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迷失地球》读后感精选

《迷失地球》读后感精选

《迷失地球》是一本由李霜氤 / 刘琦 / 张 嵩 / 林格师 / 吴 鑫 / 阳 阳著作,无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迷失地球》读后感(一):幻想未来科技

第一次看关于科技类型的科幻小说。算是入门级小说了,天马行空的脑洞,各种各样对未来的幻想。仿佛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小说中各种光怪流璃的梦境超越了对科技的想象。

科技源于生活,生活创造科技。科技与我们的距离息息相关。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仿佛什么重大的科技创新我们都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真正关于高端的技术创新,我们这些平凡的普通并不能接触。当去太空旅游成了家常便饭,当各个星球之间随意联系往来,当植入芯片丰富自己的阅历,当智能成了世界的入口,当一切变得不如平常……你们能想象嘛?至少对于我来说是不敢想的。

从看完到现在,唯一记得的名词就是人工智能。而每一篇提及人工智能的故事都给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以后我们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故事中无一不透露出,如果我们现在没有正确的看待人工智能。那么总有一天会被只能摧毁世界。书中的未来,智能仿佛就是一切。所有事情变得高端,智能成为了主流。像是一切文化变得没有意义,人们心中只关注智能的发展。但是这样是真的好嘛?每日与机器打交道,所有人都励志成为科学家。

脑海中的科学家一直都是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戴着实验室里的眼睛。手里拿着试管,一会斜着头看试管情况,一会低头观察显微镜数据,同时还不忘在电脑上做相关数据的记录。试想当我们都变成书中的样子这个世界都变成了纯洁的白色,仿佛流水线的生活,单一且单调。

在西游记-人类归来中。当把书中的唐僧取经变成了一场拯救世界的大战,当世界被机器操控只剩下一人,故事里与名著中的名场面相似还原,就像是一个轮回。显示名著里唐玄奘取经极大的促进了我们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的科技也在不断更新。当科技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机械与人类的矛盾突出,慢慢的机械操控着人类,直到出现书中的场景。当地球全部毁灭剩下最后一人拯救世界。拯救成功后又会进行新一轮的进化与发展。周而复始,到底到什么时候才会有尽头。我们都不得而知。

时空的列车不断向我们驶来,一步步逼近。当我们操纵着不同品牌的航空飞船,穿着各个大牌的宇航服。在国际空间站停留时遇到外太空的友人,我们会用什么方式交流呢?到那时我们会不会都又发明出宇宙通用的需要。并且整个宇宙通用的空间站毫无限制的出入各个星球。人类经过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到现在这样的程度,再经历几千年之后,人类能发展到如何?未来真的就是一个迷。

我们只能在幻想中,去追求我们未来的科技。

《迷失地球》读后感(二):迷失的我

这本书居然没有序!本来还想看看这次序言会说些什么。因为之前被《起源之地》的序言诚恳地打动。希望能凑齐这整个系列吧。短篇科幻小说看起来很爽。不过昨晚那篇《空行母》一直让我回荡在《星际穿越》里面。很难平静。

《自由即是背叛》虽然标题挺吸引人,但是内容其实没有《起源之地》开篇的《空行母》质量高,或者不如他吸引我——就我个人口味而言。这篇文章感觉作者想表达一些宏观的更高的思想,但是不怎么具有说服力。一开始暴躁的父亲奴隶小孩,还有他发射信号给ke星球,这些操作系统都没有人管的吗,随随便便进去就能发射一个信号给别的n光年外的星球?这未免有点儿戏。又感觉作者想通过戏谑的方式来表述自由问题涉及到是否背叛亲情,好像也不够戏谑。而且三体人占领地球这些改造有点局限于现实的想象。更高的文明应该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不够科幻吧可能。而且感情有点牵强,不够上升到什么背叛,反而觉得他有点“绿茶”。以对话方式为主,但是又有点混乱,容易让人理解不了。我觉得逻辑性不强。看起来也有点云里雾里。不过作为n篇科幻小说的合集,里面的内容参差不齐也是能够理解,就是书的开篇比较重要,读者的第一印象就此形成。

二叠纪遍布全球的古植物,支脉觉,作者的演讲有点唐突,但是我竟然觉得有些浪漫。他说“一个优秀的地质学家总能浪漫的找到他的化石,不管你在哪,我都能找到你”,好甜啊woc。虽然优秀的地质学家有点自负,但是文人的傲气也尽显于此。不过这个故事看下来有点乱。披着科幻外衣的狗血剧。首先这个男主的爱突如其来、莫名其妙,可能就是颜控吧。后来莫名其妙的吃醋,在人群中救下那个女孩,太俗套的电视剧场景了。唯一的科幻点可能在于治病。但是免疫激发,植物更旺盛我还是好理解的,也是意料之中。但是最后怎么就治好了,也没有什么说服力。而这个男的感情更加令人无语。支默觉安排弟弟接受治疗。花的是男主的钱。男主倾家荡产,朋友走了,最后换了个漂亮的女孩。所以失去所有就是得到这个女孩吗?还是一个莫名其妙出现的女孩。又不是商品。我真的是吐槽到不行。我收回一开始觉得浪漫的话。还有一个疑问,我觉得身上长出植物是很酷炫的事情,为什么要治疗。太奇怪了吧。他能操纵植物诶!这有点像司藤。然后结尾所有的绿色都是支默觉我也能理解,(不过那些植物好像和支默觉没啥关系。)可能是想强调女主是这种遍布全球的存在吧。最后却又扯出一个人,叫小离。这又是哪位?还是生命最初的感动??我??故弄玄虚之感。这本书看了2篇都不咋滴。失望。

《迷失地球》读后感(三):每一个故事都有属于自己的感动

如果美丽的花朵和你爱的人成为一体,你还会爱她吗?如果你不爱她了,那么你最初爱的只是她美丽的面孔吗?相爱的两个人能否经受住疾病、世俗的考验? 如果自己是处于弱势的一方,我们是否甘愿放弃来之不易的缘分?这也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恋爱时的甜蜜能不能抵挡住夫妻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如果你曾经爱的那个他或她已经不能再续写曾经你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了,你还能或者愿意为了守护那份曾经的来之不易,继续这无法再激起浪花的生活吗?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选择的理由。如果想好了,就不要彼此折磨,毕竟人生看起来很长,实则很短,经不起多少折腾。生活和精力还是应该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不要等人生即将结束的时候再后悔曾经的不曾为!

如果我们进入了一个时间循环的怪圈,自己却能记得每一个循环,每一次重复的经历,那未来在哪里,我们能不能通过努力走出来?相较于这种每天一次的重复,每天都是新的一天的不可复制的人生,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去珍惜,去用心体验!每一天都将成为过去,每个人也都将成为我们生命中的过客。所以我们要珍惜生活中出现的每一个人。因为一旦失去,我们将无力挽回!

当我们一生中最最重要的时刻-终点到来的时候,我们会想什么,回忆自己充满遗憾的一生,还是为自己不断追梦直至梦圆的历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少一点遗憾多一点留恋!

整部作品里我最喜欢的还是往日余光。男主为了维持女儿的生命,不惜花重金购买续命的药。可缺乏忠厚经济实力的他为了女儿,去接各种危险的代人体验订单。他用生命诠释对女儿的爱,只为弥补女儿失去妈妈的痛,让她有机会拥抱明天的太阳!所以当他接到一个有巨额诱惑的订单时,他犹豫片刻就决定为了女儿接下来,刀山火海也要去拼去抢。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为女儿的后续生活挣一个保障!即便如此,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善良。当需要在女儿和医院护士之间做一个生死抉择的时候,他还是善良地选择不去伤害无辜的人。好在结果有惊无险。这只是富豪为了体验真实的人生痛苦,与他的朋友和医院护士串通的一场考验。他的善良最终为女儿赢得了大笔的治疗费用,他以后也可以不用再为了筹医药费而拼命了。父母之爱子女,无不为其计长远。他们不求回报,只希望孩子能平安。这是中国父母的共性。我们做子女的却是需要在自己也做了父母以后才能体会他们的良苦用心。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来追忆本应珍惜的时光!因为这一世的缘分尽了,没有人知道还有没有来世。即使有,也不知道是不是还能再遇到。所以不要再把父母对我们的无私的爱看作必然。当我们踏入社会,在大熔炉里锤炼的时候,就会知道没有人能无条件包容你,呵护你。

我们经常会在古代电视剧中看到一个母亲生孩子难产的时候被问到保大保小,如果你和母亲只有一个登上飞船的生还机会,你会怎么选呢?

《迷失地球》读后感(四):追求深层次的真理?

读了这个系列的第二本书,不想总是针对哪篇文章提出质疑和批评了,想先谈谈"科幻"本身。

我记得看过韩松的一篇文章,他开篇就说,中国只有一家专业发表科幻小说的杂志,那就是《科幻世界》。韩松出版过中短篇科幻小说集《宇宙墓碑》,当时他应邀去参加《科幻世界》编辑的笔会(当时还叫《科学文艺》),记录了一下当时的事情,谈了谈看法。

科幻每到社会转折点就会兴旺一番,清末民初、20世纪50年代、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但在1983年又被当作"精神污染"大肆批判、清除。一家家科幻杂志停刊,最后只剩下这么一家。有人问及谭楷,《科学文艺》为何能够幸存,他说:"因为当时看到仅剩这一家了,我们要停刊了,中国的科幻也就没有人搞了。所以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不过,说句心里话,当时国内要是还有第二家,我们也就不搞了。"

杂志社稿荒,拿纪实报告文学、历险记等随笔来凑数,一期杂志里八篇文章也还只有两篇是中国人写的,主编也要亲自上阵,为杂志写科幻文章……

《科幻世界》原本可能叫做《奇谈》,1989年编辑部想把杂志定为这个名字,但一些作者觉得不妥,说这个名字预示了中国科幻的末途,毕竟"奇谈"过后便是"怪论",又何谈"科幻"?

好在叫了《科幻世界》,到90年代,峰回路转,等进入了21世纪,韩松提到2007年由《科幻世界》主办的世界科幻大会,岩上治和尼尔·盖曼也到成都参加了。当时刘慈欣已经有了大批粉丝,还自行组织在广场上,表演《三体》中的人列计算机。细数一番,刘慈欣几乎所有的成名作》地火》、《流浪地球》、《乡村教师》等都是发表在《科幻世界》上的,他的长篇也主要是由《科幻世界》出版。

到了今天,在一个对科幻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似乎不应该再以"数量"来衡量发展程度。所以这系列的书籍腰封上都十分敢写:"未来幻想大师","汇聚全中国十年来最精彩、最硬核的脑洞创意"、"挑战科学常识与想象力维度"……而打开《迷失地球》的第一篇我就没看太明白,一个如此复杂的"三体人入侵地球灭绝所有生物"的大背景,竟然只是两份简单的文件交代;《捧花的少女》形容那少女“长着一头如科罗拉多瀑布般的黑发,嘴唇涂抹得如红樱桃一般可爱迷人。她的脸蛋很漂亮,眼神很有神,嘴角上扬,令人心驰”(原文交代)……最后形容她像《那个杀手不太冷》里的玛蒂尔达。——这些比喻和充满"文学性"的句子的确是挺科幻的。好不容易看到一篇结构和文字没大问题的《时间困境》,但背景设定还是取材于《土拨鼠之日》,致敬当然是没问题的,再往下读,又读到《初恋50次》那样的桥段,越来越感觉到遗憾。

整体来看这本书的选文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篇目连"科学"的根基都没有打下,更别提文学、美感。抱歉,说了不想批评,但不会写科幻小说的我只能以读者的身份来切实感觉这文章的好坏,我们的创造性还在进步的路上,作为读者,我当然愿意给科幻的未来一个更好的预期。只不过对待《爱,死亡与机器人二》时,我们可以无所顾忌地吐槽,那对我们自己的小说,说一句"不好看"应该不算过激言论。

"人们曾经不只是为了某个具体的目的去研究一个个具体的数学问题,而是追求深层次的真理,又怎样由此而造出美好的世界。这就是创造。"

韩松说这个表达和科幻很像。而"追求深层次的真理"这一点,看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迷失地球》读后感(五):以人为主的科幻

这本比半人马座系列中《起源之地》更“软”,它侧重的不是科技,而是幻想。从人类这个群体到一个个体的人,热血的少年、困在时间里的男人、迷失在梦境里的作家。他们的故事在科幻世界里激荡出不一样的形状。

说这本更“软”是因为还有用猫的视角来写的文——你想过你家猫主子是什么心情吗?是爱?还是因为它能让你开心?它又是不是真的爱你,它在每次不小心伤害到你的时候在想什么?它会不会也和我们一样,只是为了生存,所以表现出温顺。就像故事里面那只猫,它不喜欢主人给它取得名字,更不喜欢吃猫粮,它喜欢的是自由自在,所以最后奔赴自由。而不仅仅是这样,还有名著、杀手、谋杀和外星人。

“软”不是不好,它以脑洞为主科技为辅,能让更多人看懂。像其中一篇,一个父亲因为错过了时间所有生出的儿子不是天才,他充满愧疚,为了减少儿子的负担所以想在固定的时间死去。这就很通俗易懂,加上一个反转的结局,让故事在大家的脑海里加深印象。但同时它的背景设定在未来,又很有科技感。

其它还有很多有趣又好玩的故事,有些能让你惊叹,有些能让你细思极恐,只有自己慢慢读下去,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迷失地球》侧重人,所以在短篇《捧花的少女》中看到两人间深深的羁绊,这个故事设定大胆,只是结局带了一些遗憾“你不介意我的一切,但是我不想拖累你”,女主似乎和身体连接在一起的那朵花一样美好,她可以利用植物感受到自然,和大自然一样,能理解她的人在少数,她等到了,但是选择了离开。

在没经受过多少善意的世界,她心里的善良没有消退半分。

“怪物”是最能体现人性的设定,当你和周围的人都不一样,就注定会经受磨难,最后不见光明就会在阴暗的角落里死去。此时你需要一个强大的内心,来面对恶意和别人好奇的眼神。在这种情况下,人和人的关系不再单纯,因为你是特殊的,所以也是弱者的一方,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也有更多的危险。

有危险故事才有起伏,所以她注定不会安稳度过一生。

《自由即是背叛》里的主角也是“特殊”的 ,不被其他人理解,最终的结局只有灭亡。但是“特殊”的不仅仅是种族,还有思想和行为,种族不同代表立场不同,充满危险;思想超前或者滞后,会格格不入;行为夸张或者拘谨,不是哗众取宠就是上不得台面。

在人的身上,有很多东西可以写。

说人和智能短篇《禁忌科技》,当人工智能拥有了和人类一样的智力却拥有人类不曾拥有的能力,当你接收到另外种族的警告,你会选择相信还是抱有侥幸。这是一个篇幅很短的故事,不过通过别的星球发出的信号,营造出紧张感和期待感。人类在重复那个星球的遭遇,却没有人能停止,只要人还分为不同国家,威胁就一直存在,面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和当下紧急的情况,没有人会选择为了前者放弃能和别的国家与之抗衡的武器。

利用人类的惯性,早早写出了结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