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阅读大师》读后感锦集

《阅读大师》读后感锦集

《阅读大师》是一本由马原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39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阅读大师》读后感(一):马先生的风格

喜欢马原先生的人,应该都知道他独具风格的第二人称叙事方式吧.

他的<阅读大师>里有很多精辟的语言,跳出了传统,但是不难看出,很多地方也有他非常主观的评价,尤其是对某些"大师"的偏好.我后来开始看克里斯蒂娜的悬疑小说,就是因为他的推荐.

《阅读大师》读后感(二):keso的推荐

马原即时最牛X的时候,也只能算是二流作家。

但即使是二流作家,也是文学青年和文学中年的榜样。

这本书因为keso在看,于是我也买了。基本上是马原上课的讲义。

学习作家的文学史观,其实对写作未必有多大帮助,应该算作另一种偷窥。

好在马原不属于卖弄文字,故弄玄虚的人,因此看上去轻松愉快,不妨一看。

《阅读大师》读后感(三):欠火候的创作经验谈

《阅读大师》第一辑内容还算充实紧凑,毕竟讲着大师的故事,再掺进自己的感悟体会,倒实实在在把我的眼给点亮了多次。比如马原对海明威男人哲学的认同,对于昆德拉痴迷讨论的不满,足以证明马原是个偏于刚性思维的男人。至于自叙在叙他中的来回滚动,更将一个热爱自由与经历的马原大加表白。马原喜欢第一人称写作,少时读他的小说,结束处总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那个“我”成天做着白日梦,掰着大白谎,无知小儿却坚定不疑地跟着他四处瞎逛荡,直到最后才知道真相原委,这些都足以证明在那样一个年纪里,以马原的智慧是足以令我崇拜的。本以为在第二辑“虚构之道”的创作经验谈中,他能有大加发挥的余地,不料希望越大,劲儿越小,也不知马原是否没来得及做系统归纳,总有种冲着绵花团拳打脚踢的感觉,内里空疏得很。

《阅读大师》读后感(四):小说家的理论课

写小说的,需要感性,分析作品,需要理性,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并且驾轻就熟的人,天才,或是人格严重分裂的人,呵呵。如果按照传统意义上的文艺理论著作而论,这本书当然不能算是成功之作,但我觉得对于写过小说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又是最合适的。因为有些经验、有些同感,不一定非得用很理性很有逻辑的语言来表述,几个准确到位的词、例子、感受往哪儿一放,同行自然就明白了。相反,如果像其他严谨的理论著作那样去写,真正搞创作的人反而可能会看得云山雾罩、不知所云了。

很难定位的一本书,对一些人来说非常到位、另一些人非常不到位的一本书,本来,小说也罢,理论也罢,都不是写给所有人看的。

不太喜欢马原的小说,不过挺爱看类似本书的文字,挺自信,挺爷们,挺牛逼的

《阅读大师》读后感(五):各位大学的课一定精彩万分万万分吧?

闲话不说。课本好不好,教义好不好,老师好不好,只能学生说了算。

所以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样的课要是还只能算是蒙人,那阅读课写作课,在大学校园里就更难推广了。我到毕业都不想承认出自很多“名师”门下,师傅们都有很多与各种领袖的合照,不过我想领袖们和你们一样,是无需听讲课的。是无从知道这课讲得有多糟糕的。

一个优秀的作家,课上的不好,敬请回家。回家大把事可做,大把书可著不是。别来和同一首歌似的搞“校园行”,只会令到本来就式微的人文教育变得比点名册还讨人嫌。说此书肤浅的同志,您忘了大学里已经非常非常多专业,连大学语文都不开了。

马原的书,不能和各位枕边精致又可观的《锦灰三堆》比,这书只能和《大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程》比。怎个不好?真如此不好?蒙人?蒙谁了。教程都40块钱一本。亘古不变的大学语文不比马原这书好哪去。

书目只能类比。没人会把雕塑课老师长得帅和宿管阿姨嗓门亮比魅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