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不过被动的人生读后感锦集

我不过被动的人生读后感锦集

《我不过被动的人生》是一本由李国翠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2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不过被动的人生》读后感(一):走处原生家庭的阴影,解决你的内耗,救赎你的自卑

你是不是也常常陷入这种状态:

这些情绪一直在消耗我们,让我们处在内耗中……但其实,我们的人生不必那么累。

看这本书之前,我以为它会告诉我要振作,要打起精神,要积极正面。但这正是这本书与众不同的地方,它允许我“丧”,允许我“放松”,甚至允许我“自私”。

“丧”其实是另一种休息的方式,让我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空间,可以在里面撒泼打滚,放松喘息。偶尔做条“咸鱼”也挺好的。所以允许自己适当的“丧”会让我们更健康。

能够允许自己不好的人,才能更多地体验到自己的好。

真正可以救赎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我不过被动的人生》读后感(二):我不过被动的人生

我们经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但是现实中却常常感到被动,父母的“为你好”、朋友之间的“合群”、老师眼中的“规矩和正常”,让我们从小就会察言观色并且谨言慎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不敢自己做决定,做什么事情都要找个“标准答案”,不敢跳出“为你好”的禁锢,觉得生活越来越痛苦。

是时候和被动的人生告别了,这本《我不过被动的人生》简直就是被动型人格者的自我拯救指南。作者李国翠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帮助我们走出他人定义的人生,重聚内心的意志和能量。

如果你不去大胆地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就只能继续被别人错误地定义和摆布。如果你还不能立马走出来,那么慢慢来,不要着急。以前得到的能量和确定感,可以由你自己现在来创造,从肯定自己的感受开始。

当我们不喜欢某件事或者某个物品的时候,那就尊重自己的感受,去拒绝。我以前不敢拒绝我妈给我买衣服,虽然我不喜欢那些款式和颜色,但是我妈只要一说:“我觉得你穿这个好看,你看看你自己买的那些难看死了,以后别自己买衣服了。”我就会即刻投降。

看了这本书后,我开始肯定自己的感受。我会对妈妈说:“我不喜欢你给我买的衣服”。然后我会走出“应该穿这件”的禁锢,走进商场去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现在的我自信多了,站在阳光下,觉得自己好开心!

大大方方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是一种能力。但是大多数人却缺失这项能力。特别是在家人面前很难真实地去表达自己的需求,而家长也同样不表达他们真正的需求。比如我妈希望我能大方一点,善于交谈一点,能在家庭聚会上给她争光,来弥补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欠缺,但是她不愿正视这一点,也不愿好好表达她的需求。却给我的行为贴上很多标签,把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焦虑投射到我身上,从而一味地批评我、指责我。

打破被动人生的僵局,掌握主动权,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作者在本书中深度剖析了我们陷入被动人生的根本原因,然后各个击破,帮助我们夺回属于自己的掌控权。

本书中的语言和案例特别贴近我们的生活,读起来爱不释手,在阅读和思考中,我们会慢慢地和内心的自我相遇,互相了解,互相接纳,彼此认同。将被动转化为动力,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璀璨人生。

《我不过被动的人生》读后感(三):被动人生背后,是童年良好关系的缺失

小李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有姣好的面容,苗条的身材,良好的教育背景,工作能力很强,收入不菲,但她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愿意与人竞争,不愿意与人冲突,所有的事情,她都采取被动赞同态度。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经过了解,才知道,她小时候经常被父亲家暴,因为做错一点小事,就被父亲拳打脚踢,给她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这种感受一直伴随她长大,使她在与别人交往中永远处于弱势、被动的一方,害怕冲突给自己造成伤害。 《我不过被动的人生》的作者李国翠试图从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李国翠是资深心理咨询师,知乎“大V”,7年心理学学习经历,5年心理咨询从业经历,主修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 在作者多年的咨询生涯中,发现各种心理问题患者患病原因都是内心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而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失,往往都是因为童年时期与养育者没有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一个人最初的安全感来自对妈妈的依恋,也就是说安全感来自于一种关系,这种关系的本质就是妈妈对婴儿的及时有效回应,如果妈妈能持续给他反馈,他就逐渐有了“我”的概念和感觉。 如果早期母婴关系不好,就容易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就会缺失基本的安全感和稳定的自我评价。这样,等他长大后,他就会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 如果总是被父母拿来和比他更优秀的人比较,得出“你是个糟糕的孩子”的结论,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打击,就会丧失自信心,心里充满了纠结,变成一个不大方、扭捏的成人。 如果父母是把他当成了实现自我理想的工具,而忽视了他的情感诉求,就会导致他成人后在个人问题上处处碰壁,因为对爱的匮乏和渴望,与人交往时缺乏冷静理智的判断,而遇人不淑。 一个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的人,如何才能重新树立作为人的基本精神需求,找到自己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呢,李国翠告诉我们: 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建立需要可依赖的关系,这个关系的一方可以是你的好友、伴侣或亲人,需要你打开心扉,接纳自己,聆听自己的心声,感受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也觉得自己的人生过得很被动,可以看看这本《我不过被动的人生》,相信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帮助你重建良好关系,实现你心理的疗愈。

《我不过被动的人生》读后感(四):《我不过被动的人生》:能掌控自己,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我怎么做才好?这么做好吗?我该这么做吗?

满世界想找到答案,来指导自己如何做一个让别人喜欢的人。

不知道有没有人像4年前的我一样,不停想去改变自己,不敢信任别人的夸赞,生怕自己在别人眼中不够好。

读了李国翠的这本《我不过被动的人生》后才明白,自己之前觉得自己不够好,原来是缺乏“确定感”。

缺乏这种能力的人,是因为童年的时候被长期否定,被支配,长大后都会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无意识中变得讨好和唯唯诺诺。

这是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安全感和失控感。

当爱恨不能整合,就意味着内部的分裂,也就是把自认为不够好的自己投射到别人身上。会产生这样的看法:

我的命太苦了,这太不公平了。

我对他那么好,你怎么能这么对我?

我的需求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怎么看我?

当一个人过多重视外界,而忽略自己时,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越是害怕冲突,冲突越多,越是害怕别人觉得自己不够好,别人觉得对你意见很大。

慢慢我们都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规矩、老实、被动都成为一种安全存活的方式。

因为长期的委屈与愤怒,产生了对他人的攻击,进而越来越不被别人喜欢。

一个人表现被动背后,都是未被满足的依赖。想得到更多的认可,想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外界或交给他人。

这种依赖不仅没有办法让我们变得更好,反而会让生活更加被动。

只有过上自己说了算的生活时,你的人生才能真正不同。想要直面现实,最重要的是要击碎逃避的心理。

当我们真的向前一步时,会发现越直面现实时,越有力量。

因这这时你信任的是自己,察觉的是自己的感受,你的好,你的坏,都是此刻当下的你。

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无能为力,允许自己有情绪,也允许自己被照顾,但不要寻找完美的模子,也不要呈现“假自我”,过你自己的生活,慢慢来,不要急。

放平心态。多读书,多写作,察觉你自己,从前没有的确定感,可以由你后半生来创造。

《我不过被动的人生》读后感(五):被动型人格的自我拯救指南

你好,今天为你分享的是李国翠的《我不过被动的人生》,我会用大约3分钟的时间,为你讲述如何勇敢的做真正的自己,如何摆脱心理困境,如何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告别被动的人生。 关于本书: 《我不过被动的人生》可以说是一本被动型人格的自我拯救指南,如果你想走出他人定义的人生,重新找回内心的力量,如果你不想再继续被别人错误的定义和摆布,那么这本书里会给到你最详细的答案。 关于作者: 李国翠,资深心理咨询师,7 年心理学学习经历,5年心理咨询从业经历,主修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壹心理”平台作者。 首先如何勇敢的做真正的自己,如何摆脱心理困境?? 从探讨为什么你不敢有主见开始,在不同的方面,给出了如何走出“应该”的框架的办法,需要我们直面现实,击碎逃避心理,消除恐惧和焦虑。呼吁大家直面自己的累,其实累的人更需要的是觉察和照顾。 1、觉察到自己很“累”,并重视它,在累的时候就及时休息,不要再责怪自己和分析原因了。 2、允许自己被照顾,有所“依赖" ,允许自己放松点。 3、走出”状态不好“的恶性循环:意识到这不是一个问题,可能是一种逃避机制,而且状态并不能解决问题,爱和关系可以解决问题,解决状态不好的问题,关键是看到自己背后关系的缺失,安全感和信任感的缺失。 其次是如何掌握人生的主动权,不再求被“喜欢”和被“审视”? 关注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别人的评价,你是可以拒绝和不喜欢别人的,邀请你做一个敢爱敢恨,成为一个能表露情绪的人,承认真实的对方,关注并改变自我,做好”课题分离“(也就是说分清楚谁是谁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我,是你的事情,我管不了,而我要怎么活,是我的事,你也管不着)。 一个人要活出真正的自我,就必须接受没有人是完美的,大大方方的接受自己身上有令人讨厌的部分。 最后如何走出“婴儿模式”,让关系更好? 有的人在关系中无法建立长久和谐的关系,主要是因为自己在关系中的模式还处于”婴儿模式“,在亲密关系中找寻的是妈妈和孩子或者爸爸和孩子的关系,所以经常是经过一段时间就分手。 所以拥有自爱的能力是进入一段关系的基础,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和需求,完全理想化的另一半是不存在的,如果只靠他人的爱,那一定是有限的,真正的安全感,要靠自己掌握。另外好的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都能让一个人变得更好,也能让你生活的更快乐。 书中提供了很多案例,用举例说明的形式,让我们更容易理解,我们的人生是自己的,只能我们自己做主,要尊重、重视自己内心的需求、感受和意志。每一个需求被满足,每一种感受被重视,都会带来动力和能量,走出被动的人生,从重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开始,这本书将为你提供很多办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