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婚床读后感100字

婚床读后感100字

《婚床》是一本由[美]约瑟夫·布雷多克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5,页数:24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婚床》读后感(一):从文化中心主义出发所理解的婚姻观

书里纯粹只是猎奇式的罗列各种民族、时期、地域的婚俗,而且不知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原文本来如此,这种罗列之间很少令人满意的逻辑性可言。

作者仅凭臆测来评价各种非西方的婚俗,只是为满足猎奇的心理而写,缺少有价值的理性分析。

而且文字中处处透露出来的文化中心主义令人作呕。完全以西方的文化观来衡量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时期任何民族的婚俗,真是让人失望。

《婚床》读后感(二):卫道士应该读的书

能列入三联的文化生活译丛中的书大都是精品大众读物,这一本也不例外。作者虽然不是知名人类学家(好像是个美国作家),却能将相关人类学资料综合起来,写出一本可读性、资料性都很棒的大众读物,可以说是韦斯特马克那部煌煌巨著——《人类婚姻史》的缩简本。你要是对人类婚姻、两性问题感兴趣,却又对《人类婚姻史》的厚度头疼,这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人类学的书读得越多,我的价值观、道德观、历史观也越虚无。一种文化里不道德的事,在另一种文化里可能理所当然,见怪不怪。就拿人类的两性关系来说,“性”是什么、“爱”是什么、“婚姻”又是什么,

“爱”、“婚姻”这些东西是“性”的前提吗?还有那些男权社会里乱七八糟的“贞操”、“守节”,其实都是“历史”、“文明”的产物,现在则成为了我们的“枷锁”。

爱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吧,只要不侵犯到别人“爱干”的权利就行。

《婚床》读后感(三):婚姻

读书笔记244:婚床

三联的这个系列选题很杂,什么都有,在那个年代是拓展视野的好书。

这本是讲人类婚姻史的,远古的资料没有了,不过可以从原始部落参考,澳大利亚土著还实行抢夺,女人像物品一样被争夺。而在非洲,妻子是财富的象征,鉴于漂亮的女人容易被抢走,所以漂亮是负资产,女人的价值被定义为生孩子,做家务。

在古代罗马女子的地位高于希腊和其他地方,她们可以继承大量的财富。当然这是在父权和夫权不存在的情况下,而中国女性是没有独立经济地位的,即便父亲和丈夫都死了,她也要听哥哥或者儿子的。在印度女性就更惨了,他们认为男性最好比女性大三倍,所以二十多岁的男人可以娶七八岁的女童为妻,娃娃亲的现象很普遍。最不利的是,如果男方夭折,女方要不自焚,要不守寡,下场都很凄凉。

作者阅读面相当广泛,对于世界各国的书籍都有所涉猎,很难得,我居然还看到了引用林语堂的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