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深夜日记》读后感100字

《深夜日记》读后感100字

《深夜日记》是一本由[印度] 维拉·希拉南达尼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深夜日记》读后感(一):一个孩子在爱与希望中突破苦难勇敢成长的故事

1947年,印度从英国统治下独立,随即分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据估计,约有1400万人跨越边境,据说其中有100万人在这场迁徙中丧生。而这本“深夜日记”,则是以小女孩妮莎的视角和口吻,在一个个深夜记录下平日里不曾说出的心思,特别的对话或是珍贵的记忆。 日记开始于1947年7月14日,这天是妮莎和她弟弟阿米尔的十二岁生日,她收到了来自家里的穆斯林厨师卡兹的生日礼物,是一本日记本。妮莎的妈妈在他们出生时去世了,爸爸是工作忙碌的医生,奶奶则是交流不多但相对和谐的家人,比起其他三位家人,妮莎更喜欢卡兹,以及那未曾谋面,不知是否爱她的妈妈。妮莎的记录,与其说是日记,不如说是寄给天堂的妈妈的一封封信。信里面记录了她每天的喜怒哀乐,从开始时略带疑惑的思念,到告别卡兹迁徙时的孤独,再到历经艰辛后来到未曾谋面的舅舅家的收获,最后到安全迁徙后的新生活。从读者的视角来看,可以看到这个细心善良的孩子一路在成长。

书中有很多地方令人动容,而其中最令我动容的,有三处。第一处是一家人穿越沙漠时,弟弟打翻了带的水壶,让本就缺水的他们雪上加霜,但是平日对弟弟非常严厉的父亲并未发怒,只是让他别流泪,节约水分,并将剩余的水平分给大家,妮莎讶异于父亲是如此爱他的,直到后面他们差点渴死,她甚至心里开始责怪起来弟弟,这时候,成熟父亲当初的克制才更显得伟岸,好在最后他们平安度过了缺水期;第二处则是在舅舅家时,她努力的和不会说话的舅舅交谈,舅舅说她嘴巴像妈妈,弟弟

《深夜日记》读后感(二):孩子世界充满爱,没有政治

1947年,印度从英国统治下独立,随即分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1400多万民众因宗教信仰不同,被迫迁徙到新的国家。 印度12岁女孩妮莎通过写日记给逝去妈妈,诉说着一切变化。 妮莎出生在一个中产阶层家里,爸爸医院上班,家里有奶奶及弟弟阿米尔,仆人卡兹。 爸爸一天到晚忙于医院工作,阿米尔有绘画天赋,就是读书不太行,可能被上帝关闭了学习窗,仆人卡兹善良有趣,是妮莎好朋友,在学校,妮莎有死党。 一家人平凡生活着,唯一遗憾是妈妈去世了,妮莎渴望得到母爱。 她在日记中写到: “妈妈,你知道我现在最期盼的事情是什么吗?我真希望能够跟你待上一天,从近处看看你的皮肤,听听你说话的声音,我还想闻闻你身上的味道,我会记在脑海里。” 通过每天给妈妈写日记,仿佛天上的妈妈就能看到妮莎成长。 可是平凡生活在7月18号以后变了。印度脱离英国,英国走之前留给印度一个蒙巴顿方案,印度一分为二。 印度这边以印度教为主,巴基斯坦以穆斯林为主,民族宗教问题不断,滋生战乱。 妮莎感觉世界变了,感到困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妮莎父亲奶奶是印度教,妈妈是穆斯林,因为爱,可以一起生活。 妮莎在学校也有很多穆斯林同学,大家可以一起学习玩乐。 但是现在变了,印度很多地方,印度教徒、锡克教徒、穆斯林一直打来打去。只不过,妮莎现在地方没有那么严重。 妮莎姐弟上学的时候,有男孩朝姐弟俩扔石头,一颗小石子击中了妮莎后脑勺,姐弟俩不停跑。 明明大家之前还相亲相爱,却开始倒戈相向。 妮莎一家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家人一起踏上穿越沙漠的艰辛之旅。 旅途中,阿米尔差点缺水而死,爸爸救了别人,也得不到一口水喝,妮莎被穆斯林教徒刀子架在脖子上,她也是穆斯林孩子啊,还想与穆斯林孩子一起当朋友,妮莎不解,为啥会变成这样。 卡兹冲破宗教信仰,与妮莎家人团聚,那是无关宗教信仰,只是因为爱啊,拥抱彼此。 妮莎看到无端的冲突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痛苦,许多人被迫与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分离,也有许多人在煽动下互相猜忌和伤害…… 妮莎感到痛苦,她向妈妈诉说着这一切,她知道世界破例了,“这就像一场被编造出来的战争”,妮莎感到困惑不解及愤怒,但是她还是要勇敢成长,面对现实。 《深夜日记》虽说是儿童文学,读后觉得,它不应是儿童文学,更是写给成年人的书,因为它是世界最真实的缩影,只不过通过一个小孩日记展现出来。

《深夜日记》读后感(三):这本童书让我破防了

《深夜日记》是一本印度作家写的童书,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见证一场历史的巨变。印度脱离英国统治本是一件好事,但随即因信仰不同而分裂为两个国家,妮莎和家人被迫迁徙,旅途中遇到很多艰险的时刻,沙漠中的饥渴,疾病,火车站惊心动魄的流血冲突,当然也有舅舅家温馨的亲情和友谊。全书以孩子的口吻,不疾不徐地到来,却格外有冲击力。

但我想说让我破防的并不是那些重大变故发生的时刻,事实上我是在这本书的第7页破防的。

这个时候他们的生活还一如既往地平静,冲突也不过是成长中的一些琐碎日常。妮莎的双胞胎弟弟阿米尔活泼开朗,本来更受爸爸的喜欢,但不知从那天起,爸爸渐渐不那么喜欢他了。爸爸下班后很累,看见阿米尔吃饭时笑个不停很生气,于是骂了几句,阿米尔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他不明白,为什么无论做什么爸爸都讨厌他。

平静的笔触,没有太多的悲伤渲染,但就是让人泪目。

以前我是那个孩子,父母无意中播下的伤害,这么多年过去也未曾完全疗愈,可是如今我发现自己成了那个爸爸,被生活压迫得疲惫不堪,不自觉地伤害着孩子,等到醒夜深人静醒悟的时候,又开始用自责和内疚狠狠地刺伤自己。

是否天底下的很多父母子女都经历过这样的痛,敏感脆弱的孩子总是轻易被最亲近的父母所伤害,可这又怎能说全是父母的错?生活给父母以重压,看着一无所知的天真婴儿,会心生安慰,但面对半大不小的孩子,却很容易就动怒。孩子出自天性地皮一下,往往就成了彼时压垮父母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忍受的实在太多也太久了。而孩子们呢,被骂的次数多了,学会了装得满不在乎,甚至还嬉笑着糊弄过去,可是天知道他们心里有多受伤。

另一次破防发生在故事的尾声处,爸爸向妮莎道歉,责备自己曾经对她严厉,请求她原谅,我都快哭死了,真心疼这个不易的爸爸。

我当然也心疼书中的两个孩子,何况妮莎和阿米出生就失去了妈妈,还都是有缺憾的孩子,妮莎无法和家人以外的人说话,阿米尔有阅读障碍症。但他们同时也是幸运的,阿米尔有绘画的天赋,妮莎有写作的天赋,天赋和爱好让他们沉浸其中,能很大程度上抵消生活中的种种苦难,也许哪天就完成了自我疗愈。

《深夜日记》读后感(四):孩子是如何看待生离死别的?这本书我一页都不敢快进看

读书时,你会不会不由自主代入书中角色,觉得自己有一瞬间像是故事里的人?妮莎后来每晚写日记时就有这个感觉,只不过她的故事里战争爆发,人们逃亡,人们背负行囊风尘仆仆装满疲惫离开故土,奔向远方。

她的故事发生在印度作家维拉.希拉南达尼的新书《深夜日记》里,发生在1947年——对于印度,这是一个充满伤痛和割裂感的一年。国家破裂,把每个人都割成了碎片,妮莎也觉得自己破碎了,她的童年也从那一刻开始,被一条看不见的分界线一分为二。

妈妈在生下她和弟弟后就撒手人寰,她截自今日为止短短12载里,一出生就面临了第一次分离——和妈妈。从出生起,对妈妈的思念就随着日子渐浓渐涨。她甚至嫉妒爸爸,因为爸爸有妈妈,她没有;爸爸有和妈妈的回忆,她也没有。

我时常觉得她是一个极度孤独的孩子,失去了母亲疼爱,当医生的父亲严肃寡言,忙碌起来经常顾不上她和弟弟。极度孤独的时候,弟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她的不安。

弟弟是一个跟她截然不同的孩子,弟弟善画不善谈,虽然一点都读不进书,但是只需要三笔两笔就能画出活灵活现的小动物,仿佛画笔有了灵魂,后来我才意识到那就是阅读障碍。但是弟弟很了解她,她那些炽热到近乎燃烧喉咙但还是问不出口的问题,弟弟阿米尔总能轻易看穿她心思,替她问出口。

她的孤独找到真正的宣泄口,应该是在家里的帮厨卡兹送了她一本精美的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后。从以后,她似乎找到了自己与世界、与早逝的妈妈链接的独特方式。但很快,她就迎来了人生第二场分离,这一次是和家人一般的卡兹。

她不是很能理解,难道自由不是意味着可以自由选择在哪里生活、和谁一起生活吗?为什么国家自由了,人们反而失去了自由呢?卡兹答不上来,她接着问卡兹是不是在生她的气,卡兹红着眼笑着说自己是在生这个世界的气。

妮莎依然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人要打自己人呢?这可能也正是为什么,这本书总是轻而易举让我想到哲学。

离开卡兹以后,妮莎一家的逃难之旅很快就要开始了——这是她12年里面临的最大的一场分离,从那以后,他们就要离开故土了。那天她在日记里对妈妈说“我还带了花园里的一撮土,这样我就可以永远拥有哪怕一丁点儿你踩过的土地,一丁点儿我的印度。”这是一个害怕失去与母亲、与故土失去最后联系的孩子。

而在接下来的逃亡之旅中,她差一点失去了弟弟,也差一点失去了奶奶。但是爱,让他们坚守到了最后。

这本来是一本给7-14岁孩子们看的书,但书中除了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的逃亡氛围,你还会看到爱和牺牲、宽容和理解,以及哲学——这是一本适合大人和孩子一起看的书。

《深夜日记》读后感(五):命运的漩涡总会推离我们原本的生活

1947年以前,印度一直都在英国的统治之下,在那个时候,印度的土地上住着不同信仰的民众。虽然周围的人都信仰不同,但是大家都和睦相处。可是当印度从英国的统治下独立出来,被一条分界线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不同的宗教信仰的民众开始进行大迁移吗,而在迁移的途中,数以万计的人死于暴力冲突。可能很少有人会理解,为什么前一天还可以和睦相处的邻居,今日就可以因为一条分界线就暴力相向。

对于七岁的妮莎而言,那一刻的分界线,仿佛将她的童年也一分为二了。这本书中的日记从1947年的7月一直延续到11月,均是以写给已经去世的妈妈的信的形式,讲述了从七岁孩子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一次的独立。因为文中的妮莎不善言辞,能愉快交谈的只有家人,并且这些信件都是在夜晚写下的,就将其命名为了《深夜日记》。

国家独立本应该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被统治的人们自由了。可是自由又意味着什么呢?妮莎以为他们一家人,包括卡兹,依旧可以像之前一样生活,国家的改变不会自我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但是事实却是,每个“不属于这里的人”都开始要度过一段颠簸流离的旅程。

前往边境的路上,妮莎和弟弟、父亲,还有奶奶一行人,每人只拿了必备的物品和属于自己的一壶水。途径的路上总是荒漠,没有村庄也没有水,一度大家都陷入干涸的状态,久违的雨水从天而降解救了大家。但是妮莎也在路上看到了因为抢水发生的暴力事件,以及因为宗教信仰产生的流血事件,以及事件后续人们疯狂的“报复”。

原本熟悉的世界变了模样,行走在同一条路上的行人,有人平白无故就永远停留在了路上。在所谓的“国家独立”面前,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死亡,都变得毫无意义,也毫无因由。父亲给妮莎的解释是“人们一旦被分成不同的族群,就总是认为自己这一族群优于其他族群”,可是对于妮莎来说,人们之间能够成为朋友,或者类似亲人的存在,从来都不会受到族群或是宗教信仰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这个多样化的世界上,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愚蠢,也要坚信人性中无法泯灭的光明,尽量包容这个有点傻傻的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