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西文学的徊想读后感1000字

中西文学的徊想读后感1000字

《中西文学的徊想》是一本由李欧梵著作,江苏教育出版的213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005-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西文学的徊想》读后感(一):游历的狐狸——《中西文学的徊想》读后

当年到美国混学历的人中,李欧梵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到美国是想学外交,后来厌倦了政治游戏,转入哈佛大学转学历史,师从费正清和史华慈,虽然听了很多的历史课,到最后却选择徐志摩当自己的论文,这据说是哈佛的一个传统,找一个人物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当李欧梵骗到了一点研究经费之后,就到了欧洲旅行,要感受一下当年浪漫的情怀,于是乎英国、法国、比利时和东欧一番游历,让他文兴大发,回到美国就写了三十多万字的论文,而在费正清的指导下,删了大部分毕业了事。

我们在大陆看到的《浪漫一代》和《铁屋中的呐喊》就是他博士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我们无法从中看到他的论文全豹,但是文字是如此的流畅,如此带有浪漫的激情,这也是专业论文所罕见的。不过,今天聊的并不是他的博士论文,而是他在写论文之余,所写下的文余。当年到外番读书不易,于是乎写文赚钱也是情理之中,而且李先生又游历颇广,故这种文余亦大有可读之处。

所谓的《西潮的彼岸》是他写论文的过程,对于牛津的回忆,以及在欧洲的所见所闻。而这篇《中西文学的徊想》则是他在读书之余,写下的读书报告。这些文字其实比论文式的文字更加可喜,这都是论文材料的下脚料,放入论文则显得累赘,而又弃之可惜,故发为文余,以飨读者不亦可乎,又能骗得稿费,不亦乐乎哉!

选择浪漫作为现代文学的切入点,当然比革命更加具有喜剧色彩,毕竟前者的话语权还在大陆。浪漫与革命,其实是李欧梵心中最为在意的两个话题,而前一个话题恰恰是为了逃避第二个话题。革命之余,乃是浪漫,而浪漫之余,则不免革命。在炮火隆隆的三四十年代,寻找浪漫的思绪,是为了逃避战争和革命的苦闷,还是为了找到论文新的切入口?

为了逃避这种选择,李先生跑到了欧洲寻找灵感,在寻找历史的遗迹后,他还到了东欧去寻找,寻找什么?这里没有徐志摩的康桥,有的是革命后的世界。在这里,他才真正找到了一丝灵感,浪漫革命的结果并不浪漫。于是乎,文思如涌,迅速地结束论文,带上博士帽打工去也。

他毕业后到了不慎浪漫的香港,看到了殖民地大学中文大学,黄白分明的世界,让他知道了浪漫还是要回到美国寻找,于是乎返回美国从东跑到西,最后又回到了浪漫的起点——哈佛,直到退休。

《中西文学的徊想》读后感(二):美的缺席

对于一本文学评论选集,我有理由为李欧梵先生感到遗憾,当然这种遗憾诞生于相对比较高的起点上,这个起点就是《上海摩登》。在文学掀起了“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看到很多所谓中西文学的桥梁等等,大部分往往只是表面上对主题的简单比较和序列上的糅合,既无深度的细读 ,亦无出彩的点评,更不用说真正的融会贯通。当然我们不必苛求,尽管李欧梵先生的这本《中西文学的徊想》也没有跳出散文化风格的套路,但考虑到此书其实是在1985年初版,对比当时中国本土的文学评论,在某些方面依然不乏独到之处,尤其对五四文学的剖析甚为犀利。

“感时忧国”在本书里经常被用来解释五四文学后期蜕变的根本原因。尽管五四青年在表面上声势浩大地宣扬西方思潮,一旦国内烽火又起,却没有几个人能够静下心来写作,也难怪李欧梵先生不免要一声叹息:现实的,太现实的。五四一代和中国传统文人的距离或许还没有他们和后来30年代一批现代主义作家那么大。然而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在五四时期,西潮对中国社会的一系列冲击才刚刚开始,职业作家(或称之为自由作家)尚未作为一个独立群体登上历史舞台,可以说五四青年既沿袭了旧式文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又身兼新式知识分子和职业作家的角色,西化的生活方式和作派并没有改变他们内心几千年积淀下来的集体主义理想,这种理想又必将通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入世的行动表现出来。因此战争一经爆发,自然点燃了他们血管里的文人气概。

五四文学在其后三十年发展中逐渐分歧、蜕变、异化。一股是社会危机所激发的现实主义潮流,另一股则是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孕育出来的现代主义,以无名氏、李金发为代表的真正的职业作家都诞生于此。现代主义文学曾经在作者的《上海摩登》以及《苍凉的启示:再读张爱玲》中得到了细致的阐释。可以说,凝聚在五四青年身上的多重功能直到在现代主义登台之后才正式裂变成三种社会角色:为政治意识形态进行革命写真的热血青年,坚持站在个人角度上进行独立思考的新型知识分子,以及将美学追求作为己任的职业作家。有趣的是,这三类人都出于各自不同的立场投身文学创作,使得30年代的中国文学呈现出与往不同的纷繁声音,这些声音一直延续到40年代末就突然消逝了。除了政治意识形态掌控下的“应时文学”,后两类不是被片面歪曲就是绞杀殆尽。在五四留下的遗产中,美学经验的缺失至今尚未得以填补,而国人的反思似乎也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西文学的徊想》读后感(三):书《中西文学的徊想》

从没有看过有关文学方面的书籍,最近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接触。昨日匆匆购回七八本文学理论的书来,提着沉甸甸的书,虽然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读完,可心里还是很高兴,沉沉的书,重重的满足感。挑选了一本最薄的,翻开阅读。对我而言,这是新奇的另一个世界。这本《中西文学徊想》收录了近些年李欧樊教授近年来见之于报端的学术随笔。在内容上深入浅出的对比了中西方文学的差异和差距,这也正好适合我这种文学盲的阅读和理解。

在《“五四”文人的浪漫精神》一文中,李欧樊教授“认为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的影响最深的不是科学,而是文学。”由五四引起的“新文化运动”与文学密不可分,以当时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上高呼的“文学革命”为佐证。文章中,引用梁秋实先生关于中国新文学的独到见解,剖析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及文人,均深受西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这一影响,好似烈火,好似旋风,浪漫的行动,确为20世纪的中国带来一番新气象,却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即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开始从这里出现断裂。20世纪初的中国文人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吞”进了整个欧洲19世纪的文学。而同时期的欧洲却因为一战,转而建立起文学上的“现代主义”。四十年后,中国开始引入“现代主义”时,西方文学中的“现代主义”又告动摇。(差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精神也总是跟不上潮流,所以判断以后的生活,要以西方的昨天为我们的明天。)

在《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敲醒了什么》一文中,李欧樊教授以《百年孤独》为例,从文学的角度探究拉美的传统文化,进而说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和拉美的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由此对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因素和中国文学作品间的关系。并做出解释,“‘五四’以后,写实主义受到推崇,作家的社会感和政治感随历史的环境要求而逐渐加强,反而失去文化感。”相反,马尔克斯等南美作家,却严格区分政治和艺术(文学艺术)。这也可以作为中国至今为什么没有伟大的作品的原因之一。

(释:马尔克斯本人在政治上是左翼人物,是反对他本国的政权的,由此流亡在墨西哥,而他的作品中绝无政治口号意味。而同时期的中国文人,在失去文化感之后,除了在文章暴露社会黑暗之外,只不过多喊几句反帝、反封的“口号”而已。)

看过文章后,不禁感慨国外文人的通览博学,不论是从文学创作技巧来讲,还是其作品所包含的思想,都堪称精细的巨作。而对比中国的文学作品,却不免有小家之感。

写完上述文字,匆匆浏览一遍,原意是检查文中错字,错字没发现,却知道这又是一篇毫无逻辑、不成系统的文字堆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