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死神的精確度》读后感锦集

《死神的精確度》读后感锦集

《死神的精確度》是一本由伊坂幸太郎著作,獨步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280,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神的精確度》读后感(一):名不符实~

如果不是找了金城武来出演电影,很难想像这本书会重印这么多次,此作在伊坂的作品中只能算是中下水平而已,除了少数一两个故事有点意思,其它的只能说是味同嚼蜡,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这是这本书真实的写照!

《死神的精確度》读后感(二):还好我不是死神~~

要是我是死神的话,想必多数都是放行吧~~

死神的精确度从死神的角度描述了各种人的追求与信仰.

荻原那章看到最后都要哭了,在有机会得到爱情的时候生命也即将到尽头.我是很不想他死的啊,还有那个藤田老大也是,虽然是黑道,但这么好的黑道哪里去找呢......

《死神的精確度》读后感(三):伊坂幸太郎的入門讀物

剛剛看完了故事的最後一句"耳際只傳來老婆婆帶著興奮激動的聲音.真的,好刺眼",剛好是第358頁的頁底.把書籤抽出來,闔上書,塞到背後的文具櫃上.靠進椅背.

被騙了,恩恩.此外就是被騙到但絲毫不會沉重的清爽之感.

上個星期的現在訪問了詹宏志.我以前很佩服他,因為城邦的確是很成功的創意,改變了台灣,後來又是香港,的閱讀版圖.所以印象裡他一直是個硬梆梆冷冰冰的生意人,當然也會帶著點台灣人特有的混合了榻榻米和民國南京巷弄的柔軟特質吧,我想.

知道他收藏了幾千本推理小說,一個皮書包裝著幾本書每天到處跑來跑去,跑了十年直到皮包背壞了修補到無法再補,知道這些是後來的事.後來發現,他和我一樣不僅喜歡推理小說,也喜歡村上春樹.

而這兩者的結合,他說,就是伊坂幸太郎.這是他講到日本推理小說從橫構正史的本格派和松本清張的社會派之後發生流變時提起來的:"他很特別,也許可以說是推理小說中的村上春樹吧.他本人也說受到了村上的啟發."

在第358頁以"耳際只傳來老婆婆帶著興奮激動的聲音.真的,好刺眼" 這句話結束的,就是伊坂幸太郎的<死神的精確度>.

死神其實是一種職業,算是god中的一種公務員吧.確切說,是很多部門中的調查課課員.情報課把調查對象的資料交給他們,他們就分別來到人間,在某人死期前一個星期開始和那人接觸,比如成為朋友或者住到同一所公寓之類.在第七天以前提出一份報告,報告只有兩個字:認可,或者,放行.

認可也就是認可情報課的結論,第八天調查對象就會死於意外;放行就是駁回情報課的結論,調查對象還可以繼續活下去.

所以,如果你生活中突然出現了和你發生聯繫的陌生人,可能就是死神也說不定.

後來我想,詹宏志所說的和村上春樹相似,大概是從現實裡抽身而出,很酷地旁觀其他人的並不必要的suffer的清爽的立場吧--羊男也好,高橋或著中田老頭甚麼的也罷,除了和自己掙扎的田村卡夫卡君.

村上春樹在中文版<海邊的卡夫卡>序言裡面說:

"我筆下的主人公迄今大多數是二十幾歲至三十幾歲的男性,他們住在東京等大城市,從事專業性工作或者失業,從社會角度看來,決不是評價高的人,或者莫如說是在游離於社會主流之外的地方生活的人們。可是他們自成一統,有不同於他人的個人價值觀。在這個意義上,他們保有一貫性,也能根據情況讓自己成為強者。以前我所描寫的大體是這樣的生活方式、這樣的價值觀,以及他們在人生旅途中個人經歷過的人與事、他們視野中的這個世界的形態。"

就是這樣.

伊坂幸太郎的死神角色,直接從生活裡的活人變成徹底的旁觀者,這大概也是年輕人(伊坂生於1971年,大概也能算年輕人吧,大概)沉不住氣的地方,他沒有辦法像村上那樣完全把角色控制在"游離於社會主流之外"的邊緣立場上,所以乾脆用死神這種角色來一了百了地抽離.

但,伊坂還是太年輕了,或者他是天蠍座的,雖然具有冷漠神秘的天賦,卻無法像魔羯座的村上春樹或者同樣是魔羯座的北野武那樣完全沉到寂寞的水底去講故事,所以他的故事雖然往冷漠的方向流轉,卻稍稍有一個炫燿的出口他就管不住自己.死神千葉就這樣漂在離現實的水面兩呎的地方,對於在更深地方的人來說,只是一個被過於晃眼的水光映出來的黑影.

《死神的精確度》读后感(四):死亡中的甜蜜,欢乐里的忧愁

大部分伊坂的小说都很欢乐,很励志。我常跟别人形容说,他是阳光型宅男,开朗型自闭症患者。他,或者说他笔下的很多典型人物,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都不够,他们和多数人不一样,但奇怪的是,到了小说的最后,你都会发现伊坂尝试告诉你的其实是,哪怕你和世界格格不入,你还是可以生活得开心无比。这样的励志当然很另类,但却是伊坂小说最吸引我的部分。

前一段时间看口碑颇好的《沙漠》,我的感觉却很一般,提不起劲来。看完以后想,可能是小说的基调太高昂,书里的五个大学生碰到许多倒霉事,他们却没有真的不开心过。其实沙漠里主人公的遭遇,比起《孩子们》,比起《Lush Life》,都要糟糕得多了,可是伊坂刻意地把抑郁的部分一笔带过,却过分强调了他们性格里的坚韧洒脱,你说这样子的故事还有什么意思呢?

我喜欢伊坂的,忧愁里带点欢乐,或是欢乐里带点忧愁的故事,就像是手边这本《死神的精确度》。

这本书在设定上最像伊坂的出道作《奥杜邦的祈祷》,他构筑了死神参与的人类世界,构筑了关于死神的规则,而死神在他的笔下照章办事。千叶,他热爱音乐,冷漠而温柔,并不关心自己所要调查的对象,但他保有的纯真又让人觉得亲近。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看下来,越来越觉得死神千叶,比起《孩子们》的阵内,《Lush Life》的黑泽,《沙漠》的西鸣,都更像是伊坂本人的化身。我始终觉得,伊坂的写作方式其实是跟很多作家都不一样。他并不诉求融入他要描写的人物和事件,而是站在高处,俯瞰整个社会和芸芸众生,最后带点不屑又带点好奇,把平凡故事打碎重组,写出来。千叶嘴里那些对人类犀利的讽刺,对另一个族群的描述,超然得只剩评价没有感情,都像极了伊坂对普通人类社会的观感。

死神的工作是调查一个特定人类,七天后给出是否“认可”其死亡的评价。千叶在最后一个短篇里追究过,最初的调查名单是怎么得出的,他也不知道。但综观这本书的六个短篇,其实可以看出来,接触死神的人,在他们的生命中已经丧失了很多基本的乐趣。甫一开场他们的形象总是:垂头丧气、猥琐、走投无路、不快乐。你看,即便你的生命真的不怎么快乐,装也要装出个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来,否则死神都会找上门。

伊坂喜欢在小说里给这些人生的暂时失败者安排一个Happy Ending,是天意也罢,又或者他根本就笃信,所有的人生状态都是暂时的,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就转运了。在《死神的精确度》里,乍一看,这个定律要被打破了,因为他们的开头不管是怎么样,结尾还不都是死。可是在大部分的故事里,我们依然看到伊坂“狠心”地让他的主角们遭遇前所未有的美好人生,得到爱情的、得偿所愿的、被解放与被救赎的……不一而足。死神让他们的生命停在一个最值得继续下去的时刻,再大的美好,也抵不过死亡的来临。

可是也正因为此,他们的死亡变得格外浪漫,因为好的时刻再也不会改变了。更有甚者,因为死神的介入,复仇的英雄不会失败、换了癌症的病人可以换个英雄救美的方式死去……死亡不再冷冰冰,它本身变成了人生更好的solution。

连作短篇的最后一篇写一个看透了死神身份的老婆婆。她在世上活了七十年,就像《秋日传奇》里命硬的布拉德·皮特,她爱的人、她的亲人纷纷离她而去。而她依靠着保有与他们的回忆,倔强而孤独地活着。“好刺眼啊!”在她的身边,死神也脱去了与人类世界的最后一层隔膜——雨幕。是说,这样丰富的记忆、或者说,是走过的时间,终于可以和死亡对抗了吗?

《死神的精確度》读后感(五):逃不过去那刻之前的七天救赎

生而為人,便逃不過死亡,誰都知道這個道理,但誰都要迴避這個問題,因爲,死亡,實在是太可怕了。

死亡的可怕,並不在死亡的那個瞬間,而是,在死亡之前的掙扎與等待,以及死亡帶給自己與身周之人的影響吧。

在《死神的精確度》中,伊坂幸太郎構思了這樣一個對於死者進行死前確認工作的死神,他的任務確切的說就是在死者命定死亡之期的前七天内尾隨調查,對談了解,然後回復給執行機構一個“確認”或者“放行”的答復。

這個死的連作集共囊括了六個短篇《死神的精確度》《死神與籐田》《暴風雪中的死神》《戀愛與死神》《旅途中的死神》《死神VS.老太婆》。

原本以爲,在本零五年的推理作家協會獎(短篇)一定是會一展過往幾本伊坂作品中那樣匪夷所思的結構,因爲相當多的短篇連作便是以套匣式的結構取勝,對於極擅以結構的巧妙編排來製造意外度的伊坂來説,這點功力自然不在話下。

但是,我就是想錯了。

如果說《奧杜邦的祈禱》是以巧妙的設定與結構取勝,(當然其間的櫻、優午、日比野的角色設定也很出彩);《重力小丑》是因爲人物的性格張力十足讓人過目不忘,《孩子們》是以詼諧的語言警句讓人捧腹的話;相對於以上三部作品,《死神的精確度》反而特點不太鮮明。也就是沒有很明顯的一処鋒芒畢露。

不過,以上的特點在這六個短篇中卻仿佛渾然天成的灑落各處了。也就是聯結得十分自然,這是不是伊坂的某種成熟呢?但說老實話那種成熟我雖然不反感,但是不會有初讀《奧》和《重》那樣的刺激到腎上腺的興奮感。

可是,囘過頭來想一想,似乎自己又錯了,這畢竟是關於死亡,以死神作爲旁觀記述者的一本書啊,難道可以《奧》與《重》的筆法來書寫嗎?

這個死者的確認官千葉,是一個很冷靜很沒有想法的人(sorry,是神),除了喜歡上CD店試聼音樂(伊坂幸太郎 的每本書裡都會強烈得表露出對於音樂的喜愛,從處女作《奧》開始一脈相承),他的警句是“這個世界做坏的是塞車,最好的是音樂”,他沒有同情心,不會徇私的,突然想到:如果連死神都因爲有同情心任意徇私,那麽這個世界要變什麽樣子(呵呵,忽然覺得自己這句好好笑,不知道算不算冷笑話?)不過呢,在第一個故事裡,死神就“放行”了,聰明的朋友一定猜得到徇私的原因了XX(伊坂可真夠惡毒,想一想,如果只有這個方法可以讓死神徇私,那麽也就代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會是那個。。。了,不過那樣世界不是很好嗎?)

這六個短篇或多或少還是包含了推理解謎元素在其中,

《死神的精確度》可以算日常之謎

《死神與籐田》推理元素少些,恍若有個灰色結局的黑幫題材

《暴風雪中的死神》,呵呵,本格+風雪山莊模式,死神充當起偵探來了,而且最妙的是第一個死者居然是因爲千葉闖下的禍

《戀愛與死神》有一個小小的謎題的愛情小説,結局呢有人會喜歡,有人會悲傷,不過,那樣的死亡真的很好啊,至少留下了些什麽

《旅途中的死神》,有一個名詞叫公路小説,以前沒有看過的小説類型,居然伊坂也弄出來了,不過呢,就這篇而言,森岡的性格形成似乎不太具説服力。

《死神VS.老太婆》結構之妙出來了。

不過呢,第一個CASE死神選擇了“放行”姑且不論,縱觀其於五篇,除了《戀愛與死神》,沒有一篇是讓讀者看到死者死亡的片刻。原來,伊坂選擇的就是死前七天中的一些斷片,通過一些事件,用死者的言行折射出對於生命的態度(居然沒有一個是怕死的)。

作者注重的問題在這時顯現出來:原來作者要寫得並非死亡這樣一個似乎很沉重的命題,而是比我們由於恐懼而逃避對於死亡的認知更爲嚴重的是,我們常常不自覺得忽視了我們活著,而死亡僅僅是證明我們活著或活過的一個標點符號。

對於死亡的探討,如同音樂,如同DOG&GOD的頗具深意的冷笑話,在伊坂的作品裡四處可見。那麽我也來説一下吧:每天早晨起床,會想到自己離死亡更近了一天呢?還是慶幸又多活了一天呢?呵呵,想太多了吧,還是想想早餐去哪裏打點。

是吧,我承認,我還是害怕死神,因爲活著真的很快樂很快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