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的配音生涯(增订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的配音生涯(增订版)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的配音生涯(增订版)》是一本由苏秀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配音生涯(增订版)》读后感(一):读《我的配音生涯》

前几个月给喜欢的配音演员留言说“我最近打算读一下苏秀老师的这本书”,直到这两天才有时间翻开。可还没读几页就收到了苏秀老师离世的噩耗,几乎不知道要以怎样的心情来读完这本书。 很喜欢看苏秀老师讲工作的内容。她的热忱与聪明,超人的艺术感知力,和惊人的记忆力都让人震惊。跟着苏秀老师的回忆走完了上译厂短暂又辉煌的岁月,真的感谢苏秀老师能在晚年笔耕不辍,让我们这些生在千禧年以后的人也能窥见一点当时译制片的风貌。 看苏秀老师和同事之间的相处也很有趣。有的时候我会想,“中国的配音演员是一支队伍”,是不是从永嘉路那个人丁兴旺时才20多人的小楼里就开始了? 不管怎样,看这本书真的觉得很熟悉。看到苏秀老师对于配音技巧的体会和我作为爱好者的朦胧感知不谋而合,看到老师提到的上海的街道与店名,看到老师的小小徒弟是现在我喜欢的配音演员们尊崇的前辈,看到老师提到我认识的师长的名字……有一种自己不仅仅是读者的错觉。 苏秀老师14年写,上译厂的老人只剩下她与赵慎之在世了。可我查了一下,发现原来赵慎之老师就是在14年离世的。苏秀老师走完了她坎坷又精彩的一生,又在晚年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宝贵的东西,现在终于可以到另一个世界去与她的丈夫、她相处了半个多世纪的老同事们相聚了。如果真的有另一个世界,那她们应该可以继续在那里探讨电影、探讨声音吧。

只是不知道,我们今天的文艺作品,又什么时候才能承担起老师们的期待呢?

《我的配音生涯(增订版)》读后感(二):云去云来远近山

洛阳城东桃李花,桃李不言。

这是一位老人关于译制片的回忆,飞来飞去,谁家堂前,谁家春水吹皱。

不言处下自成蹊,风乍起细雨梦回,因为那不仅仅是一段回忆,那甚至不仅仅属于那位老人。

苏秀老师的《我的配音生涯》(增订版)于日前第三次重版,这固然有上译铁粉的旧雨时来,但也有很多之前对此完全陌生的朋友。他们也许完全想不到电影曾经可以如此被还原,电影曾经可以如此“真正懂了”那么,我毛遂自荐地做一个向导,带这些新知老友,一起走入本书深处,去阅读那些我们以为的陌生。读书的人自己在变,书怎么能不云去云来,山中山外。

那些人

2 我的前辈,我的伙伴

5 余音袅袅

苏秀老师的回忆中最大的篇幅是回忆上译(还包括上影,上海电视台译制部)的一些前辈、伙伴。这些人的名字也许有的已经如雷贯耳,但更多的人似乎还是默默无闻。但这些人无一不是曾经奉献过自己的心血、青春,他们和苏秀老师一起建筑了神殿。那些名字该一次次被重新提及,鲁殿灵光,沉吟良许。

【经过多年培养,才造就了翻译、导演、演员、录音、剪切一整套班子。】我一直觉得这句话是整部书最宝贵的一句句子,上译的辉煌魅力当然于那些角色密不可分,但就像一个合格的产品其实是一整套工序的协作成果。这个“一整套班子是上译的最大瑰宝。

仅看目录,就演员而言,从上影厂的一些优秀演员开始,上译逐步培养了自己优秀的演员队伍:作为配音演员骄傲的邱岳峰、昆乱不挡的毕克、王子童自荣、灵光一现的沈晓谦;当家花旦李梓、和苏秀神似的赵慎之、传奇的潘我源、公主刘广宁、“两世为人”的曹雷、“天生丽质难自弃”的狄菲菲……,可谓目不暇接。而关于翻译和录音师,苏秀更是单独写了一篇文章隆重介绍。

黄金时代就是挥金如土,就是每一个几乎都可以让风云变色的名字却仅仅作为之一那么出现,那么的之一才真正铸造了“唯一”,铸造了“没有之一”。

苏秀回忆他们的名字是平缓的,甚至是戏谑的,但真是那种古井无波的笔触,反而让那些名字变得令人神往,令人怅惘。那些人就如神一样和我们擦肩而过,挟泰山而超北海,他们真得做到过,于是沧海桑田。

那些事

1.往事趣谈

当时只道是寻常,人事代谢,自然除了人来人往,还有往事惯见。但对于从这些事情中跋涉而过的苏秀老师,她想告诉我们的是那些事真的发生过,也可能还会发生。

【那是因为我从你们的镜头角度、演员的动作、神态,读懂了你们想表达的思想。要想还原影片,就要详细解读原作。除了台词之外,还可以从原片的镜头组接、摄影的角度、用光,去感受原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配音的作用是什么?配音的价值又是什么。就如苏秀援引老厂长陈叙一的话讲:还原电影。

电影是镜头的艺术,但大部分人还是通过电影的台词对于电影进行比较直观的阅读。有种电影被称为“电冰箱电影”,意思是当你回家后拉开冰箱的那一刻就已经想不起刚才看的电影了。而记得一部电影的原因很多时候并非是那些震撼视网膜的“大场面”,而是那些经久不衰的台词。而台词被记得的重要原因,就一部外国电影而言,还是依靠母语的精准翻译和传神演绎。这才能从文本角度称得上:还原电影。这样才能让记得的人可以多少年以后还坚定地说:我真正懂了那部电影。

那些云和山

3 我的每一次“人生”——我扮演的角色

4 我的每一片新天地——导演札记

这个书的另外一部分是苏秀老师的工作经验,人生经验:金针度人,薪尽火传。

作为演员或者说导演最有魅力的是什么自然众说纷纭,但我觉得其中一条就是可以经历甚至创造丰富多彩的“人生”,而“演而优则导”便是把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开枝散叶。

其中我特别推荐《非同一般的人物关系》和《台词,有千变万化的读法》。

苏秀老师因为参加工作比较早,主配的很多电影要么就是上映比较早(很多电影甚至连胶片都没有保存下来),要么就是在特殊时期小规模放映的内参片(譬如我觉得一定不能错过的《化身博士》和《第四十一》)。我觉得比较为人所知,甚至可以被视为代表作的该算 《卡桑德拉大桥》里的军火商夫人妮可莱。我觉得在电影中苏秀老师配音的那句“过来,宝贝”让人为之动心的程度,并不亚于刘广宁在《孤星血泪》里的那句:“过来,小孩,想亲就让你亲一下。”记得初次观影的时候,我并不知道扮演妮可莱的是好莱坞著名演员艾娃·加德纳,那可是曾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脊椎动物。而苏秀仅仅凭声音就让我觉得“这个女人不寻常”。而在《非同一般的人物关系》特别仔细地分析了妮可莱的性格特点,此中精妙真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仔细玩味,我觉得懂得的甚至是女人,是一个被时间熬炼过的女人是如何做得风姿绰约,令人念念不忘的。这已经不仅仅是艺术欣赏,而是人生百味了。

而在《台词,有千变万化的读法》里有这么一句话:【总之,人的感情是极其复杂的,也是变化多端的。另外,人与人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再多的人生,其实不过就是人来人往,配音在对台词的各种拿捏,可以是一种非常私密的角度对人物进行了精读,细读。简单地说,优秀的配音在帮助了解人物性格,或者说真正还原那个世界上是一种上好的作弊器,用普通话讲,就是开挂了。

谈谈序跋

6.

增订版序 有你们的存在,才有这一切 2014.05.28

二〇〇五版后记 2005.06

初版序 你们的喜爱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2005.05

(银幕后的岁月-我的配音生涯 1998.1)

你好!苏秀老师/童自荣

读完序跋的最大感想就是苏秀老师对于配音的没落,或者说在这种没落大环境下,大家依旧念念不忘如此眷眷之心,拳拳之情。那些天南海边的陌生人,把配音演员自己或许都忘记的瞬间如数家珍,这让白发苍苍的老人无数次地感到“这是最大的回报”。北方有佳人,西北有高楼。佳人何须低首,高楼只可摘星。对于你们,我们只有无尽的感激。

走马观花,草草不工。其实再多的介绍和导读,再多的回忆和感慨,我还是想在最后对苏秀老师,对上译的各位老师,深深地说一声:

对于你们,我们只有无尽的感激。

延伸阅读

苏秀作品年表

附:《我的配音生涯》苏秀中提到过的电影:

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17636896/

部分摘录:

【那是因为我从你们的镜头角度、演员的动作、神态,读懂了你们想表达的思想。要想还原影片,就要详细解读原作。除了台词之外,还可以从原片的镜头组接、摄影的角度、用光,去感受原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经过多年培养,才造就了翻译、导演、演员、录音、剪切一整套班子。】

【老徐(徐志仁)翻译的《虎口脱险》,真是异常的精彩。如果不是老徐的台词翻译得那么有味儿,演员也不可能表达得那么生动、诙谐。他把口型掌握得那么恰到好处,好像口型是为台词而设置的。有人把《虎口脱险》看过了无数遍,记住了尚华、于鼎,却并不一定知道它的翻译是谁。这真有点不大公平。我跟他合作的,除了《虎口脱险》,还有讲贝多芬生平的《不朽的情侣》。】

【邱岳峰节奏感极强,和他一起跳舞,被他带着前进、后退、旋转,会使人感到自己和音乐完全融成了一体,所以他是最抢手的舞伴。……他从来不是一字一句地抓口型,而是完全掌握了人物的节奏,所以他曾开玩笑说:“我可以背对银幕配戏。”】

【她(狄菲菲)是一朵花,总要绽放。天地本来是很宽的。】

《我的配音生涯(增订版)》读后感(三):停不下来的红舞鞋

1998年3月,我刚学会上网那会儿,在高人指点下开始用Yahoo!找资料。当时输入的第一个检索词便是“邱岳峰”。过了一阵,经常去闲聊的论坛里,有个网友突然说:“我今天去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买到了苏秀写的《银幕后的岁月——我的配音生涯》。”

于是瞬间被击中。耳边回响起英国电影《孤星血泪》里老小姐哈威夏姆那声古怪而阴郁的“匹普”,童年阴影无边地铺展开来,心却开始激动地狂跳。人的一生有时会不期而遇这样的难以忘怀的时刻,就像浮士德由衷地叫出“请停一停”那样的时刻。

第二天就去了南东,就在上楼左转十几步的书架上,有两三本《银幕后的岁月》正静静地站在那里等我。我小时候最喜欢上译厂配音的电影,但彼时不看译制片已经很多年,唯一可以用来和童年的观影经历接通的是几盒几乎要听坏了的老电影录音剪辑的磁带,翻开这本书,自幼便稔熟了的声色气息扑面而来,它马上成了我金不换的珍宝。

现在想想,那就是我和《我的配音生涯》这本书的初恋了。

16年过去,《我的配音生涯》从最初的那本不起眼的小册子华丽变身两次,成为现在高大上的模样。其中的原因除了苏老师痴心不改、笔耕不辍,编辑陈飞雪同学忠实守候、志在必得之外,上译厂多年经营的精湛艺术培养的观众群落也是不可小觑的一股力量。因为这股力量,1998年出版的《银幕后的岁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和2005年出版的《我的配音生涯》(文汇出版社,下称旧版)早就卖断货了,据说在有的网店,已经有书商给旧版《我的配音生涯》标上了每本468元的天价。

旧版问世的时候,我曾经写文章谈过《我的配音生涯》的意义,我当时说:“尽管我们或多或少都看过译制片,也能叫得上来几个配音演员的名字。但是,对于那些电影、那些名字所蕴含的真正意义,以及他们的隐遁所暗示的文化危机,却未必都能心领神会。”我现在还想再多说一些,把话再说透一些。这本书在我心目中分量如此的重,不仅仅因为我目睹了它从酝酿到成书到扩充再版的全过程,甚至也不仅仅因为它凝聚了苏老师对配音事业倾注的毕生心血。我现在十分郑重地写下我对这本书的意义的理解:对于中国配音事业的拓荒者和把它带入巅峰状态的艺术家们,它是一部信史;对于译制片的受益者、配音艺术的享用者和怀旧一群,它是一种寄托;更重要的,普通读者可以借着展卷了解一位配音艺术家和她的同事们的艺术人生的机会,从一个特定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深入思考有关共和国人文艺术史的种种问题。

苏老师担任译制导演的片子有几百部之多,拥有观众最多的我想应该是《虎口脱险》。这部电影我看了大概能有三十几遍吧。

电影一开始,一架英国轰炸机在巴黎上空被德军击落,机组成员全体跳伞。镜头切换到歌剧院里,指挥斯坦尼斯拉斯正在指挥乐队排练。一个乐章完结,指挥很满意,他点头说:“谢谢!你们奏得很好!奏得很好!”旋即看到两个在偷偷聊天的乐手,他火儿了:“就是你,我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听见!你不停地说话,老不集中!你要全神贯注!”再凝神一想:“这个作品要按我个人的理解,奏得还不够奔放,还不够慷慨激昂,要慷慨激昂!叭叭叭叭帮帮帮帮帮……帮!帮!帮!!!现在呢,见鬼,呢呢呢呢呢呢……就像温吞水!好像不错,其实很糟,很糟!回到十七小节!”

“回到十七小节”,多么令人心动的台词!这也是陈叙一的,邱岳峰的,苏秀老师的上译厂习惯的一种工作状态。唯其曾经拥有过这样的工作状态,且日复一日,几十年不易,这段高难度的台词,经由译制导演苏秀老师的设计和配音演员尚华老师的声音表演,才能达到如此精准的声画合一的配音效果。

来看看苏老师在书里是怎么回忆的:“在《虎口脱险》开始工作,导演对全体讲戏时,尚华对指挥亮相戏,提出‘他开始说演奏得很好……怎么忽然又认为整个演奏都不对了?’我忽然想起了当年陈叙一厂长在鉴定《远山的呼唤》时,也是开始说:‘这部戏配得不错,王建新不错’,然后忽然话锋一转:‘小翁不够夸张(小翁配小店主虻田)。这肯定是导演的责任(指我)。导演一贯喜欢含蓄嘛!毕竟配戏一向以不变应万变,这次的感情怎么那么丰富?小丁的戏,一半配得好,一半不好,也别补了,补也补不出来了。’”

怎么样,老头儿(上译厂演员们对陈叙一厂长的昵称)就差说“回到十七小节”了吧。

所以,“回到十七小节”,一遍一遍寻求趋向完美的可能性,这就是陈叙一和他的团队的工作态度,也就是苏老师的人生态度。

可以说,《我的配音生涯》这九年的修订增补的历程,也是这样一个“回到十七小节”的历程。

最早的修订来自我的一个发愿。

我最喜欢听苏老师聊天了。有的话题,明明听她讲过了,偶然她忘记跟你说过,又说一遍,也愿意再听一遍。《我的配音生涯》里的很多文章,就是苏老师经常谈起的一些话题的直写,比如《恍恍惚惚的一群人》,《邱岳峰——我们配音演员的骄傲》,就几乎原样地听她讲过。苏老师讲这些事的时候,语气不急不缓,语调摇曳有致,哪怕我们在边上听得乐不可支或者愁肠百结,她总是那样不急不缓,娓娓道来。殊不知,她一边回忆,一边讲述,一边正是在打腹稿呢。这样的文字才真正是“我手写我口”,无铅无华,妙趣天成,可以用作写文章的范本的。2005年,《我的配音生涯》终于付梓出版,当时我就说,苏老师那么生动的讲述,变成铅字一行行规规矩矩排列起来之后,那种让你如临其境的感觉就打了折扣了,如果能挑选这本书里的精华章节再录一个有声读物出版该多好!

当时是当梦话说的,没有想到随后的一两年,因为得到来自中央电台、上海电台、译制厂的几位贵人的协助,苏老师真的选择《我的配音生涯》里讲述她的同事们的精华桥段,配以录音剪辑,制作了一套叫作《余音袅袅》的声音光碟。这事的来龙去脉,苏老师在新版里增补的《我奉献给你们的礼物》和《总会遇到“同志”》这两篇里已经备述了。

在录制《余音袅袅》的过程中,苏老师把书中需要提炼出来做有声版的章节进行了一次修改润色,她往往头两天改,后两天就拿着用铅笔划过道道、增减过文字的书去译制厂录音。就这样,把《余音袅袅》她解说的部分录好,相关的文章就全部改过一遍了。她录《邱岳峰——我们配音演员的骄傲》那篇的时候我陪她去的。她静静地坐在录音棚里,就像平时对我们讲故事一样,不疾不徐地读着,读到最后一句话“他去世的那天晚上,中央台播出了《白衣少女》”的时候,她先是轻轻啜泣,随后泣不成声,过了很久才平复下来,把这句话完整地录好。

因为读书写作已经成为自己的一个爱好,所以,尽管《我的配音生涯》出版了,《余音袅袅》也录好了,苏老师还是不断地写了新的文章发表,这九年里写下的文字,就是现在这本《我的配音生涯(增订版)》里增加的1/6的篇目了。

这些年里,苏老师的思考依然是围绕她的“红舞鞋”——配音和译制片展开的,她思考得最多的问题,用2006年在北京开的一个小型研讨会的题目来说,就是译制片“活着,还是不活”的问题。这些年她用这个问题考问过很多人,更是久久地考问着自己,真像鲁迅说的,纠缠如毒蛇那样地思考。为此,她以八十多岁的年纪,还是不断地把重看老译制片和审看新译制片当作自己的一项日常功课来做。听说德国的、法国的、意大利的译制片事业非常兴旺,她就托朋友、学生带这些国家的译制片碟片给她。前几天,她转发给我一篇文章,是施融给她看的《纽约时报》的一则报道,这篇文章介绍了现在德国的配音业的现状。文章说:“在法国、西班牙和讲德语的国家,配音是进入市场的首要条件。据德国联邦电影委员会估计,德国去年上映的约175部英语影片中,超过九成是配音版。”而接受采访的首席配音员迪特马尔•文德尔说:“作为一名配音演员,你能得到的最好赞美就是没人意识到这是配的音。我们的工作就是消失在原版后面,让观众不会想起这一点。”苏老师在给我的邮件里这样写:“这是施融发给我的最近纽约时报上面的一篇文章。他说:‘你看了要吐血的。’但是它也印证了我的很多想法。如:译制片应力求完美。在细节上投入。最好让观众忘记这是配音。 苏秀”

苏老师,一位马上就要过九十大寿的世纪老人,除了是一位老导演、老艺术家,她还是一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见证人和亲历者。因此,她的书里也渗透了这方面的追忆和思考。不可置疑,中国译制片的历史,本来就和共和国风云休戚相关,上译厂的几位最著名的演员,邱岳峰、毕克、尚华,以及老厂长本人——苏老师曾经独立组稿,专门为他们四个人编了一本书,叫《峰华毕叙》——他们的从艺经历也都是跌宕起伏,非片言只语能够尽述。长年累月被“内控”的邱岳峰、尚华,因为参加过国民党的篮球队背负了“国民党特务”罪名的毕克,还有其他更多的莫须有罹罪的同事,自然也包括自己在“”当中被关“牛棚”的经历,这些都引发了苏老师对国家命运的长久的思考。

2009年4月的一天,苏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多一张《高考1977》的电影票,问我看不看。我说看,第二天就一起去看了。放完电影一亮灯,我发现她在抹眼泪。她说,看电影的时候,自己一直在哭,从头哭到尾。因为想到很多事情。那些年,她的三个孩子有两个去插队了,侯牧人到东北插队的时候还不满16岁。那天去送侯牧人,她忍着一直没哭,回家之后,发现女儿侯牧遐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了,于是和女儿抱头痛哭。而我拿的这张票本来就是侯牧遐老师的,她坚决不肯来,因为她本人就是知青,而且1977年参加高考已经被录取了,但是名额被别人顶了。她觉得要是来看了一定会受不了。这些事情,苏老师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叫作《我家的“一片红”》,也收在增订版里了。这种即小见大的通过自身经历写国家命运的文章,在这次增补的内容中比较多。它们也就是最近十年来,译制片的兴衰之外,她的另一个寤寐思服的问题。

最近接受采访时,苏老师又一次说起,自己就像穿上了《红菱艳》里那双停不下来的红舞鞋。我觉得这不仅仅体现在对完美艺术的思考和追求上,也体现了她作为一名中国知识分子的强烈的责任感。所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苏老师喜欢以背诵古诗词的方式做头脑体操,她最爱的一首是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坐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便是一位大艺术家的大境界,大情怀。

(苏秀著:《我的配音生涯(增订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一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