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造舟记》读后感1000字

《造舟记》读后感1000字

《造舟记》是一本由许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5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造舟记》读后感(一):《造舟记》——技术密码与人文关怀的典范

这是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根据亲身经历写就的书。书中记录了一群追梦者追求心中梦想的故事,这个故事以复制一艘古代木帆船为线索,将一系列有趣的人物和事件串联在了一起。朋友采用了通俗的笔法和纪录片式的描述,将中国古代帆船制造的技术密码融入其中,同时对于涉及此次事件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赋予了真实的人文关怀。本书可以做为一本技术类书籍阅读,也可以做为一本人文类书籍加以品鉴。在如今这个现实社会中,人们反而更愿意去追寻在虚幻大海上的飘摇和彩纸编制的梦幻。而读罢本书,却令人不禁产生一种要拥有一艘真实的古代木帆船,驾驶它飘向远方的冲动。一个时代,一个文明到底能走多远,我们保留的和抛弃的,最终只有时间来证明是对是错。感谢《造舟记》为我们留下了一段真实的记录,感谢这些曾经为梦想而努力过的人们。

《造舟记》读后感(二):致逝去的

如果有人说想要造一艘船,我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有病吧。”其次是“啧,挺有钱啊?”然后呢,想一下做船的工序,发现什么都想不出来,最后翻个白眼“谁闲着没事会造船啊?”

许路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从小与船结下不解之缘的人。工作的调动给了他追梦的机会,时常穿梭寻找于老港和渔村之间。他发现了传统造船地,找到了几艘废弃已久的旧木船,但是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是曾经驰骋于大海的中国帆船,可能湮灭在时代的谜雾中,淡忘在人的记忆中的中国帆船。“金华兴号”好像是命运的指引,它展示了晚近广式风帆船海船最成熟、最完美亦是最后的船型。想象与期待中的中式帆船远航出乎意料地来到眼前。在“金华兴号”上航行的日子,他每天都记录日记,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多年筹备的复原建造一艘六百年前的中国木帆船进行环球航行的活动于2007年秋天开航。此活动将再现中国帆船在世界历史上的最后的辉煌一幕,向世人展示中国科技与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根据史料的记载,师傅们呕心沥血地造成了这艘“太平公主号”。中间不断的新角色进入其中,但最终还是顺利出航,虽然许路做了这艘船,但是没上这艘船。2009年4月26日,“太平公主号”在台湾苏澳外海被撞沉。文章最后是几位师傅的去世讣告,心情十分沉重,因为生命,因为传承。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文中写了很多帆船的专业知识,十分惊喜,开眼界。)

《造舟记》读后感(三):拥有这个技能,如果穿越古代,是不是也能称霸一方?

之前看过一本书《过日子》里面有大量清朝画师绘制的船舶的画册,和我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那些乌篷船不一样,画册里面船只的种类繁多,样式精致,不同种类的船只有不用作用,当即引起了我的兴趣。

这本书讲述一个迷恋中式帆船的理想主义者,复原造出一艘传统的木帆船的事迹,这其中需要多少努力?经历了多少坎坷?

书的叙事风格很精炼偏纪实风,作者许路童年生活在厦门,来自老家福建诏安的大帆船时常停靠在厦门鹭江码头,他的父亲经常带着他一起上船,他的童年记忆里总有随着海风跳跃,弥漫着淡淡的海腥味的大帆船的影子。

他帮助“金华兴号”逃离被“肢解”的命运,跟着它一起远航,他扮演着研究者、记录者、体验船员、临时水手的角色通过出海的日记,详细的记载着这一次航海的经历,而这一次航行让他萌发了造一艘中国帆船环球航行的念头。事后他查证史料,找到以“厦门号”为主的一系列走出中国的传统帆船,作为样本。仔细研究历史的造船技艺到现存的遗存技术,做了大量的文献调查和资料研习,终于他决定自己复原“太平公主号”。

他沿着福建海岸线寻访了两年,终于找到了一位造船高手——陈芳财老师,这种手工艺制作,都是靠师傅口口相传,并未有太多资料流传下来。但陈师傅凭借惊人的记忆力,用古法复原了。2008年,“太平公主号”赶缯船终于开启了航海之路,首航是香港、之后去了台湾、美国,历经69天的不断航行,成功横渡北太平洋抵达美洲。

故事到这里,应该是个圆满的结局了。可命运总喜欢逗弄沉浸在喜悦中的你,让你见识到它残忍的一面,2009年4月26日,“太平公主号”在台湾苏澳外海被一艘货船意外撞沉,值得幸庆的是没有任何人员伤亡。

这本书中其实能感受到,许路的那一腔热情,对于中国传统木船的热爱和执念,“太平公主号”航行的时候他留在岸上,他记录了这艘古船复原的全过程,但是也给自己的人生留了白,书中还有大量的专业用词以及古船的数据、图纸。最后还有 福建赶缯战船复原三维视觉模型,可以一步步从视觉上去感受一下古船建模的过程,别有一番意义

《造舟记》读后感(四):一艘船,能航行多远

我从小到大只做过一次船。对船可以开始并不了解,但是当我打开这本书的时候被一个不可思议的造舟故事开了眼界。

众所周知, 中国古代南宋时期的造船业非常发达,世界领先水平。

到了后来,郑和下西洋、海上贸易,船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航海,也成为了一个很多人心中向往坚不可摧的梦想。

作者许路,大海的儿子。从小生活在福建老家诏安,童年时期经常可以看到码头上一艘艘大帆船。在他幼小的心灵从此埋下了一颗种子,也永久地影响了他的生命。

后来他想找到一艘老式木帆船,驾着它重新出海,环绕地球。重新驾船航行,从一个人逐渐扩大到一群人。他们是中国最后一批木帆船老工匠,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传承下来的精神,造舟航行的梦想。

他们造舟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在经历很多努力和挫折后,他们怀着对造舟的热爱和激情,造就了“太平公主号”。

这本书很厚。作者对造船的各种细节都不放过,非常详细的从查找各种资料和古代文献,造船图纸 ,和师傅们商讨的对话过程,根据古代船只一一对比最后依照现代技术制作模型,都一一记载了下来。从他们身上,还看到了一种匠心精神,打造东西的精确性,力求完美。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就在2008年。“太平公主号”成功启航,许路却留在了岸上。

他完整记录了这项古船复原壮举,从发起到主持,试航到失事,也抢救式整理了民间遗存的古老造船技艺。

以造船,以远航,探索一个个体、一个时代、一种文明能出走多远。

这已经不是一个震撼人心的造舟故事了,还代表着中华造船文明的延续,大多数人心中出走与自由的信念。

《造舟记》读后感(五):造舟记,亦是造梦记

曾国藩曾说:“师夷智以造船制炮”。

当年,清军最大之战船,吨位尚不如英军等外级军舰;清军安炮最多之战船,火炮数量也只相当于英军安炮最少之军舰。

咸丰三年,曾国藩上书阐明成立水师的必要性后,咸丰帝立即表态支持:“所虑甚是,汝能斟酌缓急,甚属可嘉。”

如何造船,曾国藩也摸不着头脑,但是船一定要造成。

可见,船的重要性是无法令人忽视的。

风能对人类来说,是大自然的馈赠,为了利用起这源源不断地风,人类发明了帆船。

早在商代,就出现帆船运输;唐代对外贸易的商船直达波斯湾和红海之滨,所经航路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船队大小船200余艘,最远航程到达非洲东岸现今的索马里和肯尼亚一带。

但是,在现代社会,却很少能看到帆船了。

直至1783年7月15日,全世界第一艘蒸汽船下水。从此之后,人类的航海史进入蒸汽时代,而帆船也渐渐随之远去,消失在了人们的回忆之中。

传统帆船文化的消逝,不禁令人惆怅与遗憾。

荷兰历史学家、汉学家包乐史曾这样说过:

“在中国传统帆船濒临消亡的最后时刻,《造舟记》作者投入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进行中式帆船遗存的调查与搜集。作为一名参与式的调查者,他不仅在位于福建南部的最后的中式传统帆船上航行,还进行测绘并研究了其历史。……许路在传统船舶建造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实践,将成为未来各个领域海洋历史研究的基石。”

《造舟记》的作者许路认为中式传统木帆船象征着父辈们曾有的辉煌,这种辉煌不应该随着科技的发展、时光的流逝而消失不见。

许路也是伟大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他不问名与利,自愿、自发、自费的去研究那古老的造船技术。

《造舟记》可以分为两部分来进行阅读。

前半部分讲述了作者许路探寻历史,追溯帆船技艺的过程。

在这一部分中,介绍了许路童年时期的经历,偶遇风帆渔船的过程,寻找造船作坊的不易,海上航行遭遇的困难等等。

后半部分讲述了建造“太平公主号”过程中的一波三折。

在这一部分中,起起伏伏,“太平公主号”的启航将整本书推向至高潮。

《造舟记》像是一部纪录片,也像是一部传记,更像是一本帆船说明书,又或许是一本关于帆船的科普书,亦或是讲述帆船历史的典籍。

造舟记,亦是造梦记。

《造舟记》读后感(六):造一艘船的梦想,原来真的可以实现

文/舒念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爱好,在我们熟知的游戏、电视、音乐之外,原本还有一些不需要借助科技就能实现的事,这些来自于传统的事情越来越少见,但却越来越展示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许路在《造舟记》里回忆,小的时候,在诏安这个地方看到大船来回运送货物,父亲是医生,和船上的船员们大多相熟,所以也就任由他在船舱甲板上乱跑,他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熟悉了这些旧制的帆船。

待到青年时期,这种大船就逐渐消失了,不仅是内河、外海的地理变化,更重要的是周围街区的经济模式的变化,船员们另谋生路,许路也从孩子长大成人。

突然的一天,他就想到了小时候曾经玩耍过的这些船,它们消失了,消失得如此彻底,不过几十年的时间,这种造船的技艺就已经无迹可寻,他只能靠回忆里去珍惜那些船的样子。

慢慢地,这种中式帆船的形制就成为了一种执念。诚然,现在有更具科技力量的船只,但却没有一种能够复刻中式帆船的魅力。

古人在没有这些精密仪器、工具及测量方式的时候,究竟是如何制造出出如此巨大的船,并且能够扬帆海上?这个问题迷住了许路,他开始在古籍和博物馆里寻找资料,以期呈现出自己心中的那艘大船。

每个人都有爱好,这些爱好可以不必凭藉科技的力量去实现,但如同造船这样的大工程,却并非是一日一夜之功。

《造舟记》不仅讲述了许路造船的故事,更是对于造船细节事无巨细地阐释。全书引经据典并附有图样,以期让我们理解一艘船的形成构造,内容之细致令人惊叹,原来制造一艘明制的中式帆船并非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相反,它呈现出了传统的技艺的价值,以及真正的工匠精神,它甚至包含了一种完成不可能完成之事的魅力,让人为之着迷。

最后“太平公主号”扬帆海上,我想许路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大概也看到了曾经时代的辉煌和过去稚气的自己。

《造舟记》读后感(七):你会不会,想要造一条船?

实体书唱衰这么多年,出版的实体书还是一年比一年多,一些变化在悄然发生。比如,这些年就明显感觉到,出版品牌的兴起,以前挑出版社的读者,现在可能变成了挑出版品牌。每个品牌有自己的slogan,有自己的调性,一如独立书店,藏着创始人的心性。说起来,这确实更容易让读者有印象,也让出版方更容易与自己的目标客群建立联系。

乐府,就是这几年脱颖而出的出版品牌之一。创始人涂涂,通过各种渠道去结识创作者,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素人,或者说,从未写过书的人。涂涂说服他们用文字记录下来他们的故事,他说,天才需要被照料,而他就是照料天才的人。

每本乐府的书,扉页上都印着一句话“心里满了,就从口中溢出”。

《造舟记》就是这么一本书。

故事本身并不复杂,一个在海边长大的男人,到了中年,突然忆起童年时见过的帆船,惊觉这是中国已经几近失传的技艺,于是燃起梦想,从寻船到造船,他把自己关在书斋六年,研究古中国的造船技术,然后再花了两年,找到了当年的造船高手陈芳财师傅,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复原了明朝的战船,造出了太平公主号。陈师傅因此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而他重现的水密隔舱福船技艺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平公主号

2008年,太平公主号从厦门下水,香港、台湾、日本、美国,成功横渡太平洋到了美洲。遗憾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最主要是资金问题,许路并没有上船亲自实现这次航行。而最具戏剧性的是,太平公主号返航时,在抵港前夜,2009年4月26日,被另一艘船撞为两截,沉入海底,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后来,许路又造了一条只有6米的帆船,南台Ⅱ号,他打算用这艘船自己出海。然而,2017年5月21日,南台Ⅱ号一出发便遇到了风暴,船沉了,他被救了起来。

南海Ⅱ号

可能这就是命吧,命中注定他的梦想只能停留在船造好的那一刻。

这当然是一个好故事,但书里写的,又不仅止于此。许路事无巨细地记录了整个过程中大量的数据、细节和参考文献,这使得这本书同时变成了一个数据库。若是此后再出现有心人,没准可以从这本书出发,延续许路的梦想,将古老的造船术发扬光大。

如果真是如此,将会是这个故事最完美的结局。

《造舟记》读后感(八):《造舟记》:一头拉着理想,一头拉着现实

我对《造舟记》的好奇来自于我对古船的好奇。看着《海贼王》里面的船只,我会好奇其中结构,以及各个物品、部位的名称,因此我以为这本书会像是科普书,让我获取一些船只的知识。但看完整本书,我并没有获得相关知识,唯有作者努力去恢复中式帆船的决心和事迹留在我脑海中——这也是我看完整本书最主要的印象。

在一封信中,作者介绍了自己的工作:“采用福建传统造船法式复原一艘赶缯战船样式的中式帆船,沿着公元8世纪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验证古代中国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的航路与史诗,向世人展示中国科技与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或许也是很有意义,但显然,除了以作者为中心的圈子,似乎很少人对此感兴趣,关键是,这样的一件事并不能产生什么经济利益。

作者要完成这样一件事是很艰难的,因此这样的筹备长达数年。前几年进行田野调查,造访各个船厂,摆放一位位造船师傅,搜集关于中式帆船的资料,并且还要撰写论文。全书八章,从第一章的童年开始,船,在作者幼年时便留下了种子。长大后,再去看中式帆船,会有种东西在心中奔涌。所谓“验证古代中国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的航路与史诗,向世人展示中国科技与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那是大意义,但对作者来说,与其切身相关的还是这个小时候萌发的“梦”。

可惜梦总是难以实现的,最大的问题便是资金。就算有投资商,这些投资商也是以自己的经济效益为准,对造船的事情以及相关权益指手画脚。作者等人当然不太喜欢,因为一些要求违背了他一开始造船的初衷。但是资金还是太重要了,“太平公主号”虽然完工,但或多或少不再那么纯粹,好在,它复原程度高达70%。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却是,作者没有上船去航行,反而与之告别,之后启航的“太平公主号”和他再也没有了关系。但作者依然关注着“太平公主号”的安全问题。遗憾的是,“太平公主号”最后失事了,但可贵的是,无人员丧生,同时也证明了其坚固。

船一旦启航,在大海的航行便有了宿命的味道。

《造舟记》一共八章,详细地记录了作者童年的回忆,记录作者的田野调查,更是详细地记录了造船的整个过程和启航的过程。除此之外,有些章节还有“插页”,是作者写的小论文,例如第二章后的“插页一”《“金华兴号”考析》,而“金华兴号”是中式帆船航行大海的样例,是老古董了。还有如《册封舟解读》、《赶缯船解读》、《福建省外海战船做法》等论文,尤其是《福建省外海战船做法》,详细地记录了一艘船什么部位用什么,尺寸如何,若是有心人看见,也许能照书本还原呢。

《造舟记》既有故事,又有史料,也有调查,还有考据,有梦想,有困难,仔仔细细地“记”下了;而“造船”,正如作者所说,一头拉着理想,一头拉着现实,而金钱有时在帮理想,有时在帮现实,有时却在割断绳子,而每个人在这种拉扯中,只有坚持。

《造舟记》读后感(九):中国古船复原记:逆水行舟,向海问路

《造舟记》是一部文体特殊的作品。它的体裁应该归属于海洋船舶民族志,但作者既有冷静客观的立场,也有深度的参与和强烈的感情,同时,由于该书对复原古船技术过程包括各种材料、数据的详细记载,它又具有科普性质,兼备民艺复兴的自觉追求。

这部作品之所以如此特殊,跟作者许路的身份与经历有关。许路出生于福建诏安,是海边人,海风、海景、大帆船,从小就印刻在他的脑海,即使随着岁月移转有时会被遗忘,在某些契机的触动下也会悄然复苏。“记忆和梦中的迷雾慢慢散开,儿时从诏安老家来的大帆船,时隔三十年后重新明晰起来。”许路有了一个愿望,希望找到一艘尚能行驶的青头船或艍船,或是其他老式帆船,驾着它重新出海远航。

2004年,许路跟随汤氏家族的“金华兴号”出海。“金华兴号”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帆船历史的仅存硕果。牵风作业的活态存在、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为一个业已消逝的时代提供了独特的历史见证,其物质和非物质遗存都极具价值。然而,“金华兴号”已经走到了生命尽头,当年年底,它就被变卖拆除,汤家人仿佛失去了长久以来的目标和传统生活的方式,许路隐约有了念头:假如新造一艘中国帆船去环球航行,会怎样呢?

在许路与伙伴们的努力下,复原项目启动了,它的成品就是“太平公主号”。这是一艘仿赶缯战船,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制作,它于2008年4月13日正式开航,于2009年4月26日在台湾苏澳外海因外船意外撞击而失事。围绕“太平公主号”的资金筹备、人员调动、技术讨论和实施等情况,这艘大船从想象的萌发到初步的规划到每一个细节的落实直至最后雄伟地屹立在港口,凝聚着许路这群造舟人深切的盼望和艰辛的付出。

《造舟记》以朴素的文笔翔实地记录了这个过程,因其朴素,因其翔实,显得真实而动人。“太平公主号”失事了,但不是失败。从现实层面,这次外力撞击的数据反倒更证明了船体结构的牢固程度,它的建造方案和工艺流程是珍贵的研究资料。从精神层面,“太平公主号”就像一个梦,一种理想,一次奔赴。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造舟”愿望,有些人踌躇不定,让它一直空白;有些人果断无畏,终让理想实现。从文化层面,“太平公主号”是中国古代木帆船的复原和完整呈现,停留书面的研究和实践的操作建造肯定有很大差异,只有动手去做去摸索,才能弄明白更多的问题,这是一次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的积极抢救。

“太平公主号”以实体的木帆船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它的造型,它的美感,它予人们的印象,是纯粹的“中国味”。当我在网上搜寻纪录片,看到它的形象,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记载,我们的船队曾经扬帆远航,穿越太平洋,进入印度洋。我想起李约瑟曾经说过:“中国人被称为不善于航海的民族,那是大错特错的。”中国有着悠久而光辉的造船和航海历史,是善于造船和航海的。《造舟记》打捞了失落的历史。

历史在发展,技术在更新,木帆船的退出,是无法避免的。“太平公主号”的制造过程,遇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技术问题,这艘船并不是完美的,在这个时代,它甚至是落后的,即使成功航行,它在速度等方面也远远赶不上现代的轮船。落后的,是否就该被抛弃呢?这就像是几乎所有传统工艺的一次提问。我们为什么会眷恋,对“昨日的世界”依依不舍?因为来时的路径里藏着我们珍贵的回忆和我们镌刻在时光里的情感。文化记忆如果在快速度里被撕裂,我们就会丢失我们的根,《造舟记》就是在努力维系这条连接记忆的线。

许路现在是生产技术史学者,中国船舶实验考古学的先行者,探险家学会(The Explorers Club)国际会士,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许路的人生与海洋船舶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太平公主号”成为了过去,但是,它不是沉寂心底的往事,它时时在他心里的汪洋航行着,踏实认真地做一件“无用功”的事情,人生需要有这样奢侈的时候啊!

《造舟记》读后感(十):《造舟记》致敬传统工艺

作为一个内陆人,我对船和海有着天然的疏离感,但是看了许路写的《造舟记》还是让我颇有感触。

很多传统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被无情地抛弃,那些承载着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终究让人感到遗憾和落寞。

中国虽然海岸线很长,但是内陆地大物博,人民生活安逸幸福,因此在历史上很少有大规模寻求海上商机的情况。

郑和下西洋,也不是为了开拓海上贸易,一旦政府不支持海上活动,远洋航行就开始逐渐走向没落。

到清朝末期,因为抵御外国人的海上入侵,不得不成立北洋水师。甲午海战敲醒了清政府对海上交通的认识。

其实此时已经为时已晚,荷兰、西班牙、英、法等国通过航海先后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利益搜刮,把世界形成新的格局。

工业革命席卷世界的时候,手工艺是被冲击最严重的行业,造船业也不例外,能用万吨巨轮谁会用一叶扁舟,能用钢铁金属,谁会稀罕木头麻绳。

这种无利可图居然真有人愿意去做,许路就在怀揣这样梦想的人之一,他在《造舟记》清楚地记录了老式木船的结构与发展过程。

作者的老家在诏安,小时候每次回去总能看到帆船,凭着对儿时木帆船的记忆,一心想要复原一条古帆船。

作为一个知识份子,他有自己的情怀,也有自己的志向,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始筹划复原古船的行动。

实际操作起来,一切远没有想像的那样简单。在复原古船的过程中,状况百出,资金不能如期到位,材料选取和使用问题,造船的工序和质量等问题,时刻都在困扰着当事人。

想成就一项事业,远比想象的困难,它需要很多人的付出与努力,当古船下水的那一刻,他的制作者老陈只是远远地和船拍了一张照片,虽然这也是他的心血,但中间遗留了诸多问题,还是让他颇有心结。

许路也在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问题时心力憔悴,人所处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方向也不同。好在在经历很多事情后,木帆船终于完工可以下水了。

一艘老式木帆船可以跨越太平洋,足以证明我国早期造船工艺水平相当不错,至于在近代航海业没有崛起,只能说跟当时的社会体系有关。

经济利益才会刺激某一行业的巨大推手,我国不以航海发展贸易,单靠渔民谋生根本不需要体系庞大的造船业。

工业革命后,机器时代的到来,更是挤占了木船的市场,木船制造和木船工艺成为越来越小众的东西。

因此,能有一本书普及造船知识和造船过程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能够详细记录一件事情,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义。

虽然,在现实的检验中,“太平公主号”并不是那么完美,出现了掉漆,漏水等情况,但是它的结实程度还是经得住恶劣环境的检验,在被撞后,没有马上沉没,进而保住了所有船员的生命。

文章最后,李白曾在《行路难》中写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路再难,只要肯坚持,肯努力,总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机会。造船再难,也有机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造舟记》是对传统造船业的回忆,也是对传统造船业的纪念,用纯天然材料加工制作而出的东西,凝聚了手工艺者的汗水与心血,值得永远被记忆和收藏,向所有传统手工艺者们致敬!

作者:豆浆 喜欢读书、写评,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欢迎关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