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是一本由[德] 弗里德里希·尼采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1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读后感(一):小书大爱

又读一遍,还是好喜欢,果然还是要千古传颂的文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嗔痴曼妙都独在心弦,远胜多少潮流,终究是好风骨。关于哲学,或者这个阔大世界的更广阔思考,低谷一定是晦暗嘛,也可能是一种筛选,一种大浪淘沙,所以更见真颜色。一个真正哲学家的培育,是在于教育的重叠嘛,还是在于对这个真实世界的感悟,无忧无虑并且见证阔大人生,是多少幸运,在经典名著的浇灌下长出的独特灵魂,大概是持续的吸引力所在。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读后感(二):那一年,尼采21岁,在他一生的黄金时代

那一年,尼采21岁,在他一生的黄金时代。

正读大二的他,在莱比锡一家旧书店发现了一部著作。“有的书你一旦读了第一页,就能确知自己会读完整本。”

尼采立即买下,拿回去一读,如同中了蛊一样,连续许多天陷入神经质的亢奋,内心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书的作者是叔本华,便是他的悲观哲学将青年尼采引上了哲学之路。可谁能想到,后来尼采会把叔本华当作时代弊病的靶子骂了一辈子[doge]。

他控诉叔本华的悲观哲学刺杀了他的青春的梦想和快乐,而他一辈子都在用他的意志克服这创伤。

尼采身上最可贵的,可能就在于他不甘心悲观。

他努力要寻找一条思路,在承认『 人生本无意义 』这个悲观主义的前提之下,仍能肯定人生,给人生创造一种意义。

所以他的作品才会如此让人醍、醐、灌、顶。

比如,关于『 人们都在逃避自我,宁愿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这一现象,他分析的两种原因可谓一针见血:

1. 怯懦,怕舆论。

2. 因为懒惰,贪图安逸,怕承担起对自己人生的责任。

其中人们的懒惰甚于怯懦,他们恰恰最惧怕绝对的真诚和坦白可能加于他们的负担。

而多数人的懒惰造成了平庸,让少数特立独行的人活在了人言可畏的环境中,也使得怯懦有了理由……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读后感(三):一点摘录

有效的教育大多是自我教育,唯有当你的灵魂足以成为你自己的导师之时,你才是真正走在你自己的路上了。

第一个看不开,是患得患失,受制于尘世的利益。可是人终有一死,何必这么在乎。第二个看不开,是眼光狭隘,受制于身处的环境。你降生于这个地方、这个民族、这个宗教传统纯属偶然,为何要让这些东西来决定你的人生呢?摆脱了这些限制,你就会获得精神上的莫大自由。

所有同行之间都满怀嫉妒,互相监视。总之,大学是十足的名利场罢了。

粗俗而要装得优雅,空虚而要装得心满意足,在语言表达上就会虚伪和夸张。

一旦找到一个完整和谐、依赖于自己的枢轴转动、不受拘束和阻碍的自然生灵,这将意味着什么,他就会理解我发现叔本华时所感到的幸福和惊奇了。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读后感(四):每个人都是一个唯一的奇迹

每个人都是一个唯一的奇迹,成为你自己!逃避自我,导致自我的丧气,是最大的不幸。

因为惧怕邻人,于是随大流;更因为懒惰,贪图安逸,害怕承担对自己的人生责任。懒惰,使人平庸。懒惰,杀害了时间。不论天赋,只要意识到自我的独特性并勇于承担对它的责任,就可以活得不平庸。

尽管痛苦,他却一定要活得明白,时刻追问“我为何而活着”。平庸之人作为大众而活着,而非个人;戴着形形色色的面具,作为角色而活着。逃避自我,丧失自我,活着是一个空壳,看似匆忙和热闹,掩盖了焦虑和空虚,沉入日常事务而停滞思考。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首先要明白,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是人生在世的根本责任。患得患失尘世利益,眼光狭隘受限身处环境,过于看重习俗和舆论,都是成为自己的障碍。因此,人生的路通向何方?不要问,走便是了。

怎样才算遇上自己的路,成为了自己?真正的自我在哪里,怎样才能认识它?

第一个层次是经验的、教育学的,就是认识和发展自己最好的禀赋。从经验中寻找我们的本质,比如我们的友谊和敌对、阅读和笔录、记忆和遗忘,尤其是爱和珍惜。

年轻的心灵在回顾生活时不妨自问:迄今为止你真正爱过什么,什么东西曾使得你的灵魂振奋,什么东西占据过它同时又赐福予它?你不妨给自己列举这一系列受珍爱的对象,而通过其特性和顺序,它们也许就向你显示了一种法则,你的真正自我的基本法则。 出自真心的喜爱,自发的不可遏制的兴趣,是一个人的禀赋的可靠征兆。

如何协调全力发展独特天赋与和谐发展全部能力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原则?他只指出了一个理想的方向,一方面使独特天赋成为一个活的强有力的中心,另一方面使其余能力成为受其支配的圆周。兼顾独特天赋和全面能力的发展,培养完整的人。

第二层次是超验的、哲学的,寻找和获得一个“更高的自我”。此者须依靠哲学家、艺术家和圣人的力量。哲学追问生命整体的意义,哲学家以探究生命意义为己任。

动物只知盲目地执着于生命,人不应该如此。人应通过自己的存在来对抗自然的盲目和无意义。我们生活在今天,对于人生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无论情况是最好还是最坏,我们反正会失去它。我们应该敢作敢当,勇于冒险。为什么要执着于这一块土地、这一种职业,为什么顺从邻人的意见?我们为了获得自由而进行试验,不让我们的生存等同于一个盲目的偶然。

真正的思想者最向往闲暇,平庸者却避之不及不知道做什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