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卫·爱登堡自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卫·爱登堡自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大卫·爱登堡自传》是一本由David Attenborough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600图书,本书定价:Paperback,页数:2020-12-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卫·爱登堡自传》读后感(一):凝望的快乐

昨天,读完爱登堡爵爷的自传Life on Air,完全是见缝插针。爵爷从26岁写到90岁,文字铺展着他凝望大自然的深刻的快乐,如同他启程时那样,从未减弱。记录许多纪录片拍摄时的出生入死和妙趣横生,我也明白了,原来三叶草有那么多种类,巨魔芋开花如此不容易……对大自然的凝望,恐怕再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他。心生敬佩。

摘一段书中内容,读后,会想到什么。「皮特下定决心,不仅要让每只出镜的鸟儿都能唱着自己的歌,还想让人们看到在破晓的冷空气中,从它们小小的肺部发出的热气随着呼吸凝结成雾的画面。为了拍摄这些镜头,在短短几周里,摄影师必须找到一只鸟当黎明合唱达到高潮时,这只鸟正好朝着与摄影师藏身之处垂直的方向歌唱,这样,它呼出的气体就会被朝阳照亮。摄像机和鸟之间不能有任何细枝阻挡。同样重要的是,它身后也不能有太多植被,否则会模糊掉身体的轮廓。录音上也有要求。附近一定不能有车声嘈杂的高速公路,也不能有早起用电锯干活的樵夫,还不能有飞机嗡嗡地飞过天空。雨天同样不合适,太阳不能藏在云的后面,必须明亮、清晰地升起。安德鲁·安德森(Andrew Anderson)接受了这项工作。尽管在完成的剪辑中只有十几个物种,但安德鲁好几年春天的黎明都是在树林里度过的,直到他觉得自己拍到了理想的高质量镜头。最终完成的镜头堪称梦幻。」

《大卫·爱登堡自传》读后感(二):自然纪录片界的珠穆朗玛峰

《大卫·爱登堡自传》 还有什么比听一位在世界各地探险了近六十多年的老爷子讲述峥嵘岁月更有意思的事呢? 爱登堡老爷子生于1926年,1952年在BBC开始了自己长达七十年的自然纪录片生涯,被誉为“自然纪录片之父”,甚至被认为是全世界旅行路程最长的人。 在他的自传里,各地的生态环境、奇珍异宝、飞禽走兽、风土人情自然少不了,各种或惊险刺激,或妙趣横生的神奇经历也是接连不断。有着地质学、动物学和人类学专业和纪录片制作背景的老爷子,在讲述这些经历时将严肃与有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除此之外,从五十年代电视刚刚兴起就进入这一行业的老爷子,几乎经历了电视这一媒体的发展全过程,甚至在六十年代作为彩色电视的重要推动者活跃在电视界。所以在他的自传里,读者也可以看到电视这一媒介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种电视节目制作的技术细节。作为媒体研究的文献也具有十分宝贵的价值。 当然,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老爷子书中字里行间体现出的那种对于自然纪录片事业的极大热情。 老爷子从五十年代起活跃在一线长达六十多年,甚至以八十多岁的高龄出现在各种危险的野外环境中,目前依旧做着自然纪录片的配音等工作。在中途,老爷子曾经做过八年的BBC高管,并且为彩色电视节目的制作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但最后依然选择回到自然纪录片拍摄的一线,可见老爷子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从他对各种动植物的讲解中,从他对各种旅行见闻的叙述中,从他尝试各种新兴拍摄技术的兴奋中,读者都能看到这位老爷子对于自然纪录片拍摄,对于大自然的无限热忱。 老爷子以充沛的热情、横溢的才华、强健的体魄,在进七十年的从业生涯中主持参与了几十部、数百集的自然纪录片拍摄,并一直保持着极高的水准。在他之前,每人拍过自然纪录片;在他之后,也很难出现比他拍的更多更好的人。老爷子可谓是自然纪录片领域的喜马拉雅山脉,让人们只能对着他那无数高耸入云的高峰,顶礼膜拜。

《大卫·爱登堡自传》读后感(三):凝望和理解的快乐

这并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书评,是一篇读后小随感。

自我印象中有纪录片这个概念起,就伴随着一个熟悉的声音。好像有这个声音的纪录片,都能引起我的好奇。当时并不知道BBC,更不知道David Attenborough是个什么人物。2020年邻近暑假时,在洛杉矶,因为疫情被困在了学校的宿舍。大段无法消遣的时间促使我点开了我收藏多年的纪录片片单,点开的第一个就是《Planet Earth Season I》。我不断地看到影片开头的“Narrated by David Attenborough”。我下意识的认为这个人大概就是那个给影片注入灵魂的人。很有幸的,我看到了这本《大卫·爱登堡自传》。从这本书中,我尝试窥探这位我最喜欢的纪录片编者未完的人生旅程。

本书讲述了爱登堡先生如何机缘巧合地加入了英国广播公司(BBC),如何随着BBC和科技的发展积累经验,实现他对纪录片的想法和计划,有如何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继续在凝望和探索自然的路上步履不停。本书的精彩之处颇多,包括但不限于去圭亚那、新几内亚、和巴拉圭坎坷的经历,制作《部落之眼》、《生命进化论》、《生命的考验》的丰富经验。从办公室内,到地球各处,爱登堡先生慷慨又从容地分享了自己生命中那些跃动的横截面。

如果说一部好的纪录片会在第一集奠定全篇的基调,引起观众的兴趣,并主导全篇的发展,那《大卫·爱登堡自传》的第一篇“加入‘阿姨’”也是如此。也是第一小篇章,让我从对爱登堡先生的尊敬,转为了崇拜。

“我24岁了,曾在剑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当时我以为,无论如何,自然科学研究都将带我去往地球上那些遥远而又令人兴奋的角落。”他放弃了一份无聊有稳定的出版社编者。这份对未来的勇气和兴趣的热爱,开始了爱登堡先生的故事,更叩开了纪录片时代的大门。在专业,学历,和热情的加持下,爱登堡先生勇于尝试新的拍摄手法,拍摄设备。在萌新的纪录片领域,制片人们都没有框架的限定,以开放的思想和心态实验和探索,也遵循着行业的道德和规则。在常规的路上,浇灌或许新鲜,或许笨拙的想法,开出一朵朵美丽的花。在专业的团队,和优秀的同行们,做自己热爱且有兴趣的事,顺便还能创造财富,给社会带来价值,并源源不断获得快乐,爱登堡先生的这份幸运与笃定一定离不开最初那份坚定的勇气和实力吧。

文章结尾的最后一句话,我不能再同意了:

希望看到这本书的读者们也都能找到给自己带来深刻快乐的人或事吧。

在人物自传中,尤其是爱登堡先生的自传,回忆并不是褪色的,暗黄的,落灰的,或者镀金的,书中这些明明都是无比显眼,明亮,又缤纷的往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