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书店不屈宣言读后感锦集

书店不屈宣言读后感锦集

《书店不屈宣言》是一本由[日]田口久美子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书店不屈宣言》读后感(一):书店缘何不屈

实体书店提供的是精神价值,而且这种价值只有爱实体书的人才能感受到。这样的想法似乎落入了循环论证的陷阱,所以才会有实体书店命运的讨论罢。 “人们不只是为了买书、读书来书店,而是想去那个放满各种书籍的地方”,总结的真好,但外人看来太奢侈。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原来在讨论实体书店和实体书存亡时,二者处境与解决方式相对分离,前者更加危险一些,因为实体书也可以在电商平台购买。 但有点五十步笑百步了,购买方式多样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实体书销量上升。作者从业者角度的辩白有些无力,但论点方向个人是赞同的。亚马逊顾客至上的理念,长期来看就是把线下书店推向深渊,紧接着与之紧密联系的实体书将风雨飘摇。电子书能让一个孩子培养起阅读习惯吗?从人脑的机制来看,痴人说梦。 所以我感觉这是书店不屈追求的本质。

《书店不屈宣言》读后感(二):书店不屈宣言

作为一位比较狂热的读书爱好者,我既感受到了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便捷性,又为那些离我们远去的杂志报刊感到不舍与惋惜。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很多杂志都停刊了,还没停刊的也因失去了之前作为主要收入的广告赞助而减少了发行量。 最近我读了《书店不屈宣言》这本书,本书以和不同店员的访谈为线索,串连起杂志、漫画、轻小说、童书、语言类书籍在市场上的发展现状,细腻又全面地介绍了书的销售方式和书店店员目前的生活状态。

尽管我能理解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经营纸质书刊的店面会受到那么大的冲击。人们在互联网上用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获取非常详细全面的资料,而现在的人们又普遍非常忙碌,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纸质书。 从书店经营者的角度来看,他们需要足够的购买者,从而填补成本。一家书店的销售情况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家书店是否能够继续运营下去。 “我们是站在‘售卖’的立场上,所以只能通过尽量多卖一点来支持杂志这个行业。我们能做到的杂志宣传方法,就是采购各类杂志和大批量地售卖过期杂志……” 尽管现阶段的书店经营状况,从整体上来看并不乐观,但我始终觉得纸质书籍是永远不会完全被取代的。 一方面是因为还有那些在书店行业坚守的人,他们在用自己的热情让这个行业不断的发光发热;另一方面纸质书籍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我不会轻易放弃纸质书籍的阅读。 就像张爱玲说的,“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那么读一本纸质书籍,就是让我们暂时忘却这些虱子,书店也成为了我们精神的乐园。

《书店不屈宣言》读后感(三):书店的价值

再过几天,到10月6日,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就要揭晓了。

可能很多人会问:今年村上春树还会陪跑吗?老人家快跑不动了吧?

关心这件事的除了作家本人和他的读者们,还有一个团体不容忽视,那就是出版社和书店(或书商)。这可是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在里头。

《书店不屈宣言》一书中就讲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公布前日本不少书店的忙乱景象:要提前联系出版社备足村上春树的作品,要设立专区,印制海报,应对读者们蜂涌而至的购书和拍照场面……最后又是空忙一场。

本书作者田口久美子曾在日本多家著名品牌书店任职或从事管理工作,见证了日本书店界的繁荣和渐趋衰落。

作为出版社和读者之间的桥梁,书店曾经为了把每一本书都更好地传递到读者手中花尽了心思。但是在电子书和网上购书的双重冲击下,书店的经营现状令人堪忧。

在书店工作了一辈子的作者,多次在书中向大家呼吁要多去实体店买书或杂志,人文类书籍出版时要尽量选择纸质版形态,不要只出电子版。

但是阅读电子书和网上购书是时代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它们无论是成本上还是便捷性上都优于纸书。特别是近三年因Y情导致外出不便的情况下,阅读电子书和网购图书已是爱书人的最佳选择。

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书店的经营理念也应该有所转变,卖书只是书店职能的一部分,书店更应该成为人们精神放松的场所,就像随处开放的公园一样,它应该更自然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重要的不是书店,而是书籍。所以,书店存在的价值,应该更多地体现在吸引人们走进书店,走近图书,喜欢上读书。

如此,便可不必过多地纠结于书店的命运。只要还有人喜欢读书,就会有人喜欢书店。

《书店不屈宣言》读后感(四):书店不屈誓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纸媒逐渐被互联网取代,每次听见一些很喜欢的周刊、杂志要全面转向数字化,心中满怀都不免有些五味杂陈。

“书”真是个很好的记忆装置,书店从来就不靠书籍的总数量致胜。书是书书店的组成部分,而书店乘载着许许多多的书。书店的作用在于把书展示在合适的位置上,帮读者找到他,并亲手交给他们。我认为书店行业的衰弱也是对文化的一种重创。每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都应得到喜爱它的人的欣赏。

文章中描绘了日本的书店几乎是每二十五年发生一次,改变第一个二十五年,主要是以个体经营的小书店为主,第二个二十五年主要以连锁书店为主,第三个二十五年经历了泡沫经济的破灭出版市场的萎缩,电子书逐渐进入市场。这让我不禁只担心在第四个二十五年会是什么样的市场情况纸质的书籍形态还会存在吗?

虽然现今纸媒行业并不景气,但还有有人为此坚守着,就像标题那样,我会永远留在这个行业,我们依然斗志昂扬。

从我的角度上来说,我和很多的书籍爱好者朋友,都是希望书籍本书就是一件不会动摇的事物,同时对于现在这样的大环境,我也很是担忧。

所以对于书中的内容我很有共鸣,也希望有更多的爱书人可以支持一下纸媒行业,不要让书店成为一个消亡的行业。

《书店不屈宣言》读后感(五):放下书店

《书店不屈宣言》以对话的方式写完了这本书店札记,本以为又是一本书店自怨自哀的“卖惨文”,但实际上读的过程轻松愉快,都是书店人的真实经历,从书店的潮起潮落也可以看出社会思想文化的变迁。

我已离开书店一年有余,现在再看这本书,多少有些唏嘘。如果说打倒书店的第一波浪潮是互联网,那么2020年的新冠疫情几乎是给了书店致命一击。未来线下书店还有什么样的可能?悲观点讲,书店其实已经死去有些年了。乐观点讲,死去的是那些大书店,不专业的书店,把卖书当卖菜的书店。一些转型后结合咖啡饮品的社区书店依然能够维持生存(当然赚不到什么钱)。不错,活下来的书店之所以能对抗浪潮的原因,在于书店里有人。实体生意,人才是核心。无论是书店还是酒吧,亦或是咖啡厅,开店的原则是一样的:第一,选好位置,辐射周边,和每一位来的客人交朋友,让大家认识(而非知道)你,让你的店成为大家的客厅。这样一来,你的店背后就不再是自己一个人;第二,提供专业的服务,酒吧要卖好酒真酒,餐厅要干净卫生好吃,咖啡馆的要认真挑豆子烘豆子,书店则要懂书选好书;第三,在保证前两者的基础上降低成本,很多店倒闭是因为考虑降低成本时,首先把前两条原则牺牲了,实则是本末倒置,酿成恶性循环。

书之所以重要,在于其中的内容,否则就是一堆纸。书店有着教育属性,首先它通过空间排列,将书中的内容以感知性的方式传递给读者。其次,读者渴望书店里有店员能和TA交流,告诉他一些书中的东西。这里面既有知识传递,也有人情交流。

现在许多同行也已经离开了书店这个行业,整个行业集体滑坡已成事实。但或许,过于执着于书本这种油墨纸张载体,最终只会变成一个老古董。我们如今哀悼书店,也哀悼电影院,曾经这些空间都给过我们美好,但仔细想想,我们真的离不开它们吗?无论是书店人或是电影人,都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需要正视自己。

真正的书店人,只要把握住书店精神,或许放下实体书店的执念,反而能走出更宽广的路。什么是书店精神,在我看来就像做红娘:茫茫书海中,选好书,让人与书相遇,让人们通过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本书。最终,人与书相遇的尽头,是人与人相遇,读者与自己相遇,读者与读者相遇,读者与作者相遇,哪怕中间隔着上百上千年。例如《书店不屈宣言》单行本后记这样写道:

前几天坐在电车上的时候,旁边一位看起来将近四十岁的男性捧着一本书在看。最近很少在电车上看到有人读 A5大小的厚书了。书外面包着薄薄的一层白色书皮,不太能看清封面。不过我又偷瞄了一眼,发现版面设计很棒,如今还能这么认真做设计的是谁呢?我定睛看了看标题,是《思考的人们 这十人激荡的思想》(人泽美时,双叶社,绝版)。我忍不住想和他搭话。

“人泽美时五年前去世了,是我非常珍重的朋友。他说要出日本第一的书,所以在这本书里倾注了全部心血。他采访了纲野善彦、森山大道、吉本隆明等人,并认真地编写。谢谢你读它。”

许多情感涌上心头,难以言表。电车驶人月台,那人下了车。虽然没和他攀谈,但当时的感觉至今存在心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