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摘抄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摘抄

《带着裂痕生活》是一本由(美) 乔治·A.博南诺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页数:3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一):揭秘PTSD背后所隐藏的复原力

「是否每个遭遇了袭击的人都注定要遭受痛苦?PTSD是无从躲避的吗?」

有时很羡慕别人风平浪静的一生,没有遭遇过多少人生坎坷,更甭提创伤之类的了~

尤其是在我经历那一段曾令我的人生停滞将近一年有余的至暗时光,我也曾以为我的身心再也无法恢复正常,频频地想离开人世……

无比幸运的是,在线上与线下诸多亲朋好友的鼓励下,在相继尝试各种方式后,慢慢地走出了那段人生阴影,回归到了正常的生活与工作节奏~

由理想国出品、美国心理学先驱学者乔治·A. 博南诺(George A. Bonanno)所撰写的《带着裂痕生活:复原力如何帮助我们应对创伤》基于作者40年的心理学研究,揭秘PTSD背后所隐藏的复原力。

在被称为“德国海明威”的德裔美籍小说家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及其续作《西线归来》中,作者一再强调了战争创伤对士兵战后生活与命运所造成的严重影响,引起了人们对战争的严肃思考:

“我们看到了人类共有的强烈渴望——在死亡的边缘希望重回简单平静的生活。我们感到绝望,因为人们从未真正摒弃过时的真理和自私利,从未真正出发去找寻一条新的道路。”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PTSD发生的年龄越小,复原能力可能越强,反之则相反。

作者认为,“PTSD的疾病模型本身就是一个僵化的本质主义假设,即人要么有PTSD,要么没有,不存在中间状态。……严重的心理创伤是对外部和潜在的创伤事件经历的一种心理反应。”

这让我想到了二战中意大利作家、化学家以及奥斯维辛174517号幸存者普里莫·莱维在《如果这是一个人》中所写的:“我的梦太轻,轻得像纱。如果我想的话,就能把它撕开。唯有醒来,才能逃脱梦境。”

可惜莱维在1987年还是选择了以坠楼身亡的沉重方式告别尘世~

我们究竟该如何与PTSD自处?

在作者看来,倘若结合针对弱势儿童的研究,可以证明人类有能力走出恶劣环境的影响。

读完本书后,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增强自身的复原力以灵活应对逆境,重新理解创伤并寻找到与裂痕的共处之道,感受人性的温暖生命的意义之所在!

就像20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里所写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在生活态度上来个根本的转变。我们需要了解自身,而且需要说服那些绝望的人: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二):PTSD,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

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被公认为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优秀的一部,莎翁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铸造英格兰之魂的斗争。其中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国王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往后珀西夫人非常担忧,而国王的问题似乎来自战争之后的噩梦和心事。这可能是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些许关联的最早也是最著名的记录。

创伤后应激障碍也被称为“PTSD”,是一种重大创伤反应,一旦发生,当事人往往会一蹶不振。其主要成因是创伤性应激迟迟未散并持续发酵和扩大,最终稳定未一种相对持久的焦虑状态时,就形成了PTSD。

PTSD最早出现于一战中,那时被称为“弹震症”,主要描述一种精神崩溃状态,而非单纯的身体创伤。因为人们对此病症的了解较少,导致人们觉得,在战场上受惊的战士可以轻松地“克服”自己出现的异样反应。但事实并非如此,更多地人被贴上“怯懦”的标签,从而被处决。直到1980年首次提出持久的心理创伤反应的正式诊断标准,PTSD才被确诊,而之前被贴上“怯懦”标签的老兵才得以正名。

以上这些知识,都来自于这本《带着裂痕生活》。

全书介绍了PTSD形成的历史,它更像是一本纪实书籍,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带我们了解PTSD背后的故事。士兵们始终无法摆脱的战争阴影,袭击事件的受害者难以忘记的被袭击经过,飓风灾害幸存者的可怕记忆,车祸受伤者无法冷静接受轮胎的摩擦声和汽车鸣笛声等似乎都在告诉我们,PTSD无处不在。

如何才能找到复原的方法?如何才能从PTSD的阴影中走出来?书中进行了非常科学的数据分析,并告诉我们大多数人都能够处理好创伤性应激,且不会形成严重的或长期的心理伤害。换言之,大多数人都有复原力,我们需要以乐观的心态应对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将过去不好的记忆改造为自己能够接受的记忆。听起来似乎很难,但其实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

在阅读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其实人类的自愈能力远比我们认知的要强大得多,但我们也需要他人帮助我们从一些阴影中走出来,这符合人类“群居”的属性,也避免了我们会不小心钻牛角尖。想要治愈PTSD并不容易,它需要重塑记忆,让我们带着裂痕生活。但只要勇敢向前,总会拨云见日,看见美好的明天。

书中的真实案例也让我看到了战争、暴力及天灾等对人类带来的长久影响,它并不是暂时的,很有可能会伴随人终身。这也让我深刻明白了和平的可贵。

所以,不管怎样,我的心愿都是世界和平。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三):如何应对PTSD

西方心理学书籍与我国同类著作很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会在书中穿插很多生动鲜活的案例,“以案说法”,然后与相关理论互相印证,读来很有趣味,而我国的这类书多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且这些理论也没多少原创性,只是西方理论的舶来品。往大了说,这也是我国大学教科书和实用类书籍的弊病。

《带着裂痕生活》便是明显例证,这本书介绍了何为心理创伤,以及如何应对心理创伤。作者乔治·A. 博南诺为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临床心理学教授,并担任“丧失、创伤和情感”实验室主任,在心理创伤研究领域具有独特贡献,比如“复原力”的概念由他率先提出,他还发展了悲伤理论,这一理论已经成为临床心理学家使用的标准范式。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当下的流行词,但这个术语很大程度上被误用了,或者说,我们对创伤的理解存在很大错误。作者详细梳理了PTSD的诊断历史,讲述了人们对创伤的认识过程。正如副标题“复原力如何帮助我们应对创伤”所示,作者又引入了复原力理论,告诉我们怎样修复创伤。

具体而言,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运用了意外事故幸存者、“9·11”事件幸存者、战争亲历者等案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开论述,并搭建了一个全新的逻辑紧密的框架,不仅可以描述不同创伤的结果,也可以解释这些不同的结果是如何形成的。

从另一角度讲,“PTSD”这一词语的流行,也说明了公众对心理创伤的重视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的确,身处这个高速狂飙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也空前累积,很多人产生了焦虑、悲观甚至绝望的情绪。但不管如何,我们很难去撼动时代环境,学会自我调适,用一种更加积极、正面的心态去看问题就极为重要。

因此,在当下这个社会或许每个人都需要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这也有助于我们掌握生活的主动权。这部著作相当于讲授了多堂干货满满的心理学课程,兼具专业性和通俗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对于我们的很多困惑和问题,未必提供了严丝合缝的答案,却是颇有助益的启发,就像作者所说的,面对所有我们能想象到的困境,我们需要关注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调整我们的行为以适应情境需求,并进行监督反馈,确保我们所做的努力是有效的。在前进途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再调整。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四):在黑暗中找到与症状共存的光亮

在人们经历了非常大的灾难之后,幸存者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当PTSD或者是创伤事件经常发生的时候,当事人可能会一蹶不振,这些都带给他们难以磨灭的伤痕,所以会或多或少的出现某种形式的创伤应激。《带着裂痕生活》让我们看到关于复原力的描述,复原力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具备复原力的人会进行自我疗愈。 其实PTSD无处不在,有些专家认为创伤就像是一种病毒,总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自我复制,虽然这种说法有些过分,但是相对于PTSD,我们要更要清楚复原力的概念。 当然一些人会试着让自己的思想不受疾病的控制,想要通过参加一些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然而更令他们无奈的是在想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发现自己完全做不到,只要想去做别的事,这样的症状就会随时出现,很多时候对于注意力的分散对他们而言也非常有困难,回想过去,即便有许多轻松愉悦的事情存在,但还是忍不住沮丧。 因为一些事情都会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大脑,会带着各样各样各种各样的疼痛生活下去,每一次性的尝试都是失败的,所以要一次次面对令人煎熬的事实。哪怕思考自己看似光明的未来,也需要随时准备应对新的挑战,对于情景的高度敏感,会让他们不断逼迫自己进入正常的生活状态。 当通过一次意外幸存下来时候,可能会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黑暗,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说服自己与自己和解,当然也是一个自我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适应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也不断提高自己的灵活性,去思考那些过去从未显现的东西。当然也要承受身体上长期的痛苦,这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要学会自己与这些问题共存。 也许很多人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对书中的主人公而言是微小的不能再微小的事情,但是在面对我们所能想象到的困境时,人们总能表现出强大的心理复原力。当经历了一场自己认为非常大的生活变故,又该如何积极面对创伤应激呢?在生活中循环疼痛的次数,不断去思考那些让自己麻木的回忆是非常难受的,但是总有一束光照亮自己的前路,也是自己不断摸索和调整的过程。

《带着裂痕生活》读后感(五):《带着裂痕生活》:面对生活变故,你得PTSD的概率有多大?

创伤是否能够愈合?在面对生活变故后,人们如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创伤引发的压力?又如何适应创伤之后的新生活?

心理学的先驱学者、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乔治·A. 博南诺在《带着裂痕生活》中指出,我们对创伤的理解往往存在误区。作者通过对两个关键主题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和复原力,为读者呈现了一场关于克服困境、重建内心的深刻心灵之旅。

书中详细回顾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历史,以及人们对于创伤的认知是如何发生变化的。通过深入研究战争参与者、“9·11”事件的幸存者以及遭遇意外事故的个体的经历,作者探讨了是什么使人拥有复原力,为何有时候人们会失去这种力量,以及人们如何更有效地应对创伤。

我自己把这本书在内容上分为了四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穿插真实的个人故事,可读性比较强。以下是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概述,供大家参考:

作者首先指出创伤研究存在误区,强调不能简单地将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同看待。

通过统计数据,作者展示了拥有复原力的人数之多。人们在面对创伤时具有巨大的差异性。作者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应对方式和适应能力。

作者解释了灵活性思维的内涵,包括三个关键要素:乐观、自信和挑战导向。这一部分提供了关于心理强韧性和积极适应的理论基础,并探讨了这些要素的重要性。

作者在书中通过案例说明社会支持的复杂性,并指导个体如何从周围的社会环境中获取支持,向读者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方法和专业建议。

这本书在结构上接近于一篇成熟的博士生论文,逻辑清晰,对概念的讲解通俗易懂,但同时,作者的文字又非常细腻、真实。他用非常生动而感人的方式将PTSD患者的经历缓缓道来,将细节剖析得既令人深思又感人至深。在一页页翻阅的过程中,我随受创者一起感受内心的挣扎和心理变化。

作者以一种鼓舞人心的方式强调了希望和自我救赎的力量。通过深刻的心理学分析和真实的案例,博南诺向读者展示了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存在着破茧成蝶的可能。他鼓励读者在经历创伤后,积极寻求心灵的疗愈和成长,让每个人都能够在裂痕中发现新的生机与希望。

以上只是书中的一部分内容,博南诺在行文之间常有神来之笔,对PTSD、复原力、丧亲(bereavement)、心理学之类感兴趣的朋友最好还是亲身去读一读博南诺教授的这本《带着裂痕生活》,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受益匪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