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重返昨日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重返昨日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重返昨日世界》是一本由(美) 利奥·达姆罗施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5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重返昨日世界》读后感(一):这和茨威格的没法比吧……

通篇接近口水文,即使考虑翻译折损,文笔也很差,而且找不到任何有意义的中心点……一个好包装+一个好标题,严重低于预期的书

还不如直接看约翰逊传来得有意思,这样的写作内容和手法,即使对我这个算是约翰逊迷的人来说也看得太昏昏欲睡了

《重返昨日世界》读后感(二):那个活得蛮别扭的人——塞缪尔·约翰逊

不得不说,一頁的选题好。 约翰逊是如此矛盾的人,就像傅斯年先生所说的“一团矛盾”。他是“被弃者,朝圣者,无望的探寻者”。他与自己做争斗,父亲去世后,他光头站在父亲当年在时摆摊的地方很久很久,母亲生前他虽说一直去看她,可是到她离开,也没有去,但是在母亲死后,他又如此频繁的回到利奇菲尔德,妻子特蒂死后,他又沉浸在那种排山倒海的情绪中,约翰逊真是一个蛮别扭的人 从未成功克制过强烈激情的鲍斯威尔和总是能克制排山倒海般激情的塞缪尔相比,可见一斑。

《重返昨日世界》读后感(三):主角:俱乐部

一部以“俱乐部”(The Club)为中心的群像传记,主线是塞缪尔·约翰逊和詹姆斯·鲍斯威尔这对基友生命历程中的分合纠葛。“俱乐部”之所以闻名英伦,是因为它聚集了一大批18世纪的有识之士,不仅有约翰逊、亚当·斯密、埃德蒙·柏克、爱德华·吉本这些流芳百世的人物,也有约书亚·雷诺兹、大卫·加里克、哥尔德斯密斯、理查德·谢里丹之类名动一时的小伙伴。很难说俱乐部对他们取得的个人成就起了多大作用,但毫无疑问的是,在一个氛围良好的俱乐部里畅所欲言、交换知识,本就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在乡野小镇中长大的人们为了爵位、声名、财富和梦想而汇聚于大英帝国的中心伦敦,一幅18世纪英国的风俗画便随着他们的喜怒哀乐缓缓展开。

俱乐部不是一个地点、一组标志或者一段故事,它是且仅是一群人为了谈话而相聚。俱乐部展现了性格各异、命运不同的人们在一个绝妙的时刻走到了一起——公共领域开始形成的时代。但是,人们在酒馆或咖啡馆里定期交谈、论辩这件事儿,与市民社会、公共领域或者社群协商的理论设想简直毫无相似之处。俱乐部里充斥着等级区分、不可调和的立场冲突、意识到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在公共场合演讲或辩论的人、虚假陈述、演员……俱乐部最初的成员参与进来,仅仅是因为他们想要从社交中找回快乐、自在、轻松的感觉。所有这些看似矛盾、糟糕的要素,原本就是人类社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俱乐部的成功呢?约翰逊和柏克作为中心人物,善于引导话题,大多数时候宽厚而友善,提供了数不清的智慧、知识和笑话。成员们来历复杂、经历丰富,不管谈论天文地理、文学艺术,还是医学法律、金融投资,都不会冷场无聊。更重要的是,即便大家立场不同、看法冲突,也能和谐相处。俱乐部成员们在宗教和政治立场上的差别足以令夫妻反目、父子不同戴天,然而他们即便偶有争吵,过一阵子也能重归于好,这完全称得上是一项理智与宽容的杰作。也许你也意识到,俱乐部的成功不是其中的某位成员功成名就、天下皆知,而是一家俱乐部最要紧的事情——持续存在。

可惜,当创始成员们渐渐离世,俱乐部尽管依然运行着,却也失去了它最初的魅力。维系着俱乐部的私人关系被扭转了,也不再有一个有趣的俱乐部吸引着人们反复到场,而是那些曾经的俱乐部成员们身上的光环使后来者趋之若鹜。正是那些叛逆者——因此同时也就是新世界的创造者——更为新世界的居民们所接受,也就是斯密、休谟、柏克、吉本,而不是约翰逊或鲍斯威尔。一旦俱乐部成为了展示身份、地位、荣誉和财富的场所,它就陷入了长久的死亡。

《重返昨日世界》读后感(四):《重返 昨日世界》过去曾与现在一样真实,与未来一样不确定。

全书的中心主轴落在了约翰逊与鲍斯威尔的交往之上,他们的关系也确实比较奇特与迷惑。书中也隐隐解释了一点,也许是约翰逊在鲍斯威尔身上看到了诸多自己无法做到,而自己内心又渴望做到的。就类似一个普通长相的人,会在某个时刻能催眠自己就是王力宏,可以赢得任何女人的欢心。而鲍斯威尔身上让约翰逊着迷的魅力点就在于他对性的自由认知,这是当时名流圈子里是另类的、令人幻想的。因为约翰逊自身被诸多病症困扰的关系,他总是不能为所欲为,但鲍斯威尔的出现,让他发现自己的幻想竟然有人可以付诸实现,他是羡慕这种绝对的自由的。而鲍斯威尔也用《约翰逊传》很好的完成了对约翰逊精神的传递:“他的心智类似罗马露天圆形大竞技场。他的理智站立在场地中央,像一位强大的角斗士,准备与一群忧惧搏斗厮杀。那些忧惧就像竞技场上的野兽,蹲伏在四周的小隔间里,等待随时被释放出来,向他扑来。一阵打斗后,他把它们赶回了原来的巢穴;但它们没有被杀死,仍会向他发起进攻。”

The club的成员有很多影响世界思潮发展的人物,而塞缪尔-约翰逊、埃蒙德-伯克与亚当-斯密的著作现在都在持续发光发热,这样的人类的智慧聚集在一个点之上,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是令人惊奇的。在读全书的过程种,发现大师们在交流之中,有种暗暗的较劲,为了在辩论之中,不至于落败,各自精进自己,不断提高自己,间接的让更多伟大的见识得以诞生。而我们之所以热爱读书,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吸收先贤的引导人类走向文明的高级思想,我们每每接触到这些光辉的启蒙思想,总是令我们兴奋不已。那如果这些闪耀的群星在你们面前交流、辩论、碰撞,看见他们的特异气质,感知到他们的心灵深景,那对于求知求解的人便是一种梦寐已久的颅内高潮啊。

The club是隐秘在土耳其头人酒馆里的费城会议,而人类自身文明的进步可能也因为这类酒馆里的聚会,而在一点一滴的发生。

《重返昨日世界》读后感(五):英国十八世纪文坛群星灿烂的年代(既是一部文学回忆录,又是一部纪实文献)

利奥·达姆罗施的《重返昨日世界》,讲述18世纪伦敦一个由才华横溢、卓绝群伦的人物组成的团体 --俱乐部(The Club), 参与其中的包括约书亚·雷诺兹、埃德蒙·伯克、亚当·斯密、爱德华·吉本和奥利弗·戈德史密斯,该俱乐部因他们对英国艺术、政治和文化的巨大贡献而被铭记。本书围绕两位主人公詹姆斯·鲍斯威尔和塞缪尔·约翰逊的生活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展开。前者是英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大师,现代传记文学的开创者,而后者是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散文家、他编撰的《英语词典》对英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本书的内容,包括这么多的人物,不经让人猜测究竟是一本文学回忆录还是乔治三世时期英国的纪实文献?

从一开头就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对他所写的主题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书中每一个出现的文化贡献者都有一种真诚的投入和关心,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这种非常温暖的散文风格令人印象深刻,并且深陷其中。本书设法透过各种体裁——约翰逊和博斯韦尔的著作、雷诺兹的绘画、伯克的政治理论——来揭示使这些作品成为不朽的人们的经历。个人的错误、失败和缺点在“俱乐部”里并没有被掩盖,相反,它们被深入探讨,并以一种照亮内心人物的方式使读者接受。

从一开始就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对自己所写的主题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书中每一位文化贡献者都有着真诚的投入和关注。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非常热情的散文风格给人印象深刻,涉及面也很广。作者试图透过各种体裁——约翰逊和博斯韦尔的著作、雷诺兹的绘画、伯克的政治理论—来窥视使这些成为不朽的人。“俱乐部”不会掩盖个人的错误、失败和缺点。相反,它们以一种阐明内在特征的方式深入讨论和接受。

毋庸置疑,这本书的主题相当有趣,达姆罗施不仅成功地将“俱乐部”描绘得淋漓尽致,还强调了它最有趣的部分:对这些伟大作品的创作者而言,不经意间的友谊的力量。作为读者,我们看到的“俱乐部”不是一个古板的知识分子的聚会环境,也不是一系列锻造伟大思想和艺术的严肃的会议。相反,似乎观察到一群真正的朋友在醉酒狂欢中,聊天开玩笑,如此亲切、真实、迷人。

我从中得到的最强烈的感受之一是俱乐部的倡导,它作为一个总体概念,通过集体方法为个人提供指导和发展。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近500页的文本中保持了一致的叙事线索,但它绝不是对历史时期或生活问题的枯燥描述。从一个主题到另一个主题,人物在整个文本中不断变化,以实现一种至少在时间顺序上可行的叙事方式。尽管这种持续的移动可能会让人感到难以理解或注意力分散,但这种风格所涵盖的信息广度令人印象深刻。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很好的普通“读物”,肯定会教读者很多关于18世纪英国社会的知识。单凭指数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我认为对它的打分更多取决于观众的性质。对于对约翰逊、博斯韦尔和俱乐部成员有所了解的读者来说,这将是一篇内容翔实、主题有趣、写作优秀的介绍。它包含了许多有用的插图和31个彩图,作者以广泛的文学和历史视角写作,提供了坚实的背景知识和确凿事实。对人物的评价不仅准确,而且在政治上公正客观。当他们值得批评时,他毫不犹豫地批评他的研究对象,即使是那些被公众视为友好的人,比如雷诺兹和伯尼,因为他们对待姐妹和女儿的方式。

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人员来说,可能对本书覆盖政治领域的话题较为挑剔。约翰逊、鲍斯威尔、伯克、雷诺兹和亚当·斯密,这些杰出人物各有各的不凡经历,但只能简单总结。由于主题是“俱乐部”,非其中成员在描述中被忽略或未提及。正如缺失了对休谟的广泛讨论,它将无法成为一部对18世纪思想史的完整描绘的作品。

北大图书馆-2022/9/18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