性知识和非编码性的意会性知识,所以东方管理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低成本文化。

在西方管理文化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理性知识、科学知识和编码性的可传播、复制知识,所以是高成本文化,西方国家法律的作用巨大,所以其管理文化可以成为契约型管理文化。

而今,东方管理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经济观对指导全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