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修订本的读后感大全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修订本的读后感大全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修订本》是一本由季羡林 / 史铁生 / 沈从文等著作,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修订本》读后感(一):泪崩散文|从第一页哭到最后一页!一定要准备好纸巾再看!

世间万物,生生息息,熙来攘往,生活终究无法避免一场又一场的相遇和别离。触手可及的陪伴总是容易被忽略,直到失去才恍然顿悟,只有认真享受每一次相聚,才能不惧下一次道别。人生虽无常,但无论世事怎样变迁,至少留下美好的回忆,带着让人心安的力量。

.

建议读本书选择一个无人的僻静角落,准备好纸巾再读,不然泪崩哭惨了,可就尴尬了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修订本》读后感(二):随读随记

买这套书是为了方便我后续读各个作家的散文,先看看谁的文风更适合我

12.1

觉得季羡林好虚伪,八年没回家没来信,大二的时候母亲死了,结果九十了写散文怀念母亲表达后悔,好搞笑啊,好自私阿,享受着家族人的供养(唯一的男宝),父亲死了母亲自己只有半亩地养活自己,结果儿子也见不到一面,有什么好怀念的,装什么装。徐志摩写祖母之死,说她“到我们家来的五十九年”,好不舒服啊,外人是吧?这不是她自己的家是吧?

12.2

不知道是我对萧红的滤镜还是怎么样,女性作者写感情就是要真挚一点,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措辞,就是在讲“情”,季羡林徐志摩像是在讲“我”。哦,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讲自己的愧疚感受,而萧红在讲祖父对她的爱,主客体有点不一样

12.3

我发现我喜欢的散文类型,是以事写情的,很多爱啊悔啊憾的,就在那些日常小事中体现出来了。但有的作家的散文就是一直在抒情,叙事只是一点点。这可能是我为啥更喜欢萧红,史铁生的文风吧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修订本》读后感(三):我们相爱一生 一生还是太短

一生很短 短到等不及来日方长

一生又很长 长到有足够的时间用记忆去临摹

要我说 相遇 只是为了幕终的别离 别离 只是为了刻骨的铭记 春光不必趁早 冬霜不会迟到 年复一年 相聚别离 别留遗憾就好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 如果你看了 会对人生态度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这些文学大家们把人生智慧都融入了饱含深意的文字之中 道尽世间情感的朴素与繁华 痛苦与甜蜜 同时又情真意切 肃穆而温暖

即便是文化差异不同 他们的情感却也相通 他们把亲情 爱情 友情 师生情写进我的心里 道出了我不曾说出的牵挂 深深刺激了我的感知和内心

他们用这些深情的文字 来怀念自己幕亲近的人 也用这些动情的话语 向自己心爱的人倾诉衷肠 让人去体会岁月沧桑 潮起潮落后 融入灵魂的感慨和哲思 真的不愧是文学大家的手笔 那些人生智慧从字里行间中钻出来 一头扎进你的心里 感觉自己的情感世界也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像突然间长大了几岁 恍然惊觉 不管你们是否相遇 或者已经别离 还是在犹豫中徘徊 我都希望你能庆幸相遇 无憾别离 因为来日不一定方长 后会不一定有期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修订本》读后感(四):文学家们的离痛别恨,人世间的悲情暗角。

我还是第1次面对这样一本“集悲情于一处”的书籍,而且这些悲情的当事者和表述者竟是一些响当当的文学大家,季羡林、老舍、徐志摩、巴金、郁达夫……

几乎是一次民国文坛大家的聚会,但这是一次悲情的聚会,他们在一起,向人们讲述藏在心之暗角的悲情遭遇和刻骨伤痛。

原来大师们的才情之下,同样藏着普通人的人间悲情,所不同的是他们手里多了一根描述的笔,他们描述得生动感人,我们也在感动中念及自我、感悟人生。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

这个直接拿来做书名的话语既是书中所有讲述者的心愿,也直指所有缅怀亲人挚友的人们的内心——逝者而往,才追悔万千,意欲复现逝者的过往音容和情怀,这不是人世间的共同心愿吗?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戏剧家老舍平缓地讲述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但看似平缓的语言之中已含着千斤重的思念。

“我已经九十岁了。等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我会在天上或者地下什么地方与母亲相会,趴在她脚下的仍然还是这条老狗”。大师季羡林耄耋之岁借母亲身边的一条老犬寄托和投射念母悲亲之恨,重重地触及了万千儿女的心之暗角。

这本“集悲情于一处”的书籍,涉及到父母情、夫妻情和师友情等,几乎将生活中的各种离痛别恨汇集起来,一篇篇地读过,一个个的悲情画面便像连续的剧集铺排开来,令人沉浸,令人感慨,更令人思索。

为什么在挚爱的葬礼上才产生“描述你一生”的愿望呢?连这些深悟人生的大家们也脱不了事后的悔恨和追思,是否遗憾是生之必然呢?

读书如交人,好文好人生,读大家们心血写就的真情述说,对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多有助益的。

《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修订本》读后感(五):读《我想做一个能在你的葬礼上描述你一生的人》有感

不是所有的离开都曲终人散,活着的人有回忆,离开的人有眷恋。

风从远方来到我书边,捧起书,伴随书中人物悲喜而悲喜,放下书,尚未平静,回忆涌上心间。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世间有很多美好的情感,但也有很多的不幸的命运,生离死别是人生常态,我们一生都在学习如何适应离别……

在名家的笔下,生离死别纵然令人神伤,却也给人启示,让人更加珍惜身边所拥有的一切。他们的笔触温柔却令人动容,情真意切,思极深而不晦,情极哀而不伤。

”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这是书中萧红的一篇短文《祖父死了的时候》,我读时,不禁想起一句话”爷爷还活着的时候,这世间的风雨都越过我,朝他倾斜。

祖父对于萧红的意义何尝不是如此?母亲死去,继母与萧红的关系冷淡,仍有祖父庇佑,夜间不敢去茅厕,也只有睡下的祖父,赤着脚,开着纽扣跟她到外面茅厕去。祖父跌倒时,想到萧红看不到他了,挣扎着爬到炕上,自此一面,萧红与祖父便是永别。

我的爷爷去世也有16年,他的音容笑貌却仿佛仍在我眼前。我出生时,对比其他出生的孩子,羸弱很多,据说爷爷当时抱着我,眼泪流下来,很担心我会养不活,因此,爷爷最宠爱我。小的时候,爸妈外出工作时,爷爷照顾我,老人家味觉丧失,每给我冲牛奶时总把握不住放多少糖,妈妈回家时一尝牛奶便知道爷爷又不小心放的过甜。到上学时,我比较调皮,不愿意坐下来好好学习,所以少不了爸妈的“竹笋炒肉”,每逢这时,爷爷总是护着我……爷爷死去时,我已是知事的年龄,守灵时,一遍一遍机械地将草纸放进铜盆烧,眼睛红彤彤的,想到以后我再不能见他,眼泪又掉下来。

爷爷对我的疼爱,是我一生的养分。成长过程中每一个痛苦的瞬间,我总会想起他鼓励期盼的眼神,擦干眼泪,我便能继续走下去,我总希望,以后我们在另外一个世界能够再次相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间的规律没有办法改变,能改变的是自己,在离别中我学会向前看,带着美好的回忆,怀着勇气努力前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