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梅根传读后感精选

梅根传读后感精选

《梅根传》是一本由〔英〕安德鲁·莫顿(Andrew Morton)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梅根传》读后感(一):是命运般的相逢还是天道酬勤

相比于凯特,梅根好像更加不符合世人对于对于王子妃的刻板印象--离过婚,出身好莱坞,与前夫婚姻结束时前夫甚至只是接到了她寄来的证件...也有人猜测伊丽莎白二世会不会像1955年阻止王妹玛丽下嫁一样阻止这场婚姻,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而梅根和哈里王子的结合真的像网民认为的一样吗?了解这段不同寻常的王室恋情,可能通过人物传记更能理清来龙去脉。 《梅根传》的作者安德鲁.莫顿,,为麦当娜、贝克汉姆与维多利亚、汤姆克鲁斯、安吉丽娜朱莉等都撰写过传记,《戴安娜.她的真实故事》更是蝉联畅销榜58周,被翻译为35种语言,引发了电影、纪录片和王室评论的热潮。明星,王室成员,梅根兼顾了这两个身份,并且和很多加入王室的人不同--她在订婚消息发布前就接受了采访,这堪称英国王室历史上的第一次,同时也是无比真实的第一次:梅根用她自己的语言讲述了她与哈里王子之间真实的故事,态度明确。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传统上,王室准新娘都像斯芬克斯一样神秘,对摄影师避之唯恐不及”--一种积极面对,一种尽力消除自己的个人形象,以防与以后出席活动时的王室成员形象不符。而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通过有形的干预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一般不是提出要求的人所要考虑的,同样他们也无须考虑假如她们或有一天脱离这个身份将如何以一个普通人去生活。好似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人因为一次恋爱,一场婚姻要变成一个附庸,一个符号,从具体变得抽象,而梅根站在了这种约定俗成的对立面。面对个例好像没有反对(暗自的不支持就对了),而这种敢于做第一人的勇气,就值得梅根获得尊重--即使她一直在为了自己的事业努力,做这些可能对于她而言并不是很难,但是这样特立独行的事本可以不做却做了,就是一种无言的抗争。 谈到梅根当然无法离开有关哈里王子的话题。假如说与梅根的相识让哈里走出酗酒、脾气暴躁的低谷期,那么梅根除了要考虑自己在面对王室人员的审视时也同样要考虑这段无法称得上简单的恋爱关系:她喜欢上的是他的人,还是他的地位;如果是他的人,她能不能妥善应对他的地位?她或许是一名当红的女明星,习惯了生活在镁光灯下,但是这和她选择接受哈里后会收到的审视完全没有可比性(这在后文中一家报纸为了抢曝光恋情的独家不惜打破了当地几家媒体约定俗成的规则可见一斑--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在这样轰动的新闻面前都很难分给同行一杯羹)。我们可能很难推测梅根的心理活动,但是在发布消息前,她已经和尤金妮公主成了很好的朋友,在之后与女王的下午茶时间的表现亦可圈可点,甚至有意外之喜--女王的柯基犬见到陌生的梅根表现出的友好态度甚至让哈里都不免抱怨了几句。而这场重量级会面的不久之后,梅根将逐渐关闭自己原有的社交账号与网络平台,适应自己的全新身份。这或许不是让步,而是出于自信。

《梅根传》读后感(二):英国女王与黑奴后代结为姻亲,难民营与红地毯交相辉映

美国混血女演员梅根与英国王子哈里喜结连理的故事,通常被国内媒体解读为灰姑娘飞上枝头变凤凰等大女主个人奋斗最终嫁得金龟婿华丽变身,但是《梅根传》一书却向国内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大的时代背景:一个更加多元包容、平等友善的世界。

梅根的世界在难民营与红地毯之间穿梭,她“相信这两个世界可以并存”,她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饱食终日的太太”,而想要成为一名有事业的女性,她主演了《金装律师》的女演员,同时也是反对性别歧视、促进女性参政的联合国人权活动家,这些事业哺育着她的灵魂,哺育着她生活的意义。红地毯和女明星代表着梅根追求个人成功的进取心,而人权活动则彰显了她的对弱者的关怀与同理心。这两种特质使她可以自豪地说自己的血脉中既有奴隶之血也有国王之血,既有仆人之血也有武士之血。

梅根的进取心与同理心来自于她幼年的成长经历。他的父亲汤姆·马克尔是白人,母亲多莉亚则是黑人,他们在梅根2岁时便离异了 。当她跟着妈妈去超市时,人们会把她的妈妈当做黑人女佣,并问她“妈在哪?”;学校发放的问卷表格里只有黑人和白人两栏,却没有混血人种,这令她无所适从……混血儿的身份使她从小面临许多内心纠结的时刻,也使她更能理解难以融入群体的人。梅根幼年的好友伊丽莎白,是一个同龄人眼中的“怪小孩”,她回忆道:“她(梅根)不会无视或嘲笑我,当我癫痫发作时,她就会坐在我身边帮助我,握住我的手。她是一个正直的人,会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梅根的母亲致力于将女儿向“世界公民”的方向培养,她鼓励11岁的梅根写投诉信要求宝洁公司撤换带有性别歧视的广告,带她参观牙买加的贫民窟,并鼓励她“去了解,别害怕”。这些经历都帮助她踏上了女性主义与女性气质并存的旅途,也培养了她踏实肯干又不拒绝新鲜事物的精神。

离异家庭和混血身份带来的非议和痛苦也成为了她追求上进的原动力。学生时代的梅根是个学霸,她积极参演各类演出,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表演才能。高中毕业后报名西北大学专攻英文专业,后选修了表演和国际关系。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表演技巧都为她进军好莱坞打牢了基础。

在梅根的事业凭借《金装律师》一路高歌猛进之后,她的朋友们也注意到她对待感情的变化。她很会协调关系,似乎在精心地调整生活的方向,结交对自己事业有利的朋友,“一旦她觉得你不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就会很冷淡。她对英国男人,有地位的那种,特别感兴趣。”

当哈里出现在梅根的面前,她敏锐地感觉到,在表面的闲聊之下,他是一个正在寻找避风港的男人。哈里也沉醉于梅根的美貌、成熟与洞察力,他觉得梅根关注的是他本人,而不是他英国王子的头衔。

英国女王与梅根的母亲——非裔美国人多莉亚的画像并排摆在圣乔治礼拜堂外,那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一个是黑奴的后人,一个是英国的君主。对英国来说,梅根加入英国王室让君主制显得更加包容,更加贴合多元文化的当代英国,特别是当这个国家正在努力适应脱欧、拥抱广阔的世界。对美国来说,梅根凭借努力与能力实现梦想,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需要的人,这正是美国梦的代表。

《梅根传》读后感(三):没有谁是完美的

梅根·马克尔,一位演员,同时也是一位英国王妃。自从嫁入王室,她就被众人拿来与凯特王妃做比较,出现了不少的批评声,甚至恶意的谩骂……先不谈这几年她在王室中“闹”出的风风雨雨,我觉得,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有很多,如果只看她的部分行为,旁人是不能妄下结论的。

这本《梅根传》记录了梅根·马克尔的生平,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较为真实的梅根,其中一些内容让我印象很深刻:

她不是星二代,为了实现自己的演艺梦,她下了苦功。读书的时候,她就坚定了自己对明星梦的追求,加入了学校的戏剧社,努力打磨自己,为未来做好准备。《梅根传》收录了梅根早年表演的照片,让读者看到梅根奋斗路上的模样。

在出道初期,她既要努力寻找演艺机会,同时要打零工养活自己,这其中的艰辛,也许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吧。

说实话,明星梦很美好,但是众生芸芸,真正能够实现梦想的,寥寥无几。梅根作为一个普通人,靠自己的努力闯进演艺圈,不仅需要天赋与实力,还要有一颗坚定不移的心。

梅根在11岁的时候,给宝洁公司写了投诉信,呼吁修改性别歧视的广告。当时的她只是孩子,却敢于发声,为女性争取权益,令人敬佩。她从小就被教育要在乎他人感受,老师告诉她:“所谓人生,就是要把他人的需要置于自己的恐惧上”,她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践行了自己的理念,与他人交流,体会他人的感受,对人生产生了新的认知。

从这些经历中不难看出,梅根是个善良、勇敢的人,这种品质值得敬佩。

看到梅根的成长经历,很多人都会对她改观吧?“嚣张跋扈的王妃”这个称号不适合她,如果深入了解她,其实会看到她那些美好的品质。

不管是童年,还是嫁入王室,梅根遭受到的歧视攻击都不少。小时候的她就因为种族歧视备受折磨,这种歧视一直持续至今;嫁入王室后,她的演艺事业也遭人诟病……但是她都勇敢地去面对。这本《梅根传》作为她的传记,也许象征着她与世界的对抗吧?勇敢地将自己展示在世人面前,让人们看到那个坚韧的自己。

人是复杂的生物,如果仅凭一些行为就对一个人打上刻板印象,是不是片面了呢?当然,这并不是为人的错误开脱,而是呼吁每个人去全面地了解别人,不轻易就人的品性下定论。

没有谁是完美的,梅根也不是完美的。

这本《梅根传》讲述了她的成长历程、奋斗经历,将梅根的光芒与阴霾展现在读者面前。

《梅根传》读后感(四):铅华洗尽,梦想终会照进现实,人生所有的努力都算数 --读《梅根传》

铅华洗尽,梦想终会照进现实,人生所有的努力都算数 --读《梅根传》 “我这么快与梅根相爱本身就是一种确证—天上的星星连成了线,一切都是尽善尽美,这位美丽的女士真的就是不经意间进入了我的生活,而我也进入了她的生活。”——哈里王子 《梅根传》中的主人公梅根,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我是不知道关于“梅根”的故事的。但是,却关注过前几年他和哈里王子生子的消息。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包小宝贝的小被子还流行了一段时间,或者,这就是英国皇室的魅力吧。 01 性格的底色,决定着终有一天你会成为怎样的人 大部分人拿到《梅根传》,看封面和封底,最关心的就是关于梅根与哈里王子之是的婚姻部分。但是真正读起书来,会发现书中有一半的内容是在讲述着梅根本人的一生生活和事业轨迹。 在讲述中,大概可以多维度的了解到一个人的成长和性格,以及家庭关系中有着怎样的联系。梅根自身父母是混血,从小就会面临着关于种族的分歧问题。 在我们幸福的国家,可能很难理解这种问题,因为我们有56个民族,依然很团结,而在一个关于肤色,也会受到歧视的国度,我们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但是,书中描述到,梅根有一个个性很强的母亲,还有一个把她年少时代视为宝贝和幸运儿的父亲,她父亲的性格在我们读书的过程,就可以看出,她的父亲是多变的性格,有着幽默的基因,而母亲的性格也十分的独特。 在梅根与父亲产生分歧之前,他父亲给予了她十分富足的爱。所以,在梅根很小的时候,性格的底色中,就对自己的命运有着神奇轨迹般的规划。她甚至非常喜欢黛安娜王妃,而且她在择偶方面也十分的谨慎。 作为一个从小爱社交的达人,并且从身边人的口中,她对公平、公正的追求,在很小的时候,在她身上就体现出来。她作为一个公众的角色的基础,也是在很小的性格独特性中就体现了出来。 02 保持永远的独立,是一个女性成为想要的自己的基础 不得不说,有些女性就喜欢站在聚光灯下,而深深被人嫉妒。但是,真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站在聚光灯下,去接受众人的仰望。 在文中,我们能看到哈里王子一方面被根美丽的外表所吸引,同时也被她的性格和眼界所吸引。就算结合在一起,梅根也很很保持自己的公众形象,作为一个社交达人,她也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顶端。 这一点在她很小就能够为女性发声,并站在联合国讲台上。书中有一段描写能看出哈里王子对她也是有崇拜的成分,因为王子觉得她曾在联合国发声。 其实这是一个很励志的人物传记,人要想成为闪闪发光的自己,就要忍住别人嫉妒的眼光,并且自信、独立,作为女性更是如此。 每个人这一生都是短短的一生,大部分人都活在别人的目光中。如果想这一生活的很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就要付出别人所无法承受的一切。 关于梅根,也许上天赐于了她成功的姿色,但是,她个人的后天努力与她自身的性格也是走向顶端的融合。 美女在世上有很多,而梅根只有一个。如果她不是王妃,或者她成为了好莱坞明星,依然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太多人并不知道她是谁。 03 写在最后 不管是王妃还是其他任何一个人,这部传记能提供给我们的就是一个人不管上苍给了一个怎样的家庭环境和个体,独立、自信的女性,终会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思想认知的宽度决定了人生尺度。共勉。

《梅根传》读后感(五):世上有很多个王妃,却只有一个梅根

我很抱歉,是通过英国王妃这个头衔,才认识到梅根这个人。

哪怕没有英国王妃这个加成,梅根也是充满魅力的一个独立女性,然而,正如这个时代赋予我们每个女性的桎梏一样,女性的价值,通常会和她的父亲或者丈夫连接在一起。妻凭夫贵,还是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女性的写照。

但也正是因为她的丈夫的热度,我才有幸,去窥见她的故事,去了解她这个人。

梅根出生于帕萨迪纳小镇,父亲是共和党白人,母亲是民主党黑人,正是这一混血的背景,奠定了她一生对自我认知的探寻,也让她更能坚定自己的信念,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看的过程中我也在思考,她是刚刚好继承了父亲白色肤色比较多,不知情的人会以为她是意大利裔的。要是她继承母亲的肤色较多呢?不知道会不会是另一个故事?只是历史无法假设,而按照梅根的性格,哪怕故事不一样,估计也是能靠自己闯出另一片天地来。强者自强,无往不利。

这也是梅根的故事教会我的东西,女性不易,当需自强。

“除非你想为一件事投入5年,不然连5分钟也不要投入。”——梅根·马克尔

封面上的这句话,奠定了整本书的基调。

从这句话,我推测,梅根是一个目标明确,而且执行力很强的女人,事实也证明她正是如此的人。

《梅根传》这本书通读下来,对梅根的评价也几经变化,但最后归于钦佩,她走出的是一条平常又不平常的道路。

而这本书的作者安德鲁·莫顿(Andrew Morton),是撰写过多部名人传记的知名传记作家。其中梅根的婆婆,《戴安娜:她的真实故事》这本书更是蝉联畅销书榜58周,被翻译为35种语言,具有极高的话题性。现在作者来撰写戴安娜的儿媳妇的传记,仿佛有种别样的意味。这是国内引进关于梅根的首部传记,让我们也能了解属于世上第一位混血英国王妃的故事,而她,就是独特的梅根。

译者姜昊骞老师,翻译过《毛姆传 : 全本》、《想透彻 : 当代哲学导论》、《高效论证 : 美国大学最实用的逻辑训练课》等多部豆瓣高分作品,翻译质量有保证。

在看这本书之前,就先大致估算一下这本书的质量如何,最后也没有让人失望。它从梅根的出生讲到近况,通过大量的访谈和数据,刻画出一个立体又复杂的梅根。而不仅仅是将她好的一面,或者坏的一面单一地呈现出来,因为人本身就是复杂的。

梅根有向上爬的野心和能力,但也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要付出什么。

她是哈里王子坚定守护的另一半,也是独立女性的先锋者。

但是她在和哈里王子订婚后,也甘愿放弃她经营多年的演艺事业和个人网站。一开始,我看到这里是失望的。但是后面她还是没有让我失望,她明白自己要面对的是什么,选择的又是什么。而不是以为把自己嫁入豪门就万事无忧了,她有比我想象中更强大的力量。

离开职场,进入后宅,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这正如很多选择了做全职妈妈的女人,同样是值得尊重的。

而梅根,也展示了她的态度和能力,她,不是一个任人摆布的英国王妃。她,是梅根。

这其中的意义,远远高于对职业女性的颂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