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伊万·伊利奇之死的读后感大全

伊万·伊利奇之死的读后感大全

《伊万·伊利奇之死》是一本由(俄罗斯)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页数: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万·伊利奇之死》读后感(一):终于到了那一天~

伊万·伊利奇的一生是大多数人的一生,每一步似乎都有指定的动作,按时完成,然后就这样一天天的过下去。直到,终于到了那一天~

回看一生,能想起来的快乐时光,居然还停留在童年。生与死之间,似乎是一条长长的路,望不到尽头。然后终于走到了门口,向门内看一眼的勇气都没有。

我们总是对生的意义有诸多思考,而很少思考死亡。谈论死亡是一种禁忌,即使到了现在。死,对于我们来说如此陌生,而列夫·托尔斯泰通过一个具体人的即将到来的死亡,让我们能随其一探究竟。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

祝你不用担忧生,亦不恐惧死。

《伊万·伊利奇之死》读后感(二):《伊万.伊利奇之死》观后感1

死亡,永恒的话题, 却有时候离我们很远,可能我们也像伊万一样,觉得死亡是“凯伊”的,不应该发生在活生生的、真切的自己身上; 我们见过死亡,但觉得离自己很远,甚至暗地里为自己感到幸运。 书里面提到的很多官员,正是这样看待主人公的。 被作者带着一起观看了主人公对死亡的痛恨,挣扎,不理解,到最后“放下” 的心里活动。 我仿佛也带入了自己, 一种绝望、无助感扑面而来。而当看到主人公儿子为父亲感到怜悯同情时,也很感动,是一种“作为人,被人看到,被人珍惜”的感动。 到最后, 作者说“放下了”, 我提起的心,也仿佛放下了。对作者来说,这是一个好的结束,带着和世界和解,直面死亡 去了另一个地方。 他不再拧巴了,对世界也更理解了,之前追求的看似体面上等的生活,却像是一块遮羞布,遮住了死亡,丑陋,痛苦。

《伊万·伊利奇之死》读后感(三):向死而生

在经历了自己生病就医的反复和日常无法摆脱的疼痛之后,看着托尔斯泰如此细致入微的描写,有种严丝合缝的熨贴感。一直到伊利奇要面临死亡和孤独,期望和绝望,恐惧和自欺,被挣扎着的全盘否定裹挟着,最终将自己缩在沙发角的黑洞里…这虽是我没经历过的死亡,却像每一次夜不能寐的时候,恐惧时间流逝黎明到来,但等终于熬到天亮,是昨日的死亡还是重获希望的逃脱?

年少时读书囫囵吞枣,好像是第一次对托尔斯泰有了印象,窥见了一点所谓“深刻”的意思,成长的过程就是在重新认识那些从小就知道了字面意思的词语。

谢谢您带给我的思考机会,此刻的我就该诚实的面对自己,搞明白所谓意义,或者我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因为现在回顾前十一年,竟然也是全盘否定了,前置死亡的紧迫感好好逼自己面对生活。

《伊万·伊利奇之死》读后感(四):他所过的生活是令人羡艳的,无用的。

说实话看不太懂,也难以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我内心的一丝异样感,但是不妨碍我感觉到有种陌生的朦胧的美。像第一次看《局外人》,默尔索开了四枪,“就像我在苦难之门上急促地叩了四下”。

主人公伊万·伊利奇作为公务人员一生顺遂,可以说达到了世俗意义所定义的成功。可是临死前他却饱受折磨,除了身体上的疾病带来的疼痛,还有精神上似乎他令人艳羡的人生是无意义,似乎一切有点“不对头”

他说“如同我在平稳地走下坡路,想象着自己在往上走。当时就是如此。在公众眼里我是在上坡,而正是以同样的程度从我脚下流走了生命……如今完结了,死吧!”

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或许我们应该追求生命的鲜活而非世俗眼光的艳羡。

分享一段~~

于是他不再哭了,把脸转向墙壁,开始想那件一直在想的事情:为什么,这所有可怕的事情是为什么?

但无论他怎么想,他都没有找到回答。而当他脑子里出现了常常出现的那个念头,即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活得不对头,他便立刻想起了自己生活的全部正确性,于是就赶走了这个奇怪的念头。

《伊万·伊利奇之死》读后感(五):你要怎么活着?

不到两个小时看完了这本书。有很多地方因为自己认知以及翻译的局限没有读懂,暂且读了个大概。将其大致理解为一个中年男人的死亡日记也不足为过。 就像译者在后记里所说的那样,托尔斯泰就像拿着一个放大镜不断靠近般构思整部小说,时间与空间,甚至思维上都是。印象中最早在文学作品里接触死亡,是《活着》里被抽血的孩子和掉粪坑的父亲。对于那个十三四岁的我,前者因同样无钱无权让我感到惶恐不安,后者则颇带戏剧性地觉得世事无常。生与死似乎是一切生命最伟大最重要的命题,今天有幸又读到了一些东西。 伊利奇的一生,就像开篇所描述的那样“是最简单最寻常的,也是最可怕的”。其实,面临死亡,我们不免谈到一个话题:到底该怎么活?是按照被社会他人赋予你的期望裹挟,被驯化成一个“成功者”?还是去追求自我意识与情感的觉醒,勇敢倾听内心做自己?作者虽然不断用上帝视角去批判伊利奇“体面”的一生,但在最后并没有给出一个所谓的明确答案。当真正的死亡来临时,一切都是虚无。 抛开死亡这个主题不谈(我觉得自己也说不出什么),细枝末节处无不提现着作者对人性细致入微的观察。不知道数年后自己会不会有机会再花一个晚上读这本书,又会对它、对这篇短评作何感想。最后扯点别的, 伊利奇临死最后的一丝慰藉来自于小儿子那份纯洁的爱。好像显得有点老套,但是love is everything! “你想要什么?你想要什么呢?” “活着? 怎么活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