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资本论》的读法读后感摘抄

《资本论》的读法读后感摘抄

《《资本论》的读法》是一本由杨照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4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资本论》的读法》读后感(一):332页

谈到资本创造的公领域与私领域这里,我认为游戏与政治领域的平等是一样的,都是资本创造出来的虚假的平等意识。 我为什么喜欢游戏?因为现实中受挫,工作一天很累,下班想放松一下,为什么我选择游戏放松,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中?因为游戏给了我一种平等的感觉,在游戏中我始终是平等的,打cs,大家都是一条命。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今世界最火的这几款游戏lol,DOTA2,csgo,魔兽世界,这几款我都可以自己发育,谁进来咱们都是一样的。这意味着我可以去对别人进行一个进攻,无论你现实中是怎样一个人哪怕是美国总统,我也可以在游戏中干掉你。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年国家大力发展游戏领域。

《《资本论》的读法》读后感(二):最熟悉的陌生书之一资本论

虽然现在有好多办法,去了解这本书。这本资本论的读法,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进入途径。 资本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当然我说的是题目。内容仅仅是那些口号。失去了前后文,这些先知般的,煽动家般的言语,看多了就变得苍白并被现实所遮蔽。 就像看过正义论,只会一句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读法这本书,还原这马克思哲学家的面目,还原资本论的革命性,还原马克思对人类终极解放的论断,还原他未完成的宏伟理想,还原他的局限性,他对当下的启发,让你从他这面镜子中,去看看自己,问问自己,你作为什么活着,进而还原一个丰富的马克思。 资本论的解释下,当下经济社会的虚伪就显得这样理所当然。裹挟中的个人,怎么去选择自己的生活,也许是这本书,对我自己提出最切实际的问题,要记得去反省。 读法这本书,也解开了好多我读书生涯里熟记的理论,背后的奥秘。原来真不是瞎说说而已。

《《资本论》的读法》读后感(三):莫忘马克思

断断续续爬了一个月,《资本论的读法》绝对不是《资本论》的一块压缩饼干,读书的过程中常有醍醐灌顶之感,为什么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必然会瓦解?他的预言为何没实现?我在学校学的市场经济学真的有那么理所当然吗……杨照老师试图还原的是一个多面的马克思,“这个马克思执着于totality,他不只是要呈现当下现实资本如何运作,还要把资本的来历追索清楚,甚至要推到未来,看到资本主义的终点。他的思想包括哲学、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理论、政治及革命行动。他提出了一种比任何人都完整、更多面向的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资本论》中,每一个字的背后仿佛都拖着另外一长串没有写出来的哲学前提和论理,仿佛每一句话都是勉强从意义的深渊里拽出来的一条大鱼。”对于一个可能一辈子都读不懂《资本论》的人,感佩于杨照老师治学的严谨。“在本书的最后,容我奉劝诸君莫忘马克思。因为他是点醒我们千万别沉溺于他人给予的观念里的一位了不起的巨人。”如此,杨照老师何尝不是呢?

《《资本论》的读法》读后感(四):都二十一世纪了为什么还要读《资本论》

《资本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相。现在仍然如此,用“996”的方式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劳动强度的方式剥削。大环境不好的时候,企业降本增效,恨不得1个人当10个用。还有一种比较隐蔽的剥削方式:无偿占用。例如,个人受教育的成本,为了适应工作提升个人能力所付出的成本,被资本白嫖了。努力提升自我只是为了卷别人,不被淘汰,让资本家占了便宜。

《资本论》对我感受最大的时候一种以人为本的关怀。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不应该只被视为生产工具,而应该是独立的、有尊严的个体。冷冰冰的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供需关系是市场真理,但马克思却在思考这种分配是否合理。前者关注效率,后者关注公平。

《资本论》也有其局限性,比如说没有预见到资本主义改良,阶级矛盾被缓和。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灭亡的一天看起来遥不可及。全球资本化带来的每个个体或多或少地参与投资,不同程度上都成为了“资本家”。

《《资本论》的读法》读后感(五):短评字数超了,将后面要补充的一段放到这里来

PS:最后再说一点废话,合上书之后,我觉得你大概率还是且只能是保持老样子,为什么?一枝红杏出墙来,现在无论外面还是墙里面,世界早就变了,这个东西已经不适用了。而且,外面不适用很正常,但是里面也不适用?很好啊!这恰恰说明,原来在此一方面,里外一致,没有墙!

原来上面那段如下:

在这个时代,作者还肯去写这种书给我们看,他真善良。在这个时代,能在书海里发现这本书,肯定算是福报了。它当然不是只让你读懂《资本论》而已,还包括“旧资本论”和“新资本论”,就是说在标准的资本论之前原来最初的那个资本论是什么样子?以及以后到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改变了的资本论又是什么样子?总之,算是全面解读,新的解读吧。按照道理,经典最好要去读原文,但马克思的书全部是用哲学的语言写的,除非你本身已经是精通欧洲19世纪哲学的大师,否则原文基本很难看懂,所以有这本书,是很好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