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双脑记》读后感锦集

《双脑记》读后感锦集

《双脑记》是一本由[美] 迈克尔·加扎尼加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9.90,页数:4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脑记》读后感(一):一位爱折腾的科学家

看完最大的感慨就是:这人太能折腾了!几乎每章都是以换单位和搬家作为结尾。交游广阔,善于搞活动,喜欢把各种高智商的大牛拉到一起,这或许就是人家能建立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的原因吧。相比之下,中国的科学家们大都缺乏这种社交才能。

《双脑记》读后感(二):偏科普的自传

之前早早就买了这本书的中文版,从研究生毕业就躺在书架上,才从家里带到上海。

这学期开始读,中间实在读不下去,停了几天,最后还是翻完了。

首先作者Gazzaniga在中文翻译中有本文翻译的加扎尼加和另一版本葛扎尼扎(可能不准确)两种,就中国人来读这个单词都略显费劲。当然了,老外读我们的名字也费劲。名字是如雷贯耳,都知道是认知神经科学(cognitive neuroscience)学科的创始人,也知道是和老友在酒吧里面喝酒临时起意起的名字。

细细读来,涉及的领域主要是特殊被试,而且基本上研究的是个案(case study)较多,从研究生阶段到后面职业发展领域都集中在裂脑人的认知任务上,从出身上来讲也是偏生物出身。书中阐释范式( paradigm )较少,对专业人士启发意义不大,主要在宏观层面讲了一些研究案例。配合二维码可以欣赏一些当时保存的影像资料(我没有去看)。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

P180 图5-6 涉及心理学、哲学、语言学、人类学、神经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几个学科关系的关系图,让我马上记了下来。

再者是作者从本科到最后退休一生所在的学校从东海岸到西海岸,涉及了很多著名的私立和公立学校,包括达特茅斯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等等(远远不止这几所高校),具体没也统计也没有拿笔记下来,只是单凭回忆想了一下。

让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是书的后半部分讲述了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建设新实验室,建设新的系所的经历,到一个新的地方建立全新实验室,都是自己来完成,又买楼又租楼,慢慢发展起来,感觉这就是自己的孩子,慢慢孕育的过程。但是,总体来说,有钱真好,在仪器场地人员各方面校方都给予了重大支持,也是慢慢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

翻不下去此书的原因是涉及很多自己的私人事务,不过本书副标题也说明了是自传性质的书,而且由于翻译原因,部分内容显得略显空洞和啰嗦。

写在最后,P330里面阐述了脑成像学可能是新时代的颅相学,也可能并不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同时指出论文投稿时,要是能再写一篇针对自己的评论性文章就更好了。这两个观点我都是十分赞同的。

祝阅读愉快。

《双脑记》读后感(三):推荐有心理学基础的人员阅读,否则这本书里的乐趣会大打折扣~

大学那会儿热爱心理学的我满心想要为心理学的发展出一份力,总觉得自己适合走科研路线,读研究生读博士然后在象牙塔里做学术研究,不食人间烟火。

当时怕是对科研有什么误解,现在说白了其实是认为这是除了找工作、公务员以外的清新脱俗的选择,为自己的缺乏勇气害怕竞争找了一个完美的借口。当然最后也没有走上这条路,于是心里一直有这么一个情结。

直到读完这本书,才真正对科学家研究者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他们才不是社交能力弱,害怕竞争,不入世的怪咖。而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智慧有幽默感的闪闪发光的人们,他们的身边也聚集了一群这样的人们,像一个紧密的社交网络和凡夫俗子隔绝开来。事实是,这样的顶尖人群,哪怕不做科研,他们的智慧,品质,性格,也足以使他们在任何一个领域发光发亮。

学习名人的传记,去提取他的哪些特质促使他的成功,从而可以学习为己用。印象比较深的几个点:

一、这本书首先是让我比较立体的去了解了心理学家们的日常是如果运作的。那些经典实验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然后也让那些原本在书本中严肃敬畏的心理学家一个个生动起来,比如大名鼎鼎的斯佩里、斯金纳、费斯廷格、乔治米勒,下次再看到他们的理论或者实验,可以附上这些轶事,那么就更容易理解更有趣了。

二、关于裂脑的研究,贯穿了整本书籍,从作者的第一个实验持续接近五十年的实验,我真的其实发现不了很大的进展,甚至很难悟透每一阶段每一个针对裂脑病人实验的不同与玄机。

这也许就是科学令人敬畏之处:对它的一点微妙觉知可以对人类掀起大变化;另一个敬畏之处就是它是那么复杂令人难以掌握,路漫漫其修远兮。而科研工作者就更加令人敬畏,常年埋首在实验室里,可能几年都在重复相似的内容而没有进展,不断思考不断调试甚至可能推翻重来。

三、作者也搬太多次家了,他换了好多次工作地点,进而也举家迁徙了好几次。这种魄力也令我震撼,每次看作者描述他的现状多么令人满意时,他就会说是时候改变了。而我几乎有几次在心里想,拜托你别搬了,你怎么知道改变会比现状好呢?也许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比如我对于安全的模式实在太贪恋,任何一点改变都让我焦虑不安。这样故步自封的人注定会失败,而同时在失败中不甘心的怨声载道。加扎尼扎在年龄很大的时候尚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有勇气敢冒险,令人佩服。

四、我也终于理解为什么认知心理学会是现在的主流,为什么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伟大的学科,摆脱人类的脑结构与生理状态去研究人的心理状态意识状态注定是错误的。但直到现在精神分析流派仍然是大多非专业人士对心理学的主要认识,再加上一些商用的动机,对心理学的普及和发展是一种阻碍。

五、非常喜欢也感慨于作者这段话:”心理学家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一群实验主义者。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研究对象都是可被触摸的实物,而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却是“抽象概念”、“表征”和“态度”等。因此,与物理学和生物学相比,心理学的难度更高,更难以捉摸,与此同时,攻克心理学问题的实验设计也更为棘手。‘’

而平平无奇的我又能做什么呢,大概就是在别人大谈星座性格的时候,默默走开吧。

《双脑记》读后感(四):看一个顶级科学家如何交朋友,如何与人合作,看那些聪明的大脑们如何思考如何互动,非常有趣。

就像封面副标题所言,这本书是认知神经科学之父加扎尼加的自传,作为自传,它不算好读。 虽然作者说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的,但因为人的回忆不全是线性的,相关的人物总会在作者的回忆中穿梭,相关的事件又总有着需要交代的前因后果,甚至影响深远,而作者又很少写清楚事件具体发生在哪一年,对喜欢理清楚时间线的我来说读起来有点抓狂。所以看到一半,我直接google了一份加扎尼加的简历,对照来看总算觉得清晰了。 加扎尼加肯定自己也意识到了,所以在书中他写的一段话我非常开心地划线并高亮:人生中的任何连续发生的故事其实并不遵循线性叙事,而更像搅动制作约克郡布丁的面粉糊时发生的情景,黏糊糊的布丁糊里会产生很多小气泡,这些小气泡逐渐汇聚成大气泡,而且越变越大,直到气泡破裂,然后一切从头开始。 嗯,这本书读起来也是这种感觉,它不是认知神经科学100年的线索梳理,而是以个人叙述为主线呈现的一个个大小气泡,有非常详细的实验设计和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也有非常细节的人际关系和争执龃龉,还有非常个人的私人感情和互动交往,它们共同呈现的,是一个科学家有血有肉的一生。正因为它是一个个人视角的人生故事,所以,它能拉近普通人如你如我,与科学的距离。 当然,加扎尼加本人非常厉害,是认知神经科学之父,几乎创造了这门学科,50多年的科研生涯,他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裂脑病人,揭秘了左右脑详细的分工模式和协作模式,这本书的一个主线就是他的科学生涯。 因为最近几年我都对这个领域的话题非常感兴趣,断断续续地看了不少书和文章,所以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不少熟悉的知识,也看到了更多之前不知道的细节,当然,也产生了非常多的疑惑,科学似乎确实是在试图解决问题的同时,发现更多问题。这可能也是科研求索本身的艰难与乐趣吧。 对我来说,书中最有趣的部分,应该是加扎尼加版本的“我和我的朋友们”,我不知道爱好交际的科学家多不多(毕竟科学怪人的刻板印象影响深远),但加扎尼加乐观爱玩、乐于尝试、同时还愿意成就他人的性格,让他交到了很多朋友,这也是这本书的另一条主线,看一个顶级科学家如何交朋友,如何与人合作,看那些聪明的大脑们如何思考如何互动,非常有趣。 中间看到加扎尼加在好友不幸去世的时候写道,感觉自己的一部分永远地随他而去了,感觉自己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行尸走肉、浑浑噩噩的状态。我心有戚戚。他是伟大的脑科学家,他知道大脑运行的几乎全部秘密,但是对于自己的大脑,对于自己被情绪支配的大脑,也依然无能为力。 他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的感情都处于麻木状态。情绪是一种难以理解的东西,根据一些人的观点,大脑中较为古老的皮层下区域负责着情绪的控制,因此我们无法对情绪进行有意识的加工。也许他们是正确的,我们不能依靠发泄来摆脱情绪的影响。我深陷于情绪的泥沼之中,而独自一人咀嚼往事并不能让情况好转,于是我把这些故事写了下来。“ 我们每个人都很难对抗自己的生物性,只能在理解了它的机制之后,等待着那一波峰值过去。它不是人生最糟糕的事情,它让我很难受,但它,会过去的。 读完了这本书之后,我把之前买的不少相关的书都翻出来准备之后慢慢读,科学家的带货能力,也是很不错的呢。

《双脑记》读后感(五):这位心理学大师,搞得一手好科研,交得一帮好基友

我的很多朋友在我推荐这本书之后,都被“认知神经科学之父”的名头吓住,问我这书到底是讲什么的,是不是很深奥很难懂。每次我都会回答:“其实这是一本讲……八卦的书,讲了很多很多牛人的八卦,特别好看。”然而朋友们依然表示不信,所以,我决定在此列举一二。

罗杰•斯佩里

罗杰•斯佩里是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也是加扎尼加的研究生导师,是带他走上裂脑研究之路的人。

二人的缘分始于加扎尼加大三和大四之间的暑假。由于对加州理工学院进行的动物大脑研究产生兴趣(也由于这所学院离他女朋友的住处很近),他决定给该研究的负责人斯佩里写信,询问他是否需要一位暑期实习生。斯佩里回复:“当然需要。”一段脑科学界的传奇故事就此展开。

从达特茅斯学院毕业后,加扎尼加以研究生的身份加入斯佩里的实验室。在整个研究生生涯中,他坚持每天与斯佩里谈话两小时,一五一十地报告研究进展、讨论相关结论。二人的关系之好整个实验室人尽皆知,且看加扎尼加自己的描述:

“格利克斯坦声称我是世上唯一一个能让斯佩里展露笑容的人。他说的话是否属实,我并不能确定,但是,斯佩里和我的关系的确很好,而这段友谊的很大一部分都得归功于我们的面谈会。杰出的生物学家詹姆斯•邦纳曾经开玩笑说道:‘也许我们应该把迈克尔随身带着,这样罗杰就有可以说话的对象了。’这个任务对我来说小菜一碟,因为当时的我全身心扑在了三件事情上:科研、斯佩里以及他的思想。”

然而这对他人眼中的模范师徒却最终反目。毕业之后,加扎尼加选择了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任教,希望可以就近继续测试那几个熟悉的加州理工学院的裂脑病人。这种自立门户的行为引起了斯佩里的不满。二人的争执最终以加扎尼加转投纽约大学告终。加扎尼加设法在纽约找到了一些新的裂脑病人,从此二人一在西海岸的加州,一在东海岸的纽约,分别从事着不同裂脑人的研究,争执一直持续了十几年。

1981年,斯佩里因裂脑研究而荣获诺贝尔奖,加扎尼加应邀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介绍斯佩里的科学贡献及研究方法的文章,对斯佩里做出了高度评价。在那些充满崇敬和赞誉的文字里,我们仿佛依稀窥见了那对曾经无话不谈的师徒。

杰弗里•霍尔茨曼

相比与导师的反目,加扎尼加与学生的故事更加美好,却也更加令人唏嘘。

当费斯廷格把自己的学生杰弗里•霍尔茨曼推荐给加扎尼加时,他的感想是这样的:

“人们总是很难预见一位初识者竟会成为自己的亲密好友。当时39岁高龄的我感觉自己已经遇见了所有毕生挚友,自此以后认识的任何人都只能归入名为‘熟人’的第二梯队。像是为了证明这一观点的愚蠢一般,霍尔茨曼走进了我的生活,不出一周,我俩就变得形影不离。”

二人一见……如故,很快就达到了心有灵犀的地步。

“听讲座时,我们会被同一句话逗笑,以至于不得不直视前方以避免眼神交流,同时集中全部的注意力,好让自己别做出什么扰乱秩序的举动。偶尔有那么几回,我笑了而霍尔茨曼没笑,或是反之。这时我就会想:怎么了?霍尔茨曼在认真听吗?他是不是睡着了?”

在加扎尼加的描述中,霍尔茨曼聪明、勤奋、风趣、乐于助人、富有魅力,几乎是完美的存在。然而这对师徒的缘分也并不持久,短短六年后,霍尔茨曼突发急症,10天之后就离开了人世,距离自己的女儿出世仅差4天。加扎尼加几乎要被这场打击击倒:

“他的离去对我来说就像一次大脑损伤——我生命的一部分就这样突然消失,而且永远无法恢复到当年的模样。”

每每读到这段情真意挚的文字,我都会忍不住热泪盈眶。

“霍尔茨曼比大多数人聪明,又比大多数人勤奋,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富有魅力。即便坐拥所有这些天赋,外加极具竞争力的科研素养,霍尔茨曼却是一个毫无野心的人。我们经常谈起这个话题,但我一直无法理解他的心境,直到参加了他的葬礼。霍尔茨曼的朋友从四面八方赶来纽约。我们在一起喝到神志不清。我们无助地看着他那怀孕中的美丽的妻子、迷人的母亲、朝气蓬勃的姐妹和伟岸的父亲。我们交谈着,哭泣着,计划着,痛饮着,最终颓然崩溃。原来,霍尔茨曼并不需要野心。朋友才是他的动力源泉。霍尔茨曼在短暂的人生里汇集了一群我所认识的最优秀的友人。每当有电话铃响起,他都知道,电话的另一头多半是一位自己喜爱的伙伴。他总爱说起那些朋友,但我们当中大多数在此前都未曾见面。只有在他去世时,我们才发现了彼此,而这次相遇之恩让人确信,有了这群朋友,杰弗里•戴维•霍尔茨曼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乔治•米勒

乔治•米勒是著名的心理学界,他对工作记忆容量的研究广为人知,正是由于这个研究,人们把“7”(普通人工作记忆的容量大小)称为“神奇的数字”。

初遇时,米勒已是心理学界的巨头,而加扎尼加还只能算是初生牛犊,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米勒的办公室登门拜访。

“在我们小心翼翼地聊起若干话题时,他偶尔会插入几个问题以示好客之意,比如‘你想来杯啤酒吗?’我拒绝了。过了一会儿,他问:‘你想抽根雪茄吗?’我拒绝了。又过了一会儿,他再次问道:‘你想吃甜点吗?’我还是拒绝了。他看着我,脸上明显带着几分恼怒的表情,毫无疑问,他正在怀疑我是否有任何喜好。终于,米勒开口问道:‘你会上床吗?’我沉默了片刻,接着便忍不住大笑起来。随后我吃了甜点。”

两位大大很快变得无话不谈。于是,在某一个夜晚,在离开酒吧的出租车中,两人的感情结晶——“认知神经科学”这个新名词诞生了。在随后的一系列通信和日常讨论中,这一名词的内涵渐渐丰满起来。在二人的大力宣传和悉心倡导下,认知神经科学最终成为了21世纪最热门的前沿科学研究领域之一。

史蒂芬•平克

史蒂芬•平克是当下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公众知识分子之一,他的《语言本能》和《思想本质》等书广为人知。他和加扎尼加之间也有着很深的缘分。平克为加扎尼加的自传《双脑记》专文作序,盛赞加扎尼加正是为带领他认识了科学之美的人:

“加扎尼加激发出了我最好的一面,他对我进行指导,为我提供挑战,接受我的咨询,让我开怀,而最重要的是,他向我展示出,你可以在做科学家的同时,成为一名值得尊敬的人。”

而加扎尼加也大力推荐过平克的经典著作《语言本能》和《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在他的《人类》(Human)一书中,加扎尼加更是屡次引用平克的言论,甚至将他称为“在所有领域都有独到思想的男人”。二人的惺惺相惜可见一斑。

跟加扎尼加保持铁哥们关系的大牛还不止于此。他曾与提出认知失调理论的利昂•费斯廷格坚持每周共进午餐,这一习惯延续了20年,饭桌上涌现了无数跨学科的交流、创新的思想以及奇怪的脑洞。他曾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者贾科莫•里佐拉蒂在意大利共事,用街道上抓到的野猫进行神经生理学实验。他的密友还包括心理理论创始人戴维•普雷马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弗朗西斯•克里克、将记忆划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的恩德尔•塔尔文等等。翻开《普通心理学》的前几章(也就是有关基础认知部分的几章),几乎有一多半的著名理论和经典实验的发明者都是加扎尼加在他的自传中提及过的熟悉名字。

加扎尼加的交友技能不只发挥在科研领域。小威廉•巴克利是一位保守党派的政治家,拥有多重身份:记者、专栏作家、小说家、中情局特工、电视脱口秀节目主持人,还是《国家评论》的创办者。在加扎尼加的学生时代,他就曾经邀请巴克利参与自己组织的一场政治辩论活动,二人就此结下终生的友谊。加扎尼加不仅成为巴克利的科学顾问,还被巴克利拉去参加党派活动和撰写政治评论,并因打字速度太慢而惨遭嘲笑。他们共进午餐、互相出席对方的家庭晚宴、彼此交流新科技产品、共同筹办电视节目,甚至合资办过一家公司(最后以惨败告终)。加扎尼加通过三条狗的故事向巴克利展示了脑科学家的力量:

“巴克利曾经抱怨过瑞士航空公司关于携带宠物狗登机的规定,他对此感到非常郁闷。每一种机舱等级只允许带一条狗,而机舱等级一共只有3种。巴克利一家有3条狗。这就意味着他们在飞机上不能坐在一起。巴克利的妻子帕特带着一条狗坐在头等舱,巴克利和第二条狗坐在商务舱,管家和第三条狗坐在经济舱。……我决定给利亚娜•博利斯打个电话,她是一名神经科学家,也是瑞士航空的一位大股东。”

毫无悬念,在大股东的亲自过问下,瑞士航空以惊人的效率解决了这个难题。从此,巴克利对脑科学家刮目相看。

加扎尼加身边似乎永远包围着一群机智、善良、有趣的人,他总能发现人们最美好的一面,这一特质在这本“八卦丰富”的自传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借用平克的话:

“迈克尔•加扎尼加之所以能有如此声望,不光因为他成就了诸多里程碑式的科学发现,并催生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还因为他得以向世人展示,科学是可以与生活中的美好共存的。当然,科学有其沉闷枯燥的一面,又充斥着大大小小的争吵,但加扎尼加告诉大家,追寻科学真理的路上可以有幽默,有友情,有感官享受以及孩童般的好奇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