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读后感摘抄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读后感摘抄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是一本由陈尚君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读后感(一):诗人的作品不只是诗歌,还有他们跌宕起伏的人生

这段时间,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正在热映,李白、高适等众多唐代诗人的人生与理想被精彩地呈现给广大观众。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古代文人实现自我价值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科举走上仕途。起自于隋朝的科举制度至唐代史已渐趋完备,大批出身低微的诗人有机会凭借真才实学活出精彩的人生。 然而诗人们的人生悲欢又不仅仅与才学有关,时代的沉浮在他们身上,在他们的诗歌作品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我们要读古诗,更要读诗人丰富多样的人生。 原本以为自己对唐朝那些著名诗人的生平已有了大致的了解,看完陈尚君的《我认识的唐朝诗人》之后才发觉,自己了解的连个皮毛都算不上。 陈尚君是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四十多年来专治唐宋文学和古典文献。看他的文章,你感觉好像是在读历史而不是文学,其考据之严谨令人叹服,而以人为中心的唐诗研究更见其角度之独特和高超。 为了写好《文史知识》杂志“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这一专栏,作者在一段破题文字中袒露了其秉承的原则——“五万多首唐诗,近四千作者,每篇皆曾阅读校写五到十遍,每人皆穷搜文献,务知始末,名家固得了然于心,仅存单篇只句者亦未敢轻忽。” 全面占有并仔细阅读文献,逐一分析,考订取舍,使得作者对诗人的评价更趋冷静客观,并屡有新鲜见解出炉。比如在治家和为政方面都嫉恶如仇的李绅,作者从其为兄嫂所撰墓志内容上看到了他内心温柔的一面。 在介绍唐代的夫妻诗人时,对于作品传世不多的吉中孚与张夫人,作者均查阅大量文献并引用最新学界研究成果。吉中孚传世作品仅一首,还不算出色,但是作者从日本存唐写本《新撰类林抄》中查到其一首骚体诗。吉中孚妻张夫人的作品,则从俄藏敦煌文献《瑶池新咏》中查到其八首作品。 对于因力主平叛而遭袭身亡的宰相武元衡,作者也不认同在文学史上居于主流地位的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对他的评价。作者认为武元衡对永贞新政并无明显的反对之举,其任相后的施为与新党的目标也无二致,他只是拒绝了新党的拉拢而被孤立排挤而已。 所以作者感慨道:“传统政治的诡异处在于,党争之实质并非治国理念有不同,而在于由谁做,通过什么方式来做。”这一观点道出了历史中绝大多数党争矛盾的根本原由,那就是“对人不对事”。 书中所写的诗人有很多我并不熟悉,甚至有的连名字都没听过,比如戎昱、欧阳詹、李涉、施肩吾、陈陶、李建勋等。这一方面说明唐代诗人之繁盛,有太多诗人还未被我这样的半吊子读书人所了解,另一方面也突显了作者的创作目的,就是要让读者知晓“每个诗人都有活生生的人生”。 诗歌既是诗人入仕的敲门砖,也是他们人生沉浮的镜像,所有的得意失意、苦乐悲欢都通过诗歌得到宣泄,也让世人、后人能够洞悉他们的人生以及他们背后的时代。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读后感(二):每个诗人都有活生生的人生

当我还是个学生的时候,我只知道诗歌是要用来考试的,没有人告诉我李白、杜甫、白居易他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除了知道他们都是伟大的诗人以外,我对他们一无所知。

等我当了老师,我发现我的学生跟当年的我一样,只会机械性地死记硬背。我觉得我应该做点什么,上课不该只讲手法技巧,也该讲讲诗人的生平,让学生知道再伟大的诗人,他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真实地存在过。然后,在这基础上再进一步了解,他是在哪种特殊的境遇之下写下了一首诗。毕竟,唯有走进诗人的生命,我们才有可能理解一首诗,才能让这首诗跟自己的生命生发出联结。

于是,拿到这本《我认识的唐朝诗人》后,我最先翻开了陈子昂、杜甫、韩愈这三篇,试图寻找些新鲜的备课素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陈子昂留下的悲苦绝唱。他出自蜀地豪富之家,英伟有才略,二十四岁就中了进士,可苦于不被明君赏识,一生郁郁寡欢,最终被害致死。如果只从这角度观察陈子昂的一生,确实是可悲的,然而作者挖掘了陈子昂生命中一个不可忽略的人——他的好友卢藏用,在子昂冤死后替他编次文集、撰写别传,使陈子昂的绝唱得以长存。即便卢藏用有过奢侈纵欲的丑行,后因依附太平公主而被杀,但他对待陈子昂的这份情谊实在难得。

至于杜甫,作者则揭露了这位伟大诗人在大历三年的辛酸遭遇。这一年他五十七岁,离开了生活两年的夔州,辗转多地终于到达湖南岳阳。对不明内情的人来说,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出行,然而作者翻阅了杜甫的多篇诗文从而拼凑出他的心碎历程。原想倚赖弟弟杜观的照顾度过晚年的杜甫,在诗文中畅想与亲人生活的各种美好景象。岂料这份期待并未得到弟弟的回应,再加上饥寒交迫,以及朋友去世的打击,他在走投无路下发出“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慨叹。

而韩愈呢,叹的是“夕贬潮州路八千”。被贬潮州是他人生的低谷,他不是高尚慈悲的圣人,为此抱怨过、咒骂过,他也害怕自己如同好友柳宗元、刘禹锡那般病死在赴任路上。但为了扛起肩上的重担,他选择留了下来,并在短短七个月里大力发展潮州的文化教育事业,造福一方百姓,也留下了一段不朽传奇。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特别好的地方在于能透过诗人的一篇篇作品去剖析他的心路历程,用讲故事的方式还原一个个真实的诗人。他们是胸怀大志的读书人,但也有七情六欲,在遭遇人生困境之时,他们想尽办法突围,有过抗争也有过妥协。他们再不是被捧在神坛上的圣人,但却足够蓬勃、鲜活。或许这一面更值得世人认识,难道不是吗?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读后感(三):去年今日此门中,乱世狼烟唐朝人

文:书侠麦克元

说起诗,就离不开唐诗。历朝历代都有诗歌,尤其是唐诗流传甚广,并且我们把“诗”给了“唐”,而把“词”给了宋,足见唐诗的地位。

唐诗当然是唐人所写,要不怎么叫唐诗呢?唐诗之所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究其缘由离不开唐人的诗情。所谓诗情,就是人的气魄和风度,唐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外向的最高峰,唐朝人的诗情自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写唐诗的唐朝人究竟是怎样的气魄和风度呢?我们背诵了那么的唐诗,有那么多的唐诗读本供我们背诵,但是我们却很少了解诗歌背后的写作人,写作人的故事有时比诗歌更加富有魅力。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由复旦大学资深教授陈尚君的《我认识的唐朝诗人》,就是试图挖掘唐诗背后故事的一部著作。

简要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作者,为什么说是专业的人呢。陈尚君,是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四十多年来,专治唐宋文学和古典文献,点校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发表论文数百篇。

作者陈尚君先生,以几十年的研究积累和学界新材料做支撑,融会贯通,生动再现了于历史文献中尘封已久的古人的生命历程。我们在书中可以看到作者为我们呈现的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以及一段段真实而精彩的人生。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这本书文共30篇,前25篇是写一个诗人或者闻名诗人的人生一段,后5篇是一篇写几位诗人的,比如诗人家族、宰相诗人、诗人夫妻等等。

虽说只有30篇,但是人物却不仅仅是30人。诗人不是单独的出现的,而是在继承与发展之间,在不同的语言和心灵交流之间,有些是同时代的大家,有些是跨越时空的对白,这样才能成就一个不一样的诗歌的氛围和情愫,也能成就伟大的诗,伟大的人。

全书涉及诗人五十余位,作者立体而全面地勾勒出唐代诗人真实人生的画卷,介绍诗人不同的生命历程和诗歌成就,同时就诗人走过的悲欢人生解说他们的作品。

这些诗人中有我们所熟知的诗歌大家,也有一些我们可能从未听闻或者压根不清楚他们之间居然有联系的人。作者这个题目起的也好,我认识的唐朝诗人,穿越时空的熟人,看似不相识,其实就是文化传承的一种交流,这就是中文的魅力,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在诗歌的世界里,一个时代造就时代的诗者,同时诗者也成就伟大的时代。

是怎样的境地才造就了诗人写出如此精妙绝伦流传千古的好诗文,写作人的个人经历和阅历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气怎样,这些因素一起造就了唐诗的辉煌与璀璨,这就是诗歌背后的故事。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读后感(四):这本书带你“沉浸式重访”唐朝诗人的人生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书名乍看简单,实则内有乾坤。翻开这本书,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诗人名字跃入眼帘。但并非如教科书一样,对每位诗人照本宣科地机械介绍,而是秉承着文史融通的立场,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重访古人,勾勒出他们波澜生动的人生历程,从而对其诗歌意旨生发出更深刻切肤的认知和感悟。在阅读中,仿佛跳入了每个诗人曾经鲜活温热的人生。杜审言的生平与诗歌,宋之问作为侍臣的悲哀,戎昱的风流情债与真实人生,乱世诗人李山甫的绝望与沉沦……每个生动沉厚的题目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未曾被我们深入感知过的种种人生情状与慨叹蹉跎。 关于唐宋文学的研究不可胜数,但真正要做深做透,也需要扎实的文化底蕴与文献基本功。本书作者陈尚君先生,是业内闻名的唐宋文学专家。在序言中他提到,为了写作此书,他遍阅所有唐诗篇章,梳理唐代诗人人生纪录,溯源证伪,求真求全,充分考辩,做到了书中史实皆有考备,引用语句皆有出处,足以见出学者的一片诚心。作为读者,可以准确直接地从文字中获得知识,顺心自在地畅游古代文豪世界,岂不快哉。 在文艺创作中一直有“文学即人学”的理论。无论创作何种文学作品,围绕的核心都是“人”。作者通过逶迤婉转或豪迈奔放的笔触,最终要描绘的是人的样貌,要抵达的是人的本质,要揭示的是人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并寻觅解救出路。文艺研究也是如此,只有以一种沉浸和体验的方式,重访那些封印在纸墨中的文学现场,叩问研究对象那些风尘满满的人生际遇,才有可能做到“知人论世”,以人本关怀的精神切入作品的研究领域。当心灵和思想都沉浸在几千年前的人事情思之中时,才有可能拨开历史的烟云尘雾,发现那些被埋藏的细枝末节的重要与美妙,让研究的文字充满情怀与灵趣,写成一本理趣兼得的文化普及著作。而《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这本书创作的宗旨就是做“以人为中心的唐诗研究”,既具备学理性又有可读性。 书中有两处令我印象深刻。一是对于我们不太熟悉的诗人,作者都给出了详细清晰的生平和创作脉络梳理,令人一目了然,人物形象顿时鲜活立体起来,令人惊叹,原来唐朝诗人的集群是如此庞大,浩如星斗;但具体到个人身上,又是是如此丰富深邃,漫如长河,给人细微与宏大结合之感。比如写出千古名句“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大家也许从小就诵读他的《悯农》,但也许不知他是新乐府最早的倡导者,不光在文学上颇有建树,在管理家事和处理政务方面也都是嫉恶如仇。但这样一位锋芒毕露的开路干将,内心却也极其柔软,照顾嫂子崔氏二十多年,并为其操办后事,其性格之复杂可见一斑。 二是对于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诗人,作者也能提出新锐见解,令读者重新认识其人其诗。比如“杜甫的大历三年”一篇中,作者注意到杜甫在大历三年的行程路线,结合史料分析他此行的原因以及行程的经历,探究他在这段时间创作诗歌的情感来源。在江陵的半年,他写作了“入舟翻不乐,解缆独长吁”,“此生遭圣代,谁分哭穷途?卧疾淹为客,蒙恩早厕儒。”诗中可见诗人对于前路的犹豫迷茫,浅表文字下内有深意。 读这本书,经常会产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感受。也许这就是好的写作者带给读者的精神享受,不知不觉间,就已经由文字穿越回彼时情景,与诗人同心共振,情志互通。于渺渺尘世沧波中,竟能觅得千百年前的知己,不由得感叹一句“人世间值得”了。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读后感(五):只要你热爱人世间,就应该读这本书

考考你:要是让你说出你认识的唐朝诗人的名字,你能说出多少个? 唐朝诗歌盛世,群星灿烂。李白杜甫自不必说,诗杰王勃,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骨陈子昂各领风骚,当然还有七绝圣手王昌龄,“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李商隐,“一首长恨千古传”的白居易……可谓数不胜数。 但是,你所知道的唐朝诗人的数量,绝对比不上这位大师。那就是《我认识的唐朝诗人》的作者陈尚君先生。 作为一位唐朝诗人的“骨灰级粉丝学者”,陈尚君先生深耕唐宋文学四十余年,五万余唐诗、近四千位诗人,校阅五到十遍,几乎跨越了半生的光阴。唐代的所有文献,都已经在他脑中归类存档。有人说在唐代没有陈尚君不认识的人。陈尚君先生说:“我认识的唐代人比现代人多。”江湖人称唐代“户籍警”。 陈尚君先生近几年致力于文化普及,希望把诗人们拉近到我们当下的生活中,为读者展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让更多人与之神交心会。《我认识的唐朝诗人》聚焦五十余位诗人,涉及唐人四五百人,书中的一篇篇文章就是一个个诗人的传记,饱含作者对诗人的热爱与共鸣。 这本书有以下三点要特别推荐: 1.真实叙事,人物鲜活:唐朝诗人在人们心中可能是各色各样的光辉形象,但大多数时候忘记了他们也是一个个真实活体人物的存在。陈尚君先生去掉了人物的标签化、概念化、程式化,把唐朝诗人们的真情实感注入角色中,去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让读者看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陈尚君先生在书中,对于大家不熟知的诗人梳理他们的一生,比如写中唐古文运动名家欧阳詹,梳理了他的早年人生经历和人生艰难,着重描述了他的生死情恋;对于大家熟悉的诗人则是写他们的人生片段,比如写杜甫的大历三年,抒写了杜甫在江陵备受冷遇,衣食无着,只能离开,揭示了《岳阳楼记》所说的“亲朋无一字”,真是走投无路,令人唏嘘。 欧阳詹来自南方,始终保持着山野之人的淳朴天性。他任四门助教时,好歹也是官员,是老师,但一为何蕃,二为韩愈,多次与太学生一起群起抗议,出于行义,全无官场之圆滑。孟简说他与太原女之相爱也是因为“心专勤俭,不识声色”,为情所动,是出于天性。……唐代社会,士庶分明,地位悬隔则不能婚姻,沦落风尘者多出身卑下。对卑下女子真情相爱者,唐士人中很少有人能做到。白居易自是人间情种,如果仔细体会他的诗作与私生活,会发现他虽养了许多家妓,但很少有真情,更难以平等对待……欧阳詹动情的太原女,家世、年龄皆不详,但他为之动了真情,乃至一恸不起,这无疑是纯粹的爱情……再次,唐代社会,特别是上层士族中,婚姻更多讲究门当户对,娶妻更多要考虑世家清誉,父母接纳,家族祭祀,继嗣有后,真正的男女爱情常存于婚姻以外。今日读唐传奇中的动人情爱,女主角其实多是外遇,是妾侍,很少是正室。孟简诗序中写到欧阳詹既有妻室,对男女情事又似全无所知,正是这种状况的反映。中国古代文人多以道德示人,为爱情而情动五内,以身相殉者,则少之又少,欧阳詹之特别可贵之处正在于此。(《欧阳詹的生死情恋》)

2.独家观点、独到见解:不同于市面上大多数写唐朝诗人的图书,陈尚君先生以几十年的研究积累,和学界新材料做支撑,融会贯通,生动再现了于历史文献中尘封已久的古人的生命历程。 比如,谈到初唐文学,我们思维观念里似乎只有陈子昂的改革与努力,对于与他同时代的杜审言、崔融、宋之问等人的人品与诗文的思想成就有所不屑,陈尚君先生则是通过这些诗人的经历和诗文来引领我们走入他们的内心,看见他们的徘徊与痛苦,对他们给予肯定。对于唐代名臣诗歌,比如武元衡、裴度、令狐楚、李绅、高骈等人,陈尚君先生把他们的个人的事功与文学结合起来谈,很是丰富、新颖。 3.文学疗愈、情感共鸣:人们都说文学即是人学,文学是有力量的。书中诗人们波折的人生、跌宕起伏的命运,能够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发和抚慰,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这本书不仅让我们体验了人性的独特与唯一,也让我们感受了人类经验中的相似与共通。容得下世间的千姿百态,才能经得起命运的跌宕起伏。 一本书,值得读的理由有万千,但这一本,只要你热爱人世间,热爱身边之人,就值得一读,因为在书中你看到的不仅是古人,更有自己,还有身边人,还有你未曾觉察的人间情味。 快来跟随《我认识的唐朝诗人》重回大唐,与诗人共历悲欢离合,感受缱绻深情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