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锦集

《寻常百姓家》是一本由么书仪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0.00,页数:2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一):几十年唯一留下的只有血脉和传承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个家族近百年的变迁,大江大河中风里来雨里去。几个普通人,从少年的天真烂漫到青年的指点江山,到中年的具多无奈和坚守,再到老年不卑不亢中的体面,最后又在无限眷恋中离去。普通人的一生好难,关关难过关关过,直到闭眼的那一天,短短几十年几乎没有真正称心如意的一天。走了之后,唯一留下的只有血脉和传承,其它的都作云烟飘散。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二):一家普通人的史诗

读的很感动的一本书,感动于作者的父母亲在那个年代不仅求了生存,而且努力地将子女都培养成才,他们的身上有着中国人骨子里的坚韧、顽强、认真、淳朴。父亲有着将家族振兴的目标,有着抚养子女长大成人的责任感,他做到了,母亲有着子女读书自立的目标,她做到了。

他们自己活得很辛苦,从农村到城市又到农村再回城市,经历了太多的动荡,政权的更迭,政策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但他们始终保留了美好的品质,心存善念和希望。

作者研究祖辈和父辈的历史,很认真,认真到偏执,于是才有了这本宝贵的书,它不仅仅记录了一个家庭,也是太多太多经历了那个年代的普通人的有血有肉的人生,虽渺小却无比可贵。

在描写母亲和父亲过世的部分,作者泣血般地写出了自己的遗憾,而这份遗憾,经历过亲人离世的人都能懂,我们总在后悔在她们在世时做的太少,可我们再也没有机会了,怀念也是心痛。

这是一本很珍贵的书,“个体对时代潮流虽然难以抗拒,但世代积累的普通人的生存智慧,构筑了各种空间、缝隙,以保存、延续某些世代相传的生活伦理和情感方式。”这都是历史的一部分。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三):做个优秀的普通人,热爱世界,热爱万物

泰戈尔曾说:“从我们热爱世界的那一刻,我们便生活在这世界上”。

从我们出生起,我们便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小时候,无忧无虑,父母为我们扛起了整片天,让我们的童年充满欢声笑语。长大以后,我们开始为人父母,此时才知道,肩头上的责任是多么地沉重!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搂着身旁的奶娃娃,他们呼呼大睡的模样,好像一切都值得了!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普通、平凡却努力地活着,因为我们热爱生活,热爱世界,还有我们身边的人。

么书仪老师的新书《寻常百姓家》就是这么一本关于普通人的一生的故事,这是一本回忆录,是作者为了纪念她的父母而写得一本回忆录,父母都是普通人,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把五个孩子抚养成人,让他们读书念大学,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他们宁可自己苦一点累一点,也想把所有的糖所有的甜都分给自己的孩子。这本书致敬伟大的父母,平凡的普通人!

这是一本让我哭了笑,笑了又哭的书。当我看到母亲去世的时候,我哭得稀里哗啦,父母还在,家就还在,父母走了,家就没了。

还有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在作者的笔下,都被一一还原出来。母亲跟孙女唠嗑,说她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听她说鬼故事……

我记得我小时候,每次放寒暑假我妈都会把我送到我外婆家,我也是缠着外婆说这说那,过年的时候,外婆还会额外多给我一份压岁钱,让我拿去买馄饨吃。可惜的是,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她就离开了,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有些人虽然活着,但他已经死了,但有些人虽然死了,他却永远活在别人的心中。我相信,故事里的父亲母亲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们却永远活在子女的心中,永世难忘。

历史向来有“大历史”和“小历史”之分,那些记录在教科书上的,在时代的洪流下缱绻着的是“大历史”,而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小历史”,它是小人物的命运,小人物的一生。

趁父母未老,阳光正好,多陪陪他们吧!人世间,最怕留下遗憾,最怕“子欲养而亲不在”……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四):父母辈及祖父母辈的奋斗史和生活史,家族的命运也就此发生改变

《寻常百姓家》其实并不那么寻常,或者说,不寻常的在于凭借三代人的勤勉和努力,改变了整个家族的命运。作者么书仪的祖父辈还是普通的河北农民,而作者自己最后可以成为北京社科院的学者,离不开父母的培养和教育,也绕不开时代曲折的考验,这个家庭的小历史,也映射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大历史。在《寻常百姓家》中,我们可以看到岁月的变迁和命运的弄人,也可以看到家庭成员之间细腻的情感和共同经历的苦难。真实、真诚、真情……真好。 么书仪在《寻常百姓家》中也提到,传统的力量是强大的,指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么书仪在书中讲述的人物,性格特点都极其鲜明,也是那个特殊时代下产生的特殊的群体,所谓性格决定命运,选择大于一切,站在多年后回看,似乎一切都显得那么合情合理。 通过父母亲生前的口述,给父亲录的三十六盘磁带,包括留存下来的信件、证件、日记等,作者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实际情况。首先是父亲和母亲叙述的家族史,这也是门不当户不对的父母之所以可以结合在一起的原因。父亲算是家族的独子,祖父和叔祖父是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勤恳和节约脱贫致富,从农民走向亦农亦商,但并未摆脱农村的根基。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虽然当时父亲家算是有所积蓄,但从城市到农村,也算是“下嫁”,对此,母亲其实一直是心怀芥蒂的。那个时候的婚姻大多受之于父母,但个人的事业还是可以自己去闯荡,父亲23岁就净身出户,去搞在别人看来不伦不类的股票,26岁就从农村旱地拔葱,举家迁居唐山市,28岁又全家迁进北平城,虽然后来被批斗被发配,但现在来看,这一举动还是让自己的后代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珍惜的北京户口。但父亲毕竟出生于农村,还是存在自身的短见,当时兄弟姐妹众多,家境有些贫寒,父亲想让作者去包饭票包分配的北京师范,而母亲则坚决让作者去读北大,哪怕家里再苦再难。这也不得不提作者的母亲,来自书香世家,即使在穷困潦倒之时仍然全力让子女去读书,一旦有工作机会也会努力争取,不甘于一直当家庭主妇。父母的出生往往会决定他们的眼界和魄力,同时他们的选择又会影响到下一代的命运,这点在我高考志愿的填写上也显露无疑,也是当时不够成熟的我一生的悔恨。 还有作者的兄长,是50年代造就出来的、一生忠于职守的、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是一生一世都过分看重事业的工作狂,也是个很典型的传统男性形象。这些活生生的人物,是过去寻常可见的,更是如今值得回忆的,无数个寻常百姓家,推动着祖国这个大家滚滚向前。

《寻常百姓家》读后感(五):父亲母亲的一生

什么是传承?在我看来,是每次吃水饺时都会怀念的黑酱,尽管嫌弃,却总是在回忆;还是在血缘亲属上,某个动作或神情,很容易就想起祖辈,与记忆重合。

一个家的传承很小,不过是日子一天天过;一个家的传承也很大,毕竟,我们是生活在时代里的人。

么书仪的《寻常百姓家》就是这样一本讲述自己家故事的书,但是因为作者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信条,我们透过普通人的生活,能略窥当时一二。

一、父亲

纵观么书仪父亲的一生,是起伏跌宕又归于平凡的一生。

幼时作为兼祧男,在呵护中无忧无虑长大。成年后选择与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杀入股票市场。然后血本无归,债台高筑,连家都不敢回。但是三年之后,父亲时来运转,在“最低的时候”买入,“最高的时候”卖出。成功还掉债务,还在北京安了家。这时候,是1945年。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依然干老本行,进行股票买卖。第一次的成功让父亲很开心,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头。他为了好景长久,顺应社会,准备进入一个新行当,开了一家织窗纱的工厂。然而,没多久,就赶上了“特殊时期”。随后,工厂就倒闭了。

在关于“特殊时期”的描写,作者着笔最多。写父亲的思想汇报,写父亲的劳动。透过文字看到一个从来没有干过苦力的人去捡粪,去摘野草。因为捡粪被大家嫌弃,因为出身不好被邻居小看,最后为过一点舒心的日子,主动去乡下。在乡下,苦活累活都不挑,只为养活一家老小。

“特殊时期”的父亲,没有尊严,没有面子,只有对家庭的担当,养家糊口。而这一时期的文字,带给人更多的是紧张与焦虑。

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以及生活的压力,让人只能紧紧抓住当下,用力。

二、母亲

么书仪的母亲是大家闺秀,遵循的是包办婚姻。就算一同过了六十年的婚姻生活,母亲还对么书仪说悄悄话,不喜欢么书仪的父亲,他没有风度。

但是,母亲和广大妇女一样,就算对这桩婚姻再怎么不喜欢,还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家里,而且她在整个家庭生活中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却又是全家最劳累的人。就算在困难时期,全家也只有母亲一个人水肿三次,这完全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而最最劳累的父亲,一次水肿都没有。

作为家庭主妇的母亲,她有一个“工作”梦。她羡慕有工作的女人,“扫盲教师”是母亲唯一一次参加工作。在这次工作中,母亲很快乐。可惜好景不长,因为挣得钱不够支撑家里因母亲不在发生的开销,于是母亲重新回归家庭主妇的生活。

作为家庭主妇的母亲,在支持孩子上学上丝毫不留余力,不管家里多困难,孩子考到哪里,就供到哪里。因为在母亲心里,只要好好念书,努力工作,男女都一样。

教育子女,是为人父母的责任。美国作家鲍德温曾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地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在教育子女这一块,父亲母亲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在后来的生活中,当我遇到困难需要决定弃取的时候,在无形之中常常会想:要是父亲和母亲会怎么做呢?”

这,就是一个家最好的传承了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